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桩注浆桩尖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79183发布日期:2021-09-25 11:35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桩注浆桩尖构造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桩,具体来说,是一种管桩注浆桩尖构造,属于静压桩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在预制桩采用静压施工过程中,如果持力层承载力较高,压桩动阻力过大,会导致沉桩难以达到设计标高。现有技术中有通过注浆液润滑管桩侧壁,减小压桩难度,降低场地承载力要求和压桩设备要求。例如,公开日为2018年6月19日,公开号为cn108179743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同步注浆预应力管桩及施工方法”。
3.但是,现有技术中将注浆通道的出口设置在“特殊桩靴”的上表面上,因此出浆孔的高度范围内没有可调节的余地,导致出浆的顺畅程度可能受到不利的影响,浆液通过注浆通道直接出浆,没有缓存的余地,静压桩施工及润滑的平稳性较低,可靠性也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桩注浆桩尖构造,将桩尖设计为一个筒体,通过注浆接头与筒体内部连通,筒体四周根据需要均匀布置一组注浆孔,从而使注浆更为平稳,注浆范围在高度上具有一范围,可根据润滑程度需求的不同选取不同的桩尖,提高润滑的效果和适应性。
5.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管桩注浆桩尖构造,管桩内布置一注浆管,所述注浆管与下端的桩尖筒体连通,所述桩尖筒体四周布置多个注浆孔4,注浆孔4在高度范围内具有设定的范围。
7.优选的,所述桩尖筒体呈圆柱体形状,其顶部设有一用于与所述注浆管连通的注浆接头5。
8.进一步的,所述注浆管为注浆软管6。
9.进一步的,所述桩尖筒体下部四周向下延伸一圆筒桩尖2,所述圆筒桩尖2端部具有刃脚7。
10.进一步的,所述注浆孔4在桩尖筒体的侧壁上均匀布置。
11.进一步的,所述桩尖筒体的侧壁上设有一扩孔环8,所述扩孔环8呈向下的锥形。
12.进一步的,所述注浆软管6的内径大于或等于所述注浆接头5的外径。
13.优选的,所述管桩为预制桩1。
14.优选的,所述桩尖筒体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钢板3。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6.1)将桩尖设计为一个筒体,通过注浆接头与筒体内部连通,浆液在筒体内部形成暂存,同时,筒体四周根据需要均匀布置一组注浆孔,从而使注浆更为平稳;
17.2)注浆范围在高度上具有一范围,可根据润滑程度需求的不同选取不同的桩尖,提高润滑的效果和适应性。
18.3)桩尖筒体的四周设计一呈锥形的扩孔环,同步实现扩孔的功能。
19.4)注浆孔均匀分布在注浆筒体侧壁上,提高进一步提升注浆的平稳性。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管桩注浆桩尖构造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管桩注浆桩尖构造的立体图。
22.图中,1.预制桩,2.圆筒桩尖,3.钢板,4.注浆孔,5.注浆接头,6.注浆软管,7.刃脚,8.扩孔环。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4.参见图1

图2,一种管桩注浆桩尖构造,管桩内布置一注浆管,所述注浆管与下端的桩尖筒体连通,所述桩尖筒体四周布置多个注浆孔4,注浆孔4在高度范围内具有设定的范围。
25.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2,所述桩尖筒体呈圆柱体形状,其顶部设有一用于与所述注浆管连通的注浆接头5。
26.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述注浆管为注浆软管6。
27.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述桩尖筒体下部四周向下延伸一圆筒桩尖2,所述圆筒桩尖2端部具有刃脚7。
28.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述注浆孔4在桩尖筒体的侧壁上均匀布置。
29.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1

2,所述桩尖筒体的侧壁上设有一扩孔环8,所述扩孔环8呈向下的锥形。
30.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述注浆软管6的内径大于或等于所述注浆接头5的外径,两者相互套接。
31.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述管桩为预制桩1。
32.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述桩尖筒体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钢板3。
33.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路如下:1、对常规圆筒形桩尖进行改造,中间及上部增加隔板形成密闭空间。2、上部中央预留孔洞作为浆液入口,侧壁预留梅花形孔道作为浆液出口,形成完整的注浆通道。3、注浆管采用软管,一头接于浆液入口,另一头穿过桩孔与地面注浆泵相连。4、压桩过程中通过软管注入陶土粉拌制的泥浆,减小压桩阻力。
34.5,待压桩完成后,陶土粉泥浆凝固,桩基承载力恢复。
35.具体实施时:改造圆筒形开口桩尖1,底部有刃脚7,便于切削土体,中部设置扩孔环8,压桩过程中在桩土间形成一圈缝隙;在中间及上部各焊接一块钢板3,其中中部的钢板3为实心,上部的钢板3中部留有孔洞,并且焊接了一个注浆接头5;圆筒桩尖1侧壁在两块钢板3间开设有梅花形布置的注浆孔4,作为浆液出口;注浆软管6一端固定在注浆接头5上,然后将改造过的圆筒桩尖2与预制桩1焊接起来,软管6穿过预制桩1与注浆泵连接;压桩施工的同时通过软管注入陶土粉泥浆,经注浆孔排出流动于桩侧,减小压桩阻力,沉桩完成一定时间后硬化,桩侧摩阻力恢复。通过上述方案实施,可在压桩过程中减小侧阻力,施工完成后侧阻力恢复;施工过程中同步进行注浆,不影响工效;保证桩基能够达到设计标高,从而
保证了桩基承载力。
36.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变换或改进,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总的构思的前提下,这些变换或改进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管桩注浆桩尖构造,其特征在于:管桩内布置一注浆管,所述注浆管与下端的桩尖筒体连通,所述桩尖筒体四周布置多个注浆孔(4),注浆孔(4)在高度范围内具有设定的范围;所述桩尖筒体顶部设有一用于与所述注浆管连通的注浆接头(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桩注浆桩尖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尖筒体呈圆柱体形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桩注浆桩尖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管为注浆软管(6)。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桩注浆桩尖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尖筒体下部四周向下延伸一圆筒桩尖(2),所述圆筒桩尖(2)端部具有刃脚(7)。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桩注浆桩尖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孔(4)在桩尖筒体的侧壁上均匀布置。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桩注浆桩尖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尖筒体的侧壁上设有一扩孔环(8),所述扩孔环(8)呈向下的锥形。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桩注浆桩尖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软管(6)的内径大于或等于所述注浆接头(5)的外径。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桩注浆桩尖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桩为预制桩(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桩注浆桩尖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尖筒体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钢板(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桩注浆桩尖构造,管桩内布置一注浆管,所述注浆管与下端的桩尖筒体连通,所述桩尖筒体四周布置多个注浆孔,注浆孔在高度范围内具有设定的范围。本实用新型将桩尖设计为一个筒体,通过注浆接头与筒体内部连通,浆液在筒体内部形成暂存,同时,筒体四周根据需要均匀布置一组注浆孔,从而使注浆更为平稳;注浆范围在高度上具有一范围,可根据润滑程度需求的不同选取不同的桩尖,提高润滑的效果和适应性。的效果和适应性。的效果和适应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雪周 周凯 徐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长凯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02
技术公布日:2021/9/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