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脱螺旋地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15385发布日期:2021-05-11 15:12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脱螺旋地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伏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脱螺旋地桩。



背景技术:

光伏支架,是用于摆放、安装、固定光伏面板设计的特中的支架,光伏支架在野外需要安装在螺旋地桩上,因此螺旋地桩的牢固度和稳定度非常重要。

现有技术中,如cn210263044u公开了一种光伏电站用支架地锚,包括穿设在地面中的锚桩,锚桩顶部设有用于连接光伏支架的连接座,连接座与支架之间通过法兰和螺栓连接,锚桩上设有用于抓紧地面以抵抗横向载荷的稳固机构,稳固机构包括设于锚桩上位于地面以下的地下稳固件,以及设于地面以上的地面抓紧件,地面抓紧件包括若干根环绕锚桩设置的支腿,支腿与锚桩之间相互铰接,且二者中间位置通过连杆连接,支腿相对锚桩的旋转角度通过连杆限制,现有技术存在结构复杂,易出故障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揭示一种防脱螺旋地桩,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防脱螺旋地桩,具有法兰盘和地桩主体,法兰盘位于地桩主体上方,法兰盘上围绕其中心形成多个固定孔,所述地桩主体外设有螺纹,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桩主体由地桩主体外壳和内芯构成,所述内芯由内芯主体和位于内芯主体下方的锥形体和位于锥形体下方的螺纹柱构成,锥形体上大下小,所述内芯主体顶部还形成一个内六角孔,所述地桩主体外壳侧壁非螺纹处形成至少一个三角形的伸出孔,所述伸出孔水平方向的角的朝向与螺纹的螺旋方向一致,所述伸出孔位于锥形体所处的高度内,所述地桩主体外壳内形成一个开口的内腔,内腔下方还形成一个与内腔相通的螺纹孔,所述内芯位于内腔内,内芯主体外壁与内腔内壁相贴,螺纹柱位于螺纹孔内,并相互啮合,所述伸出孔内还设有一个防脱部件,所述防脱部件由防脱部件主体构成,防脱部件主体一端呈尖角,另一端还设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侧壁与锥形体侧壁相贴合,防脱部件主体的各侧壁与伸出孔各侧壁相贴合,滑动块位于防脱部件主体一端外周任意两点的距离大于伸出孔截面任意两个顶点的距离,使防脱部件不会脱出伸出孔,所述滑动块位于防脱部件主体一端与内腔还设有弹簧。

上述所述的一种防脱螺旋地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桩主体外壳外侧壁还形成多条竖槽,可以减小地桩主体外壳钻入地下时的摩擦力和侧壁的挤压力,使地桩主体外壳钻入地下更加省力方便,同时也减小了整个地桩的重量和材料,节约成本。

上述所述的一种防脱螺旋地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纹孔深度大于螺纹柱的长度。

上述所述的一种防脱螺旋地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纹柱的长度小于锥形体的长度。

上述所述的一种防脱螺旋地桩,其特征在于当螺纹柱刚与螺纹孔接触时,防脱部件主体端部未伸出伸出孔。

上述所述的一种防脱螺旋地桩,其特征在于当螺纹柱全部进入螺纹孔内时,滑动块侧壁仍然与锥形体侧壁相贴合。

上述所述的一种防脱螺旋地桩,其特征在于当螺纹柱刚与螺纹孔接触时,内芯主体顶部不高于法兰盘顶部。

上述所述的一种防脱螺旋地桩,其特征所述的防脱部件材料为不锈钢。

工作时,将地桩底部垂直正对地面,通过旋转打桩设备将地桩主体外壳打入地下预定深度,旋转内芯,使螺纹柱在螺纹孔内向下移动,带动锥形体向下移动,挤压滑动块,使防脱部件主体向外侧移动,横向插入泥土中,由于伸出孔的朝向与螺纹的螺旋方向一致,使的螺旋地桩无法通过自身的退扭,退出地面,具有自锁和防脱功能,使地桩在地里更加牢固;当螺旋地桩需要退出地里时,只需方向旋转内芯,弹簧将防脱部件往地桩主体外壳内部拉,当防脱部件缩入地桩主体外壳内部时,反向旋转地桩主体外壳,将地桩退出地面。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两个防脱部件可以增强螺旋地桩的稳固度,且结构非常简单,故障率很低,同时,由于内六角孔位于内芯主体顶部,不会妨碍地桩的钻入深度。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故障率低、成本低、使用方便、抓地稳固、钻入深度深、可自锁、防脱等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地桩主体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内芯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防脱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法兰盘、2.固定孔、3.地桩主体、31.伸出孔、32.地桩主体外壳、33.内腔、34.螺纹孔、35.竖槽、4.螺纹、5.防脱部件、51.滑动块、52.防脱部件主体、6.弹簧、7.内芯、71.内芯主体、72.内六角孔、73.锥形体、74.螺纹柱。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请见图1至图7,一种防脱螺旋地桩,具有法兰盘1和地桩主体3,法兰盘1位于地桩主体3上方,法兰盘1上围绕其中心形成多个固定孔2,所述地桩主体3外设有螺纹4,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桩主体3由地桩主体外壳32和内芯7构成,所述内芯7由内芯主体71和位于内芯主体71下方的锥形体73和位于锥形体73下方的螺纹柱74构成,锥形体73上大下小,所述内芯主体71顶部还形成一个内六角孔72,所述地桩主体外壳32左右两侧的非螺纹处形成两个三角形的伸出孔31,所述两个伸出孔31水平方向的角的朝向与螺纹4的螺旋方向一致,所述伸出孔31位于锥形体73所处的高度内,所述地桩主体外壳32内形成一个开口的内腔33,内腔33下方还形成一个与内腔33相通的螺纹孔34,所述内芯7位于内腔33内,内芯主体71外壁与内腔33内壁相贴,螺纹柱74位于螺纹孔34内,并相互啮合,所述伸出孔31内还设有一个防脱部件5,所述防脱部件5由防脱部件主体52构成,防脱部件主体52一端呈尖角,另一端还设有滑动块51,所述滑动块51侧壁与锥形体73侧壁相贴合,防脱部件主体52的各侧壁与伸出孔31各侧壁相贴合,滑动块51位于防脱部件主体52一端外周任意两点的距离大于伸出孔31截面任意两个顶点的距离,使防脱部件5不会脱出伸出孔31,所述滑动块51位于防脱部件主体52一端与内腔33还设有弹簧6。

实施例2

请见图6、图7和图8,并参考图2至图5,一种防脱螺旋地桩,具有法兰盘1和地桩主体3,法兰盘1位于地桩主体3上方,法兰盘1上围绕其中心形成多个固定孔2,所述地桩主体3外设有螺纹4,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桩主体3由地桩主体外壳32和内芯7构成,所述内芯7由内芯主体71和位于内芯主体71下方的锥形体73和位于锥形体73下方的螺纹柱74构成,锥形体73上大下小,所述内芯主体71顶部还形成一个内六角孔72,所述地桩主体外壳32左右两侧的非螺纹处形成两个三角形的伸出孔31,所述两个伸出孔31水平方向的角的朝向与螺纹4的螺旋方向一致,所述伸出孔31位于锥形体73所处的高度内,所述地桩主体外壳32内形成一个开口的内腔33,内腔33下方还形成一个与内腔33相通的螺纹孔34,所述内芯7位于内腔33内,内芯主体71外壁与内腔33内壁相贴,螺纹柱74位于螺纹孔34内,并相互啮合,所述伸出孔31内还设有一个防脱部件5,所述防脱部件5由防脱部件主体52构成,防脱部件主体52一端呈尖角,另一端还设有滑动块51,所述滑动块51侧壁与锥形体73侧壁相贴合,防脱部件主体52的各侧壁与伸出孔31各侧壁相贴合,滑动块51位于防脱部件主体52一端外周任意两点的距离大于伸出孔31截面任意两个顶点的距离,使防脱部件5不会脱出伸出孔31,所述滑动块51位于防脱部件主体52一端与内腔33还设有弹簧6,所述地桩主体外壳32外侧壁还形成多条竖槽35。

本实施例相较于实施例1,地桩主体外壳32外侧壁还形成多条竖槽35可以减小地桩主体外壳32钻入地下时的摩擦力和侧壁的挤压力,使地桩主体外壳32钻入地下更加省力方便,同时也减小了整个地桩的重量和材料,节约成本。

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防脱螺旋地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纹孔34深度大于螺纹柱74的长度。

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防脱螺旋地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纹柱74的长度小于锥形体73的长度。

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防脱螺旋地桩,其特征在于当螺纹柱74刚与螺纹孔34接触时,防脱部件主体52端部未伸出伸出孔31。

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防脱螺旋地桩,其特征在于当螺纹柱74全部进入螺纹孔34内时,滑动块51侧壁仍然与锥形体73侧壁相贴合。

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防脱螺旋地桩,其特征在于当螺纹柱74刚与螺纹孔34接触时,内芯主体71顶部不高于法兰盘1顶部。

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防脱螺旋地桩,其特征所述的防脱部件5材料为不锈钢。

工作时,将地桩底部垂直正对地面,通过旋转打桩设备将地桩主体外壳32打入地下预定深度,旋转内芯7,使螺纹柱74在螺纹孔34内向下移动,带动锥形体73向下移动,挤压滑动块51,使防脱部件主体52向外侧移动,横向插入泥土中,由于伸出孔31的朝向与螺纹4的螺旋方向一致,使的螺旋地桩无法通过自身的退扭,退出地面,具有自锁和防脱功能,使地桩在地里更加牢固;当螺旋地桩需要退出地里时,只需方向旋转内芯7,弹簧6将防脱部件5往地桩主体外壳32内部拉,当防脱部件5缩入地桩主体外壳32内部时,反向旋转地桩主体外壳32,将地桩退出地面。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两个防脱部件5可以增强螺旋地桩的稳固度,且结构非常简单,故障率很低,同时,由于内六角孔72位于内芯主体71顶部,不会妨碍地桩的钻入深度。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