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浅基坑施工用的换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44490发布日期:2021-09-23 08:12阅读:71来源:国知局
深浅基坑施工用的换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施工工程领域,特指一种深浅基坑施工用的换撑结构。


背景技术:

2.在深浅基坑施工中,现有的施工方法是不同步施工,需要分坑开挖、分坑施工,深浅基坑之间采用中隔连续墙进行分隔,在深基坑内设有多道钢筋砼支撑进行支护,浅基坑内有多道钢支撑进行支护,以保证基坑的安全性。在深浅基坑内的支撑需要随着主体结构的施工提前拆除,待深浅基坑内的主体结构分段施工完成后,再拆除中隔连续墙,进而施工中隔连续墙区域内的主体结构。
3.深浅基坑施工采用不同步施工,存在施工工期长,施工成本高的缺点,其需要最后拆除中隔连续墙,在两侧的主体结构之间在施工中隔连续墙区域内的主体结构,施工较为困难。在拆除深浅基坑内的支撑时,需要设置临时的水平支撑,该些临时的水平支撑将支护结构的受力传递到中隔连续墙上,通过受剪切的方式再传于主体结构上,传力路线较复杂,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深浅基坑施工用的换撑结构,解决现有的深浅基坑不同步施工存在的工期长、成本高、施工困难以及水平临时换撑通过中隔连续墙传递到主体结构存在传力路线复杂及安全隐患的问题。
5.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深浅基坑施工用的换撑结构,其中深基坑和浅基坑之间设有中隔墙,所述换撑结构包括:
7.施工形成于所述浅基坑的坑底的基础垫层,所述基础垫层与所述中隔墙的连接处设有至少两道止水条;
8.施工形成于所述基础垫层之上的基础底板,所述基础底板的端部与所述中隔墙之间留有间隙;
9.设于所述间隙内并支撑连接所述中隔墙和所述基础底板的填充结构,所述填充结构的厚度小于所述基础底板的厚度;
10.施工形成于所述深基坑内的底一层楼板,所述底一层楼板的端部抵靠于所述中隔墙并与所述基础底板相对应设置;以及
11.斜向支撑于所述基础底板和对应的围护结构之间的钢支撑。
12.本实用新型的换撑结构在浅基坑内采用斜向设置的钢支撑进行支护,在深基坑内让底一层楼板抵靠中隔墙,基础底板通过填充结构抵靠中隔墙,实现了水平向的传力,起到对基坑的支护,且斜向设置的钢支撑直接将受力传递给基础底板,直接水平向的传递给深基坑内的主体结构,传力路线直接,更加安全可靠。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换撑结构,可实现深基坑和浅基坑内的支撑及中隔墙同步拆除,主体结构同步施工,能够节约工期,降低施工成
本。
13.本实用新型深浅基坑施工用的换撑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基础垫层之上铺设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位于所述基础底板和所述基础垫层之间,所述防水层的端部向上弯折并贴设于所述中隔墙的侧面形成预留段。
14.本实用新型深浅基坑施工用的换撑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填充结构沿所述中隔墙的设置方向间隔设置。
15.本实用新型深浅基坑施工用的换撑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基础垫层靠近所述中隔墙的部分的厚度大于其余部分的厚度;
16.所述止水条有两道,一道位于所述基础垫层的底部,另一道位于所述基础垫层的中部,两道止水条均部分设于所述中隔墙内,另外部分设于所述基础垫层内。
17.本实用新型深浅基坑施工用的换撑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基础底板内的钢筋有部分伸出所述基础底板形成预留钢筋段,所述预留钢筋段位于所述间隙内。
18.本实用新型深浅基坑施工用的换撑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拆除所述中隔墙至所述底一层楼板的底部标高处从而在所述底一层楼板的侧部形成与所述间隙连通的沟槽,同时拆除所述填充结构;
19.通过连接钢筋连接预留钢筋段和所述底一层楼板;
20.通过浇筑形成于所述沟槽及所述间隙内的混凝土连接结构连接所述底一层楼板和所述基础底板,所述混凝土连接结构埋固所述连接钢筋及所述预留钢筋段。
21.本实用新型深浅基坑施工用的换撑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底一层楼板靠近所述中隔墙的端面经凿毛处理形成第一凿毛面;
22.所述基础底板靠近所述中隔墙的端面经凿毛处理形成第二凿毛面。
23.本实用新型深浅基坑施工用的换撑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混凝土连接结构的底部铺设有防水层。
24.本实用新型深浅基坑施工用的换撑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拆除所述中隔墙的同时拆除所述深基坑内的所有砼支撑;
25.所述底一层楼板之上施工形成有底一层主体结构,所述基础底板之上施工形成有第一主体结构,所述第一主体结构与所述底一层主体结构同步施工形成。
26.本实用新型深浅基坑施工用的换撑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施工完成所述第一主体结构之后,拆除所述钢支撑。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深浅基坑的剖视图。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深浅基坑施工用的换撑结构设于深基坑和浅基坑内的剖视图。
29.图3为图2中a处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31.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深浅基坑施工用的换撑结构,用于解决现有的深浅基坑不同步施工存在的施工困难、工期长及成本高的问题和中隔墙处通过受剪切方式传
递支撑力存在的传力路线复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换撑结构可实现深基坑中的砼支撑与中隔墙同步拆除施工,达到深浅基坑内的主体结构同步施工的效果,浅基坑内设置斜向的钢支撑,达到施工简便,节约成本,缩短工期的效果。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深浅基坑施工用的换撑结构进行说明。
32.参阅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深浅基坑的剖视图。参阅图2,显示了本实用新型深浅基坑施工用的换撑结构设于深基坑和浅基坑内的剖视图。下面结合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深浅基坑施工用的换撑结构进行说明。
33.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深浅基坑施工用的换撑结构用于支撑深基坑10和浅基坑20,起到确保基坑稳定的作用,其中深基坑10和浅基坑20之间设有中隔墙30,深基坑10的深度大于浅基坑20的深度,在图1所示的实例中,深基坑10内设置有地下三层的主体结构,在浅基坑20内设置有地下一层的主体结构,深基坑10的坑底标高为

15.75m,浅基坑20的坑底标高为

7.2m。
34.结合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换撑结构包括基础垫层41、基础底板42、止水条43、填充结构47、底一层楼板44以及钢支撑48,基础垫层41施工形成于浅基坑20的坑底,该基础垫层41与中隔墙30的连接处设有至少两道止水条43,基础垫层41的端部与中隔墙30对应部分相贴,在浇筑形成基础垫层41之前,于中隔墙30对应部分处设置至少两道止水条43,该至少两道止水条43起到了止水的效果,防止浅基坑20下方的土体内的地下水渗入到浅基坑20内。基础底板42施工形成于基础垫层41至少,该基础底板42的端部与中隔墙30之间留有间隙46;填充结构47设于间隙46内并支撑连接中隔墙30和基础底板42,填充结构47的厚度小于基础底板42的厚度,填充结构47支撑连接中隔墙30和基础底板42,形成了传力结构,能够将基础底板42受到的横向的作用力传递给中隔墙30。底一层楼板44施工形成于深基坑10内,该底一层楼板44的端部抵靠于中隔墙30并与基础底板42相对应设置;钢支撑48斜向支撑于基础底板42和对应的围护结构22之间。
35.在浅基坑20的外周设置有围护结构22,该围护结构22较佳为地下连续墙,钢支撑48斜向支撑于基础底板42和对应的地下连续墙之间,将地下连续墙外侧的土体侧向压力传递给基础底板42。该钢支撑48设于基础底板42的三个侧面,也即基础底板42对应中隔墙30的一侧不设置钢支撑48。
36.进一步地,深基坑10内的底一层楼板44与中隔墙30相抵靠,填充结构47支撑连接中隔墙30和基础底板42,且填充结构47的设置位置与底一层楼板44的设置位置相对应,如此在深基坑10和浅基坑20之间形成了横向的受力结构,浅基坑20外侧土体的侧向压力通过钢支撑48传递给基础底板42,该基础基板42受到的横向作用力通过填充结构47传递给中隔墙30,进而由中隔墙30传递给底一层楼板44,底一层楼板44再将该横向作用力传递给深基坑10四周的地下连续墙12,进而与地下连续墙12外侧土体的侧向压力相抵消,形成了稳定的受力体系,确保了深基坑10和浅基坑20的稳定性,进而保证了施工安全。
3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基础垫层41之上铺设有防水层45,该防水层45位于基础底板42和基础垫层41之间,该防水层45的端部向上弯折并贴设于中隔墙30的侧面形成预留段451。防水层45起到了防水作用,可防止浅基坑20底部土体内的地下水渗入到浅基坑20内。
3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填充结构47沿中隔墙30的设置方向间隔设
置。也即该填充结构47间隔的设置在间隙46内,填充结构47为c20混凝土结构,为现浇形成的结构。较佳地,填充结构47的厚度为基础底板42的厚度的一半。
3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基础垫层41靠近中隔墙30的部分的厚度大于其余部分的厚度,浅基坑20的坑底在靠近中隔墙30的一侧进行超挖,形成一截面呈倒梯形的凹坑,在凹坑内设置钢筋网,而后浇筑c30素砼形成基础垫层41。止水条43有两道,一道止水条43位于基础垫层41的底部,另一道止水条43位于基础垫层41的中部,两道止水条43均部分设于中隔墙30内,另外部分设于基础垫层41内。两道止水条43能够确保基础垫层41和中隔墙30对接缝处的止水效果,起到了有效的防水作用。
4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基础底板42内的钢筋421有部分伸出基础底板42形成预留钢筋段4211,该预留钢筋段4211位于间隙46内,用于后续连接深基坑10内的主体结构。
41.进一步地,拆除中隔墙30至底一层楼板44的底部标高处从而在底一层楼板44的侧部形成与间隙46连通的沟槽,同时拆除填充结构47;通过连接钢筋连接预留钢筋段4211和底一层楼板44,通过浇筑形成于沟槽及间隙46内的混凝土连接结构连接底一层楼板44和基础底板42,混凝土连接结构埋固连接钢筋及预留钢筋段,通过混凝土连接结构将底一层楼板44和基础底板42连接成整体结构。为方便连接钢筋的设置,预留钢筋段4211的端头套丝且包裹有胶套保护,连接钢筋的端部设置连接套筒,可与预留钢筋段4211螺合连接。
42.进一步地,为提高混凝土连接结构与一层楼板44和基础底板42连接强度,底一层楼板44靠近中隔墙30的端面经凿毛处理形成第一凿毛面;基础底板42靠近中隔墙30的端面经凿毛处理形成第二凿毛面,而后浇筑混凝土形成混凝土连接结构,该混凝土连接结构与第一凿毛面和第二凿毛面牢固的连接在一起。
43.再进一步地,在浇筑形成混凝土连接结构之前,先在浇筑位置处铺设防水层,该防水层与防水层45的预留段451相搭接,而后浇筑混凝土形成混凝土连接结构,防水层设于混凝土连接结构的底部。
44.由于深基坑10和浅基坑20内的底一层楼板44与中隔墙30相抵,填充结构47支撑连接中隔墙30与基础底板42,钢支撑48斜向支撑连接基础底板42和围护结构22,确保了浅基坑20和深基坑10的结构稳定性,此时可拆除中隔墙30,同时可拆除深基坑10内的所有砼支撑11,结合图2所示,同步拆除中隔墙30及深基坑10内的所有砼支撑11,也同步的拆除浅基坑20内的砼支撑21,底一层楼板44之上施工形成底一层主体结构,基础底板42之上施工形成有第一主体结构,该第一主体结构与底一层主体结构同步施工形成。
45.在施工完成第一主体结构之后,拆除钢支撑48。
46.本实用新型的深浅基坑施工用的换撑结构在浅基坑内采用斜向设置的钢支撑进行换撑,确保深浅基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7.在浅基坑底部与中隔墙30的连接处设置超前止水措施,避免基坑施工过程中发生渗水现象。
48.在浅基坑内的基础底板的端部设置填充结构支撑连接中隔墙,将基础底板的受力通过中隔墙直接传递给深基坑内的主体结构,传力路线更直接、安全。
49.中隔墙与砼支撑同步拆除,后期深基坑与浅基坑内的主体结构同步施工,能够节约工期,降低施工成本,降低施工难度。
50.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