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粘结预应力抗浮锚杆连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223603发布日期:2022-05-31 23:37阅读:429来源:国知局
缓粘结预应力抗浮锚杆连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室的抗浮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缓粘结预应力抗浮锚杆连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近年来,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成为了热点,地下室的数量、规模越来越大,深度越来越深,由于地下水的托浮力,地下室的抗浮要求也逐渐提高。在各种抗浮加固措施中,缓粘结预应力抗浮锚杆由于其造价低、工期短、施工便捷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缓粘结预应力抗浮锚杆一般包括混凝土锚杆、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预应力锚固体系组成,其中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包括预应力钢绞线、套在预应力钢绞线外的套管及位于预应力钢绞线与套管之间的缓凝粘合剂。缓粘结预应力技术能够保证在张拉适用期内,钢绞线可自由伸缩变形,不与周围缓凝粘合剂产生粘结,即允许在基坑开挖后进行预应力张拉;并在张拉完成后的预定期限内,预应力钢绞线通过逐渐固化的缓凝粘合剂与外包护套、周围混凝土产生粘结作用,共同工作的一种预应力形式。目前的缓粘结预应力抗浮锚杆在实际应用中,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后需要锚固于地下室底板上部,因而钢绞线需要穿过地下室底板,相应的,套在预应力钢绞线外的套管也需要穿过地下室底板,而套管与地下室底板间容易渗水,而导致出现地下室渗水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缓粘结预应力抗浮锚杆中套在预应力钢绞线外的套管需要穿过地下室底板,而套管与地下室底板间容易渗水,导致出现地下室底板渗水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在满足地下室抗浮要求的情况下,有效避免因套管与地下室底板间容易渗水,而导致地下室底板出现渗水的问题的缓粘结预应力抗浮锚杆连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缓粘结预应力抗浮锚杆连接装置,包括:上部锚固装置,上部锚固装置包括固定在地下室底板的上表面上的上锚具及埋设在地下室底板内的上部钢绞线或上部钢筋,上部钢绞线或上部钢筋的上端与上锚具连接;抗浮锚桩,抗浮锚桩位于地下室底板下方;下部预应力锚固装置,下部预应力锚固装置包括埋设在抗浮锚桩下部内的下部锚具、固定在抗浮锚桩的桩顶的预应力锚具及埋设在抗浮锚桩内的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包括连接下部锚具与预应力锚具的下部预应力钢绞线及套设在下部预应力钢绞线外的套管,所述上部钢绞线或上部钢筋的下端与预应力锚具连接。
6.与现有技术中的缓粘结预应力的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后需要锚固于地下室底板上部,因而钢绞线需要穿过地下室底板,相应的,套在预应力钢绞线外的套管也需要穿过地下室底板,而套管与地下室底板间容易渗水,而导致出现地下室渗水的问题相比;本方案的缓
粘结预应力抗浮锚杆连接装置,其通过在抗浮锚桩的桩顶设置预应力锚具,待抗浮锚桩固化后,对下部预应力钢绞线进行预应力张拉,在施加预应力达到设计要求后,将下部预应力钢绞线上端固定在预应力锚具上;接着,将上部钢绞线或上部钢筋的下端与预应力锚具连接;再接着,地下室底板钢筋铺设,上部钢绞线或上部钢筋自下而上的差混过地下室底板钢筋,然后混凝土浇筑形成地下室底板,将上部钢绞线或上部钢筋埋设在地下室底板内;待地下室底板固化后,将上部钢绞线或上部钢筋上端与上锚具连接,并将上锚具固定于地下室底板的上表面上。这样就实现了将抗浮锚桩锚入地下室底板,不仅可以实现将抗浮锚桩与地下室底板有效锚固,以满足地下室抗浮要求;而且由于上部钢绞线或上部钢筋无需张拉,上部钢绞线或上部钢筋上无需设置套管,因而无需在地下室底板内埋设套管,避免了地下水沿钢绞线外的套管渗水到地下室底板上方的问题。
7.作为优选,预应力锚具包括锚具本体,所述下部预应力钢绞线的上端与锚具本体连接。
8.作为优选,锚具本体的外侧面上部设有往外延伸形成环形锚块,所述上部钢绞线或上部钢筋的下端与环形锚块连接。如此,便于上部钢绞线或上部钢筋的下端预应力锚具的连接操作。
9.作为优选,套管与下部预应力钢绞线之间的空隙填充满缓凝粘合剂。
10.作为优选,预应力锚具埋设在地下室底板内。
11.作为优选,地下室底板的下方还设有混凝土垫层,且混凝土垫层与地下室底板连接为一体。
12.作为优选,地下室底板为钢筋混凝土底板。
13.作为优选,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为一根或多根。
14.一种缓粘结预应力抗浮锚杆连接装置的施工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第一,在基坑底部钻孔,形成抗浮锚桩孔;第二,将下部锚具连接在下部预应力钢绞线的下端;接着,通过下部预应力钢绞线将下部锚具下放到抗浮锚桩孔的底部,套管套设在下部预应力钢绞线外;第三,在抗浮锚桩孔内填充混凝土,形成抗浮锚桩;第四,将预应力锚具固定在抗浮锚桩的桩顶;待抗浮锚桩固化后,对下部预应力钢绞线进行预应力张拉,在施加预应力达到设计要求后,将下部预应力钢绞线上端固定在预应力锚具上;第五,将上部钢绞线或上部钢筋的下端与预应力锚具连接;第六,地下室底板钢筋铺设,上部钢绞线或上部钢筋自下而上的差混过地下室底板钢筋;接着,混凝土浇筑形成地下室底板,将上部钢绞线或上部钢筋埋设在地下室底板内,且上部钢绞线或上部钢筋的上端位于地下室底板的上方;待地下室底板固化后,将上部钢绞线或上部钢筋上端与上锚具连接,并将上锚具固定于地下室底板的上表面上。
15.本方案的缓粘结预应力抗浮锚杆连接装置,其通过在抗浮锚桩的桩顶设置预应力锚具,待抗浮锚桩固化后,对下部预应力钢绞线进行预应力张拉,在施加预应力达到设计要求后,将下部预应力钢绞线上端固定在预应力锚具上;接着,将上部钢绞线或上部钢筋的下端与预应力锚具连接;再接着,地下室底板钢筋铺设,上部钢绞线或上部钢筋自下而上的差混过地下室底板钢筋,然后混凝土浇筑形成地下室底板,将上部钢绞线或上部钢筋埋设在
地下室底板内;待地下室底板固化后,将上部钢绞线或上部钢筋上端与上锚具连接,并将上锚具固定于地下室底板的上表面上。这样就实现了将抗浮锚桩锚入地下室底板,不仅可以实现将抗浮锚桩与地下室底板有效锚固,以满足地下室抗浮要求;而且由于上部钢绞线或上部钢筋无需张拉,上部钢绞线或上部钢筋上无需设置套管,因而无需在地下室底板内埋设套管,避免了地下水沿钢绞线外的套管渗水到地下室底板上方的问题。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在满足地下室抗浮要求的情况下,有效避免因套管与地下室底板间容易渗水,而导致地下室底板出现渗水的问题。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发明的缓粘结预应力抗浮锚杆连接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发明的缓粘结预应力抗浮锚杆连接装置的预应力锚具处的一种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中:上部锚固装置1,上锚具1.1,上部钢绞线1.2;地下室底板2;抗浮锚桩3;混凝土垫层4;下部预应力锚固装置5,下部锚具5.1,预应力锚具5.2,锚具本体5.21,环形锚块5.22,下部预应力钢绞线5.3,套管5.4。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使本发明技术方案实施例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21.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方案,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
22.参照下面的描述和附图,将清楚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这些和其他方面。在这些描述和附图中,具体公开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一些特定实施方式来表示实施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原理的一些方式,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范围不受此限制。相反,本发明的实施例包括落入所附加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内涵范围内的所有变化、修改和等同物。
23.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厚度”、“上”、“下”、“水平”、“顶”、“底”、“内”、“外”、“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若干”的含义是表示一个或者多个。
24.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
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25.具体实施例一:如图1 、图2所示,一种缓粘结预应力抗浮锚杆连接装置,包括:上部锚固装置1,上部锚固装置包括固定在地下室底板2的上表面上的上锚具1.1及埋设在地下室底板内的上部钢绞线1.2或上部钢筋,上部钢绞线或上部钢筋的上端与上锚具连接;抗浮锚桩3,抗浮锚桩位于地下室底板下方;下部预应力锚固装置5,下部预应力锚固装置包括埋设在抗浮锚桩下部内的下部锚具5.1、固定在抗浮锚桩的桩顶的预应力锚具5.2及埋设在抗浮锚桩内的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包括连接下部锚具与预应力锚具的下部预应力钢绞线5.3及套设在下部预应力钢绞线外的套管5.4。上部钢绞线或上部钢筋的下端与预应力锚具连接。
26.与现有技术中的缓粘结预应力的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后需要锚固于地下室底板上部,因而钢绞线需要穿过地下室底板,相应的,套在预应力钢绞线外的套管也需要穿过地下室底板,而套管与地下室底板间容易渗水,而导致出现地下室渗水的问题相比;本方案的缓粘结预应力抗浮锚杆连接装置,其通过在抗浮锚桩的桩顶设置预应力锚具,待抗浮锚桩固化后,对下部预应力钢绞线进行预应力张拉,在施加预应力达到设计要求后,将下部预应力钢绞线上端固定在预应力锚具上;接着,将上部钢绞线或上部钢筋的下端与预应力锚具连接;再接着,地下室底板钢筋铺设,上部钢绞线或上部钢筋自下而上的差混过地下室底板钢筋,然后混凝土浇筑形成地下室底板,将上部钢绞线或上部钢筋埋设在地下室底板内;待地下室底板固化后,将上部钢绞线或上部钢筋上端与上锚具连接,并将上锚具固定于地下室底板的上表面上。这样就实现了将抗浮锚桩锚入地下室底板,不仅可以实现将抗浮锚桩与地下室底板有效锚固,以满足地下室抗浮要求;而且由于上部钢绞线或上部钢筋无需张拉,上部钢绞线或上部钢筋上无需设置套管,因而无需在地下室底板内埋设套管,避免了地下水沿钢绞线外的套管渗水到地下室底板上方的问题。
27.具体的,如图1所示,预应力锚具埋设在地下室底板2内。抗浮锚桩为混凝土柱。地下室底板为钢筋混凝土底板。地下室底板的下方还设有混凝土垫层4,且混凝土垫层与地下室底板连接为一体。抗浮锚桩的上端与混凝土垫层连接为一体。
28.如图2所示,预应力锚具5.2包括锚具本体5.21,下部预应力钢绞线的上端与锚具本体连接。锚具本体的外侧面上部设有往外延伸形成环形锚块5.22,上部钢绞线或上部钢筋的下端与环形锚块连接。如此,便于上部钢绞线或上部钢筋的下端预应力锚具的连接操作。
29.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为一根或多根,本实施例中,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为多根。
30.上部锚固装置的上部钢绞线为一根或多根,本实施例中,上部锚固装置的上部钢绞线为多根;或者上部锚固装置的上部钢筋为一根或多根,本实施例中,上部锚固装置的上部钢筋为多根。
31.具体实施例二,一种缓粘结预应力抗浮锚杆连接装置的施工方法,该缓粘结预应力抗浮锚杆连接装置的施工方法中的缓粘结预应力抗浮锚杆连接装置的具体结构参照具
体实施例一。
32.缓粘结预应力抗浮锚杆连接装置的施工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第一,在基坑底部钻孔,形成抗浮锚桩孔;第二,将下部锚具连接在下部预应力钢绞线的下端;接着,通过下部预应力钢绞线将下部锚具下放到抗浮锚桩孔的底部,套管套设在下部预应力钢绞线外;第三,在抗浮锚桩孔内填充混凝土,形成抗浮锚桩;第四,将预应力锚具固定在抗浮锚桩的桩顶;待抗浮锚桩固化后,对下部预应力钢绞线进行预应力张拉,在施加预应力达到设计要求后,将下部预应力钢绞线上端固定在预应力锚具上;第五,将上部钢绞线或上部钢筋的下端与预应力锚具连接;第六,地下室底板钢筋铺设,上部钢绞线或上部钢筋自下而上的差混过地下室底板钢筋;接着,混凝土浇筑形成地下室底板,将上部钢绞线或上部钢筋埋设在地下室底板内,且上部钢绞线或上部钢筋的上端位于地下室底板的上方;待地下室底板固化后,将上部钢绞线或上部钢筋上端与上锚具连接,并将上锚具固定于地下室底板的上表面上。
33.本方案的缓粘结预应力抗浮锚杆连接装置,其通过在抗浮锚桩的桩顶设置预应力锚具,待抗浮锚桩固化后,对下部预应力钢绞线进行预应力张拉,在施加预应力达到设计要求后,将下部预应力钢绞线上端固定在预应力锚具上;接着,将上部钢绞线或上部钢筋的下端与预应力锚具连接;再接着,地下室底板钢筋铺设,上部钢绞线或上部钢筋自下而上的差混过地下室底板钢筋,然后混凝土浇筑形成地下室底板,将上部钢绞线或上部钢筋埋设在地下室底板内;待地下室底板固化后,将上部钢绞线或上部钢筋上端与上锚具连接,并将上锚具固定于地下室底板的上表面上。这样就实现了将抗浮锚桩锚入地下室底板,不仅可以实现将抗浮锚桩与地下室底板有效锚固,以满足地下室抗浮要求;而且由于上部钢绞线或上部钢筋无需张拉,上部钢绞线或上部钢筋上无需设置套管,因而无需在地下室底板内埋设套管,避免了地下水沿钢绞线外的套管渗水到地下室底板上方的问题。
34.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变换,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