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拦水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20380发布日期:2021-08-10 14:30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拦水坝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拦水坝。



背景技术:

目前,在水利工程中多会在河道内架设拦水坝。

尤其是在泥沙量较多的河道处,拦水坝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过滤泥沙的作用。

但现有技术中,拦水坝只能够拦截泥沙,并不能够完成对泥沙的收集处理,使得泥沙在聚集到一定程度后会对拦水坝的稳定性造成威胁;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在起到过滤泥沙作用的同时,还具有对泥沙进行收集的拦水坝。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拦水坝,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拦水坝,包括架设于河道两侧的河岸上的水坝本体,所述水坝本体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水坝本体的侧面设置有过滤板,且所述过滤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盛料板,所述盛料板和河道平行间隙设置;所述过滤板的上端固定连接于转轮上,所述转轮通过支撑块固定连接于河岸上;所述转轮的侧面还通过顶板连接有线绳,所述线绳的下端垂吊有调节桶,所述调节桶内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上位板、连接柱和下位板,所述上位板通过连接柱和下位板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桶的底面上还开设有槽口,所述连接柱间隙穿设于槽口中;所述上位板上还粘接有密闭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槽口和连接柱的数量均有多个,且每个连接柱均穿设于与其对应的槽口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底座和伸缩部件,所述底座固定连接于河道上,所述底座上还和第二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接杆和水坝本体转动连接;所述伸缩部件的固定端固定连接于河道上且活动端和水坝本体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伸缩部件为液压缸。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坝本体上还固定连接有保持线绳垂直度的扶正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和现有技术相比,本设计通过水流在调节桶内不断累积,进而在所述预设的时间内,带动水坝本体和盛料板及其上的泥沙脱离河道,方便使用者对泥沙进行回收,且通过调节组件和调节桶的相对位置关系,能够使所述调节桶具有盛水和落水两种状态,提高了本设计的自主性,也使本设计能够定量的从河道内送出泥沙,提高了本设计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拦水坝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拦水坝中斜侧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拦水坝中侧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拦水坝中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河岸、2-支撑块、3-转轮、4-过滤板、5-顶板、6-水坝本体、7-扶正板、8-盛料板、9-线绳、10-调节桶、11-液压缸、12-第一连接杆、13-第二连接杆、14-底座、15-上位板、16-密闭圈、17-连接柱、18-槽口、19-下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4,作为一个实施例,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拦水坝,包括架设于河道两侧的河岸1上的水坝本体6,所述水坝本体6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水坝本体6的侧面设置有过滤板4,且所述过滤板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盛料板8,所述盛料板8和河道平行间隙设置;所述过滤板4的上端固定连接于转轮3上,所述转轮3通过支撑块2固定连接于河岸1上;所述转轮3的侧面还通过顶板5连接有线绳9,所述线绳9的下端垂吊有调节桶10,所述调节桶10内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上位板15、连接柱17和下位板19,所述上位板15通过连接柱17和下位板19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桶10的底面上还开设有槽口18,所述连接柱17间隙穿设于槽口18中;所述上位板15上还粘接有密闭圈16。

使用时,依照现有技术中水坝本体6的形状,河道内的水流会夹杂着泥沙冲击到过滤板4和水坝本体6上,而所述过滤板4具有过滤作用,因此能够使水流通过的同时滤下泥沙,流经过滤板4的水流会沿着水坝本体6的表面翻过水坝本体6,此时,会有部分水流进入到预先设置好位置的调节桶10中,此时的调节桶10正通过线绳9悬挂于顶板5上,当水流不断的流入到调节桶10内时,所述调节桶10的重量不断增加,当重量到达预设值时,所述调节桶10会拉扯转轮3,并通过转轮3带动过滤板4转动,所述过滤板4和盛料板8固定连接,在调节桶10从接水直至带动转轮3转动的一段时间内,所述过滤板4和盛料板8之间已经储存了一定量的泥沙,当所述调节桶10下降时,会通过转轮3带动过滤板4和盛料板8以及泥沙脱离河道,此时使用者只需推出泥沙,即可完成对泥沙的收集;且在所述调节桶10承接水流时,所述上位板15会和调节桶10的底面贴合,当所述调节桶10落下时,所述下位板19会首先和流经水坝本体6的水流接触,水流沿着水坝本体6的表面做斜向上的冲刷,此时,下位板19会在水流的冲刷力下将上位板15抬升一段距离,所述调节桶10内的水流会从连接柱17和槽口18的间隙中落下,进而所述调节桶10的重量会不断减小,再由使用者将水坝本体6和盛料板8内的泥沙推离水坝本体6时,会通过自身的重力,带动调节桶10恢复至原位,等待下一次的下落;和现有技术相比,本设计通过水流在调节桶10内不断累积,进而在所述预设的时间内,带动水坝本体6和盛料板8及其上的泥沙脱离河道,方便使用者对泥沙进行回收,且通过调节组件和调节桶10的相对位置关系,能够使所述调节桶10具有盛水和落水两种状态,提高了本设计的自主性,也使本设计能够定量的从河道内送出泥沙,提高了本设计的便捷性。

请参阅图1-3,作为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槽口18和连接柱17的数量均有多个,且每个连接柱17均穿设于与其对应的槽口18内。

多个所述连接柱17能够提高下位板19和上位板15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且多个槽口18能够提高水流从调节桶10内落下的速度,进而提高整体的抬沙效率。

请参阅图3,作为另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杆12、第二连接杆13、底座14和伸缩部件,所述底座14固定连接于河道上,所述底座14上还和第二连接杆13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13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接杆12和水坝本体6转动连接;所述伸缩部件的固定端固定连接于河道上且活动端和水坝本体6转动连接。

所述伸缩部件为液压缸11。

通过控制液压缸11的伸缩,能够调节所述水坝本体6和水流方向之间的角度,进而调节水流进入到调节桶10内的速度,提高了本设计的可调节性;需要说明的是,本设计中所提及的伸缩部件也可以是其他具有伸缩功能的元件,如气缸等,所述液压缸11在此不具有限定作用。

请参阅图1-3,作为另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水坝本体6上还固定连接有保持线绳9垂直度的扶正板7。

所述扶正板7的设置能够提高所述调节桶10在上升或者下降时的垂直度,防止因外部因素的干扰导致调节桶10偏位,而偏位的调节桶10会影响所述下位板19和流经水坝本体6表面的水流的正确接触,进而影响调节桶10的正常落水。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