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雨水的道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33763发布日期:2021-11-17 22:36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雨水的道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道路建设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利用雨水的道路。


背景技术:

2.道路从词义上讲就是供各种无轨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基础设施;按其使用特点分为公路、城市道路、乡村道路、厂矿道路、林业道路、考试道路、竞赛道路、汽车试验道路、车间通道以及学校道路等,古代中国还有驿道。另外还指达到某种目标的途径,事物发展、变化的途径。
3.在城市中道路两侧一般都会有绿化的屏障,屏障内会种植各种植被,一般植被的浇灌方式都是环卫工人使用水车进行浇灌,这种浇灌方式效率极低,在城市道路中因为建筑物的影响,下雨天会造成道路积水,对行人的出行造成影响,并且雨水经过下流蒸发,会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浪费,所以需要设计一种能够利用雨水自动浇灌植被,并且在下雨天能够疏导雨水的道路。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利用雨水的道路,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道路会造成积水并且不能充分利用雨水造成水资源流失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8.一种利用雨水的道路,包括道路,所述道路的两侧均固定有流水槽;
9.所述流水槽的顶部固定有下水道口,所述流水槽的外侧固定有植被道;
10.所述植被道的内侧固定有进水窗;
11.所述道路的顶部固定有引流口,所述道路的内部固定有引流管。
12.进一步的,所述引流管的两端分别延伸至道路的两侧;
13.所述引流口与引流管相通。
14.进一步的,所述引流口的顶部固定有进水滤网;
15.所述引流口的数量最少为五个。
16.进一步的,所述植被道的内侧开设有浇灌口;
17.所述进水窗固定在浇灌口的内部。
18.进一步的,所述流水槽的内部固定有下水道;
19.所述下水道与下水道口通过管道连通。
20.进一步的,所述下水道口的顶部固定有下水过滤网;
21.所述下水道口的顶部低于道路5cm。
22.进一步的,所述流水槽的深度为25cm;
23.所述浇灌口的顶部与下水道口的顶部平行。
24.工作原理,该利用雨水的道路,雨水从道路顶部由引流口进入引流管,从引流管流入流水槽,流水槽内积水后雨水从进水窗渗入浇灌口,从浇灌口进入植被道内的土壤中,当流水槽内积水过多时,雨水从下水道口流入下水道中进行积水疏导。
25.(三)有益效果
2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利用雨水的道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7.1、该利用雨水的道路,引流管的两端延伸至流水槽的内部,雨水通过进水窗和浇灌口能够自动对植被道内的植被进行水分补充,当雨水过多时,雨水可通过下水道口将雨水引入下水道,通过下水道可将雨水集中存放,能够利用水资源进行自动灌溉和存放,避免水资源的蒸发浪费。
28.2、该利用雨水的道路,道路经过长时间车辆碾压和风吹日晒造成变形,会产生凹洼,道路顶部设置的流水槽可以引导积水流出道路,引流管可以将多个引流口进行连接,加快引流速度,能够充分避免雨水存积。
附图说明
29.图1为本实用新型利用雨水的道路的结构示意图;
30.图2为本实用新型利用雨水的道路的结构示意图;
31.图3为本实用新型利用雨水的道路的进水窗的结构示意图;
32.图4为本实用新型利用雨水的道路的引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33.图中:道路1,植被道2,浇灌口201,下水道3,下水道口301,进水窗 4,引流管5,引流口6,流水槽7。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3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

4所示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畜牧养殖智慧风机,包括控制器,由图1所示,道路1的两侧均固定有流水槽7,流水槽7的深度为25cm,流水槽7的顶部固定有下水道口301,下水道口301的顶部低于道路5cm,能够避免存积的雨水过多蔓延到路面,流水槽7的内部固定有下水道 3,下水道3与下水道口301通过管道连通,通过下水道口301可以将过多的雨水引入下水道3中,流水槽7的外侧固定有植被道2;
36.由图2所示,植被道2的内侧固定有进水窗4,雨水可以通过进水窗4对植被道2进行自动浇灌,下水道口301的顶部固定有下水过滤网,下水道滤网可以过滤雨水中的杂质,避免下水道堵塞;
37.由图3所示,植被道2的内侧开设有浇灌口201,进水窗4固定在浇灌口 201的内部,能够拆卸的进水窗4便于清理,避免进水窗4被杂质堆积造成堵塞,浇灌口201的顶部与下水道口301的顶部平行,能够将流水槽7内存积的雨水进行充分利用;
38.由图4所示,道路1的顶部固定有引流口6,引流口6的数量最少为五个,多个引流口可以避免道路1上的坑洼存积雨水,引流口6的顶部固定有进水滤网,进水滤网能够过滤道路上较大的杂质,避免杂质造成引流结构堵塞,道路1的内部固定有引流管5,引流口6与引
流管5相通,引流管5的两端分别延伸至道路1的两侧,能够将雨水引入流水槽7内;
3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利用雨水的道路,包括道路(1),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1)的两侧均固定有流水槽(7);所述流水槽(7)的顶部固定有下水道口(301),所述流水槽(7)的外侧固定有植被道(2);所述植被道(2)的内侧固定有进水窗(4);所述道路(1)的顶部固定有引流口(6),所述道路(1)的内部固定有引流管(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雨水的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5)的两端分别延伸至道路(1)的两侧;所述引流口(6)与引流管(5)相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雨水的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口(6)的顶部固定有进水滤网;所述引流口(6)的数量最少为五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雨水的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植被道(2)的内侧开设有浇灌口(201);所述进水窗(4)固定在浇灌口(201)的内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雨水的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水槽(7)的内部固定有下水道(3);所述下水道(3)与下水道口(301)通过管道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雨水的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水道口(301)的顶部固定有下水过滤网;所述下水道口(301)的顶部低于道路5c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雨水的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水槽(7)的深度为25cm;所述下水道口(301)的顶部与浇灌口(201)的顶部平行。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道路建设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利用雨水的道路,包括道路,所述道路的两侧均固定有流水槽;所述流水槽的顶部固定有下水道口,所述流水槽的外侧固定有植被道;所述植被道的内侧固定有进水窗;所述道路的顶部固定有引流口,所述道路的内部固定有引流管。该利用雨水的道路,引流管的两端延伸至流水槽的内部,雨水通过进水窗和浇灌口能够自动对植被道内的植被进行水分补充,当雨水过多时,雨水可通过下水道口将雨水引入下水道,通过下水道可将雨水集中存放,能够利用水资源进行自动灌溉和存放,避免水资源的蒸发浪费。避免水资源的蒸发浪费。避免水资源的蒸发浪费。


技术研发人员:王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漯河市立达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26
技术公布日:2021/1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