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堤防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17157发布日期:2021-12-11 10:41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堤防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堤防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堤防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2.堤防工程是指沿河、渠、湖、海岸或行洪区、分洪区、围垦区的边缘修筑的挡水建筑物,堤防是世界上最早广为采用的一种重要防洪工程,筑堤是防御洪水泛滥,保护居民和工农业生产的主要措施,河堤约束洪水后,将洪水限制在行洪道内,使同等流量的水深增加,行洪流速增大,有利于泄洪排沙。目前,现有的技术中,堤体结构多为普通的泥沙或是砂石混合的结构,不能应对水流冲击,堤体结构不稳定,且水位较高时,水浪对河岸冲击较大,易破坏两岸的植被。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堤防加固结构,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堤防加固结构,包括堤体,所述堤体包括与迎水堤、背水堤和支撑墙体,所述支撑墙体设于迎水堤与背水堤之间,所述支撑墙体底部靠近背水堤一侧设有底板,所述支撑墙体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下两端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与支撑柱之间设有网格状加固结构,所述支撑墙体两侧设有防渗墙;所述背水堤的上表面设有土壤层,所述土壤层下表面连接有岩石层,所述岩石层下表面连接有混凝土层,所述混凝土层与支撑墙体和底板之间设有加固混凝土层,所述混凝土层内固定设有钢筋构架,所述钢筋构架与加固混凝土层的坡面之间设有曲面钢板,所述曲面钢板下表面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下表面通过若干连接支撑杆穿过加固混凝土层与支撑墙体和底板连接,所述曲面钢板和连接板相对应位置处设有若干连通的通孔,所述钢筋构架与曲面钢板之间设有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底部设有与通孔相配合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穿过通孔伸至加固混凝土层内。
5.在混凝土层内设置钢筋构架,并通过连接支撑杆伸进加固混凝土层与支撑墙体和底板连接,可以保证连接强度,在钢筋架构和加固混凝土层之间设置曲面钢板,可以使整体结构刚性且曲面钢板可以增大与两侧混凝土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与混凝土的固定程度,保证整体的加固强度。同时通过在支撑墙体内设置网格状加固结构,可使墙体更加稳固,有效缓冲浪花对堤体的冲击。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加固结构包括交叉连接的横向加强筋、竖向加强筋和斜向加强筋,所述横向加强筋、竖向加强筋和斜向加强筋相互配合形成三角形状。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加固结构对称设置在支撑柱两侧。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土壤层的上表面设有植被层,所述植被层中间设有阶梯。设置阶梯可方便维护人员对地方进行维护,方便维护人员攀爬。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通孔与连接支撑杆间隔错开排列。连接支撑杆
和固定件间隔交错排列,使固定框架与连接板将钢筋构架、混凝土和加固混凝土连成一个整体,保证整体的结构强度。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支撑墙体顶部设有护栏。设置护栏,可防止浪花对背水堤上的植被产生冲击,有利于保护植被,同时可对站在堤体上的维护人员进行保护,防止维护人员落水。
11.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在混凝土层内设置钢筋构架,并通过连接支撑杆伸进加固混凝土层与支撑墙体和底板连接,可以保证连接强度,在钢筋架构和加固混凝土层之间设置曲面钢板,可以使整体结构刚性且曲面钢板可以增大与两侧混凝土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与混凝土的固定程度,保证整体的加固强度;2)通过在支撑墙体内设置网格状加固结构,可使墙体更加稳固,有效缓冲浪花对堤体的冲击;3)设置阶梯可方便维护人员对地方进行维护,方便维护人员攀爬;4)连接支撑杆和固定件间隔交错排列,使固定框架与连接板将钢筋构架、混凝土和加固混凝土连成一个整体,保证整体的结构强度;5)设置护栏,可防止浪花对背水堤上的植被产生冲击,有利于保护植被,同时可对站在堤体上的维护人员进行保护,防止维护人员落水。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堤防加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图1中a的细节放大图;
14.图中:1、堤体;2、迎水堤;3、背水堤;4、支撑墙体;41、支撑柱;42、支撑座;43、加固结构;5、底板;6、土壤层;7、岩石层;8、混凝土层;9、加固混凝土层;10、钢筋构架;11、曲面钢板;12、连接板;13、连接支撑杆;14、固定框架;15、固定件;16、植被层;18、防渗墙;19、通孔。
15.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17.实施例1:参见图1~图2,一种堤防加固结构,包括堤体1,堤体1包括与迎水堤2、背水堤3和支撑墙体4,支撑墙体4设于迎水堤2与背水堤3之间,支撑墙体4底部靠近背水堤3一侧设有底板5,支撑墙体4包括支撑柱41,支撑柱41上下两端设有支撑座42,支撑座42与支撑柱41之间设有网格状加固结构43,支撑墙体4两侧设有防渗墙18。背水堤3的上表面设有土壤层6,土壤层6下表面连接有岩石层7,岩石层7下表面连接有混凝土层8,混凝土层8与支撑墙体4和底板5之间设有加固混凝土层9,混凝土层8内固定设有钢筋构架10,钢筋机构10的各横纵梁之间采用焊接或一体成型而成,这样可以保证加固构架5的整体结构强度,将其放置好以后浇筑混凝土可以保证浇筑完成后的混凝土的整体结构强度,钢筋构架10与加固混凝土层9的坡面之间设有曲面钢板11,曲面钢板11下表面设有连接板12,连接板12下表面通过若干连接支撑杆13穿过加固混凝土层9与支撑墙体4和底板5连接,曲面钢板11和连接板12相对应位置处设有若干连通的通孔19,钢筋构架10与曲面钢板11之间设有固定框架14,固定框架14底部设有与通孔19相配合的固定件15,固定件15穿过通孔19伸至加固混凝土层9内。
18.在混凝土层内设置钢筋构架,并通过连接支撑杆伸进加固混凝土层与支撑墙体和底板连接,可以保证连接强度,在钢筋架构和加固混凝土层之间设置曲面钢板,可以使整体结构刚性且曲面钢板可以增大与两侧混凝土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与混凝土的固定程度,
保证整体的加固强度。同时通过在支撑墙体内设置网格状加固结构,可使墙体更加稳固,有效缓冲浪花对堤体的冲击。
19.加固结构43包括交叉连接的横向加强筋、竖向加强筋和斜向加强筋,横向加强筋、竖向加强筋和斜向加强筋相互配合形成三角形状。
20.加固结构43对称设置在支撑柱41两侧。
21.土壤层6的上表面设有植被层16,植被层16中间设有阶梯。设置阶梯可方便维护人员对地方进行维护,方便维护人员攀爬。
22.通孔19与连接支撑杆13间隔错开排列。连接支撑杆和固定件间隔交错排列,使固定框架与连接板将钢筋构架、混凝土和加固混凝土连成一个整体,保证整体的结构强度。
23.支撑墙体4顶部设有护栏。设置护栏,可防止浪花对背水堤上的植被产生冲击,有利于保护植被,同时可对站在堤体上的维护人员进行保护,防止维护人员落水。
24.最后应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