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基坑内降水斜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21997发布日期:2021-02-20 20:17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深基坑内降水斜井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深基坑内降水斜井。


背景技术:

[0002]
地下水水位高于基底标高时,采取有效的地下水控制措施保证工程安全、顺利实施是深基坑工程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在止水措施技术不可行或经济不合理的前提下,管井降水是深基坑工程常用的地下水控制措施。深基坑管井降水设计方案通常是在基坑支护结构外侧1-2m范围内以一定间距沿基坑周边布设一圈管井,通过联网抽排达到控制基坑内地下水位的目的。但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和建设用地的日益减少,深基坑周边建筑物、道路、市政管线、地下构筑物等对降水管井施工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现场作业空间常常不能满足降水井施工的要求,导致管井降水方案难以实施,从而给深基坑工程的地下水控制带来诸多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深基坑内降水斜井,该方法的应用,解决了作业空间紧张导致的传统降水施工工艺不能使用而导致的深基坑工程控水难题。
[0004]
一种深基坑内降水斜井内设置有井管,所述井管外壁与降水斜井内壁之间设置有填充层,中下段填充层为过滤段,上段填充层为密封段;
[0005]
所述井管底端收口且过滤段井管井壁上设有开孔,所述井管外缠裹60或80目滤网;
[0006]
所述过滤段采用3至7mm粒径碎石充填;密封段采用黏土充填,填充度均不低于90%;
[0007]
在井管下段、中段及上段沿圆周方向设置有三个方向的对中支脚且两两对中支脚间隔120
°
,所述对中支架采用螺丝固定在缠裹滤网的井管外壁上,并使得其中一个支脚朝向正上方;
[0008]
所述降水斜井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
°
至70
°

[0009]
进一步的,所述降水斜井井口位于地下水位以上0.5至1.0米的基坑内侧壁上,斜向下进入基坑支护结构背后土体。
[0010]
进一步的,所述井管选用u-pvc管或桥式钢管。
[0011]
进一步的,所述井管采用u-pvc管或桥式钢管制成,所述井管由u-pvc管构成时,所述u-pvc管连接时上段井管插入下段井管并用螺丝紧固,所述井管由桥式钢管制成时,所述桥式钢管连接采用焊接。
[001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深基坑内降水斜井充分利用了基坑周边的下部空间,彻底解决了地表施工空间不足的问题,规避了破坏管线、构筑物等地下设施的施工风险。(2)深基坑内降水斜井在基坑支护结构外侧形成降水漏斗,控制地下水位的同时减小了
基坑支护结构承受的水土压力,有效提高了基坑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3)深基坑内降水斜井在保证降水效果的同时,大大减少了降水井施工深度,节约成本。(4)该实用新型在明挖深基坑中可用作降水井、悬挂式止水帷幕外侧的减压井、应急井,在市政、交通暗挖工程中可用作洞内降水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深基坑内降水斜井结构示意图;
[0014]
图中:1井管、2过滤段、3密封段 。
具体实施方案
[0015]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16]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深基坑内降水斜井内设置有井管1,所述井管外壁与降水斜井内壁之间设置有填充层,中下段填充层为过滤段2,上段填充层为密封段3;
[0017]
所述井管底端收口且过滤段井管井壁上设有开孔,所述井管外缠裹60或80目滤网;
[0018]
所述过滤段采用3至7mm粒径碎石充填;密封段采用黏土充填,填充度均不低于90%;
[0019]
在井管下段、中段及上段沿圆周方向设置有三个方向的对中支脚且两两对中支脚间隔120
°
,所述对中支架采用螺丝固定在缠裹滤网的井管外壁上,并使得其中一个支脚朝向正上方;
[0020]
所述降水斜井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
°
至70
°

[0021]
所述降水斜井井口位于地下水位以上0.5至1.0米的基坑内侧壁上,斜向下进入基坑支护结构背后土体;所述井管选用u-pvc管或桥式钢管;所述井管采用u-pvc管或桥式钢管制成,所述井管由u-pvc管构成时,所述u-pvc管连接时上段井管插入下段井管并用螺丝紧固,所述井管由桥式钢管制成时,所述桥式钢管连接采用焊接。
[0022]
一种深基坑内降水斜井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3]
步骤一:采用u-pvc管或桥式钢管制成井管,且井管的中下段设有开孔,所述井管外缠裹60至80目滤网;
[0024]
步骤二:按照传统施工工艺开挖深基坑至地下水位0.5至1米处,并对深基坑护坡做好防护设施;
[0025]
步骤三:按照设计参数测放井位;
[0026]
步骤四:采用钻机钻孔并跟管至设计深度;
[0027]
步骤五:向钻孔内下井管并填料;
[0028]
步骤六:拔出套管并补充滤料,符合设计要求后封闭井口;
[0029]
步骤七:洗井
[0030]
步骤八:安装水泵并抽水测试。
[0031]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
[0032]
(1)深基坑内降水斜井充分利用了基坑周边的下部空间,彻底解决了地表施工空间不足的问题,规避了破坏管线、构筑物等地下设施的施工风险。
[0033]
(2)深基坑内降水斜井在基坑支护结构外侧形成降水漏斗,控制地下水位的同时减小了基坑支护结构承受的水土压力,有效提高了基坑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
[0034]
(3)深基坑内降水斜井在保证降水效果的同时,大大减少了降水井施工深度,节约成本。
[0035]
(4)该实用新型在明挖深基坑中可用作降水井、悬挂式止水帷幕外侧的减压井、应急井,在市政、交通暗挖工程中可用作洞内降水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0036]
以上实施例的描述主要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本实用新型 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的描述范围,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以做出各种补充、变更和取代,例如可根据适用的含水层特性对井管过滤段的结构进行 适当的改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