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基坑支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70061发布日期:2021-08-06 13:06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基坑支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基坑支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基坑支护装置。



背景技术:

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开挖前应根据地质水文资料,结合现场附近建筑物情况,决定开挖方案;基坑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明挖基坑是从地表向下开挖形成的露天基坑,在挖掘基坑之前,需要在待挖基坑区域的外围浇筑形成竖向的环形地连墙或灌注桩进行支护,避免周围土层横向移动而产生塌陷;在建筑工地向下开挖基坑的过程中,随着基坑越挖越深,基坑侧坡裸露的土质易被雨水侵蚀而导致坡面塌陷,基坑开挖施工完成后才会对基坑侧坡的表面通过覆盖水泥砂浆来进行护坡处理,但问题在于,开挖基坑至目标深度往往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尤其遇到岩石基坑时,还要对基坑中的岩石进行切割处理,这就需要更长的时间,而基坑侧坡在这段时间里并没有进行护坡处理,由于南方雨季雨水充沛,大量雨水的侵蚀就会破坏基坑侧坡的土质,最终增加了施工难度。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建筑基坑支护中的钢支撑支护,与基坑侧墙接触面较小,支护装置的支撑面与基坑侧墙没有很好的防滑效果,容易发生侧移的现象,支护效果不高,会造成不可逆的安全事故,现有的建筑基坑支护通过多道钢支撑支护,生产成本较高,支护较为复杂,造成了基坑侧墙后期混凝土的浇筑困难,现有的基坑支护装置不便于安装和拆卸,极大程度地影响了施工进度,造成了经济损失,现有的基坑支护不能有效地防止侧墙中的积水流入基坑,造成了基坑两侧的水土流失,使得基坑更容易出现倾斜或者坍塌。

因此,发明一种建筑基坑支护装置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基坑支护装置,通过钢支撑两端支撑板的可转动,并且在升降机构底部加装了模板,以解决支护装置与基坑侧墙接触面较小、容易发生侧移、生产成本较高、支护较为复杂、基坑侧墙后期混凝土浇筑困难、基坑支护装置不便于安装和拆卸、侧墙渗水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基坑支护装置,包括钢支撑、液压杆一、连接头、支撑板、防滑块、转接头一、螺栓、升降机构、模板。

优选的,所述钢支撑两端固定设有液压杆一,所述液压杆一端部固定设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与支撑板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支撑板端部固定设有防滑块,所述钢支撑底部两端分别设有旋转接头一,所述旋转接头一与升降机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机构底部旋转连接模板。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端部固定设有防滑锥。

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壳体、电机、转轴,所述壳体内部固定设有电机,所述电机底部固定连接转轴。

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外侧上端固定连接旋转接头三,所述旋转接头三与液压杆二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液压杆二一端固定连接旋转接头二,所述液压杆二与旋转接头二通过螺栓连接。

优选的,所述模板内侧固定连接旋转接头四,所述旋转接头四滑动连接支撑杆,所述旋转接头四与支撑杆通过螺栓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底部固定设有旋转接头五,所述旋转接头五端部滑动连接固定板,所述旋转接头五与固定板通过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头和支撑板滑动连接,并且通过螺栓固定,使得增大了钢支撑与基坑侧墙的接触面积,使得支撑效果更好,通过在支撑板端部加装了防滑块,使得支护装置不会与基坑侧墙发生偏移的现象,极大地增加了安全系数,通过钢支撑底部两端加装了升降机构和模板,使得支护基坑时不用通过多道钢支撑进行支护,降低了生产成本、使支护变得简单化,通过模板的使用,使后期的基坑侧墙混凝土浇筑变得十分简单,方便了后期的基坑进一步支护,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生产效率,且模板能有效地防止基坑侧墙中积水流出,减轻侧墙的水土流失程度,进一步地防止了基坑的侧移和坍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头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2剖视图;

图中:1钢支撑、2液压杆一、3连接头、4支撑板、5防滑块、51防滑锥、6旋转接头一、61旋转接头二、62旋转接头三、63旋转接头四、64旋转接头五、7螺栓、8液压杆二、9升降机构、91壳体、92电机、93转轴、10模板、11支撑杆、12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参照附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建筑基坑支护装置,包括钢支撑1、液压杆一2、连接头3、支撑板4、防滑块5、转接头一6、螺栓7、升降机构9、模板10;

进一步地,所述钢支撑1两端固定设有液压杆一2,所述液压杆一2端部固定设有连接头3,所述连接头3与支撑板4通过螺栓7连接,所述支撑板4端部固定设有防滑块5,所述钢支撑1底部两端分别设有旋转接头一6,所述旋转接头一6与升降机构9通过螺栓7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机构9底部旋转连接模板10,具体的,钢支撑1起到支护的作用,液压杆一2起到调节支撑长度的作用,连接头3起到连接的作用,防滑块5起到防滑的作用,螺栓7起到固定的作用,升降机构9起到调节模板10长度的作用,模板10具有支撑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9包括壳体91、电机92、转轴93,所述壳体91内部固定设有电机92,所述电机92底部固定连接转轴93,具体的,电机92具有提供动力的作用,所述电机92型号设置为y-160m1-2,11kw,3000r/min,转轴93起到连接转动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9外侧上端固定连接旋转接头三62,所述旋转接头三62与液压杆二8通过螺栓7连接,所述液压杆二8一端固定连接旋转接头二61,所述液压杆二8与旋转接头二61通过螺栓7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模板10内侧固定连接旋转接头四63,所述旋转接头四63滑动连接支撑杆11,所述旋转接头四63与支撑杆11通过螺栓7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11底部固定设有旋转接头五64,所述旋转接头五64端部滑动连接固定板12,所述旋转接头五64与固定板12通过螺栓7连接,具体的,支撑杆11起到支撑的作用,固定板12起到加大支撑杆11与地面接触面积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通过液压杆一2调节钢支撑1的支护长度,由于连接头3与支撑板4滑动连接,并通过螺栓7固定,使得支撑板4可通过调节与基坑侧墙完全接触,通过在支撑板4上加装防滑块5增大了支撑板4与基坑侧墙的摩擦,减少了支撑时出现偏移的情况,通过在钢支撑1底部两端加装了升降机构9,通过升降机构9中的电机92带动转轴93运动,使得模板10可调节长度,起到较好的支护效果,通过模板10可以进行后期的混凝土浇筑,进一步的,支护了基坑的整体结构,液压杆二8和支撑杆11进一步地对模板10起到固定效果。

实施例2,参照附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建筑基坑支护装置,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支撑板4端部固定设有防滑锥51;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通过液压杆一2调节钢支撑1的支护长度,由于连接头3与支撑板4滑动连接,并通过螺栓7固定,使得支撑板4可通过调节与基坑侧墙完全接触,通过在支撑板4上加装防滑锥51增大了支撑板4与基坑侧墙的摩擦,减少了支撑时出现出现偏移的情况,通过在钢支撑1底部两端加装了升降机构9,通过升降机构9中的电机92带动转轴93运动,使得模板10可调节长度,起到较好的支护效果,通过模板10可以进行后期的混凝土浇筑,进一步的,支护了基坑的整体结构,液压杆二8和支撑杆11进一步地对模板10起到固定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能利用上述阐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加以修改或将其修改为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置换,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