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穿公路斜坡改建防水沟槽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8392799发布日期:2022-01-08 00:36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下穿公路斜坡改建防水沟槽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下穿公路段的排水系统,尤其是一种下穿公路斜坡改建防水沟槽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目前,随着我国的公路、铁路快速发展,公路、铁路纵横交错,公路、铁路交叉口大多数为平面交叉,现有设计的下穿公路提高了车辆的通行效率,车辆能够无障碍的通过交叉口;由于下穿公路两端为敞开口的斜坡,下穿公路的底部为低于路面,下雨时的雨水容易聚集与通过斜坡流下穿公路中部的路面,原有的桥下横穿公路段的排水位于路面的中部横向设有一个底部水沟,通过底部水沟收集和抽排雨水,但底部水沟只能收集和抽排少量的雨水,用于排水量较小,连续下大雨时,大量的雨水通过两端口部的斜坡进入下穿公路、聚集较多不能及时排出,造成桥下横穿公路段的路面大量的集水,甚至淹没通过的小型车辆,严重时造成乘车人员的人身安全事故;鉴于上述的诸多原因,现提出一种下穿公路斜坡改建防水沟槽的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原有的桥下横穿公路段的排水位于路面的中部横向设有一个底部水沟,通过底部水沟收集和抽排雨水,但底部水沟只能收集和抽排少量的雨水,用于排水量较小,连续下大雨时,大量的雨水通过两端口部的斜坡进入下穿公路、聚集较多不能及时排出,造成桥下横穿公路段的路面大量的集水,甚至淹没通过的小型车辆,严重时造成乘车人员的人身安全事故;现通过合理的设计,提供一种下穿公路斜坡改建防水沟槽的施工方法;本发明在原有下穿公路斜坡段的下部、上端分别横向修建路面改防水槽、斜坡改防水槽,连续下大雨时,路面改防水槽、斜坡改防水槽能够分别收集下穿公路斜坡段的下部、上端路面上的雨水,路面改防水槽能够防止路面的雨水进入下穿公路斜坡段的路面;斜坡改防水槽能够防止雨水进入桥下横穿公路段,路面改防水槽、斜坡改防水槽收集的雨水进入路边改蓄水池后通过路侧雨水管道排入附近的河道,确保下穿公路段无集水,防止集水淹没车辆,保证车辆的正常通行和乘车人员的安全。
4.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下穿公路斜坡改建防水沟槽的施工方法,所述的下穿公路斜坡改建防水沟槽,是由纵向公路桥、横向公路、下穿公路段、下穿公路斜坡段、斜坡改防水槽、路面改防水槽、支撑隔墙、阴井盖、底部水沟、底部水沟隔墙、路边改蓄水池、路边蓄水池隔墙、坡顶防水带、路面防水斜坡0、下穿公路雨水收集池、潜水泵、聚集水池、路侧雨水管道、滤水盖板、雨水提升管道、下穿雨水收集管道构成;纵向公路桥横向交叉设置横向公路,纵向公路桥下面设置为下穿公路段,下穿公路段中部横向预留底部水沟,底部水沟中均布设置底部水沟隔墙,底部水沟上口均布设置滤水盖板;下穿公路段两端设置为一对下穿公路斜坡段,一对下穿公路斜坡段下部分别横向预留一对斜坡改防水槽,斜坡改防水槽上口均布设置滤水盖板;一对下穿公路斜坡段上端分别横向设置坡
顶防水带,两端的坡顶防水带分别与横向公路的路面之间设置为路面防水斜坡0,路面防水斜坡0的中部横向分别预留路面改防水槽,路面改防水槽中均布设置支撑隔墙,支撑隔墙下部均布预留过水孔,路面改防水槽上口设置滤水盖板;
5.横向公路两侧对称设置一对路边改蓄水池,路边改蓄水池中分别均布设置路边蓄水池隔墙,一对路边改蓄水池上口设置滤水盖板,一对路边改蓄水池的一端分别对应路面改防水槽设置,一对路边改蓄水池与路面改防水槽设置为u形的路面雨水收集口;
6.路边改蓄水池的底部设置为斜坡,斜坡的高端对应路面改防水槽设置,斜坡的低端对应路侧雨水管道;一对路边改蓄水池与路面改防水槽之间设置路边蓄水池隔墙,一对路边改蓄水池中均布设置路边蓄水池隔墙,路边蓄水池隔墙下部均布预留过水孔;下穿公路段两端的路边改蓄水池下方分别设置下穿公路雨水收集池,下穿公路雨水收集池底部分别设置聚集水池,聚集水池中分别设置潜水泵,潜水泵上端的排水口分别与路边改蓄水池的上部之间设置雨水提升管道;下穿公路段一侧的两个下穿公路雨水收集池上部之间设置下穿雨水收集管道;
7.斜坡改防水槽、底部水沟的底部两端对应下穿雨水收集管道分别预留排水口,斜坡改防水槽、底部水沟的排水口分别与下穿雨水收集管道之间设置雨水的排水分管道;
8.原有的下穿公路段进行改建施工时,将横向公路的下穿公路段、下穿公路斜坡段路面进行拆除后,通过人工对下穿公路段、下穿公路斜坡段两侧开挖施工下穿雨水收集管道的管道沟槽,两侧的管道沟槽底部分别安装两根下穿雨水收集管道,每根下穿雨水收集管道中心和两侧分别安装三个三通管道接口,三个三通管道接口向上安装;底部水沟的两端对应中心的三通管道接口之间安装下水分管道,三个三通管道接口分别对应两个斜坡改防水槽、一个底部水沟两端的位置安装;
9.两侧的下穿雨水收集管道沟槽的两端分别通过人工开挖两对下穿公路雨水收集池的沟槽,沟槽底部分别开挖聚集水池的水池沟槽,水池沟槽中分别施工聚集水池模型,水池沟槽与模型之间预留混凝土层的腔体,腔体中通过人工浇筑混凝土。
10.下穿公路雨水收集池的的沟槽中安装施工雨水收集池支撑模型,沟槽与雨水收集池支撑模型之间预留混凝土层的腔体,腔体中通过人工施工钢筋笼、浇筑混凝土;雨水收集池支撑模型上部一侧预制下穿雨水收集管道的接头,接头中分别对接安装下穿雨水收集管道;下穿公路雨水收集池、聚集水池的混凝土凝固后分别进行脱模、拆除,下穿公路雨水收集池的上口部通过人工安装盖板,盖板对应聚集水池的上方预留管道口,管道口中安装雨水提升管道,雨水提升管道下端的聚集水池中安装潜水泵,雨水提升管道上端预留排水口。
11.下穿公路斜坡段下部的路面横向开挖施工斜坡改防水槽的斜坡沟槽,斜坡沟槽开挖施工完成后,斜坡沟槽中通过人工施工钢筋笼,钢筋笼中分段施工支撑隔墙钢筋笼,隔墙钢筋笼工完成后,钢筋笼分段施工支撑至少三个斜坡改防水槽的模型,相邻两个模型之间为隔墙钢筋笼,相邻两个模型之间预制过透水孔模型,斜坡改防水槽的沟槽两端模型的下部分别与三通管道接口之间安装下水分管道,钢筋笼施工完成后,通过人工对斜坡改防水槽的沟槽与模型之间施工浇筑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凝固后,通过人工对斜坡改防水槽中的模型进行脱模、拆除,模型脱模后,通过人工对斜坡改防水槽的口部安装阴井盖;至此,完成下穿雨水收集管道分别与斜坡改防水槽、底部水沟、下穿公路雨水收集池的下穿雨水管道的改建施工,下穿管道施工施工完成后,通过人工对管道沟槽进行土方填埋、夯实;
12.下穿公路段两对下穿公路斜坡段上端与横向公路横向加高路基垫层施工为坡顶防水带,坡顶防水带外侧的路面防水斜坡的路面通过人工横向开挖路面改防水槽的路面改防水沟槽;路面改防水沟槽两端管道沟槽土方的上部分别预留两个路边改蓄水池的蓄水池沟槽,路面改防水沟槽的底部高于蓄水池沟槽进行底部施工。
13.路面改防水沟槽、蓄水池沟槽施工完成后为u形的路面沟槽,通过人工对路面沟槽中施工钢筋笼,钢筋笼中分段施工支撑隔墙钢筋笼,隔墙钢筋笼工完成后,路面改防水沟槽的钢筋笼分段安装路面改防水槽的模型,相邻两个模型之间施工隔墙的钢筋笼,相邻两个模型之间预制过透水孔的模型;
14.u形的路面沟槽两侧的钢筋笼中分段安装路边改蓄水池的模型,相邻两个模型之间施工隔墙的钢筋笼,相邻两个模型之间预制过透水孔的模型;路面改防水槽、路边改蓄水池的模型安装完成后,模型分别与路面改防水沟槽、蓄水池沟槽之间为u形的空腔,通过人工对u形的空腔、底部中进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凝固后的模型通过人工拆除模型进行脱模,脱模后的u形的路面沟槽形成路面改防水槽、路边改蓄水池;雨水提升管道上端预留排水口对应路边改蓄水池通过人工进行安装;雨水提升管道安装完成后,路面改防水槽、路边改蓄水池的口部通过人工安装阴井盖;阴井盖安装完成后分别对横向公路的下穿公路段、下穿公路斜坡段、坡顶防水带、路面防水斜坡进行路面施工。
15.当雨天连续的降水量大时,横向公路两端的雨水通过路面改防水槽、路边改蓄水池进行收集,通过路侧雨水管道进行排水;下穿公路斜坡段的雨水通过斜坡改防水槽,下穿公路段的雨水通过底部水沟收集,斜坡改防水槽、底部水沟收集的雨水通过路侧雨水管道分别排入两对的下穿公路雨水收集池,下穿公路雨水收集池分别通过潜水泵的提升管道进行提升排水,提升排水雨水进入路边改蓄水池后通过路侧雨水管道进行排水,路侧雨水管道排出的雨水排入附近的河道。
16.有益效果:本发明在原有下穿公路斜坡段的下部、上端分别横向修建路面改防水槽、斜坡改防水槽,连续下大雨时,路面改防水槽、斜坡改防水槽能够分别收集下穿公路斜坡段的下部、上端路面上的雨水,路面改防水槽能够防止路面的雨水进入下穿公路斜坡段的路面;斜坡改防水槽能够防止雨水进入桥下横穿公路段,路面改防水槽、斜坡改防水槽收集的雨水进入路边改蓄水池后通过路侧雨水管道排入附近的河道,确保下穿公路段无集水,防止集水淹没车辆,保证车辆的正常通行和乘车人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18.图1是总装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图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2.图1、2、3、4中:纵向公路桥1、横向公路2、下穿公路段3、下穿公路斜坡段4、斜坡改防水槽5、路面改防水槽6、支撑隔墙6-1、阴井盖6-2、底部水沟7、底部水沟隔墙7-1、路边改蓄水池8、路边蓄水池隔墙8-1、坡顶防水带9、路面防水斜坡10、下穿公路雨水收集池11、潜水泵12、聚集水池13、路侧雨水管道14、滤水盖板15、雨水提升管道16、下穿雨水收集管道
17。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实施例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4.实施例1
25.纵向公路桥1横向交叉设置横向公路2,纵向公路桥1下面设置为下穿公路段3,下穿公路段3中部横向预留底部水沟7,底部水沟7中均布设置底部水沟隔墙7-1,底部水沟7上口均布设置滤水盖板15;下穿公路段3两端设置为一对下穿公路斜坡段4,一对下穿公路斜坡段4下部分别横向预留一对斜坡改防水槽5,斜坡改防水槽5上口均布设置滤水盖板15;一对下穿公路斜坡段4上端分别横向设置坡顶防水带9,两端的坡顶防水带9分别与横向公路2的路面之间设置为路面防水斜坡10,路面防水斜坡10的中部横向分别预留路面改防水槽6,路面改防水槽6中均布设置支撑隔墙6-1,支撑隔墙6-1下部均布预留过水孔,路面改防水槽6上口设置滤水盖板15;
26.横向公路2两侧对称设置一对路边改蓄水池8,路边改蓄水池8中分别均布设置路边蓄水池隔墙8-1,一对路边改蓄水池8上口设置滤水盖板15,一对路边改蓄水池8的一端分别对应路面改防水槽6设置,一对路边改蓄水池8与路面改防水槽6设置为u形的路面雨水收集口;
27.路边改蓄水池8的底部设置为斜坡,斜坡的高端对应路面改防水槽6设置,斜坡的低端对应路侧雨水管道14;一对路边改蓄水池8与路面改防水槽6之间设置路边蓄水池隔墙8-1,一对路边改蓄水池8中均布设置路边蓄水池隔墙8-1,路边蓄水池隔墙8-1下部均布预留过水孔;下穿公路段3两端的路边改蓄水池8下方分别设置下穿公路雨水收集池11,下穿公路雨水收集池11底部分别设置聚集水池13,聚集水池13中分别设置潜水泵12,潜水泵12上端的排水口分别与路边改蓄水池8的上部之间设置雨水提升管道16;下穿公路段3一侧的两个下穿公路雨水收集池11上部之间设置下穿雨水收集管道17;
28.斜坡改防水槽5、底部水沟7的底部两端对应下穿雨水收集管道17分别预留排水口,斜坡改防水槽5、底部水沟7的排水口分别与下穿雨水收集管道17之间设置雨水的排水分管道;
29.原有的下穿公路段3进行改建施工时,将横向公路2的下穿公路段3、下穿公路斜坡段4路面进行拆除后,通过人工对下穿公路段3、下穿公路斜坡段4两侧开挖施工下穿雨水收集管道17的管道沟槽,两侧的管道沟槽底部分别安装两根下穿雨水收集管道17,每根下穿雨水收集管道17中心和两侧分别安装三个三通管道接口,三个三通管道接口向上安装;底部水沟7的两端对应中心的三通管道接口之间安装下水分管道,三个三通管道接口分别对应两个斜坡改防水槽5、一个底部水沟7两端的位置安装;
30.两侧的下穿雨水收集管道17沟槽的两端分别通过人工开挖两对下穿公路雨水收集池11的沟槽,沟槽底部分别开挖聚集水池13的水池沟槽,水池沟槽中分别施工聚集水池13模型,水池沟槽与模型之间预留混凝土层的腔体,腔体中通过人工浇筑混凝土。
31.实施例2
32.下穿公路雨水收集池11的的沟槽中安装施工雨水收集池支撑模型,沟槽与雨水收集池支撑模型之间预留混凝土层的腔体,腔体中通过人工施工钢筋笼、浇筑混凝土;雨水收
集池支撑模型上部一侧预制下穿雨水收集管道的接头,接头中分别对接安装下穿雨水收集管道17;下穿公路雨水收集池11、聚集水池13的混凝土凝固后分别进行脱模、拆除,下穿公路雨水收集池11的上口部通过人工安装盖板,盖板对应聚集水池13的上方预留管道口,管道口中安装雨水提升管道16,雨水提升管道16下端的聚集水池13中安装潜水泵12,雨水提升管道16上端预留排水口。
33.实施例3
34.下穿公路斜坡段4下部的路面横向开挖施工斜坡改防水槽5的斜坡沟槽,斜坡沟槽开挖施工完成后,斜坡沟槽中通过人工施工钢筋笼,钢筋笼中分段施工支撑隔墙钢筋笼,隔墙钢筋笼工完成后,钢筋笼分段施工支撑至少三个斜坡改防水槽的模型,相邻两个模型之间为隔墙钢筋笼,相邻两个模型之间预制过透水孔模型,斜坡改防水槽5的沟槽两端模型的下部分别与三通管道接口之间安装下水分管道,钢筋笼施工完成后,通过人工对斜坡改防水槽5的沟槽与模型之间施工浇筑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凝固后,通过人工对斜坡改防水槽5中的模型进行脱模、拆除,模型脱模后,通过人工对斜坡改防水槽5的口部安装阴井盖6-2;至此,完成下穿雨水收集管道17分别与斜坡改防水槽5、底部水沟7、下穿公路雨水收集池11的下穿雨水管道的改建施工,下穿管道施工施工完成后,通过人工对管道沟槽进行土方填埋、夯实;
35.下穿公路段3两对下穿公路斜坡段4上端与横向公路2横向加高路基垫层施工为坡顶防水带9,坡顶防水带9外侧的路面防水斜坡10的路面通过人工横向开挖路面改防水槽6的路面改防水沟槽;路面改防水沟槽两端管道沟槽土方的上部分别预留两个路边改蓄水池8的蓄水池沟槽,路面改防水沟槽的底部高于蓄水池沟槽进行底部施工。
36.实施例4
37.路面改防水沟槽、蓄水池沟槽施工完成后为u形的路面沟槽,通过人工对路面沟槽中施工钢筋笼,钢筋笼中分段施工支撑隔墙钢筋笼,隔墙钢筋笼工完成后,路面改防水沟槽的钢筋笼分段安装路面改防水槽6的模型,相邻两个模型之间施工隔墙的钢筋笼,相邻两个模型之间预制过透水孔的模型;
38.u形的路面沟槽两侧的钢筋笼中分段安装路边改蓄水池8的模型,相邻两个模型之间施工隔墙的钢筋笼,相邻两个模型之间预制过透水孔的模型;路面改防水槽6、路边改蓄水池8的模型安装完成后,模型分别与路面改防水沟槽、蓄水池沟槽之间为u形的空腔,通过人工对u形的空腔、底部中进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凝固后的模型通过人工拆除模型进行脱模,脱模后的u形的路面沟槽形成路面改防水槽6、路边改蓄水池8;雨水提升管道16上端预留排水口对应路边改蓄水池8通过人工进行安装;雨水提升管道16安装完成后,路面改防水槽6、路边改蓄水池8的口部通过人工安装阴井盖6-2;阴井盖6-2安装完成后分别对横向公路2的下穿公路段3、下穿公路斜坡段4、坡顶防水带9、路面防水斜坡10进行路面施工。
39.实施例5
40.当雨天连续的降水量大时,横向公路2两端的雨水通过路面改防水槽6、路边改蓄水池8进行收集,通过路侧雨水管道14进行排水;下穿公路斜坡段4的雨水通过斜坡改防水槽5,下穿公路段3的雨水通过底部水沟7收集,斜坡改防水槽5、底部水沟7收集的雨水通过路侧雨水管道14分别排入两对的下穿公路雨水收集池11,下穿公路雨水收集池11分别通过潜水泵12的提升管道进行提升排水,提升排水雨水进入路边改蓄水池8后通过路侧雨水管
道14进行排水,路侧雨水管道14排出的雨水排入附近的河道。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