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复合球墨铸铁井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83352发布日期:2021-07-23 14:36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水复合球墨铸铁井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球墨铸铁井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水复合球墨铸铁井盖。



背景技术:

球墨铸铁井盖是球墨铸铁产品的一种,球墨铸铁通过球化和孕育处理得到球状石墨,有效地提高了铸铁的机械性能,特别是提高了塑性和韧性,从而得到比碳钢还高的强度。球墨铸铁是20世纪五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高强度铸铁材料,其综合性能接近于钢,正是基于其优异的性能,已成功地用于铸造一些受力复杂,强度、韧性、耐磨性要求较高的零件。球墨铸铁已迅速发展为仅次于灰铸铁的、应用十分广泛的铸铁材料。所谓“以铁代钢”,主要指球墨铸铁。

但是,现有技术中,球墨铸铁井盖设有通气孔,下雨时雨水会从通气孔流入窨井,对窨井下的设备和线路造成损害。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水复合球墨铸铁井盖,以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防水复合球墨铸铁井盖,包括井座和井盖本体,所述井盖本体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间隔设置有两个隔板,所述两个隔板将所述空腔内部分隔成两侧的排水腔和位于中间的排气腔,所述排水腔的顶部设有进水孔,所述排水腔靠近所述井座的一侧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气腔的顶部设有受力板,所述排水腔内均设有推板,所述受力板的底部连接有用于推动两个推板相向或相背移动的传动机构,所述受力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所述受力板的一端连接气囊,所述气囊的排气管穿设至所述受力板的上表面,所述气囊的进气管穿设所述排气腔的腔壁且延伸至所述井座内,且所述进气管内设有单向阀结构,进气管只能从下到上进气,反向则自封。

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呈对称设置垂直安装于所述受力板底部的两个第一连杆和分别与所述推板垂直连接的两个第二连杆,两个所述第一连杆相互背离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连杆通过第一齿条啮合传动轮的一侧,两个所述第二连杆的顶部设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二连杆通过第二齿条啮合所述传动轮的底部。

优选的,两个所述推板相互背离的一面设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由橡胶制成。

优选的,所述井盖本体由球墨铸铁制成。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通过进水孔进入排水腔内,通过踩踏受力板,带动推板相背移动,将排水腔内积存的雨水通过排水管排出,同时,踩踏受力板会压缩气囊,气囊通过单向阀结构将井座内的气体排出,使井座内空气能够流通,通过踩踏受力板,同时实现对排水腔排水和对井座内空气的流通。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防水复合球墨铸铁井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气囊连接进气管和排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排水管;2-排气腔;3-进水孔;4-推板;5-隔板;6-受力板;7-排气管;8-弹簧;9-第一连杆;10-传动轮;11-第二连杆;12-气囊;13-进气管;14-井座;15-单向阀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请参照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水复合球墨铸铁井盖,包括井座14和井盖本体,井盖本体内设有空腔,空腔内间隔设置有两个隔板5,两个隔板5将空腔内部分隔成两侧的排水腔和位于中间的排气腔2,排水腔的顶部设有进水孔3,排水腔靠近井座14的一侧设有排水管1,排气腔2的顶部设有受力板6,排水腔内均设有推板4,受力板6的底部连接有用于推动两个推板4相向或相背移动的传动机构,受力板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弹簧8,弹簧8远离受力板6的一端连接气囊12,气囊12的排气管7穿设至受力板6的上表面,气囊12的进气管13穿设排气腔2的腔壁且延伸至井座14内,且进气管13内设有单向阀结构15,进气管13只能从下到上进气,反向则自封;在下雨时,雨水通过进水孔3进入排水腔内,通过踩踏受力板6,带动推板4相背移动,将排水腔内积存的雨水通过排水管1排出,同时,踩踏受力板6会压缩气囊12,气囊12通过单向阀结构15将井座14内的气体排出,使井座14内空气能够流通。

本实施例中,传动机构包括呈对称设置垂直安装于受力板6底部的两个第一连杆9和分别与推板4垂直连接的两个第二连杆11,两个第一连杆9相互背离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齿条,第一连杆9通过第一齿条啮合传动轮10的一侧,两个第二连杆11的顶部设有第二齿条,第二连杆11通过第二齿条啮合传动轮10的底部,当受力板6向下踩踏时,第一连杆9向下移动,通过传动轮10带动第二连杆11向排水腔方向移动,推动推板4,将排水腔内积存的雨水通过排水管1排出。

本实施例中,两个推板4相互背离的一面设有防水层,防水层由橡胶制成,通过防水层防止积存的雨水泄漏至推板4的另一侧。

本实施例中,井盖本体由球墨铸铁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雨水通过进水孔3进入排水腔内,通过踩踏受力板6,带动推板4相背移动,将排水腔内积存的雨水通过排水管1排出,同时,踩踏受力板6会压缩气囊12,气囊12通过单向阀结构15将井座14内的气体排出,使井座14内空气能够流通,通过踩踏受力板6,同时实现对排水腔排水和对井座14内空气的流通。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水复合球墨铸铁井盖,包括井座和井盖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本体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间隔设置有两个隔板,所述两个隔板将所述空腔内部分隔成两侧的排水腔和位于中间的排气腔,所述排水腔的顶部设有进水孔,所述排水腔靠近所述井座的一侧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气腔的顶部设有受力板,所述排水腔内均设有推板,所述受力板的底部连接有用于推动两个推板相向或相背移动的传动机构,所述受力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所述受力板的一端连接气囊,所述气囊的排气管穿设至所述受力板的上表面,所述气囊的进气管穿设所述排气腔的腔壁且延伸至所述井座内,且所述进气管内设有单向阀结构,进气管只能从下到上进气,反向则自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复合球墨铸铁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呈对称设置垂直安装于所述受力板底部的两个第一连杆和分别与所述推板垂直连接的两个第二连杆,两个所述第一连杆相互背离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连杆通过第一齿条啮合传动轮的一侧,两个所述第二连杆的顶部设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二连杆通过第二齿条啮合所述传动轮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复合球墨铸铁井盖,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推板相互背离的一面设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由橡胶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复合球墨铸铁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本体由球墨铸铁制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水复合球墨铸铁井盖,包括井座和井盖本体,井盖本体内设有空腔,空腔内间隔设置有两个隔板,两个隔板将空腔内部分隔成两侧的排水腔和位于中间的排气腔,排水腔的顶部设有进水孔,排水腔靠近井座的一侧设有排水管,排气腔的顶部设有受力板,排水腔内均设有推板,受力板的底部连接有用于推动两个推板相向或相背移动的传动机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通过进水孔进入排水腔内,通过踩踏受力板,带动推板相背移动,将排水腔内积存的雨水通过排水管排出,同时,踩踏受力板会压缩气囊,气囊通过单向阀结构将井座内的气体排出,使井座内空气能够流通,通过踩踏受力板,同时实现对排水腔排水和对井座内空气的流通。

技术研发人员:严立万;蓝宏群;黄书琴;黄义山;张庆结;林晓超;黄晓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和盛建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21
技术公布日:2021.07.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