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池内支撑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32686发布日期:2021-08-03 13:19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污水池内支撑模板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污水池建设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污水池内支撑模板。



背景技术:

为使污水达到排放标准或再次使用的标准,需对污水进行处理。污水处理需经过多个步骤处理,首先需将污水排入污水池中进行沉降,以减少污水中的固定颗粒物,然后再对污水的微生物与化学物质进行清理。

污水池是指用于储存污水以及沉降污水的池子。目前在建造污水池时,一般先在地面上挖出深坑,在深坑埋设模板以形成污水池空腔,然后在模板形成的污水池外周浇灌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成型后,再将模板从污水池内的池壁上拆下。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建造污水池时,需将模板一块一块拼接围设成污水池空腔,当污水池凝固成型后,又需将模板依次拆除,模板的拼装与拆卸效率低,因此,需对此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提高污水池支撑模板的拆装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污水池内支撑模板。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污水池内支撑模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污水池内支撑模板,包括两块竖模板与两组横模板,两组所述横模板相对设置,每组所述横模板并排设置并通过合页铰接,两块所述竖模板分别位于两组所述横模板的两端,所述竖模板通过合页铰接在相对的两块所述横模板之间,位于相邻两块所述横模板之间的两个所述合页之间设置有使其朝相向的方向移动的快拆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建造污水池之前,在深坑内预埋横模板与竖模板,两组横模板与两块竖模板围设形成污水池空腔。将混凝土浇筑在污水池空腔外围,待混凝土凝固成型后,通过拉扯快拆组件使得位于相邻两块横模板之间的两个合页朝相向的方向移动,因相邻横模板通过合页铰接,竖模板通过合页与横模板铰接,当位于相邻两块横模板之间的两个合页朝相向的方向移动时,相邻两块横模板朝靠近快拆装置的方向呈v字型移动;当两组横模板朝相向的方向移动时,带动两块竖模板朝相向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横模板、竖模板与污水池分离,完成对模板的快速拆卸,提高了模板的拆卸效率。同时,因横模板与竖模板已经连接为一个整体,在下一次使用时,无需重新拼接,从而提高模板的安装效率。

优选的,所述快拆装置包括花篮螺丝,所述花篮螺丝的两端与两个所述合页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合页通过连接组件与花篮螺丝连接,当需拆卸横模板与竖模板时,转动花篮螺丝的调节杆,使得与花篮螺丝连接的连接组件朝相向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两个合页朝相向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横模板、竖模板与污水池分离,完成对模板的快速拆卸,提高了模板的拆卸效率。

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与所述花篮螺丝挂接的钢丝绳,所述钢丝绳远离所述花篮螺丝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条连接绳,两条所述连接绳远离所述钢丝绳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合页的两片页片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合页的两片页片分别与两条连接绳固定连接,当需拆卸横模板与竖模板时,转动花篮螺丝的调节杆,两条钢丝绳朝靠近花篮螺丝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两组连接绳朝靠近花篮螺丝的方向移动,使得合页的两片叶片朝相反的方向绕轴转动,从而带动相邻两块横模板朝靠近花篮螺丝的方向呈v字型移动,以实现模板的快速拆卸。

优选的,所述合片的两片页片均设置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绳远离所述钢丝绳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环绕接,所述连接绳上设置有锁紧件,所述锁紧件将所述连接绳与所述连接环锁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连接绳远离钢丝绳的一端与连接环绕接,连接绳上设置有锁紧连接绳与连接环的锁紧件,以使得连接绳与合页的连接稳定。

优选的,所述锁紧件为钢丝绳卡扣,所述连接绳远离所述钢丝绳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钢丝绳卡扣、所述连接环并重新与穿过所述钢丝绳卡扣,所述钢丝绳卡扣将两节所述连接绳卡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绳远离钢丝绳的一端穿过钢丝绳卡扣与连接环并延伸至重新与钢丝绳卡扣插接,将钢丝绳卡扣的卡簧与螺母拧紧,从而将两节连接绳卡紧,当转动花篮螺丝时以收紧连接绳时,连接绳与连接环不易分离。

优选的,所述合页与所述连接环之间固定连接有钢板,所述连接环固定连接在所述钢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合页与连接环之间固定连接有钢板,从而加强了合页的结构强度,使得花篮螺丝通过连接环拉动合页的过程中,合页不易变形。

优选的,所述钢丝绳卡扣设有多个,多个所述钢丝绳卡扣沿所述连接绳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钢丝卡扣设置有多个,使得连接绳与连接环的连接更加紧固,使得连接绳不易与连接环分离。

优选的,所述横模板与所述竖模板的内侧壁均铰接有支撑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横模板与竖模板的内侧壁均铰接有支撑杆,当往支撑模板的外围倾倒混凝土时,将支撑杆插入地面,支撑杆对横模板与竖模板起支撑作用,使得横模板与竖模板不易受混凝土的冲击而倾倒。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将相邻横模板通过合页铰接,竖模板与横模板通过合页铰接,位于相邻两块横模板之间的两个合页之间设置有使其朝相向的方向移动的快拆装置,当需拆卸横模板与竖模板时,通过拉扯快拆组件,使得位于相邻两块横模板之间的两个合页朝相向的方向移动,带动两组横模板与两块竖模板朝相向的方向移动时,以使得横模板、竖模板与污水池的池壁分离,提高了模板的拆卸效率;

2.通过将两个合页通过钢丝绳、连接绳与花篮螺丝连接,使用者只需转动花篮螺丝的调节杆即可完成对横模板与竖模板的拆卸,提高了模板的拆卸效率;

3.通过在横模板与竖模板的内侧壁均铰接有支撑杆,支撑杆对横模板与竖模板起支撑作用,使得横模板与竖模板在混凝土的冲击下不易倾倒。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俯视图;

图3是本申请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中b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竖模板;2、横模板;3、合页;4、花篮螺丝;41、调节杆;42、第一拉杆;43、第二拉杆;5、连接组件;51、钢丝绳;52、连接绳;6、钢板;7、连接环;8、钢丝绳卡扣;9、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污水池内支撑模板。参照图1和图2,污水池内支撑模板包括两块竖模板1与两组横模板2,横模板2与竖模板1的板面均竖直设置,横模板2的板面与竖模板1的板面垂直。两组横模板2相对设置,两块横模板2为一组,每组横模板2并排设置,相邻两块横模板2通过合页3铰接。两块竖模板1分别位于两组横模板2的两端,竖模板1与相对的两块横模板2通过合页3铰接。两组横模板2与两块横模板2围设形成污水池空腔。

参照图1和图3,位于相邻横模板2之间的两个合页3之间设置有快拆装置。快拆装置包括花篮螺丝4,花篮螺丝4包括调节杆41、第一拉杆42以及第二拉杆43,调节杆41的中轴线与横模板2的板面垂直,调节杆41中空设置,第一拉杆42与调节杆41的一端螺纹连接,第二拉杆43与调节杆41的另一端螺纹连接,第一拉杆42与第二拉杆43的螺纹旋向相反。第一拉杆42远离调节杆41的一端弯曲形成钩部,第二拉杆43远离调节杆41的一端呈圆环状。第一拉杆42远离调节杆41的一端与合页3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5、第二拉杆43远离调节杆41的一端与另一组横模板2上的合页3之间也设置有连接组件5。

参照图1和图4,连接组件5包括钢丝绳51,钢丝绳51与调节杆41的中轴线平行设置,钢丝绳51的直径为8mm。钢丝绳51靠近花篮螺丝4的一端呈环状。两组连接组件5中的两条钢丝绳51呈环状的一端分别与第一拉杆42的钩部挂接、与第二拉杆43的的环形部环接。两条钢丝绳51远离第一拉杆42、第二拉杆43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合页3可拆卸连接。

合页3的两片页片远离横模板2的一侧均焊接固定有钢板6,钢板6远离合页3的一侧焊接固定有连接环7。钢丝绳51远离花篮螺丝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根连接绳52,连接绳52由钢丝缠绕制成,两条连接绳52以钢丝绳51的中轴线为对称线对称分布在钢丝绳51的两侧。连接绳52上设置有锁紧件,锁紧件为钢丝绳卡扣8,钢丝绳卡扣8设有三个,三个钢丝绳卡扣8沿连接绳52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连接绳52远离钢丝绳51一端依次穿过三个钢丝绳卡扣8并穿过连接环7,连接绳52穿出连接环7后重新依次穿过三个钢丝绳卡扣8,连接绳52层叠设置,钢丝绳卡扣8将两节连接绳52卡紧。

参照图1和图2,横模板2与竖模板1的内侧壁上均阻尼铰接有支撑杆9,与横模板2铰接的支撑杆9的转动平面与横模板2的板面垂直,与竖模板1铰接的支撑杆9的转动平面与竖模板1的板面垂直。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污水池内支撑模板的实施原理为:

在建设污水池时,在需建设污水池地方挖设深坑,在深坑内埋设钢筋,将横模板2与竖模板1放置在深坑内,并将相邻横模板2调整至并排排列,将支撑杆9插入泥土内,在横模板2与竖模板1所形成的污水池空腔外围倾倒混凝土,支撑杆9对横模板2与竖模板1起支撑作用,使得横模板2与竖模板1不易倾倒。

待钢筋混凝土凝固成型后,将支撑杆9从地面拔出,转动调节杆41,使得第一拉杆42与第二拉杆43朝相向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钢丝绳51与连接绳52移动,连接绳52在移动的过程中拉动连接环7,使得合页3的两片页片绕铰接轴朝相反的方向转动,从而带动相邻两块横模板2呈v字型朝向花篮螺丝4移动。两组横模板2朝相向的方向移动时,带动相对的两块竖模板1朝靠近花篮螺丝4的方向相向移动,横模板2、竖模板1与污水池的池壁分离。然后将横模板2与竖模板1从污水池内取出即可。

整个拆卸过程只需转动花篮螺丝4即可完成拆卸动作,显著提高了模板的拆卸效率。且拆卸后的横模板2与竖模板1仍旧为一个整体,当需建设新的污水池时,无需重新拼装,显著提高了支撑模板的拼装效率。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