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82189发布日期:2021-07-23 14:35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凝土管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



背景技术:

预应力管桩是我国常用的一种桩基形式,由于其具有单桩承载力高、质量可靠、单位承载力造价低,检测方便,能够满足高质量、环境保护、工业现代化等方面的要求,近年来在土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国常用的预应力管桩由主钢筋和箍筋组合成的钢筋笼,且在钢筋笼外部进行浇筑混凝土构成。为了方便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运输和吊装,通常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长度不会太长,而如果建筑地基的桩基较深时,需要由几节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进行连接完成。

当前,绝大部分预应力管桩的接头型式是采用端头板电焊联结法。但是,焊接时间长,焊接质量主要取决于工人的焊接技术,焊接接头部位往往成为预应力管桩桩身的薄弱处,有时刚焊完便继续沉桩,管桩被打入土层后难以进行检查,由于地质和地层情况多变,当接头进入地下时,极易发生淬火或遇水脆裂,稍有偏压,接头就容易损坏,特别是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接头处容易发生破坏,所以对预应力管桩单元之间的连接方式的改进或加固,对于提高管桩的水平承载力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一种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目前绝大部分预应力管桩的接头型式是采用端头板电焊联结法,从而导致接头处容易发生破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包括上管桩和下管桩,所述上管桩和下管桩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纵向钢筋,所述纵向钢筋的外壁且位于上管桩和下管桩的中间部分均固定连接有环形锚固,所述上管桩和下管桩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桩头,所述连接桩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挤压块,所述安装块的内壁开设有卡槽,所述连接桩头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连接桩头的一侧内壁且位于活动杆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挤压块,所述第二挤压块远离连接桩头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远离第二挤压块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卡块。

优选的,所述纵向钢筋的外壁套接有螺旋钢筋。

优选的,所述活动杆靠近连接桩头内壁的一端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挤压球,所述挤压球设置于第二挤压块的外壁与连接桩头的内壁之间。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内壁开设有滑槽,所述固定板的内壁通过滑槽与第二挤压块的外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挤压块的一侧外壁与连接桩头的内壁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卡块的外壁与卡槽的内壁卡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将上管桩向靠近下管桩的方向运动,上管桩外壁的安装块向下管桩的内部运动,下管桩外壁的安装块向上管桩的内部运动,安装块外壁的第一挤压块挤压活动杆,被挤压的一端的活动杆向下运动,另一端向上运动,使挤压球向上运动将第二挤压块向靠近安装块的方向运动,进而带动活动板随之运动,使卡块与卡槽卡接,从而完成对安装块的固定,本装置通过第一挤压球、第二挤压球、卡块等装置的联合设置方便了上管桩和下管桩紧固的连接在一起,有利于快速连接,而且使连接更加的牢固、承载力高、抗弯强度高,成本更低,提高工作效率,具有实用性。

2、本装置通过在纵向钢筋的外部设置螺旋钢筋,加之环形锚固的联合设置增加了混凝土管桩的预应力,为混凝土管桩提供了双重保障,能够减少断桩等情况的发生,具有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管桩;2、下管桩;3、纵向钢筋;4、螺旋钢筋;5、环形锚固;6、连接桩头;7、安装块;8、第一挤压块;9、卡槽;10、支撑杆;11、活动杆;12、挤压球;13、固定板;14、第二挤压块;15、弹簧;16、活动板;17、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包括上管桩1和下管桩2,上管桩1和下管桩2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纵向钢筋3,纵向钢筋3的外壁且位于上管桩1和下管桩2的中间部分均固定连接有环形锚固5,上管桩1和下管桩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桩头6,连接桩头6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安装块7,安装块7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挤压块8,安装块7的内壁开设有卡槽9,连接桩头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0,支撑杆10的顶端活动连接有活动杆11,连接桩头6的一侧内壁且位于活动杆1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3,固定板13的底部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挤压块14,第二挤压块14远离连接桩头6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动板16,活动板16远离第二挤压块14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卡块17。

本实施方案中,通过纵向钢筋3、螺旋钢筋4环形锚固5的联合设置增加了混凝土管桩的预应力,通过将上管桩1向靠近下管桩2的方向运动,上管桩1外壁的安装块7向下管桩2的内部运动,下管桩2外壁的安装块7向上管桩1的内部运动,安装块7外壁的第一挤压块8挤压活动杆11,被挤压的一端的活动杆11向下运动,另一端向上运动,使挤压球12向上运动将第二挤压块14向靠近安装块7的方向运动,进而带动活动板16随之运动,使卡块17与卡槽9卡接,从而完成对安装块7的固定。

具体的,纵向钢筋3的外壁套接有螺旋钢筋4。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纵向钢筋3、螺旋钢筋4环形锚固5的联合设置增加了混凝土管桩的预应力。

具体的,活动杆11靠近连接桩头6内壁的一端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挤压球12,挤压球12设置于第二挤压块14的外壁与连接桩头6的内壁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挤压球12向上运动时,由于挤压球12为上窄下宽的结构,当挤压球12向上运动时,会挤压第二挤压块14向一侧运动,挤压活动板16。

具体的,固定板13的内壁开设有滑槽,固定板13的内壁通过滑槽与第二挤压块14的外壁滑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滑动连接的设置,第二挤压块14平稳的向左和向右运动,固定板13为第二挤压块14提供支撑。

具体的,第二挤压块14的一侧外壁与连接桩头6的内壁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15。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弹簧15的设置,当第二挤压块14失去挤压时,弹簧15帮助其恢复原位。

具体的,卡块17的外壁与卡槽9的内壁卡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卡块17与卡槽9的卡接,从而完成对安装块7的固定,进而完成上管桩1与下管桩2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时,通过纵向钢筋3、螺旋钢筋4环形锚固5的联合设置增加了混凝土管桩的预应力,通过将上管桩1向靠近下管桩2的方向运动,上管桩1外壁的安装块7向下管桩2的内部运动,下管桩2外壁的安装块7向上管桩1的内部运动,安装块7外壁的第一挤压块8挤压活动杆11,被挤压的一端的活动杆11向下运动,另一端向上运动,使挤压球12向上运动将第二挤压块14向靠近安装块7的方向运动,进而带动活动板16随之运动,使卡块17与卡槽9卡接,从而完成对安装块7的固定。

尽管已经表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