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床表面打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68681发布日期:2021-11-06 02:35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河床表面打印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河床表面勘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河床表面打印装置。


背景技术:

2.一般在航道整治设计方案出炉前,都要对航道整治区域的河床物质及其工程性质等情况有足够的了解。然而,航道不管是横向上从河床深泓区域到两岸浅水区过渡带,还是纵向上从上游至下游航道,河床表面的物质组成及表面结构都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并且,从时间上来讲,河流的冲淤也导致了河床表面物质组成及表面结构的复杂多变。因此,河床表面物质的复杂多变,给航道整治的设计方案带来了很多不确定因素。
3.故此,迫切需要一种简单快捷了解河床表面物质组成及结构的勘察手段。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河床表面打印装置,通过该装置能够方便的对河床表层物质组成及结构进行勘察,能够为航道整治方案的比选和优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河床表面打印装置,其关键在于:包括装置本体,在该装置本体的下表面形成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装填有软质材料制成的拓印体,在所述装置本体的上表面固定有至少一个主连接件,该主连接件用于与测船上的绞绳相连。
7.进一步的,在所述装置本体的前端形成有导流结构,且所述容置槽延伸至该导流结构。
8.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结构采用棱锥形结构,该棱锥形结构的大端与所述装置本体的前端相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装置本体与所述导流结构一体成型。
10.进一步的,所述装置本体与所述导流结构采用钢材制成。
11.进一步的,在所述装置本体的后端连接有尾翼,该尾翼的横截面呈十字形。
12.进一步的,在所述装置本体的侧面固定有侧部连接件。
13.进一步的,所述主连接件与侧部连接件均采用钩环式结构。
14.进一步的,所述容置槽内还设置有与所述拓印体相适配的防脱组件,该防脱组件包括连接于容置槽底部的连接柱,在所述连接柱的顶部形成有限位头。
15.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是:简便易行,经济适用,制作成本低,可方便的对河床表面物质组成和结构进行简易勘探,同时可辅助钻探、物探等方式进一步更大范围的了解河床包面组成物质的性状,从而为航道整治方案的比选和优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0.如图1与图2所示,一种河床表面打印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在该装置本体1的下表面形成有容置槽2,所述容置槽2内装填有软质材料制成的拓印体3,在所述装置本体1的上表面固定有至少一个主连接件4,该主连接件4用于与测船上的绞绳相连,在所述装置本体1的后端连接有尾翼5,该尾翼5的横截面呈十字形。
21.优选的,在所述装置本体1的前端形成有导流结构6,且所述容置槽2延伸至该导流结构6,所述导流结构6采用棱锥形结构,该棱锥形结构的大端与所述装置本体1的前端相连接。通过导流结构6使得本装置能够在探测时更好的沉入江底河床上,以提高探测效率。
22.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所述装置本体1与所述导流结构6一体成型,以降低制造成本与制作难度。同时,为了保证装置本体1能够沉入河底不打漂,所述装置本体1与所述导流结构6采用钢材制成。而所述导流结构6还可采用水滴形、圆锥形等结构。
23.进一步的,在所述装置本体1的侧面固定有侧部连接件7,如有必要可在侧部连接件7上加装铅鱼,以进一步的防止本装置沉入河底后打漂。而为了在使用时方便的进行本装置的连接和铅鱼的加装,所述主连接件4与侧部连接件7均采用钩环式结构。
24.优选的,所述容置槽2内还设置有与所述拓印体3相适配的防脱组件8,参见附图3,该防脱组件8包括连接于容置槽2底部的连接柱81,在所述连接柱81的顶部形成有限位头82。通过上述的防脱组件8,当拓印体3装填在容置槽2内时,使得拓印体3和装置本体1之间具有更高的连接强度,从而将避免拓印体3使用时脱落而影响装置正常工作。
25.本例中,所述拓印体3采用橡胶泥制成。
26.在对河床表面物质组成和结构进行简易勘探时,首先通过主连接件4与测船上的绞绳连接,然后将本装置吊装于测船的绞车上,提升本装置到船舷外,放松刹车让本装置快速落至河底,即可打印到河床情况,再将本装置提升到船上,进行拍照与绘制拓印面草图,并记录河床质组成情况。如探测器中无任何印痕,应即重探。如河床质是卵石或块石,则依印痕量出平面上的尺寸,作好记录。每探测完一处后,应熨平橡胶泥制成的拓印体3,以备后用。
27.需要说明的是,本装置用于对河床表面物质组成和结构进行简易勘探,不能作河床质的详细分析,仅能依探测印痕和粘附物辨别河底表层为岩石、卵石、块石还是沙、淤泥组成。
28.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河床表面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在该装置本体的下表面形成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装填有软质材料制成的拓印体,在所述装置本体的上表面固定有至少一个主连接件,该主连接件用于与测船上的绞绳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床表面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装置本体的前端形成有导流结构,且所述容置槽延伸至该导流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河床表面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结构采用棱锥形结构,该棱锥形结构的大端与所述装置本体的前端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河床表面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与所述导流结构一体成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河床表面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与所述导流结构采用钢材制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床表面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装置本体的后端连接有尾翼,该尾翼的横截面呈十字形。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床表面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装置本体的侧面固定有侧部连接件。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河床表面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连接件与侧部连接件均采用钩环式结构。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床表面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内还设置有与所述拓印体相适配的防脱组件,该防脱组件包括连接于容置槽底部的连接柱,在所述连接柱的顶部形成有限位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河床表面打印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在该装置本体的下表面形成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装填有软质材料制成的拓印体,在所述装置本体的上表面固定有至少一个主连接件,该主连接件用于与测船上的绞绳相连;所述容置槽内还设置有与所述拓印体相适配的防脱组件,该防脱组件包括连接于容置槽底部的连接柱,在所述连接柱的顶部形成有限位头。其显著效果是:简便易行,经济适用,制作成本低,可方便的对河床表面物质组成和结构进行简易勘探,为航道整治方案的比选和优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的参考。的参考。


技术研发人员:宋六华 阳云安 张丛奎 黄天元 程利林 将方强 石令 陈宏乾 李秀峰 田野 熊为 付海涛 雷陆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江重庆航运工程勘察设计院
技术研发日:2020.12.08
技术公布日:2021/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