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水利工程防水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22843发布日期:2022-03-19 22:56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水利工程防水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防水排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水利工程防水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2.水利工程是指为了控制、调节和利用自然界的地面水和地下水以达到除害兴利的目的而兴建的各种工程,在对水进行调取分配时需对水中存在的淤泥进行适当清理,增加排水装置的稳定性。
3.现有的水利工程防水排水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存在淤泥堵塞的问题,不便使用者进行清理收集,影响排水效果以及水泵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水利工程防水排水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水利工程防水排水装置,包括引导主框和支撑架,所述引导主框外部的左端设置有引入框,且引入框的下端安装有衔接框,所述衔接框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底框,所述支撑架位于连接底框底部的外部,所述引入框外部的左端设置有横置管,且横置管的外部安装有辅助框,所述辅助框后端的外部卡合设置有挡板,所述引入框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连接管,且第一连接管的外部安装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外部设置有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外部靠近横置管的一端安装有引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第三连接管的末端转动设置有内置盘,且内置盘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滤板,所述第一滤板内部的两端均设置有螺纹柱,且螺纹柱外部的两端螺纹安装有紧固转块,所述螺纹柱外部的一端设置有加固杆,且加固杆的内部一体化安装有内置槽,所述内置槽的内部螺纹安装有辅助杆,所述加固杆的底部卡合设置有第二滤板。
6.可选的,所述第二滤板与第一滤板之间相互平行,且第一滤板与内置盘卡合连接。
7.可选的,所述加固杆之间均为等距离分布,且加固杆与辅助杆相互垂直,并且辅助杆之间均为等距离分布。
8.可选的,所述内置盘的下端安装有底置滤框,且底置滤框底部的内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内部的两端均安装有侧置杆,且侧置杆外部的一端连接有刮板,所述底板底部外部的两端设置有第一液压气杆,且第一液压气杆的外部安装有第一保护层。
9.可选的,所述底板后端的外部设置有延伸底板,且延伸底板内部的一端安装有第二保护层,所述第二保护层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液压气杆,所述第二液压气杆外部的一端安装有推板。
10.可选的,所述推板与底板之间相互垂直,且底板与底置滤框卡合连接,并且底置滤框为沙漏型结构。
11.可选的,所述第一保护层的内部设置有撑架,且撑架的形状为圆心结构,并且撑架与第一保护层紧密贴合。
12.可选的,所述辅助框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水中淤泥进行再过滤的辅助组件,且辅助组件包括滤管、固定框和内置框,所述滤管外部的一端连通设置有竖置管,且竖置管的底部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外部的一端设置有出水管,且出水管的外部安装有出水管外罩,所述滤管的底部两侧连通设置有固定框,且固定框的内部螺纹安装有内置框。
13.可选的,所述辅助组件的下端设置有用于检测出水的报警组件,且报警组件包括外封框、内封框和漏水报警器,所述外封框的内部设置有内封框,且内封框的内部安装有漏水报警器。
14.可选的,所述引导主框的内部一体化安装有转槽,且转槽的内部螺纹设置有紧固盖。
1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水利工程防水排水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6.水利工程防水排水装置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根据水流量对水通过量进行控制,且在水进行抽取时能够对水肿淤泥进行二次除淤处理,有效避免淤泥加多导致排水用的水泵内部产生拥堵的问题,同时可在淤泥过滤结束之后对淤泥进行清理,避免淤泥较多因水流流速问题导致淤泥上浮,减少产生拥堵的可能,并且能够对排水装置内部的水泵进行保护,避免浸泡在水中影响使用寿命,具有预警防水措施。
17.1.该一种基于水利工程防水排水装置,能够利用引导主框内部转槽的设计对水进行接入,且能够通过水的面积对转槽与紧固盖之间的封闭状态进行控制,在水面积较大时可把所有的紧固盖打开,使得转槽处于开放状态,水流较小时选择性的对紧固盖进行打开使用,结构简单,而且转槽设置有三个,分别与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相连接,上述三个连接管垂直贯穿内置盘,减少了因水流问题,淤泥上浮抽走的问题;
18.2.该一种基于水利工程防水排水装置,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的末端伸入至底置滤框内部,能够利用底置滤框形状结构的设计使得淤泥从底置滤框中间部位向下沉降,避免了淤泥上浮,而且有效减少抽水过程中水流的冲击,增加沉降效果,能够利用内置盘的设计对水从中部进行分离,可有效对水进行分隔,增加对淤泥的分隔效果;
19.3.该一种基于水利工程防水排水装置,能够利用内置盘内部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的设计可在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把水排入至底置滤框的内部时,当底置滤框充满过滤之后的水会从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上端溢出,从而利用上述两者的设计可对水中异物进行阻隔,实现对水与异物之间的分离,同时双重过滤有效增加对水中异物的过滤效果,而且能够利用等距分布的加固杆和螺纹安装在加固杆内部的辅助杆能够对整个内置盘内部的滤板进行支撑,避免水流冲击产生变型;
20.4.该一种基于水利工程防水排水装置,通过滤管“w”形状结构的设计能够对水中淤泥进行再次的过滤除杂处理,结构简单,淤泥最终会沉降值滤管下端进入至内置框中,使用者可定期对对内置框进行转动使得其从固定框的内部分离开来,便于使用者对内置框内部淤泥进行清理;
21.5.该一种基于水利工程防水排水装置,整个抽取排水用的水泵设置在报警组件的下方,外部处于一个无水的状态,从而能够在报警组件出现漏水时,能够利用漏水报警器的设计对内封框出现的水进行阻隔,避免内封框内部水向下继续渗漏导致水泵处于浸水状
态,且外封框和内封框的内部均为中空状结构,能够利用中空结构的设计为漏出的水进行接纳,避免水之间浸没水泵,便于使用者进行及时的处理,保持水泵处于无水状态,减少了使用者多次进行检修维护的频率。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发明整体立体外部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发明引入框、衔接框和连接底框连接内部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发明推板和底板连接侧视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发明第一保护层内部局部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本发明辅助框内部结构示意图;
27.图6为本发明引导主框结构示意图;
28.图7为本发明内置盘俯视结构示意图;
29.图8为本发明第一滤板侧视连接结构示意图;
30.图9为本发明加固杆侧视结构示意图。
31.图中:1、引导主框;2、引入框;3、衔接框;4、连接底框;5、横置管;6、挡板;7、辅助框;8、出水管外罩;9、支撑架;10、第一连接管;11、第二连接管;12、第三连接管;13、引入管;14、内置盘;15、底置滤框;16、推板;17、底板;18、侧置杆;19、第一保护层;20、第一液压气杆;21、刮板;22、第二保护层;23、第二液压气杆;24、延伸底板;25、撑架;26、辅助组件;2601、滤管;2602、固定框;2603、内置框;27、报警组件;2701、外封框;2702、内封框;2703、漏水报警器;28、竖置管;29、水泵;30、出水管;31、转槽;32、紧固盖;33、第一滤板;34、紧固转块;35、螺纹柱;36、加固杆;37、辅助杆;38、内置槽;39、第二滤板。
具体实施方式
32.请参阅图1至图9,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水利工程防水排水装置,包括引导主框1、引入框2、衔接框3、连接底框4、横置管5、挡板6、辅助框7、出水管外罩8、支撑架9、第一连接管10、第二连接管11、第三连接管12、引入管13、内置盘14、底置滤框15、推板16、底板17、侧置杆18、第一保护层19、第一液压气杆20、刮板21、第二保护层22、第二液压气杆23、延伸底板24、撑架25、辅助组件26、滤管2601、固定框2602、内置框2603、报警组件27、外封框2701、内封框2702、漏水报警器2703、竖置管28、水泵29、出水管30、转槽31、紧固盖32、第一滤板33、紧固转块34、螺纹柱35、加固杆36、辅助杆37、内置槽38、第二滤板39,引导主框1外部的左端设置有引入框2,且引入框2的下端安装有衔接框3,衔接框3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底框4,支撑架9位于连接底框4底部的外部,引入框2外部的左端设置有横置管5,且横置管5的外部安装有辅助框7,辅助框7后端的外部卡合设置有挡板6,引入框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连接管10,且第一连接管10的外部安装有第二连接管11,第二连接管11的外部设置有第三连接管12,第一连接管10外部靠近横置管5的一端安装有引入管13,第一连接管10、第二连接管11、第三连接管12的末端转动设置有内置盘14,且内置盘14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滤板33,第一滤板33内部的两端均设置有螺纹柱35,且螺纹柱35外部的两端螺纹安装有紧固转块34,螺纹柱35外部的一端设置有加固杆36,且加固杆36的内部一体化安装有内置槽38,内置槽38的内部螺纹安装有辅助杆37,加固杆36的底部卡合设置有第二滤板39,第二滤板39与第
一滤板33之间相互平行,且第一滤板33与内置盘14卡合连接,加固杆36之间均为等距离分布,且加固杆36与辅助杆37相互垂直,并且辅助杆37之间均为等距离分布,内置盘14的下端安装有底置滤框15,且底置滤框15底部的内部设置有底板17,底板17内部的两端均安装有侧置杆18,且侧置杆18外部的一端连接有刮板21,底板17底部外部的两端设置有第一液压气杆20,且第一液压气杆20的外部安装有第一保护层19,底板17后端的外部设置有延伸底板24,且延伸底板24内部的一端安装有第二保护层22,第二保护层22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液压气杆23,第二液压气杆23外部的一端安装有推板16,推板16与底板17之间相互垂直,且底板17与底置滤框15卡合连接,并且底置滤框15为沙漏型结构;
33.具体操作如下,第一连接管10、第二连接管11和第三连接管12的末端伸入至底置滤框15内部,能够利用底置滤框15形状结构的设计使得淤泥从底置滤框15中间部位向下沉降,避免了淤泥上浮,而且有效减少抽水过程中水流的冲击,增加沉降效果,能够利用内置盘14的设计对水从中部进行分离,可有效对水进行分隔,增加对淤泥的分隔效果,能够利用内置盘14内部第一滤板33和第二滤板39的设计可在第一连接管10、第二连接管11和第三连接管12把水排入至底置滤框15的内部时,当底置滤框15充满过滤之后的水会从第一滤板33和第二滤板39上端溢出,从而利用上述两者的设计可对水中异物进行阻隔,实现对水与异物之间的分离,同时双重过滤有效增加对水中异物的过滤效果,而且能够利用等距分布的加固杆36和螺纹安装在加固杆36内部的辅助杆37能够对整个内置盘14内部的滤板进行支撑,避免水流冲击产生变型,当淤泥沉降至底置滤框15的底部时,能够利用第一液压气杆20的设计带动底板17与底置滤框15分离开来,同步的与底板17相连接的延伸底板24会向下进行移动,通过底板17的向下移动可同步带动侧置杆18和刮板21沿着底置滤框15的内壁向下进行移动,可对底置滤框15内壁粘附的淤泥进行刮除,然后可利用第二液压气杆23的设计带动推板16进行移动,从而可对底板17内部的淤泥推出,实现对底置滤框15内部淤泥的清理。
34.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保护层19的内部设置有撑架25,且撑架25的形状为圆心结构,并且撑架25与第一保护层19紧密贴合;
35.能够在第一液压气杆20工作过程中能够同步带动材质为橡胶的第一保护层19进行移动,利用第一保护层19的设计可对第一液压气杆20进行包裹,避免外部异物对第一保护层19带来损伤,同时利用第一保护层19内部撑架25的设计能够对其进行支撑,增加第一保护层19与第一液压气杆20之间的空间,便于第一液压气杆20进行运作。
36.如图5所示,辅助框7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水中淤泥进行再过滤的辅助组件26,且辅助组件26包括滤管2601、固定框2602和内置框2603,滤管2601外部的一端连通设置有竖置管28,且竖置管28的底部安装有水泵29,水泵29外部的一端设置有出水管30,且出水管30的外部安装有出水管外罩8,滤管2601的底部两侧连通设置有固定框2602,且固定框2602的内部螺纹安装有内置框2603;
37.通过滤管2601“w”形状结构的设计能够对水中淤泥进行再次的过滤除杂处理,结构简单,淤泥最终会沉降值滤管2601下端进入至内置框2603中,使用者可定期对对内置框2603进行转动使得其从固定框2602的内部分离开来,便于使用者对内置框2603内部淤泥进行清理。
38.如图5所示,辅助组件26的下端设置有用于检测出水的报警组件27,且报警组件27
包括外封框2701、内封框2702和漏水报警器2703,外封框2701的内部设置有内封框2702,且内封框2702的内部安装有漏水报警器2703;
39.整个抽取排水用的水泵29设置在报警组件27的下方,外部处于一个无水的状态,从而能够在报警组件27出现漏水时,能够利用漏水报警器2703的设计对内封框2702出现的水进行阻隔,避免内封框2702内部水向下继续渗漏导致水泵29处于浸水状态,且外封框2701和内封框2702的内部均为中空状结构,能够利用中空结构的设计为漏出的水进行接纳,避免水之间浸没水泵29,便于使用者进行及时的处理,保持水泵29处于无水状态,减少了使用者多次进行检修维护的频率。
40.如图1和图6所示,引导主框1的内部一体化安装有转槽31,且转槽31的内部螺纹设置有紧固盖32;
41.能够利用引导主框1内部转槽31的设计对水进行接入,且能够通过水的面积对转槽31与紧固盖32之间的封闭状态进行控制,在水面积较大时可把所有的紧固盖32打开,使得转槽31处于开放状态,水流较小时选择性的对紧固盖32进行打开使用,结构简单,而且转槽31设置有三个,分别与第一连接管10、第二连接管11和第三连接管12相连接,上述三个连接管垂直贯穿内置盘14,减少了因水流问题,淤泥上浮抽走的问题。
42.综上,该一种基于水利工程防水排水装置,使用时,首先能够利用引导主框1内部转槽31的设计对水进行接入,且能够通过水的面积对转槽31与紧固盖32之间的封闭状态进行控制,在水面积较大时可把所有的紧固盖32打开,使得转槽31处于开放状态,水流较小时选择性的对紧固盖32进行打开使用,结构简单,而且转槽31设置有三个,分别与第一连接管10、第二连接管11和第三连接管12相连接,上述三个连接管垂直贯穿内置盘14,减少了因水流问题,淤泥上浮抽走的问题,然后第一连接管10、第二连接管11和第三连接管12的末端伸入至底置滤框15内部,能够利用底置滤框15形状结构的设计使得淤泥从底置滤框15中间部位向下沉降,避免了淤泥上浮,而且有效减少抽水过程中水流的冲击,增加沉降效果,能够利用内置盘14的设计对水从中部进行分离,即能够利用内置盘14内部第一滤板33和第二滤板39的设计可在第一连接管10、第二连接管11和第三连接管12把水排入至底置滤框15的内部时,当底置滤框15充满过滤之后的水会从第一滤板33和第二滤板39上端溢出,从而利用上述两者的设计可对水中异物进行阻隔,实现对水与异物之间的分离,同时双重过滤有效增加对水中异物的过滤效果,而且能够利用等距分布的加固杆36和螺纹安装在加固杆36内部的辅助杆37能够对整个内置盘14内部的滤板进行支撑,避免水流冲击产生变型,然后能够利用竖置管28的设计把入引入至辅助组件26中,通过滤管2601“w”形状结构的设计能够对水中淤泥进行再次的过滤除杂处理,淤泥最终会沉降值滤管2601下端进入至内置框2603中,使用者可定期对对内置框2603进行转动使得其从固定框2602的内部分离开来,最后整个抽取排水用的水泵29设置在报警组件27的下方,外部处于一个无水的状态,从而能够在报警组件27出现漏水时,能够利用漏水报警器2703的设计对内封框2702出现的水进行阻隔,避免内封框2702内部水向下继续渗漏导致水泵29处于浸水状态,且外封框2701和内封框2702的内部均为中空状结构,能够利用中空结构的设计为漏出的水进行接纳,避免水之间浸没水泵29,便于使用者进行及时的处理,最终过滤之后的水会从水泵29相连接的出水管30处流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