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环保蓄水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80183发布日期:2021-08-06 18:27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利工程环保蓄水池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利工程环保蓄水池。



背景技术:

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也称为水工程,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但其自然存在的状态并不完全符合人类的需要,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

水利工程在修建过程中通常会修建蓄水池。现有技术中的蓄水池通常对蓄水池内部囤积的垃圾不能及时的进行处理,时间久了会影响蓄水池的正常流通,影响整个水利工程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环保蓄水池,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蓄水池通常对蓄水池内部囤积的垃圾不能及时的进行处理,时间久了会影响蓄水池的正常流通,影响整个水利工程的正常工作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水利工程环保蓄水池,具体包括:

底池,该底池具有方形池体,以及开设在所述方形池体四角的排放口,且设置在所述排放口内腔的封塞;通过封塞自身的弧面设计,对水压的压力进行分散承受,避免构件自身水压产生过载,对构件进行保护,延长使用寿命;

顶池,该顶池具有方形池框,以及安装在所述方形池框顶部和底部的蓄水辅助机构,所述蓄水辅助机构包括:

内导流清理机构,该内导流清理机构具有伞状主体,以及安装在所述伞状主体外表面中间位置的杂物清理机构,且设置在所述伞状主体顶部外侧的水面清理机构。通过蓄水池自身所携带的内导流清理机构可配合外部动力的提供对蓄水池进行内部沉淀积攒的废弃物进行清理,避免废弃物长时间的堆积,确保蓄水池自身的正常流动,同时对蓄水池中的水质进行保护,避免沉淀废弃物在蓄水池内部腐化,确保蓄水池自身与周边环境的洁净性。

优选的,所述内导流清理机构底部安装在所述底池内腔底部,且所述杂物清理机构安装在所述底池顶部,以及所述水面清理机构安装在所述顶池顶部。通过双层的蓄水池进行组合设计,对蓄水池中的蓄水储量进行增加,同时对蓄水池与光线自身的照射面积进行缩减,降低蓄水池自身的水分蒸发量,强化蓄水池的储蓄效果。

优选的,所述内导流清理机构包括:

定位柱,该定位柱具有柱状主体,以及安装在所述柱状主体外表面底部的球面座,且设置在所述球面座顶部的导流曲杆,以及固定在所述导流曲杆中间位置的辅助伞面;通过导流曲杆的设置可对底池内部进行清洁驱动,同时自不进行清洁和时候可与辅助伞面相互配合,对内部水流进行逆流驱动,便于将悬浮在蓄水池中的杂物进行逆流上浮,更加彻底的对蓄水池进行清洁。

驱动套筒,该驱动套筒具有筒型主体,以及安装在所述筒型主体底部的折叠撑面,且固定在所述筒型主体外表面中间位置的清理杆,以及安装在所述定位柱顶部的驱动器。通过清理杆的设计可对杂物清理机构进行表面清洗,同时利用清理杆自身的转动有效的平衡和上升水流的冲击力,确保上升水流更加平缓,避免上升水流过度涌动造成溢出。

优选的,所述清理杆位于杂物清理机构顶部,且导流曲杆位于杂物清理机构下方,所述驱动套筒顶端与驱动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杂物清理机构包括:

隔断板,该隔断板包括方形板体,以及开设在所述方形板体中间位置的贯穿孔,且开设在所述方形板位于所述贯穿孔外壁的过滤孔;清理杆与隔断板相互接触产生的摩擦,对隔断板产生震动,通过震动对隔断板表面产生促进,加速杂物中含有水分的分离,同时震动对杂物进行震动起伏,避免杂物阻塞影响后续的持续性价格。

轨道板,该轨道板包括方形环体,以及安装在所述方形环体底部的导轨,且设置在所述导轨表面的移动器,以及安装在所述移动器靠近所述过滤孔一侧的清理弧板。通过移动器对轨道板进行支撑的设计可根据实际需求对自身高度进行调节,且相互之间留置有大量的孔隙,便于气流的流动,有助于杂物中水分的干燥,同时与清理弧板相互进行配合对表面杂物进行清理,避免过度残留,确保水质与设备自身的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隔断板安装在所述底池顶部,且所述顶池安装在所述隔断板顶部,且所述过滤孔和轨道板位于所述顶池外侧,以及所述贯穿孔位于所述顶池内腔。通过清理弧板在过滤孔进行运动清理,对过滤孔进行一定程度的弹性刮取,当堆积物过多时,清理弧板可相互进行叠加强化自身强度,避免构件因清理过度产生形变或损坏。

优选的,所述水面清理机构包括:

安装环,该安装环具有方形主体,以及开设在所述安装环四角的排泄口,且安装在所述排泄口内腔的直角清理杆,以及固定在所述方形主体四角顶部的清理电机。

优选的,所述安装环安装在所述顶池顶部,且所述清理电机贯穿所述安装环并延伸至所述排泄口内腔,以及所述清理电机输出端与所述直角清理杆连接。通过直角清理杆自身的直角设计,在清理的同时对清理杂物进行阻挡,避免清理杂物飞溅,对周边环境进行保护,利用自身还可以对水面清理机构进行密封,间歇性提高蓄水量。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环保蓄水池。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一)、该水利工程环保蓄水池,通过封塞自身的弧面设计,对水压的压力进行分散承受,避免构件自身水压产生过载,对构件进行保护,延长使用寿命;

(二)、该水利工程环保蓄水池,通过蓄水池自身所携带的内导流清理机构可配合外部动力的提供对蓄水池进行内部沉淀积攒的废弃物进行清理,避免废弃物长时间的堆积,确保蓄水池自身的正常流动,同时对蓄水池中的水质进行保护,避免沉淀废弃物在蓄水池内部腐化,确保蓄水池自身与周边环境的洁净性。

(三)、该水利工程环保蓄水池,通过双层的蓄水池进行组合设计,对蓄水池中的蓄水储量进行增加,同时对蓄水池与光线自身的照射面积进行缩减,降低蓄水池自身的水分蒸发量,强化蓄水池的储蓄效果。

(四)、该水利工程环保蓄水池,通过导流曲杆的设置可对底池内部进行清洁驱动,同时自不进行清洁和时候可与辅助伞面相互配合,对内部水流进行逆流驱动,便于将悬浮在蓄水池中的杂物进行逆流上浮,更加彻底的对蓄水池进行清洁。

(五)、该水利工程环保蓄水池,通过清理杆的设计可对杂物清理机构进行表面清洗,同时利用清理杆自身的转动有效的平衡和上升水流的冲击力,确保上升水流更加平缓,避免上升水流过度涌动造成溢出。

(六)、该水利工程环保蓄水池,通过清理杆与隔断板相互接触产生的摩擦,对隔断板产生震动,通过震动对隔断板表面产生促进,加速杂物中含有水分的分离,同时震动对杂物进行震动起伏,避免杂物阻塞影响后续的持续性价格。

(七)、该水利工程环保蓄水池,通过移动器对轨道板进行支撑的设计可根据实际需求对自身高度进行调节,且相互之间留置有大量的孔隙,便于气流的流动,有助于杂物中水分的干燥,同时与清理弧板相互进行配合对表面杂物进行清理,避免过度残留,确保水质与设备自身的安全性。

(八)、该水利工程环保蓄水池,通过清理弧板在过滤孔进行运动清理,对过滤孔进行一定程度的弹性刮取,当堆积物过多时,清理弧板可相互进行叠加强化自身强度,避免构件因清理过度产生形变或损坏。

(九)、该水利工程环保蓄水池,通过直角清理杆自身的直角设计,在清理的同时对清理杂物进行阻挡,避免清理杂物飞溅,对周边环境进行保护,利用自身还可以对水面清理机构进行密封,间歇性提高蓄水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蓄水辅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内导流清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杂物清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水面清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池、2排放口、3封塞、4顶池、5蓄水辅助机构、51内导流清理机构、511定位柱、512球面座、513导流曲杆、514辅助伞面、515驱动套筒、516折叠撑面、517清理杆、518驱动器、52杂物清理机构、521隔断板、522贯穿孔、523过滤孔、524轨道板、525导轨、526移动器、527清理弧板、53水面清理机构、531安装环、532排泄口、533直角清理杆、534清理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2、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环保蓄水池,具体包括:

底池1,该底池1具有方形池体,以及开设在方形池体四角的排放口2,且设置在排放口2内腔的封塞3;通过封塞3自身的弧面设计,对水压的压力进行分散承受,避免构件自身水压产生过载,对构件进行保护,延长使用寿命;

顶池4,该顶池4具有方形池框,以及安装在方形池框顶部和底部的蓄水辅助机构5,蓄水辅助机构5包括:

内导流清理机构51,该内导流清理机构51具有伞状主体,以及安装在伞状主体外表面中间位置的杂物清理机构52,且设置在伞状主体顶部外侧的水面清理机构53。通过蓄水池自身所携带的内导流清理机构51可配合外部动力的提供对蓄水池进行内部沉淀积攒的废弃物进行清理,避免废弃物长时间的堆积,确保蓄水池自身的正常流动,同时对蓄水池中的水质进行保护,避免沉淀废弃物在蓄水池内部腐化,确保蓄水池自身与周边环境的洁净性。

内导流清理机构51底部安装在底池1内腔底部,且杂物清理机构52安装在底池1顶部,以及水面清理机构53安装在顶池4顶部。通过双层的蓄水池进行组合设计,对蓄水池中的蓄水储量进行增加,同时对蓄水池与光线自身的照射面积进行缩减,降低蓄水池自身的水分蒸发量,强化蓄水池的储蓄效果。

水面清理机构53包括:

安装环531,该安装环531具有方形主体,以及开设在安装环531四角的排泄口532,且安装在排泄口532内腔的直角清理杆533,以及固定在方形主体四角顶部的清理电机534。

安装环531安装在顶池4顶部,且清理电机534贯穿安装环531并延伸至排泄口532内腔,以及清理电机534输出端与直角清理杆533连接。通过直角清理杆533自身的直角设计,在清理的同时对清理杂物进行阻挡,避免清理杂物飞溅,对周边环境进行保护,利用自身还可以对水面清理机构53进行密封,间歇性提高蓄水量。

使用时,向着顶池4进行注水,通过杂物清理机构52水流向下进行灌输进入底池1,双层池体的设计增加蓄水,使用过程中启动清理电机534,使得直角清理杆533在排泄口532的限制下进行转动,对水面杂物进行清理,并通过排泄口532排出。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1-3、5,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内导流清理机构51包括:

定位柱511,该定位柱511具有柱状主体,以及安装在柱状主体外表面底部的球面座512,且设置在球面座512顶部的导流曲杆513,以及固定在导流曲杆513中间位置的辅助伞面514;通过导流曲杆513的设置可对底池1内部进行清洁驱动,同时自不进行清洁和时候可与辅助伞面514相互配合,对内部水流进行逆流驱动,便于将悬浮在蓄水池中的杂物进行逆流上浮,更加彻底的对蓄水池进行清洁。

驱动套筒515,该驱动套筒515具有筒型主体,以及安装在筒型主体底部的折叠撑面516,且固定在筒型主体外表面中间位置的清理杆517,以及安装在定位柱511顶部的驱动器518。通过清理杆517的设计可对杂物清理机构52进行表面清洗,同时利用清理杆517自身的转动有效的平衡和上升水流的冲击力,确保上升水流更加平缓,避免上升水流过度涌动造成溢出。

清理杆517位于杂物清理机构52顶部,且导流曲杆513位于杂物清理机构52下方,驱动套筒515顶端与驱动器518连接。

使用时,在实施一的基础上,可通过调节折叠撑面516的高度位置,对导流曲杆513和辅助伞面514进行位置调节,当驱动套筒515位于最高处时,导流曲杆513和辅助伞面514收拢贴合在折叠撑面516表面,启动驱动器518可使得驱动套筒515带动折叠撑面516进而带动导流曲杆513和辅助伞面514进行转动,对底池1中的水进行逆流上升输送;

当驱动套筒515位于最低处时,导流曲杆513和辅助伞面514完全展开与底池1底部进行贴合,可通过自身转动对底池1进行清理。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1-5,在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杂物清理机构52包括:

隔断板521,该隔断板521包括方形板体,以及开设在方形板体中间位置的贯穿孔522,且开设在方形板位于贯穿孔522外壁的过滤孔523;清理杆517与隔断板521相互接触产生的摩擦,对隔断板521产生震动,通过震动对隔断板521表面产生促进,加速杂物中含有水分的分离,同时震动对杂物进行震动起伏,避免杂物阻塞影响后续的持续性价格。

轨道板524,该轨道板524包括方形环体,以及安装在方形环体底部的导轨525,且设置在导轨525表面的移动器526,以及安装在移动器526靠近过滤孔523一侧的清理弧板527。通过移动器526对轨道板524进行支撑的设计可根据实际需求对自身高度进行调节,且相互之间留置有大量的孔隙,便于气流的流动,有助于杂物中水分的干燥,同时与清理弧板527相互进行配合对表面杂物进行清理,避免过度残留,确保水质与设备自身的安全性。

隔断板521安装在底池1顶部,且顶池4安装在隔断板521顶部,且过滤孔523和轨道板524位于顶池4外侧,以及贯穿孔522位于顶池4内腔。通过清理弧板527在过滤孔523进行运动清理,对过滤孔523进行一定程度的弹性刮取,当堆积物过多时,清理弧板527可相互进行叠加强化自身强度,避免构件因清理过度产生形变或损坏。

使用时,在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技术上,在排泄口532排出的杂物可落入隔断板521上的过滤孔523上,通过过滤孔523对其水分进行过滤,避免浪费,同时可启动移动器526带动清理弧板527在过滤孔523表面运动,对杂物进行清除,防止阻塞。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