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整治工程用环保清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29971发布日期:2021-08-27 11:06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河道整治工程用环保清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河道整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河道整治工程用环保清淤装置。



背景技术:

河道淤积己日益影响到防洪、排涝、灌溉、供水、通航等各项功能的正常发挥,为恢复河道正常功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持续发展,进行河道清淤疏浚工程,使河道通过治理变深、变宽,河水变清,群众的生产条件和居住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河道清淤一般指治理河道,属于水利工程,通过机械设备,将沉积河底的淤泥吹搅成混浊的水状,随河水流走,从而起到疏通的作用。

淤泥采集后可以用作肥料、用于填塘,或用用作烧制砖块的原料。

现有技术中河道中淤泥部分采用泥浆泵进行吸收,将其转移至容器罐中,随后将其转移至指定位置,淤泥中含有塑料、玻璃、废铁和石头等杂物,需要工作人员手动将其挑出,操作过程比较繁琐,同时可能存在划伤手的情况,因此需要一种河道整治工程用环保清淤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河道整治工程用环保清淤装置,解决了现有淤泥在吸取后,需要工作人员手动对塑料、玻璃、废铁和石头挑出,操作繁琐,同时操作过程容易出现被划伤手部的情况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河道整治工程用环保清淤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左侧面设置有吸取筒,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与淤泥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淤泥箱内壁的左侧面与送料框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淤泥箱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均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内设置有连接筒,两个所述连接筒的相对面设置有两个筛板,右侧所述连接筒的外表面设置有齿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齿圈与齿轮啮合,所述齿轮的右侧面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淤泥箱的右侧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淤泥箱的左侧面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送料螺旋轴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送料螺旋轴位于送料框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送料框设置为半圆形,所述送料螺旋轴的形状与送料框的形状相适配,所述淤泥箱的右侧面设置有排出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淤泥箱的右侧面开设有杂物孔,所述送料框的右端穿过杂物孔并位于淤泥箱的右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淤泥箱内部形状为圆形,所述筛板的形状与淤泥箱的形状相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吸取筒的右侧面通过导料管与淤泥箱的左侧面相连通,所述导料管位于轴承下方,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设置有橡胶垫。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该河道整治工程用环保清淤装置,通过设置筛板、齿圈、齿轮、送料框和送料螺旋轴,直接控制第二电机工作,此时第二电机通过齿圈和齿轮带动筛板转动,此时筛板对淤泥中杂物进行刮取,筛板继续转动可以将杂物倒在送料框中,第一电机带动送料螺旋轴转动将杂物向右送出,本装置可以实现自动对淤泥中固体杂物的挑出,保证挑出杂物过程的高效和安全性更加理想。

2、该河道整治工程用环保清淤装置,通过设置筛板,且筛板的形状与淤泥箱内壁形状相同,可以保证筛板转动一圈后,对淤泥箱中淤泥的筛分较为全面充分,保证淤泥的清理效果更加理想。

3、该河道整治工程用环保清淤装置,通过设置导料管位于轴承下方位置,保证导料管将淤泥输送至淤泥箱时,淤泥不会直接落在送料框表面,保证淤泥的输送过程可以稳定精准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筛板正视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淤泥箱右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板、2吸取筒、3导料管、4第一电机、5送料螺旋轴、6送料框、7轴承、8连接筒、9齿圈、10齿轮、11第二电机、12筛板、13淤泥箱、14橡胶垫、15杂物孔、16排出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河道整治工程用环保清淤装置,包括支撑板1,支撑板1的左侧面设置有吸取筒2,通过设置吸取筒2,可以对河道内的淤泥进行吸取,支撑板1的上表面与淤泥箱1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淤泥箱13内壁的左侧面与送料框6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淤泥箱13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均设置有轴承7,通过设置轴承7和连接筒8,可以对筛板12起到支撑和导向作用,保证筛板12转动过程可以稳定进行,保证筛板12对淤泥中杂物的筛分更加稳定,轴承7内设置有连接筒8,两个连接筒8的相对面设置有两个筛板12,通过设置筛板12,且筛板12的形状与淤泥箱13内壁形状相同,可以保证筛板12转动一圈后,对淤泥箱13中淤泥的筛分较为全面充分,保证淤泥的清理效果更加理想,右侧连接筒8的外表面设置有齿圈9,通过设置齿圈9、齿轮10和第二电机11,第二电机11可以控制齿圈9和齿轮10转动,连接筒8转动的同时不会阻挡杂物的输送过程。

具体的,如图3所示,齿圈9与齿轮10啮合,齿轮10的右侧面设置有第二电机11,第二电机11设置在淤泥箱13的右侧面。

具体的,如图2所示,淤泥箱13的左侧面设置有第一电机4,第一电机4的输出轴与送料螺旋轴5的左端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一电机4和送料螺旋轴5,第一电机4可以带动送料螺旋轴5转动,方便控制送料框6中杂物的顺利输送过程,保证杂物自动排出淤泥箱13,送料螺旋轴5位于送料框6内部,淤泥箱13的右侧面开设有杂物孔15,送料框6的右端穿过杂物孔15并位于淤泥箱13的右侧。

具体的,如图4所示,送料框6设置为半圆形,送料螺旋轴5的形状与送料框6的形状相适配,淤泥箱13的右侧面设置有排出管16,通过设置排出管16,方便淤泥箱13中淤泥的顺利排出过程,淤泥箱13内部形状为圆形,筛板12的形状与淤泥箱13的形状相适配。

具体的,如图2和图4所示,吸取筒2的右侧面通过导料管3与淤泥箱13的左侧面相连通,导料管3位于轴承7下方,通过设置导料管3位于轴承7下方位置,保证导料管3将淤泥输送至淤泥箱13时,淤泥不会直接落在送料框6表面,保证淤泥的输送过程可以稳定精准进行,支撑板1的下表面设置有橡胶垫14,通过设置橡胶垫14,可以增大本装置与放置台之间的摩擦力,保证本装置的放置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s1、当需要使用本装置时,首先将吸取筒2放在河道淤泥中,此时吸取筒2工作将淤泥通过导料管3输送至淤泥箱13中,此时控制第一电机4和第二电机11工作,第二电机11带动齿轮10转动;

s2、此时齿轮10带动齿圈9和连接筒8转动,同时连接筒8和筛板12转动,此时筛板12对淤泥箱13底部淤泥中杂物进行筛分,筛板12持续转动后,筛板12表面杂物会滑落至送料框6中;

s3、此时第一电机4带动送料螺旋轴5转动,送料螺旋轴5将杂物向右送出,当淤泥过滤结束后,此时控制第一电机4和第二电机11停止工作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