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地上结构半同步顺作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526234发布日期:2021-06-18 20:15阅读:83来源:国知局
地下地上结构半同步顺作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地上结构半同步顺作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基建高速发展的今天,特别是地下混凝土结构地上钢结构的装配式市区高层建筑结构越来越普遍。地下混凝土结构地上钢结构的装配式市区高层建筑结构的常规施工方法,一般先从下往上顺作施工地下混凝土结构,当地下混凝土结构出地面后再按相同顺作施工方法施工地上钢结构,施工总工期长,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地下地上结构半同步顺作施工方法,以解决地下混凝土结构地上钢结构的装配式建筑结构采用常规施工方法存在施工工期长和成本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地下地上结构半同步顺作施工方法,地上结构为钢结构,地下结构包括底板、形成于所述底板上的钢混结构和混凝土结构,所述钢混结构的位置与所述地上结构的位置相对应,地下地上结构半同步顺作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开挖基坑,并施工基坑支撑及所述底板;

于所述底板上施工所述钢混结构以形成所述地上结构的稳定支撑体系;

于所述钢混结构的上部安装所述地上结构的一层结构以形成所述地上结构与所述地下结构之间的硬隔离层;

在形成所述硬隔离层后,拆除所述基坑支撑并施工所述混凝土结构,同时于所述一层结构上装配所述地上结构的其它层结构,使得所述地下结构提前达到抗浮要求和沉降后浇带封闭条件。

进一步的,所述钢混结构包括:钢骨架和包覆于所述钢骨架的混凝土。

进一步的,所述钢骨架包括多根劲性钢骨柱和连接于多根所述劲性钢骨柱之间的钢骨梁,所述混凝土包覆于多根所述劲性钢骨柱和所述钢骨梁。

进一步的,所述钢骨架包括多根劲性钢骨柱和连接于多根所述劲性钢骨柱之间的临时水平加固件,所述混凝土包覆于多根所述劲性钢骨柱。

进一步的,所述钢骨架包括多根劲性钢骨柱、钢骨梁和临时水平加固件,所述钢骨梁和所述临时水平加固件分别连接于相邻的两所述劲性钢骨柱之间,所述混凝土包覆于多根所述劲性钢骨柱和所述钢骨梁。

进一步的,在所述混凝土结构形成强度后,拆除所述临时水平加固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地下地上结构半同步顺作施工方法,在地下结构完成底板以及在底板上施工钢混结构以形成稳定支撑体系,再于钢混结构上进行地上结构的一层结构(即一层结构的顶梁板完成)施工以形成硬隔离层后,后续施工基坑支撑拆撑、施工地下结构的混凝土结构期间,提前穿插地上结构的一层结构以上钢结构施工,一方面,可以提前达到地下结构的抗浮要求,提前达到地下结构的沉降后浇带封闭条件,缩短项目施工总工期,减少施工用地用时,实现项目提前运营,综合效益显著,特别是钢结构作为装配式建筑,未来地下混凝土结构地上钢结构的装配式市区高层项目越来越普遍,本发明的地下地上结构半同步顺作施工方法应用价值将更显著,应用前景将更广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地下地上结构的钢混结构的第一种形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地下地上结构的钢混结构的第二种形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地下地上结构的钢混结构的第三种形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参照图1至图3所示,地上结构2为钢结构,地下结构1包括底板11、形成于所述底板11上的钢混结构12和混凝土结构13,所述钢混结构12的位置与所述地上结构2的位置相对应。

继续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下地上结构半同步顺作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开挖基坑,并施工基坑支撑3及底板11。

其中,基坑支撑3是基坑的围护支撑体系。在设计阶段已考虑围护、支撑栈桥等围护支撑体系尽量避开地上钢柱对应的钢混结构12的劲性钢骨柱和钢骨梁,或劲性柱及其临时水平加固构件影响,避免临时围护、支撑栈桥和主体结构在受力、施工等方面相互干扰。同时,在支撑栈桥等围护支撑体系拆除、主体结构施工工况下围护体系、基坑施工和主体结构的施工安全。

在基坑开挖后,自上而下逐层施工基坑支撑。在基坑开挖到底后,施工底板。在地下结构的设计阶段,已考虑在地下地上结构半同步顺作施工工况下,地下结构和地上结构的承载力和变形等参数满足规范要求。

s2:于底板11上施工钢混结构12以形成地上结构2的稳定支撑体系。

在底板施工后,即可开始施工与地上结构对应的钢混结构12。钢混结构12包括:钢骨架和包覆于钢骨架的混凝土。其中,钢骨架具有三种形式,钢骨架的每一种分别对应图1、图2和图3中所示。

具体的,参阅图1所示,钢骨架包括多根劲性钢骨柱121和连接于多根劲性钢骨柱121之间的钢骨梁122。混凝土包覆于多根劲性钢骨柱121和钢骨梁122。

参阅图2所示,钢骨架包括多根劲性钢骨柱121和连接于多根劲性钢骨柱121之间的临时水平加固件123。混凝土包覆于多根所述劲性钢骨柱121。

参阅图3所示,钢骨架包括多根劲性钢骨柱121、钢骨梁122和临时水平加固件123。钢骨梁122和临时水平加固件123分别连接于相邻的两劲性钢骨柱121之间。混凝土包覆于多根所述劲性钢骨柱121和所述钢骨梁122。

劲性钢骨柱121和钢骨梁122为永久结构,是地下结构的钢混结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中的钢框架,组成稳定体系方式之一,保证地下结构和地上钢结构同步施工的结构安全。

临时水平加固构件为临时结构,当钢骨梁缺失或不足时,其和地下的劲性钢骨柱形成稳定体系,实现地下结构和地上结构同步施工的结构安全。临时水平加固构件,在设计阶段已考虑避开支撑栈桥等围护结构以及混凝土结构的影响,后期地下结构逐层形成强度后逐层相应拆除。

s3:于钢混结构12的上部安装地上结构2的一层结构21以形成地上结构2与地下结构1之间的硬隔离层。

s4:在形成硬隔离层后,拆除基坑支撑3并施工混凝土结构13,同时于一层结构21上装配地上结构2的其它层结构22,使得地下结构1提前达到抗浮要求和沉降后浇带封闭条件。

混凝土结构13是地下结构的纯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13和与地上结构对应的钢混结构同步或晚一步施工。地上结构对应的地下的钢混凝结构区域施工时,支撑栈桥等基坑支撑拆除垃圾和施工所需周转材料可以通过其所在空间进行转运、吊装。当其所在空间难以满足支撑栈桥等基坑支撑拆除垃圾和施工所需周转材料转运、吊装要求时,可以通过小部分的地上结构一层楼板区后施工和在一层结构的顶钢梁下设置吊装装置等实现。

在混凝土结构13形成强度后,拆除临时水平加固件123。

当地下劲性钢骨柱和钢骨梁,或地下劲性钢骨柱及其临时水平加固构件,或地下劲性钢骨柱、地下劲性钢骨梁、地上钢柱、地上钢梁等方式组成稳定体系,以及地上结构的一层结构(即一层结构的顶梁板211完成)施工形成硬隔离层后,可以实现从下往上安排基坑支撑拆除、地下结构的混凝土结构施工和地上结构的一层以上的其他层结构同步施工。

就传统的施工方法而言,通常情况下,地下结构施工阶段漫长,过程复杂,地上结构一般在地下结构完成后开始从下往上施工地上结构,项目施工总工期非常长。而本发明的地下地上结构半同步顺作施工方法,在地下结构完成底板以及在底板上施工钢混结构以形成稳定支撑体系,再于钢混结构上进行地上结构的一层结构(即一层结构的顶梁板完成)施工以形成硬隔离层后,后续施工基坑支撑拆撑、施工地下结构的混凝土结构期间,提前穿插地上结构的一层结构以上钢结构施工,一方面,可以提前达到地下结构的抗浮要求,提前达到地下结构的沉降后浇带封闭条件,缩短项目施工总工期,减少施工用地用时,实现项目提前运营,综合效益显著,特别是钢结构作为装配式建筑,未来地下混凝土结构地上钢结构的装配式市区高层项目越来越普遍,本发明的地下地上结构半同步顺作施工方法应用价值将更显著,应用前景将更广大。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