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桩小应变检测方法

文档序号:31877360发布日期:2022-10-21 22:05阅读:4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型桩小应变检测方法

1.本发明属于电力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微型桩小应变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2.低应变测试法具有仪器设备轻便简单,检测速度快和成本低等优点,已成为目前检测桩身完整性的常用方法。对于桩身完整的桩,其波形规则,波列清晰,波速正常;有桩底反射,无桩间反射,因此其检测手段较为成熟,已列入《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规程》(jgj93-95)。
3.但是,对于埋入式后压浆管桩,与常规压入式管桩不同之处在于:埋入式管桩外壁有一层厚度约50mm的水泥浆体,桩体由水泥浆体和高强混凝土两种材质组成,jgj93-95中规定的方法已经不能完合适合其检测。
4.桩基作为最重要的一种基础形式,其质量检测一直受到工程界的关注。在国内的桩基动力检测中,比较常见且具有代表性的是低应变反射波检测法及声波透射法。
5.传统的低应变检测法仅在桩顶放置一个传感器,在检测桩长时,一方面可能出现桩底过深以至于传感器无法接收到桩底反射波,另一方面计算时采用的混凝土波速通常根据经验设置,具有较大误差,导致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别。
6.声波透射法则在预埋声测管中放置发射端和接收端,通过实测声波在混凝土中传播的声时、波速等对桩身完整性进行检测。该方法存在以下缺点:第一,当声测管外侧出现缺陷甚至主筋外露时,该方法无法检测。第二,当声测管局部包泥、混凝土离析等,会导致局部测点的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揭示一种微型桩小应变检测方法,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8.一种微型桩小应变检测方法,采用jgj93-95中规定的反射波法进行测试,其特征在于:将激振位置布置在桩管的顶部壁厚的1/2处,将测量传感器安装在灌浆层的顶部使传感器测试点位于壁厚1/2位置,使激振位置与传感器测试点在同一直线上且过管桩中心轴线。
9.激振位置与传感器测试点在同一直线,即两者与管桩中心连线成180度。
10.上述所述的一种微型桩小应变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桩管的顶部壁厚为20-80mm。
11.上述所述的一种微型桩小应变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桩管为混凝土桩,内部具有钢筋及钢筋箍体。
12.上述所述的一种微型桩小应变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灌浆层的顶部壁厚为50
±
10mm。
13.上述所述的一种微型桩小应变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灌浆层的材料是混凝土。
14.本申请中的小应变也可称为微应变或低应变。
15.本申请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弥补了现有技术中测试方法的不足,测试方法更准确、更可靠、测试简单、易执行。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申请激振点和传感器安装点的布置图。
17.图2为本申请在实际实施例中试测具有3个桩的试桩平面布置图地层剖面图。
18.图3为1#桩检测到的波形图。
19.图4为2#桩检测到的波形图。
20.图5为3#桩检测到的波形图。
21.图1中:1-管桩、2-灌浆层、a-激振位置、b-传感器测试点。
具体实施方式
22.请见图1至图5,低应变测试法是基于应力波一维杆波动理论,可参照jgj93-95及现有技术,事实上,灌浆体和高强混凝土桩为连续弹性的一维杆件,在桩顶受到瞬时激励后变形时两者之间轴向应变相同、变形协调,故仍可以采用一维波动理论求解应力波的复合波速v
sc
:式中:as、ρs和e
s-分别为灌浆体的横截面积、质量密度和弹性模量;ac、ρc和ec一分别为高强混凝土的横截面积、质量密度和弹性模量。
23.因此,仍可以通过波形、波速来检验灌浆体完整性、管桩完整性,以及浆体和管桩外壁的粘结程度;其表现的是检测到的波形,若波形与jgj93-95判断中的一致,经实际试用与检验,其就符合使用要求、达到合格标准。
24.一种微型桩小应变检测方法,采用jgj93-95中规定的反射波法进行测试,其特征在于:将激振位置a布置在桩管1的顶部壁厚的1/2处,将测量传感器安装在灌浆层2的顶部使传感器测试点b位于壁厚1/2位置,使激振位置a与传感器测试点b在同一直线上且过管桩中心轴线。
25.上述所述的一种微型桩小应变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桩管的顶部壁厚为20-80mm。
26.上述所述的一种微型桩小应变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桩管为混凝土桩,内部具有钢筋及钢筋箍体。
27.上述所述的一种微型桩小应变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灌浆层的顶部壁厚为50
±
10mm。
28.上述所述的一种微型桩小应变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灌浆层的材料是混凝土。
29.申请人采用上述方法,在汉十铁路随州均川牵引站配套220kv线路工程g36号塔1#、2#、3#号试验桩中进行了尝试应用,试桩平面布置图地层剖面图见图2。
30.1#、2#、3#号埋入式后压浆管桩小应变检测结果见下表,所附波形图见图3-5。
31.小应变检测结果
32.从上结果可知:(1)1#、2#、3#桩的波形规则,波列清晰,波速正常,有桩底反射,无桩间反射,参照《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规程》(jgj 93-95)可以认为:灌浆体完整性、管桩完整性、浆体与管桩的粘结程度均较好;(2)管桩桩体强度等级为c80,其混凝土波速vc=4425m/s。本次检测出的波速系“管桩+灌浆体”的复合波速v
sc
,要低于混凝土的波速vc,故本申请中的测试方法是有效的,而且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测试准确、可靠。
33.本申请在传统低应变检测方法的基础上,将一个传感器置于桩顶,再利用预埋管将另一个传感器置于桩体内部,根据传感器引线的下放长度确定该传感器放置深度。结合桩顶传感器和孔中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达到更准确的检测待测基桩的混凝土弹性纵波波速、桩长或桩身完整性的目的。
34.本申请中使用的传感器是现有技术中使用的,现有技术中测试桩杆、桩基的传感器都能使用。
35.本申请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弥补了现有技术中测试方法的不足,测试方法更准确、更可靠、测试简单、易执行。
36.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由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微型桩小应变检测方法,采用jgj93-95中规定的反射波法进行测试,其特征在于:将激振位置布置在桩管的顶部壁厚的1/2处,将测量传感器安装在灌浆层的顶部使传感器测试点位于壁厚1/2位置,使激振位置与传感器测试点在同一直线上且过管桩中心轴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桩小应变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桩管的顶部壁厚为20—8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桩小应变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桩管为混凝土桩,内部具有钢筋及钢筋箍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桩小应变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灌浆层的顶部壁厚为50
±
1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桩小应变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灌浆层的材料是混凝土。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电力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微型桩小应变检测方法,采用JGJ93-95中规定的反射波法进行测试,其特征在于:将激振位置布置在桩管的顶部壁厚的1/2处,将测量传感器安装在灌浆层的顶部使传感器测试点位于壁厚1/2位置,使激振位置与传感器测试点在同一直线上且过管桩中心轴线。本申请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相应检测方法适应的技术问题,本申请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弥补了现有技术中测试方法的不足,测试方法更准确、更可靠、测试简单、易执行。易执行。易执行。


技术研发人员:鄢旭冉 方晴 曾凡兴 张传义 胡国勇 薛少强 刘天慈 吕辉 王早桂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电子科技大学 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21
技术公布日:2022/10/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