河道疏浚水中单侧支撑-拉锚拦污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76956发布日期:2021-09-18 00:15阅读:71来源:国知局
河道疏浚水中单侧支撑-拉锚拦污屏的制作方法
河道疏浚水中单侧支撑

拉锚拦污屏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疏浚拦污屏施工,具体涉及单侧河道施工,单侧通航疏浚水中单侧支撑

拉锚拦污屏。


背景技术:

2.随着沿海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海洋运输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沿海的各大港口的港池、航道、锚地的维护性疏浚及新建港口的港池航道工程也逐渐增加。河道疏浚以及航道施工工程中难免因对水下泥沙的搅动导致泥浆扩散,从而对周围水域造成一定的影响,对海洋环境以及渔业的正常生产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为尽可能减小施工对环境的影响,一般采用拦污屏进行防污处治,经过多个拦污屏工程实例,发现有以下几个方面有待改进:1、浮体下方绑扎土工布,通航区由于船浪,会对浮体以及固定支撑造成一定的影响,要定期进行检查与围护;2、拦污屏一般在左右两侧设置拉锚或支撑,减少了通航区的通航面积;3、拦污屏固定支撑(桩)只设单根竖向支撑(桩),可能会由于波浪以及风荷载造成较大的支撑移位,拦污屏随着发生较大移位,拦污效果减弱;4、土工布与浮体连接不可靠或连接步骤多,施工周期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道疏浚拦污屏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河道疏浚水中单侧支撑

拉锚拦污屏,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4.河道疏浚水中单侧支撑

拉锚拦污屏,其特征在于由浮体、钢索、过浪网、土工布、钢管支撑、拉锚、警戒灯等部分组成;所述浮体由分别设有相对应的卡孔和螺栓的半圆柱体浮体拼接组成,浮体中部设有横向贯穿的横向钢索槽和与横向钢索槽交接于重心点的竖向钢索槽;所述钢索包括贯穿浮体内部的横向上钢索、与上钢索平行的下钢索、以及将上钢索、下钢索连接的位于浮体内部的竖向钢索组成;所述相邻浮体通过上横索进行串联;所述的过浪网钢筋网片设于浮体内部,过浪网顶部与横向上钢索绑扎固定;所述土工布包括位于正常水位线以下的拦污土工布和正常水位面的过浪土工布;所述拦污土工布标准段长10~20m,左右端部各设有一块反包金属板,金属板两侧设置加筋带,相邻拦污土工布通过金属板包边拼接,所述拦污土工布通过绑扎环固定于下钢索上;所述过浪土工布通过绑扎环固定于浮体底部过浪网上;所述钢管支撑包括竖向钢管支撑和斜向钢管支撑,竖向钢管支撑与斜向钢管支撑在钢管支撑顶部采用扣件固定;所述拉锚包括锚绳和悬坠体组成,所述悬坠体底部设有粗糙处理后的粗糙面;所述钢管支撑与拉锚位于施工区域内同一侧;所述钢管支撑设于相邻拦污土工布拼缝包边处;所述拉锚设于拦污土工布标准段中部上方上钢索处;所述警戒灯在浮体两侧间隔均匀布置。
5.优选地,所述的两两对应的半圆柱体浮体设有4~8个卡孔和相对应螺栓,卡孔和螺栓均匀对称分布在浮体上下两侧。
6.优选地,所述横向上钢索在每个浮体两侧设有定位片。
7.优选地,所述的土工布底部设有通长连接的配重链,所述配重链通过机制缝反包于土工布内部,所述的相邻土工布配重链通过不锈钢卸扣连接。
8.优选地,所述的过浪土工布高度为0.5~1m。
9.优选地,所述的通航区域运输船通过产生的船浪,使过浪土工布随着船浪翻转。
10.优选地,所述的金属板从上向下间隔均匀设有预留孔,并在孔内设有u型环。
11.优选地,所述的u型环内侧设有两个固定螺母,在另一侧设有紧固螺母和垫片,土工布拼缝包边位于固定螺母与紧固螺母两侧。
12.优选地,所述钢管支撑沿拦污屏布设位置每间隔10~20m打设1根竖向钢管支撑,并成直线形排布;钢管支撑顶端露出水面2m以上,插入河床深度大于3m。
13.优选地,所述的相邻拦污土工布拼缝包边处竖向钢管支撑从下向上固定于u型环内。
14.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技术方案,与传统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15.1、浮体下方设置过浪网,当有较大波浪时,过浪网削弱波浪对拦污屏造成的移位及冲击影响,减少维修次数,提高使用寿命。
16.2、在过浪网施工区域侧设置可转动的过浪土工布,无波浪时,过浪土工布处于下放状态,对泥沙进行拦截,当有较大波浪时,波浪使过浪土工布打开,减少浮体及拦污屏的移位。
17.3、在河道施工区域单侧设置钢管支撑和拉锚悬坠重物,形成单侧“拉

撑”结构,可减少对通航区的影响,增加通航区面积。
18.4、钢管支撑包括竖向钢管支撑和斜向钢管支撑,能够保证钢管支撑的稳定性,从而减小拦污屏在波浪荷载荷载下发生的移位现象,提高拦污效果。
19.5、浮体内部设置横向钢索槽和竖向钢索槽,相邻浮体通过上横索进行连接,拦污土工布与下横索连接,上下横索通过竖向连接钢索连接,连接结构可靠,且安装速度快,可有效提高安装精度。
20.6、相邻土工布采用金属板包边处理,包边两侧设置加筋带,金属板上设置预留孔,可固定u型环,从而与竖向钢管支撑固定,结构可靠,施工快速。
附图说明
21.图1是河道疏浚水中单侧支撑

拉锚拦污屏侧视图;
22.图2是河道疏浚水中单侧支撑

拉锚拦污屏钢管支撑剖面图(图1中a

a剖面);
23.图3是河道疏浚水中单侧支撑

拉锚拦污屏土工布剖面图(图1中b

b剖面);
24.图4是半圆柱浮体结构示意图;
25.图5是浮体、钢索、过浪网连接示意图;
26.图6是浮体、钢索、过浪网和过浪土工布连接示意图;
27.图7是浮体、钢索、过浪网和土工布连接示意图;
28.图8是浮体、钢索连接侧视图;
29.图9是浮体、钢索、土工布连接侧视图;
30.图10是浮体、钢索、过浪网、拦污土工布连接侧视图;
31.图11是浮体、钢索、过浪网、土工布连接侧视图;
32.图12是多段浮体拦污屏连接示意图;
33.图13是过浪土工布过浪时浮体、土工布连接钢索截面剖面图(图7中c

c剖面);
34.图14是过浪土工布过浪时浮体、土工布连接非钢索截面剖面图(图7中d

d剖面);
35.图15是过浪土工布下放时浮体、土工布连接剖面图;
36.图16是土工布拼缝包边处理结构示意图;
37.图17是相邻土工布搭接与钢管支撑固定结构示意图;
38.图18是土工布底部反包配重链结构示意图。
39.图中标注:1

通航区域,2

施工区域,3

河床,4

正常水位,5

船浪,51

船浪方向,6

钢管支撑,61

竖向钢管支撑,62

斜向钢管支撑,7

土工布,71

拦污土工布,72

过浪土工布,73

拼缝包边,74

加筋带,75

预留孔,8

金属板,81

预留孔,9

浮体,91

横向钢索槽,92

竖向钢索槽,93

卡孔,94

螺栓,95

拼接缝,10

过浪网,11

钢索,111

上钢索,112

下钢索,113

竖向钢索,114

定位片,12

锚绳,13

悬坠体,131

粗糙面,14

配重链,141

拦污土工布配重链,142

过浪土工布配重链,15

警戒灯,16

机织缝,17

u型环,18

固定螺母,19

紧固螺母,20

扣件,21

垫片,22

绑扎环。
具体实施方式
40.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参考图1至图18,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41.本实施例中拦污土工布71以20m为一标准段,拦污土工布71高5m,拦污土工布71底部距河床3高度0.5m,过浪土工布72高度为0.5m,悬坠体13采用50kg条石,竖向钢管支撑61插入河床3深度3m,露出水面2m,总长11m,浮体9长度1m,直径0.6m,间隔1m布置。
42.结合附图1所示,河道疏浚水中单侧支撑

拉锚拦污屏,由浮体9、钢索11、过浪网10、土工布7、钢管支撑6、拉锚、警戒灯15等部分组成。拦污土工布71标准段长120m,左右端部各设有一块反包金属板8,金属板8两侧设置加筋带74,相邻拦污土工布71通过金属板8拼缝包边73拼接;过浪土工布72高度为0.5m;土工布7底部设有通长连接的配重链14;钢管支撑6沿拦污土工布71位置每间隔20m打设1根竖向钢管支撑61,并成直线形排布;钢管支撑6顶端露出水面2m以上,插入河床3深度大于3m;钢管支撑6设于相邻拦污土工布71拼缝包边73处;拉锚设于拦污土工布71标准段中部上方上钢索111处;警戒灯15在浮体9两侧间隔均匀布置。
43.结合附图2所示,钢管支撑6包括竖向钢管支撑61和斜向钢管支撑62,竖向钢管支撑61与斜向钢管支撑62在钢管支撑6顶部采用扣件20固定;钢管支撑6与拉锚位于施工区域2内同一侧。
44.结合附图1~附图3所示,土工布7包括位于正常水位4线以下的拦污土工布71和正常水位4面的过浪土工布72;拉锚包括锚绳12和悬坠体13组成,悬坠体13底部设有粗糙处理后的粗糙面131。
45.结合附图18所示,配重链14通过机制缝16反包于土工布7内部,相邻土工布7配重链14通过不锈钢卸扣连接。
46.结合附图1所示,结合附图8、附图9所示,横向上钢索111在每个浮体9两侧设有定
位片114。
47.结合附图13~附图15所示,通航区域1运输船通过产生的船浪5冲击,使过浪土工布72随着船浪5翻转。
48.结合附图1、附图16、附图17所示,金属板8从上向下间隔均匀设有预留孔75,并在孔内设有u型环17。
49.结合附图17所示,u型环17内侧设有两个固定螺母18,在另一侧设有紧固螺母19和垫片21,土工布拼缝包边73位于固定螺母18与紧固螺母19两侧;相邻拦污土工布71拼缝包边73处竖向钢管支撑从下向上固定于u型环17内。
50.结合附图4所示,浮体9由分别设有相对应的卡孔93和螺栓94的半圆柱体浮体9拼接组成,浮体9中部设有横向贯穿的横向钢索槽91和与横向钢索槽交接于重心点的竖向钢索槽92;两两对应的半圆柱体浮体9设有4个卡孔93和相对应螺栓94,卡孔93和螺栓94均匀对称分布在浮体9上下两侧。
51.结合附图12所示,相邻浮体9通过上钢索111进行串联。
52.结合附图5~附图7所示,所述的过浪网10钢筋网片设于浮体9内部,过浪网10顶部与横向上钢索111绑扎固定。
53.结合附图8、附图9所示,钢索11包括贯穿浮体9内部的横向上钢索111、与上钢索111平行的下钢索112、以及将上钢索111、下钢索112连接的位于浮体9内部的竖向钢索113组成。
54.结合附图1所示,结合附图8、附图9所示,横向上钢索111在每个浮体9两侧设有定位片114。
55.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而非对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的限定,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