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承台基础结构防水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861637发布日期:2022-04-30 11:18阅读:1379来源:国知局
一种承台基础结构防水施工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承台基础结构防水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现代建筑的地下防水十分重要,在设计及施工环节时就要做好,否则后期修补花费巨大,并且效果有限,很容易造成反复修补这种拉锯战,而无法彻底解决。目前已有的采用防水卷材的施工方法仅是利用防水卷材的铺贴及搭接形成一种防水保护层,无法进一步在承台内积水时改善防水效果和为承台排水、加快施工速度,且现有的防水卷材铺贴方式的防水效果不好。实际中很多深基坑、大底板工程在承台防水施工完成钢筋绑扎需要时间,此期间下雨承台就会积水,若遇到大雨承台的防水卷材就会泡水,对防水质量严重影响,并且承台积水后的排水速度也影响着底板浇筑施工速度和成型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承台基础结构防水施工方法,所述承台基础结构防水施工方法解决了承台积水后的排水速度慢、防水效果不好的问题。
4.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承台基础结构防水施工方法,应用于基坑,所述承台基础结构防水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在所述基坑的底面挖多个承台槽,并在每个所述承台槽的底部挖集水井;
6.向每个所述承台槽的底部浇筑砼垫层,并在每个所述砼垫层的四周砌筑砖胎膜;
7.在多个所述砖胎膜之间填充侧垫层;
8.向每个所述砼垫层的上表面浇筑基础垫层,以使得所述基础垫层的上表面远离所述集水井的一侧高于靠近所述集水井的一侧;
9.在多个所述基础垫层的上表面、多个所述集水井的表面、多个所述砖胎膜的表面和所述侧垫层的上表面铺设第一防水层;
10.将排水装置设置于任一所述集水井中,并在多个所述承台槽之间搭设虹吸系统,以使得多个所述承台槽内的积水通过所述虹吸系统汇入设置有所述排水装置的所述集水井中,并通过所述排水装置排出所述基坑。
11.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承台基础结构防水施工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在基坑的底面挖多个承台槽,在每个承台槽的底部挖集水井,浇筑每个基础垫层时使其上表面具有坡度,设置第一防水层对承台基础结构的表面进行防水保护,通过搭设虹吸系统将集水井中的积水排入相邻的承台槽中,积水会沿着基础垫层形成的斜坡流入集水井中,多个承台槽间使用虹吸系统将多个承台槽内的水排到设置有排水装置的集水井内,再通过排水装置将水排出基坑,解决了承台积水后的排水速度慢、防水效果不好的问题。
12.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在多个所述基础垫层的上表面、多个所述集水井的表面、多个所述砖胎膜的表面和所述侧垫层的上表面铺设第一防水层包括以下步骤:
13.在多个所述基础垫层的上表面、多个所述集水井的表面、多个所述砖胎膜的表面涂抹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并在所述侧垫层的上表面涂抹水泥基无机防水涂料,以形成第一过渡层;
14.在所述第一过渡层的上表面铺贴第一防水卷材;
15.在所述第一防水卷材的上表面铺设砂浆,以形成第一保护层。
16.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防水卷材搭接缝宽80mm,且相邻两短边搭接缝的间距不小于500mm。
17.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在多个所述砖胎膜之间填充侧垫层包括以下步骤:
18.在每个所述承台槽内增加斜撑回顶,以支撑所述砖胎膜;
19.向多个所述砖胎膜之间填充夯实土,以形成夯实土层;
20.向所述夯实土层的上表面和多个所述砖胎膜的上表面浇筑混凝土,以形成混凝土层;
21.拆除所述斜撑回顶。
22.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承台基础结构还包括桩头,所述承台基础结构防水施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23.在所述桩头的桩顶和暴露的桩身涂抹所述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以形成第二过渡层;
24.将橡胶沥青涂抹于所述桩头与所述基础垫层的交界处,以形成第二保护层;
25.在所述第二保护层的上表面铺贴第二防水卷材;
26.向所述第二防水卷材的上表面涂抹所述橡胶沥青,以形成第三保护层。
27.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虹吸系统包括多个虹吸管系,每个所述虹吸管系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承台槽之间,且所述虹吸管系的一端伸入一个所述承台槽的所述集水井中,另一端伸入另一个所述承台槽中。
28.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虹吸管系皆包括:
29.第一真空阀,其一端通过管路伸入所述集水井内;
30.第二真空阀,其一端通过抽真空阀与所述第一真空阀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抽真空阀用于连接真空机;
31.第一阀门,其一端与所述第二真空阀的另一端连接;
32.第二阀门,其一端与所述第一阀门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通过管路伸入所述承台槽中;所述第二阀门与所述第一阀门之间的盛水管中开设有进水口。
33.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集水井挖设于所述承台槽底部的角落处。
34.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基础垫层的上表面的坡度皆为0.3%。
35.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36.本发明的上述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37.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承台基础结构防水施工方法的流程图;
38.图2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承台基础结构防水施工方法的流程图;
39.图3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承台基础结构防水施工方法的流程图;
40.图4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承台基础结构防水施工方法的流程图;
41.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承台基础结构的阴阳角的结构图;
42.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承台基础结构的部分结构图;
43.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排水装置的布局示意图;
44.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虹吸系统和排水装置的布局示意图;
45.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础垫层的上表面的坡度方向示意图;
46.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防水卷材和第二防水卷材的铺贴示意图;
47.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桩头和第二防水层的结构图;
48.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防水层的结构图。
49.附图标记:
50.基坑100;
51.承台槽200、集水井210、砼垫层220、砖胎膜230、基础垫层240;
52.侧垫层300、夯实土层310、混凝土层320;
53.排水装置400;
54.第一过渡层510、第一防水卷材520、第一保护层530;
55.虹吸管系600、第一真空阀610、第二真空阀620、抽真空阀621、第一阀门630、第二阀门640、进水口641;
56.桩头700;
57.第二过渡层810、第二保护层820、第二防水卷材830、第三保护层840;
58.圆弧结构900、附加加强层910、第三防水卷材920。
具体实施方式
59.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60.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61.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62.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63.下面参考图1至图12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承台基础结构防水施工方法。
64.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承台基础结构防水施工方法,应用于基坑100,承台基础结构防水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5.在基坑100的底面挖多个承台槽200,并在每个承台槽200的底部挖集水井210;
66.向每个承台槽200的底部浇筑砼垫层220,并在每个砼垫层220的四周砌筑砖胎膜230;
67.在多个砖胎膜230之间填充侧垫层300;
68.向每个砼垫层220的上表面浇筑基础垫层240,以使得基础垫层240的上表面远离集水井210的一侧高于靠近集水井210的一侧;
69.在多个基础垫层240的上表面、多个集水井210的表面、多个砖胎膜230的表面和侧垫层300的上表面铺设第一防水层;
70.将排水装置400设置于任一集水井210中,并在多个承台槽200之间搭设虹吸系统,以使得多个承台槽200内的积水通过虹吸系统汇入设置有排水装置400的集水井210中,并通过排水装置400排出基坑100。
71.在基坑100的底面挖多个承台槽200,并在每个承台槽200的底部挖集水井210,在雨天,承台槽200中的积水可以集中到集水井210中,方便排出。每个承台槽200的底部浇筑了砼垫层220,并在每个砼垫层220的四周砌筑砖胎膜230,砌筑砖胎膜230完成后,可以向多个砖胎膜230之间填充侧垫层300。之后,再向每个砼垫层220的上表面浇筑基础垫层240,基础垫层240的上表面具有一定的坡度(远离集水井210的一侧高于靠近集水井210的一侧),雨水落入承台槽200中,水可以沿着基础垫层240形成的斜坡流入集水井210中,积水则不会停留在基础垫层240上,可以让基础垫层240不被持续浸泡。在多个基础垫层240的上表面、多个集水井210的表面、多个砖胎膜230的表面和侧垫层300的上表面铺设第一防水层可以对承台基础结构的表面进行防水保护。将排水装置400设置于任一集水井210中,并在多个承台槽200之间搭设虹吸系统,在雨天,承台槽200中积水后,可以通过搭设好的虹吸系统将多个承台槽200内的积水汇入设置有排水装置400的集水井210中,再统一由排水装置400将集水井210中的积水排出基坑100,排水效率高,成本低。
72.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承台基础结构防水施工方法,在基坑100的底面挖多个承台槽200,并在每个承台槽200的底部挖集水井210,浇筑每个基础垫层240时使其上表面具有坡度,浇筑完基础垫层240后铺设第一防水层从而对承台基础结构的表面进行防水保护,通过搭设虹吸系统将集水井210中的积水排入相邻的承台槽200中,积水会沿着基础垫层240形成的斜坡流入集水井210中,多个承台槽200间使用虹吸系统将多个承台槽200内的水排到设置有排水装置400的集水井210内,再通过排水装置400将水排出基坑100,解决了承台积水后的排水速度慢、防水效果不好的问题。
73.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和图12,在多个基础垫层240的上表面、多个集水井210的表面、多个砖胎膜230的表面和侧垫层300的上表面铺设第一防水层包括以下步骤:
74.在多个基础垫层240的上表面、多个集水井210的表面、多个砖胎膜230的表面涂抹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并在侧垫层300的上表面涂抹水泥基无机防水涂料,以形成第一过渡层510;
75.在第一过渡层510的上表面铺贴第一防水卷材520;
76.在第一防水卷材520的上表面铺设砂浆,以形成第一保护层530。
77.在多个基础垫层240的上表面、多个集水井210的表面、多个砖胎膜230的表面涂抹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并在侧垫层300的上表面涂抹水泥基无机防水涂料,以形成第一过渡层510来辅助铺贴第一防水卷材520,可以减少第一防水卷材520与基础垫层240的上表面、集水井210的表面、砖胎膜230的表面和侧垫层300的上表面因粘接不牢而破坏第一防水层的弊端。在雨天,承台槽200中有积水时,基础垫层240的上表面、集水井210的表面、砖胎膜230的表面容易被积水浸泡,在潮湿的环境下,涂抹的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结晶填充基础混凝土的缝隙,从而达到防渗漏的目的,在涂抹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前,需要将表面的积水清理后方可进行涂抹。在不容易有大量积水的侧垫层300的上表面则可以直接涂抹水泥基无机防水涂料作为第一过渡层510来辅助铺贴第一防水卷材520。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水泥基无机防水涂料为普通的防水卷材处理剂,在此不作赘述。在第一过渡层510的上表面铺贴第一防水卷材520,第一防水卷材520为普通的防水卷材材料,在此不作赘述。在第一防水卷材520的上表面铺设砂浆,以形成第一保护层530,第一保护层530可以降低第一防水卷材520的损坏几率。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砂浆可以作为防水保护层设置在防水卷材上为公知技术,在此不作赘述。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保护层530还可以采用其他可以作为防水卷材的保护层的材料,不能看作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78.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0,第一防水卷材520搭接缝宽80mm,且相邻两短边搭接缝的间距不小于500mm。铺贴第一防水卷材520时,第一防水卷材520搭接在已经铺贴好的第一防水卷材520的边缘,搭接缝宽80mm,相邻两短边搭接缝的间距不小于500mm。采用搭接的方式可以加强第一防水卷材520的防水效果,减少积水从过小的搭接缝中渗透而导致破坏防水效果。相邻两短边搭接缝具有一定间距可以降低施工难度,节省施工时间,减少因搭接缝渗透而导致的第一防水卷材520的修补施工。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防水卷材520的搭接缝的宽度和相邻两短边搭接缝的间距的具体值不能看作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79.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3和图6,在多个砖胎膜230之间填充侧垫层300包括以下步骤:
80.在每个承台槽200内增加斜撑回顶,以支撑砖胎膜230;
81.向多个砖胎膜230之间填充夯实土,以形成夯实土层310;
82.向夯实土层310的上表面和多个砖胎膜230的上表面浇筑混凝土,以形成混凝土层320;
83.拆除斜撑回顶。
84.在每个承台槽200内增加斜撑回顶之后,向多个砖胎膜230之间填充夯实土,斜撑回顶可以对砖胎膜230起到支撑作用,使得在回填夯实土时,防止砖胎膜230倒塌,填充完夯实土层310后向夯实土层310的上表面和多个砖胎膜230的上表面浇筑混凝土,以形成混凝土层320,待混凝土层320干了之后,便可拆除斜撑回顶。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回填夯实土层310和浇筑混凝土层320为公知技术,在此不作赘述。
85.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4和图11,承台基础结构还包括桩头700,承台基础结构防水施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86.在桩头700的桩顶和暴露的桩身涂抹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以形成第二过渡层810;
87.将橡胶沥青涂抹于桩头700与基础垫层240的交界处,以形成第二保护层820;
88.在第二保护层820的上表面铺贴第二防水卷材830;
89.向第二防水卷材830的上表面涂抹橡胶沥青,以形成第三保护层840。
90.在桩头700的桩顶和暴露的桩身涂抹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使得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与桩头700的桩顶和暴露的桩身发生化学反应填充缝隙,再将橡胶沥青涂抹于桩头700与基础垫层240的交界处形成第二保护层820,此时就可以在第二保护层820的上表面铺贴第二防水卷材830,最后向第二防水卷材830的上表面涂抹橡胶沥青,以形成第三保护层840。桩头700的顶部高于基础垫层240,桩头700与基础垫层240的交界处不在同一平面,因此需要设置第二保护层820后再设置第二防水卷材830,然后在第二防水卷材830上再设置一层第三保护层840来更好的防止水渗透。橡胶沥青为一种新型特级橡胶防水涂料,具有很好的防水防潮效果,运用到桩头700的桩身与基础垫层240的交界处可以很好的实现桩头700的防水。桩头700的顶部高于基础垫层240,同样会面临积水浸泡的问题,在桩头700上设置第二防水层可以对桩头700以及桩头700与基础垫层240的交界处进行有效防水。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第二保护层820和第三保护层840还可以采用其他可以作为防水卷材的保护层的材料,不能看作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91.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6至图9,虹吸系统包括多个虹吸管系600,每个虹吸管系600设置在相邻两个承台槽200之间,且虹吸管系600的一端伸入一个承台槽200的集水井210中,另一端伸入另一个承台槽200中。搭设好多个虹吸管系600和一个排水装置400后,将多个承台槽200中的积水通过多个虹吸管系600汇入设置有排水装置400的集水井210中,再使用排水装置400将积水排出基坑100旁的排水沟内,这样不仅能节能省材,降低成本,排水效率也会提高。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排水装置400可以为抽水泵或其他可以排水的装置,不能看作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92.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6至图9,每个虹吸管系600皆包括:第一真空阀610、第一真空阀610、第一阀门630、第二阀门640。第一真空阀610,其一端通过管路伸入集水井210内;第二真空阀620,其一端通过抽真空阀621与第一真空阀610的另一端连接;抽真空阀621用于连接真空机;第一阀门630,其一端与第二真空阀620的另一端连接;第二阀门640,其一端与第一阀门630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通过管路伸入承台槽200中;第二阀门640与第一阀门630之间的盛水管中开设有进水口641。
93.第一真空阀610和第二真空阀620之间的管路为真空区段管,第一阀门630和第二阀门640之间的管路为盛水区段管,真空区段管与盛水区段管通过管内的螺纹连接。使用虹吸管系600汇水时,首先通过抽真空阀621接真空机,然后打开真空机将真空区段管抽至负压状态,再往盛水区段管的进水口641加水,水加满后用盖子封闭进水口641,然后打开第一真空阀610,通过负压将水吸满真空区段管,再依次打开第二真空阀620、第一阀门630、第二阀门640,且中间间隔时间不能太长,以免负压消失,水回流,真空区段管侧的集水井210中的积水就会主动流入盛水区段管侧的承台槽200内。使用虹吸管系600汇水的操作简单,材料成本低。
94.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6至图9,集水井210挖设于承台槽200底部的角落处。挖好多个承台槽200后,在每个承台槽200的底部的角落处挖集水井210,可以更方便配合虹吸系统和排水装置400进行承台基础结构的排水作业。在此,需要说明的是,还可以
在承台槽200的底部的其他位置挖集水井210,不能看作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95.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6至图9,每个基础垫层240的上表面的坡度皆为0.3%。需要说明的是,每个基础垫层240的上表面的坡度只要能使承台槽200中的积水沿着基础垫层240形成的斜坡流入集水井210中即可,不能看作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96.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5至图12,在基坑100底面挖多个承台槽200,并在每个承台槽200的底部挖300
×
300
×
300mm的集水井210,之后浇筑100mm的混凝土作为砼垫层220,找平、待砼垫层220硬化,放线后砌筑高度超过1800mm的砖胎膜230并抹灰抹平,砖胎膜230采用m7.5砂浆、mu10砖。在砼垫层220的上表面浇筑200~300mm的p6抗渗混凝土作为基础垫层240,浇筑基础垫层240时使其上表面的坡度为0.3%,以使得积水可以沿着基础垫层240形成的斜坡流入集水井210中。清理承台基础结构的表面,使得表面无积水后进行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的施工。另外,将承台基础结构的阴阳角等处抹成圆弧结构900,并在圆弧结构900的上表面设置附加加强层910,再在附加加强层910上铺设第三防水卷材920,防止阴阳角等处被积水渗透。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结构的尺寸皆不能看作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97.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98.尽管上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