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桩位中心点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46008发布日期:2021-10-24 07:20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桩位中心点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桩位中心点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在桩基础施工中,我们在埋设护筒之前需要测量放线来确定护桩位置和桩中心点位置,一般我们通过埋设护桩钢筋再将线绑扎在护桩上来确定桩位中心点,而单脚钢筋容易受地质影响而放置不平稳,且绑扎容易产生误差,对施工不利。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桩位中心点的固定装置,要解决传统的装置会出现误差,对于中心点的确定有很大影响的技术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桩位中心点的固定装置,包括有护筒、支脚和定位线;所述护筒的直径与桩孔的直径相适应;所述支脚有四个,分别设置在护筒的四周侧面上,并且对侧的两个支脚的顶部连线与护筒的直径相重合;所述支脚包括有支杆、受力块和连接杆;所述支杆有三根,呈三角形布置,并且每个支杆包括有竖段和斜段;三根支杆的斜段顶端相连接;所述竖段竖向可调,在竖段的底部设置有尖头;所述连接杆竖向连接在支脚的顶部,并且连接杆的上端超出护筒的顶部;在连接杆上、超出护筒顶部的位置处开设有穿孔;所述受力块固定连接在竖段的外侧上部;所述定位线有两根,两根定位线的交点与桩孔的中心重合;每根定位线拉结在护筒对侧的连接杆之间,并且定位线的端部穿设在连接杆顶部穿孔中。
6.优选的,所述护筒为钢护筒,并且支脚与护筒之间焊接连接。
7.优选的,所述斜段的长度为40mm~50mm;所述竖段的长度为60mm~70mm。
8.优选的,所述竖段由至少两根竖段单元连接而成,位于下方的竖段单元的直径小于位于上方的竖段单元的直径,并且下方的竖段单元插接在上方的竖段单元的底部。
9.优选的,在下方的竖段单元的侧壁上部设置有弹性按钮;在上方的竖段单元的侧壁上开设有孔洞;所述弹性按钮对应穿在孔洞中。
10.优选的,所述受力块由铁块制成,并且受力块的长度为12mm~18mm,受力块的宽度为5mm~8mm,受力块的宽度为5mm~10mm;所述受力块与支杆之间焊接连接。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12.1、本实用新型的桩位中心点的固定装置有三个脚,会使得装置的稳定性大大提升,且通过穿孔来放线,会使得中心点受外界变化影响程度大大降低。
13.2、本实用新型现有桩位中心点一般通过护桩和放线来确定,而护桩一般用钢筋因为只有一个脚容易出现受地质情况影响放置不平稳的情况,而普通的放线方式会出现误差,对于中心点的确定有很大的影响;本实用新型装置由坚硬钢材构成,利用三角稳定原理,通过将装置的三个脚通过凿击受力块将其凿入地下使其稳定牢固,再通过上端穿孔过线来确定桩位中心点的位置,本装置有效减少误差,且不易受外界影响。
14.3、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将三个支脚凿入地下比常用的打护桩钢筋的方法要更加稳定牢固,常用装置放线一般会因绑扎出现误差,而通过穿孔固定线会使误差大幅降低,本装置对比常用装置可有效减少外界影响。
附图说明
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桩位中心点的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支脚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支杆的结构示意图。
19.附图标记:1-护筒、2-支脚、2.1-支杆、2.1.1-竖段、2.1.2-斜段、2.2-受力块、2.3-连接杆、3-定位线、4-穿孔、5-尖头、6-弹性按钮、7-孔洞。
具体实施方式
20.如图1

3所示,这种桩位中心点的固定装置,包括有护筒1、支脚2和定位线3;所述护筒1的直径与桩孔的直径相适应;所述支脚2有四个,分别设置在护筒1的四周侧面上,并且对侧的两个支脚2的顶部连线与护筒1的直径相重合;所述支脚2包括有支杆2.1、受力块2.2和连接杆2.3;所述支杆2.1有三根,呈三角形布置,并且每个支杆2.1包括有竖段2.1.1和斜段2.1.2;三根支杆2.1的斜段2.1.2顶端相连接;所述竖段2.1.1竖向可调,在竖段2.1.1的底部设置有尖头5;所述连接杆2.3竖向连接在支脚2的顶部,并且连接杆2.3的上端超出护筒1的顶部;在连接杆2.3上、超出护筒1顶部的位置处开设有穿孔4;所述受力块2.2固定连接在竖段2.1.1的外侧上部;所述定位线3有两根,两根定位线3的交点与桩孔的中心重合;每根定位线3拉结在护筒1对侧的连接杆2.3之间,并且定位线3的端部穿设在连接杆2.3顶部穿孔4中。
21.本实施例中,所述护筒1为钢护筒,并且支脚2与护筒1之间焊接连接。
22.本实施例中,所述斜段2.1.2的长度为40mm~50mm;所述竖段2.1.1的长度为60mm~70mm。
23.本实施例中,所述竖段2.1.1由至少两根竖段单元连接而成,位于下方的竖段单元的直径小于位于上方的竖段单元的直径,并且下方的竖段单元插接在上方的竖段单元的底部。
24.本实施例中,在下方的竖段单元的侧壁上部设置有弹性按钮6;在上方的竖段单元的侧壁上开设有孔洞7;所述弹性按钮6对应穿在孔洞7中。
25.本实施例中,所述受力块2.2由铁块制成,并且受力块2.2的长度为12mm~18mm,受力块2.2的宽度为5mm~8mm,受力块2.2的宽度为5mm~10mm;所述受力块2.2与支杆2.1之间焊接连接。
26.本实施例中,所述受力块2.2用于凿击使装置深入地下。
27.本装置是由支脚2顶部的用于过线的穿孔4,受力块2.2用于凿击,使装置深入地下,弹性按钮6是用于增加装置的长度,本装置是由坚硬钢材构成,利用三角原理,在使用时首先找到护桩坐标点,再将装置通过凿击受力块2.2凿入地下并牢固可靠,使装置中心点与坐标点对齐,根据地质情况按调整长度的弹性按钮6改变装置长度,再将细线通过穿孔4,确
定桩位中心点,达到固定桩位中心点的作用。


技术特征:
1.一种桩位中心点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护筒(1)、支脚(2)和定位线(3);所述护筒(1)的直径与桩孔的直径相适应;所述支脚(2)有四个,分别设置在护筒(1)的四周侧面上,并且对侧的两个支脚(2)的顶部连线与护筒(1)的直径相重合;所述支脚(2)包括有支杆(2.1)、受力块(2.2)和连接杆(2.3);所述支杆(2.1)有三根,呈三角形布置,并且每个支杆(2.1)包括有竖段(2.1.1)和斜段(2.1.2);三根支杆(2.1)的斜段(2.1.2)顶端相连接;所述竖段(2.1.1)竖向可调,在竖段(2.1.1)的底部设置有尖头(5);所述连接杆(2.3)竖向连接在支脚(2)的顶部,并且连接杆(2.3)的上端超出护筒(1)的顶部;在连接杆(2.3)上、超出护筒(1)顶部的位置处开设有穿孔(4);所述受力块(2.2)固定连接在竖段(2.1.1)的外侧上部;所述定位线(3)有两根,两根定位线(3)的交点与桩孔的中心重合;每根定位线(3)拉结在护筒(1)对侧的连接杆(2.3)之间,并且定位线(3)的端部穿设在连接杆(2.3)顶部穿孔(4)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位中心点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筒(1)为钢护筒,并且支脚(2)与护筒(1)之间焊接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位中心点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段(2.1.2)的长度为40mm~50mm;所述竖段(2.1.1)的长度为60mm~7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位中心点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段(2.1.1)由至少两根竖段单元连接而成,位于下方的竖段单元的直径小于位于上方的竖段单元的直径,并且下方的竖段单元插接在上方的竖段单元的底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桩位中心点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下方的竖段单元的侧壁上部设置有弹性按钮(6);在上方的竖段单元的侧壁上开设有孔洞(7);所述弹性按钮(6)对应穿在孔洞(7)中。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位中心点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块(2.2)由铁块制成,并且受力块(2.2)的长度为12mm~18mm,受力块(2.2)的宽度为5mm~8mm,受力块(2.2)的宽度为5mm~10mm;所述受力块(2.2)与支杆(2.1)之间焊接连接。

技术总结
一种桩位中心点的固定装置,包括护筒、支脚和定位线;护筒的直径与桩孔的直径相适应;支脚有四个,分别设在护筒的四周侧面上,且对侧的两个支脚的顶部连线与护筒的直径相重合;支脚包括支杆、受力块和连接杆;支杆有三根,呈三角形布置;连接杆竖向连接在支脚的顶部,且连接杆的上端超出护筒的顶部;在连接杆上、超出护筒顶部的位置处开设有穿孔;受力块固定连接在竖段的外侧上部;定位线有两根,两根定位线的交点与桩孔的中心重合;每根定位线拉结在护筒对侧的连接杆之间,并且定位线的端部穿设在连接杆顶部穿孔中。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的装置会出现误差,对于中心点的确定有很大影响的技术问题。的技术问题。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郑瀚文 赵鉴锌 王健 李明远 李章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18
技术公布日:2021/10/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