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边坡急流槽垃圾自动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01946发布日期:2021-09-04 02:57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一种清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边坡急流槽垃圾自动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2.急流槽指在陡坡或深沟地段设置的坡度较陡,水流不离开槽底的沟槽,其通常为狭长型,水流中常有许多垃圾,例如丢弃的生活物品,急流槽的所在位置便有利于对垃圾进行清理,现在的清理方法都是在闸口处放置带孔挡板,便可对水流和垃圾进行隔绝,隔段时间再对垃圾进行清理,但此方式垃圾长时间泡在水中,会对水质进行污染,且易散发出恶臭。
3.因此需要设计出一种可将垃圾与水流进行分割,垃圾不会一直泡在水中的边坡急流槽垃圾自动清理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方式垃圾长时间泡在水中,会对水质进行污染,且易散发出恶臭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将垃圾与水流进行分割,垃圾不会一直泡在水中的边坡急流槽垃圾自动清理装置。
5.技术方案为:一种边坡急流槽垃圾自动清理装置,包括有:框体,框体中部设有过滤机构;固定机构,过滤机构上设有固定机构;过滤机构包括有:滤板,框体中部设有滤板;挡板,框体顶部对称设有挡板;拦板,挡板一侧之间转动式连接有拦板;扭力弹簧,拦板与挡板之间均连接有扭力弹簧。
6.进一步,固定机构包括有:第一滑套,挡板外部一侧均设有第一滑套;固定杆,第一滑套上均滑动式设有固定杆;楔形块,固定杆外端均设有楔形块;第一弹簧,固定杆与第一滑套之间均连接有第一弹簧。
7.进一步,还包括有下压机构,下压机构包括有:环板,框体顶部一侧设有环板,环板一侧开有第一滑槽;导轨,环板顶部一侧设有导轨;下料板,导轨上滑动式设有下料板,下料板上开有第二滑槽;滑杆,第二滑槽与第一滑槽之间滑动式连接有滑杆。
8.进一步,还包括有收集机构,收集机构包括有:第一安装柱,框体一侧对称设有第一安装柱;
第一安装套,第一安装柱上均设有第一安装套;第一安装台,第一安装套之间连接有第一安装台;门板,第一安装台一侧滑动式设有门板;收集框,第一安装台内放置有收集框,收集框和第一安装台上均开有多个小孔;定位销,第一安装台一侧对称滑动式设有定位销。
9.进一步,还包括有:蓄电机构,框体一侧设有蓄电机构。
10.进一步,蓄电机构包括有:第二安装柱,框体一侧对称设有第二安装柱;第二安装套,第二安装柱上均设有第二安装套;第二安装台,第二安装套之间连接有第二安装台;蓄电池,第二安装台顶部设有蓄电池;转轴,蓄电池传动轴上设有转轴,转轴与框体转动式连接;扇叶,转轴上均匀设有多个扇叶。
11.进一步,还包括有复位机构,复位机构包括有:安装板,挡板外侧均设有安装板;导向杆,安装板上均滑动式设有导向杆;压块,导向杆底部均设有压块;第二弹簧,压块与安装板之间均连接有第二弹簧;楔形杆,导向杆顶部之间连接有楔形杆;推杆,下料板顶部设有推杆。
12.进一步,扇叶为合金制品。
13.本发明达到了的效果:通过设置的过滤机构便可将边坡急流槽的位置进行水流与垃圾的分离;通过设置的固定机构可卡住拦板,给工作人员足够的时间对垃圾进行清理;通过设置的下压机构和收集机构使工作人员无需一直对滤板上的垃圾进行清理;通过设置的蓄电机构可将动力势能转为电能进行使用,合理利用资源;通过设置的复位机构便可无需人工拉动楔形块进行移动,工作人员只需定期对收集框内的垃圾进行清理,从而进一步节省人力。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发明第一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发明第二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发明a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发明第三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6为本发明第四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7为本发明第五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8为本发明第六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中标号名称:1、框体,2、过滤机构,21、滤板,22、挡板,23、拦板,24、扭力弹簧,3、
固定机构,31、第一滑套,32、固定杆,33、第一弹簧,34、楔形块,4、下压机构,41、环板,42、第一滑槽,43、下料板,44、第二滑槽,45、滑杆,46、导轨,5、收集机构,51、第一安装台,52、门板,53、收集框,54、定位销,55、第一安装套,56、第一安装柱,6、蓄电机构,61、第二安装台,62、蓄电池,63、第二安装套,64、第二安装柱,65、转轴,66、扇叶,7、复位机构,71、安装板,72、导向杆,73、压块,74、第二弹簧,75、楔形杆,76、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申请而不限于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
24.实施例1一种边坡急流槽垃圾自动清理装置,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有框体1、过滤机构2和固定机构3,框体1中部设有过滤机构2,过滤机构2上设有固定机构3,过滤机构2包括有滤板21、挡板22、拦板23和扭力弹簧24,框体1中部设有滤板21,框体1顶部前后对称设有挡板22,挡板22左侧之间转动式连接有拦板23,拦板23与挡板22之间均连接有扭力弹簧24。
25.如图4所示,固定机构3包括有第一滑套31、固定杆32、第一弹簧33和楔形块34,挡板22外部左下侧均设有第一滑套31,第一滑套31上均滑动式设有固定杆32,固定杆32外端均设有楔形块34,固定杆32与第一滑套31之间均连接有第一弹簧33。
26.需要对边坡急流槽进行垃圾清理时,工作人员可将本设备放在急流槽的闸口出,水流便会经滤板21继续进行流动,垃圾则停留在滤板21上,此时拦板23挡住垃圾继续移动,工作人员只需在垃圾冲出拦板23前将垃圾从滤板21上进行清理即可,以此便可将边坡急流槽的水流与垃圾进行分离。
27.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5所示,还包括有下压机构4,下压机构4包括有环板41、下料板43、滑杆45和导轨46,框体1顶部左侧设有环板41,环板41后侧开有第一滑槽42,环板41顶部前侧设有导轨46,导轨46上滑动式设有下料板43,下料板43上开有第二滑槽44,第二滑槽44与第一滑槽42之间滑动式连接有滑杆45。
28.如图6所示,还包括有收集机构5,收集机构5包括有第一安装台51、门板52、收集框53、定位销54、第一安装套55和第一安装柱56,框体1左前侧左右对称设有第一安装柱56,第一安装柱56上均设有第一安装套55,第一安装套55之间连接有第一安装台51,第一安装台51前侧滑动式设有门板52,第一安装台51内放置有收集框53,收集框53和第一安装台51上均开有多个小孔,第一安装台51右侧上下对称滑动式设有定位销54。
29.在对边坡急流槽进行垃圾清理时,垃圾逐渐过多且在水流的冲力下会使拦板23转动,扭力弹簧24发生形变,进而使固定杆32和楔形块34向外侧移动,第一弹簧33被压缩,当拦板23转动至不与固定杆32接触后,在第一弹簧33的作用下固定杆32和楔形块34向内侧移动复位,拦板23转动还会带动滑杆45向左上侧移动,滑杆45移动带动下料板43向左移动,从而垃圾和水流便会继续进行流动,进而均掉落在收集框53内,水流则通过第一安装台51和收集框53的小孔流出继续流动,垃圾停留在收集框53内,当水流逐渐减小后,工作人员再次拉动固定杆32和楔形块34向外侧移动,在扭力弹簧24的作用下拦板23转动复位,在重力的
作用下滑杆45移动复位,从而下料板43向右移动复位,松开固定杆32,便可再次卡住拦板23,如此往复,工作人员便可无需一直对滤板21上的垃圾进行清理,当收集框53装满后,工作人员便可拉动定位销54脱离门板52,随后拉动门板52向上移动,将收集框53取下,对其内的垃圾进行倒出清理,随后将收集框53放回,拉动门板52向下移动复位,拉动定位销54再次卡住门板52即可。
30.如图7所示,还包括有蓄电机构6,框体1前侧设有蓄电机构6,蓄电机构6包括有第二安装台61、蓄电池62、第二安装套63、第二安装柱64、转轴65和扇叶66,框体1前侧左右对称设有第二安装柱64,第二安装柱64上均设有第二安装套63,第二安装套63之间连接有第二安装台61,第二安装台61顶部设有蓄电池62,蓄电池62传动轴上设有转轴65,转轴65与框体1转动式连接,转轴65上均匀设有多个扇叶66。
31.在水流经过滤板21进行流动时,会使扇叶66转动,扇叶66转动带动转轴65转动,转轴65转动便可将动力势能转化为电能储存进蓄电池62内,需要使用时,使蓄电池62进行放电便有电能使用。
32.如图8所示,还包括有复位机构7,复位机构7包括有安装板71、导向杆72、压块73、第二弹簧74、楔形杆75和推杆76,挡板22外侧均设有安装板71,安装板71上均滑动式设有导向杆72,导向杆72底部均设有压块73,压块73与安装板71之间均连接有第二弹簧74,导向杆72顶部之间连接有楔形杆75,下料板43顶部设有推杆76。
33.当下料板43向左移动时还带动推杆76向左移动,推杆76向左移动带动楔形杆75向下移动,从而导向杆72和压块73向下移动,第二弹簧74被拉伸,压块73向下移动使固定杆32和楔形块34向外侧移动,第一弹簧33被压缩,当拦板23转动复位时,因滑杆45是在重力的作用下复位,从而会比在扭力弹簧24的作用下复位的拦板23速度慢,从而拦板23复位后推杆76还压着楔形杆75,随之推杆76缓慢复位从而不压着楔形杆75,在第二弹簧74的作用下楔形杆75、导向杆72和压块73向上移动复位,在第一弹簧33的作用下固定杆32和楔形块34向内侧移动复位,便可再次卡住拦板23,如此便可无需人工拉动楔形块34进行移动,工作人员只需定期对收集框53内的垃圾进行清理,从而进一步节省人力。
34.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