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山体滑坡的护坡混凝土喷射加固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736694发布日期:2021-07-06 18:46阅读:7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山体滑坡的护坡混凝土喷射加固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市政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止山体滑坡的护坡混凝土喷射加固方法。



背景技术:

喷射混凝土是将水泥、砂、石、水等原材料按一定的比例混合搅拌后,送入混凝土喷射机中,然后采用压缩空气将搅拌后的混凝土浆料压送到喷头处,混凝土将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能够高速喷射到边坡等表面,起支护作用的一种支护形式和施工方法。

针对防止山体滑坡一般采用上述支护方式进行加固施工,边坡加固施工,首先在边坡上进行锚网的铺设,锚网能够增加混凝土浆料的支护强度,且锚网能够一定程度的将混凝土浆料挂住,然后通过人工抓持喷头的方式进行喷混凝土浆料的喷涂,现有混凝土浆料进行喷涂时存在的问题如下:

人工抓持喷头时会因喷头压力过大造成安全隐患,且山体边坡较高时人工无法进行喷涂施工,坡面喷涂的均匀度较差,造成坡面混凝土浆料厚度不一,影响边坡加固的效果,浆料喷涂的范围较小,使得边坡喷涂的效率较低,混凝土搅拌不均匀,使得搅拌不均匀的干料影响坡面的整体施工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止山体滑坡的护坡混凝土喷射加固方法,该护坡混凝土喷射加固方法采用如下护坡混凝土喷射装置,护坡混凝土喷射装置包括底板、支撑架、传导管、喷射管和辅助喷管,所述的底板的顶部上安装有支撑架,支撑架为u型结构,支撑架内固定连接有喷射管,喷射管的一端连接有传导管,喷射管的中部上设置有向传导管方向倾斜布置的导气管,喷射管的另一端为喷头,喷射管的外侧对称设置有辅助喷管,辅助喷管与喷射管的中部相连通,本发明能够对山体的坡面采用喷射混凝土浆的方式将其进行加固处理,首先将本发明安装在外部移动车的高度调节平台上,高度调节平台能够带动本发明进行喷浆高度的调节,移动车能够对本发明进行喷浆位置的调节,使得本发明能够对山体的平面进行全面的喷浆处理,传导管能够与外部的螺杆泵出浆口相连接,导气管与外部的压缩空气源相连接,通过螺杆泵能够将搅拌均匀的混凝土将传导到喷射管内,并由喷射管的喷头喷出,此时辅助喷管能够对坡面位于喷射管外侧的区域进行喷浆处理。

所述的喷射管喷头的一端设置有分散机构,喷射管喷头一端的外侧面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的分散机构包括套设在喷射管喷头一端外侧的转动环,转动环的内壁设置有卡设在环形凹槽内的限位环,转动环的环形结构内设置有钢网,转动环的外侧面对称设置有转动齿,转动环的外侧设置有移动框,移动框的下端内壁为齿条结构,移动框的齿条结构与转动齿相啮合;移动框的外侧设置有传动部件,通过传动部件能够使移动框沿其长度方向循环移动,具体工作时,分散机构能够对喷射管喷出的浆液进行均匀导向,使得混凝土将能够均匀喷射在坡面上,增加坡面喷涂的均匀度,通过转动部件能够带动移动框进行前后循环移动,移动框下侧的齿条结构与转动齿相配合能够带动转动环循环转动,使得喷射管喷出的浆料在转动的钢网的作用下能够均匀喷涂,增加坡面喷浆的均匀度,限位环环形凹槽相配合能够对转动环的转动进行限位。

采用护坡混凝土喷射装置对山体坡面进行缓凝土喷射的加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坡面锚网铺设:首先将需要进行加固的坡面进行平整处理,然后在坡面上进行锚杆的设置,之后将锚网铺设在坡面上,并将锚网与锚杆支架进行绑扎连接;

s2、喷涂浆料准备:将水泥、黄沙、速凝剂与水放置到搅拌桶内进行均匀搅拌,搅拌桶设置在移动车上,然后将螺杆泵的吸料口与搅拌桶相连接,之后将底板连接在移动车位于螺杆泵外侧的高度调节平台上,移动车的高度调节平台能够带动底板进行高度调节,再将螺杆泵的出料口与传导管的下端相连接;

s3、坡面喷浆准备:搅拌桶内的浆料搅拌完成后,将导气管的上端与外部的压缩空气源相连通,然后调节移动车的位置,使得喷射管的喷头与坡面处于合适间距;

s4、坡面喷浆:通过开启螺杆泵能够将搅拌均匀的浆料传导到喷射管内,喷射管内的浆料在导气管连接的压缩空气的作用下能够从喷射管的喷头快速的喷出,此时辅助喷管能够同步进行浆料喷涂,辅助喷管喷出的浆料能够防止喷射管喷出的浆料进行扩散,通过传动部件带动移动框循环移动,移动框能够带动转动环进行转动,使得喷射管在转动环内钢网的作用下能够将混凝土均匀的喷射在坡面上,通过移动车的高度调节平台与移动车的移动能够带动喷射管与辅助喷管对坡面进行全面喷浆操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底板上设置有安装孔,导气管上设置有球阀,导气管与喷射管之间设置有单向阀,导气管上的球阀能够调节导气管的进气量,使得喷射管喷出的浆料处于合适的压力,单向阀能够防止浆料回流到导气管内,造成外部压缩气源发生损坏。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移动框的上下侧边均位于转动环与辅助喷管之间,移动框上侧内壁对称设置有竖立板,竖立板卡在转动齿的两侧,移动框能够通过转动齿对转动环进行限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传动部件包括对称设置在支撑架竖直段两侧的传动支座,移动框的一端设置有转动凸轮,转动凸轮安装在传动支座上,移动框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滑柱,限位滑柱的外端均穿过传动支座,移动框远离转动凸轮的端面上安装有回复弹簧,回复弹簧为压缩弹簧,具有伸长力,回复弹簧的末端连接在传动支座的侧面,通过转动凸轮能够带动移动框向后移动,使得回复弹簧进一步压缩,当转动凸轮与移动框分离时,移动框在回复弹簧的作用下回复到初始位置,限位滑柱能够对移动框的移动进行限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传导管为l型结构,传导管的内壁上设置有螺旋形结构的凸齿,传导管上的螺旋形凸齿使得浆料在传导管内传送时能够进行转动,使得浆料在传导管内进行螺旋传送,增加浆料的混合效果,防止浆料搅拌不均匀造成喷涂效果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辅助喷管的中部为断开结构,辅助喷管的两端通过可伸缩的柔性导管相连接,辅助喷管对应喷射管喷头的一端为圆锥状结构,辅助喷管的圆锥形结构能够增加辅助喷管喷涂的力度,且辅助喷管喷出的浆料能够位于喷射管喷出浆料的外侧,使得喷射管喷出的浆料不易扩散,增加坡面的喷浆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每个所述的辅助喷管对应移动框的一端中部设置有滑动杆,喷射管的外侧面对应滑动杆的位置设置有滑动环,滑动环的外侧面对应每个滑动杆的位置均设置有弧形结构的转动滑槽,滑动杆上与归位弹簧的一端相连接,归位弹簧的另一端安装在弹簧板上,弹簧板连接在滑动环的外侧面上,辅助喷管在外力的作用下能够在转动滑槽的范围内进行转动,从而进一步增加本发明的喷浆效果,且辅助喷管与移动框之间留有一定间隙,使得移动框不会对辅助喷管的转动造成影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辅助喷管对应其圆锥状结构的一侧设置有联动板,联动板朝向喷射管的轴心线布置,转动环的侧面上设置有拨动杆,拨动杆的位置与联动板的位置相对应,转动环转动时能够带动拨动杆同步转动,拨动杆通过联动板能够带动辅助喷管进行转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联动板对应拨动杆的一端为伸缩结构,当拨动杆带动辅助喷管抵在转动滑槽的侧壁上时,联动板会进行收缩,使得拨动杆能够顺畅的转动,且联动板伸缩结构的伸缩力大于归位弹簧的伸缩力,这种设置使得拨动杆能够带动联动板进行转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一、本发明能够对山体的边坡通过喷浆的方式将其进行加固处理,本发明采用在喷头的位置设置旋转的钢网,从而增加喷头喷出混凝土的均匀度,通过喷头外侧的辅助喷管能够防止喷头喷出的浆料过于分散,增加坡面的喷涂效果,本发明还能够在钢网转动时同步带动辅助喷管转动,进一步增加混凝土的喷涂均匀度;

二、本发明传导管上的螺旋形凸齿使得浆料在传导管内传送时能够进行转动,使得浆料在传导管内进行螺旋传送,增加浆料的混合效果,防止浆料搅拌不均匀造成喷涂效果差;

三、本发明导气管上的球阀能够调节导气管的进气量,使得喷射管喷出的浆料处于合适的压力,单向阀能够防止浆料回流到导气管内,造成外部压缩气源发生损坏;

四、本发明分散机构能够对喷射管喷出的浆液进行均匀导向,使得混凝土将能够均匀喷射在坡面上,增加坡面喷涂的均匀度;

五、本发明转动环转动时能够带动辅助喷管进行一定幅度的循环转动,通过辅助喷管的转动能够进一步增加本发明对坡面的喷浆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支撑架、喷射管、辅助喷管与分散机构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传导管与喷射管之间的断面图;

图6是本发明喷射管、辅助喷管与分散机构之间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喷射管、辅助喷管与分散机构之间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喷射管与分散机构之间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2-8所示,一种防止山体滑坡的护坡混凝土喷射加固方法,该护坡混凝土喷射加固方法采用如下护坡混凝土喷射装置,护坡混凝土喷射装置包括底板1、支撑架2、传导管3、喷射管4和辅助喷管5,所述的底板1的顶部上安装有支撑架2,支撑架2为u型结构,支撑架2内固定连接有喷射管4,喷射管4的一端连接有传导管3,喷射管4的中部上设置有向传导管3方向倾斜布置的导气管41,喷射管4的另一端为喷头,喷射管4的外侧对称设置有辅助喷管5,辅助喷管5与喷射管4的中部相连通,本发明能够对山体的坡面采用喷射混凝土浆的方式将其进行加固处理,首先将本发明安装在外部移动车的高度调节平台上,高度调节平台能够带动本发明进行喷浆高度的调节,移动车能够对本发明进行喷浆位置的调节,使得本发明能够对山体的平面进行全面的喷浆处理,传导管3能够与外部的螺杆泵出浆口相连接,导气管41与外部的压缩空气源相连接,通过螺杆泵能够将搅拌均匀的混凝土将传导到喷射管4内,并由喷射管4的喷头喷出,此时辅助喷管5能够对坡面位于喷射管4外侧的区域进行喷浆处理。

所述的底板1上设置有安装孔,导气管41上设置有球阀,导气管41与喷射管4之间设置有单向阀,导气管41上的球阀能够调节导气管41的进气量,使得喷射管4喷出的浆料处于合适的压力,单向阀能够防止浆料回流到导气管41内,造成外部压缩气源发生损坏。

所述的传导管3为l型结构,传导管3的内壁上设置有螺旋形结构的凸齿,传导管3上的螺旋形凸齿使得浆料在传导管3内传送时能够进行转动,使得浆料在传导管3内进行螺旋传送,增加浆料的混合效果,防止浆料搅拌不均匀造成喷涂效果差。

所述的喷射管4喷头的一端设置有分散机构6,喷射管4喷头一端的外侧面设置有环形凹槽42;所述的分散机构6包括套设在喷射管4喷头一端外侧的转动环61,转动环61的内壁设置有卡设在环形凹槽42内的限位环62,转动环61的环形结构内设置有钢网63,转动环61的外侧面对称设置有转动齿64,转动环61的外侧设置有移动框65,移动框65的下端内壁为齿条结构,移动框65的齿条结构与转动齿64相啮合;移动框65的外侧设置有传动部件,通过传动部件能够使移动框65沿其长度方向循环移动,具体工作时,分散机构6能够对喷射管4喷出的浆液进行均匀导向,使得混凝土将能够均匀喷射在坡面上,增加坡面喷涂的均匀度,通过转动部件能够带动移动框65进行前后循环移动,移动框65下侧的齿条结构与转动齿64相配合能够带动转动环61循环转动,使得喷射管4喷出的浆料在转动的钢网63的作用下能够均匀喷涂,增加坡面喷浆的均匀度,限位环62环形凹槽42相配合能够对转动环61的转动进行限位。

所述的移动框65的上下侧边均位于转动环61与辅助喷管5之间,移动框65上侧内壁对称设置有竖立板66,竖立板66卡在转动齿64的两侧,移动框65能够通过转动齿64对转动环61进行限位。

所述的传动部件包括对称设置在支撑架2竖直段两侧的传动支座71,移动框65的一端设置有转动凸轮72,转动凸轮72安装在传动支座71上,移动框65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滑柱73,限位滑柱73的外端均穿过传动支座71,移动框65远离转动凸轮72的端面上安装有回复弹簧74,回复弹簧74为压缩弹簧,具有伸长力,回复弹簧74的末端连接在传动支座71的侧面,通过转动凸轮72能够带动移动框65向后移动,使得回复弹簧74进一步压缩,当转动凸轮72与移动框65分离时,移动框65在回复弹簧74的作用下回复到初始位置,限位滑柱73能够对移动框65的移动进行限位。

所述的辅助喷管5的中部为断开结构,辅助喷管5的两端通过可伸缩的柔性导管51相连接,辅助喷管5对应喷射管4喷头的一端为圆锥状结构,辅助喷管5的圆锥形结构能够增加辅助喷管5喷涂的力度,且辅助喷管5喷出的浆料能够位于喷射管4喷出浆料的外侧,使得喷射管4喷出的浆料不易扩散,增加坡面的喷浆效果。

每个所述的辅助喷管5对应移动框65的一端中部设置有滑动杆52,喷射管4的外侧面对应滑动杆52的位置设置有滑动环53,滑动环53的外侧面对应每个滑动杆52的位置均设置有弧形结构的转动滑槽54,滑动杆52上与归位弹簧55的一端相连接,归位弹簧55的另一端安装在弹簧板56上,弹簧板56连接在滑动环53的外侧面上,辅助喷管5在外力的作用下能够在转动滑槽54的范围内进行转动,从而进一步增加本发明的喷浆效果,且辅助喷管5与移动框65之间留有一定间隙,使得移动框65不会对辅助喷管5的转动造成影响。

所述的辅助喷管5对应其圆锥状结构的一侧设置有联动板57,联动板57朝向喷射管4的轴心线布置,转动环61的侧面上设置有拨动杆67,拨动杆67的位置与联动板57的位置相对应,转动环61转动时能够带动拨动杆67同步转动,拨动杆67通过联动板57能够带动辅助喷管5进行转动。

所述的联动板57对应拨动杆67的一端为伸缩结构,当拨动杆67带动辅助喷管5抵在转动滑槽54的侧壁上时,联动板57会进行收缩,使得拨动杆67能够顺畅的转动,且联动板57伸缩结构的伸缩力大于归位弹簧55的伸缩力,这种设置使得拨动杆67能够带动联动板57进行转动。

如图1所示,采用护坡混凝土喷射装置对山体坡面进行缓凝土喷射的加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坡面锚网铺设:首先将需要进行加固的坡面进行平整处理,然后在坡面上进行锚杆的设置,之后将锚网铺设在坡面上,并将锚网与锚杆支架进行绑扎连接;

s2、喷涂浆料准备:将水泥、黄沙、速凝剂与水放置到搅拌桶内进行均匀搅拌,搅拌桶设置在移动车上,然后将螺杆泵的吸料口与搅拌桶相连接,之后将底板1连接在移动车位于螺杆泵外侧的高度调节平台上,移动车的高度调节平台能够带动底板1进行高度调节,再将螺杆泵的出料口与传导管3的下端相连接;

s3、坡面喷浆准备:搅拌桶内的浆料搅拌完成后,将导气管41的上端与外部的压缩空气源相连通,导气管41上的球阀能够调节导气管41的进气量,使得喷射管4喷出的浆料处于合适的压力,单向阀能够防止浆料回流到导气管41内,造成外部压缩气源发生损坏,然后调节移动车的位置,使得喷射管4的喷头与坡面处于合适间距;

s4、坡面喷浆:通过开启螺杆泵能够将浆料传导到传导管3内,传导管3内的螺旋形凸齿使得浆料在传导管3内传送时能够进行转动,使得浆料在传导管3内进行螺旋传送,增加浆料的混合效果,之后浆料会传导到喷射管4内,喷射管4内的浆料在导气管41连接的压缩空气的作用下能够从喷射管4的喷头快速的喷出,此时辅助喷管5能够同步进行浆料喷涂,辅助喷管5喷出的浆料能够防止喷射管4喷出的浆料进行扩散,通过传动部件带动移动框65循环移动,移动框65能够带动转动环61进行转动,使得喷射管4在转动环61内钢网63的作用下能够将混凝土均匀的喷射在坡面上,

转动环61转动时能够带动拨动杆67同步转动,拨动杆67通过联动板57能够带动辅助喷管5进行转动,拨动杆67带动辅助喷管5抵在转动滑槽54的侧壁上时,联动板57会进行收缩,辅助喷管5在归位弹簧55的作用下能够回复到初始位置,通过辅助喷管5的转动能够进一步增加本发明对坡面的喷浆效果;通过移动车的高度调节平台与移动车的移动能够带动喷射管4与辅助喷管5对坡面进行全面喷浆操作。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