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淤泥区域旋挖灌注桩用护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72920发布日期:2021-10-16 10:14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淤泥区域旋挖灌注桩用护筒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灌注桩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淤泥区域旋挖灌注桩用护筒装置。


背景技术:

2.灌注桩是一种就位成孔,灌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而制成的桩。
3.对于淤泥区域进行灌注桩作业时,由于淤泥区中泥土含水量较大,土质稀软,因此在旋挖泥土前,需要在施工位置打入护筒,并从护筒内旋挖出泥土,向护筒内加入钢筋笼,并从护筒上口浇筑混凝土,护筒的作用就是避免淤泥区中淤泥直接混入灌注桩内,避免造成灌注桩断桩或者其它质量问题,浇筑完成后,再将护筒拉出,存在的不足之处是:由于护筒打入淤泥区中,护筒本身存在稳定性不佳的问题,较容易出现斜桩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淤泥区域旋挖灌注桩用护筒装置,以解决的护筒稳定性不佳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淤泥区域旋挖灌注桩用护筒装置,包括护筒本体,所述护筒本体的顶部边沿装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穿管,所述穿管内穿插有旋轴且旋轴的底部装设有螺锥,所述旋轴的顶部装设有旋杆,所述支撑板上装设有存水管。
6.优选的,所述护筒本体的上端口装设有浇入管,浇入管为锥形圆管结构。
7.优选的,所述旋轴的顶部装设有连接凸,连接凸上套设有插套,插套上装设有旋杆。
8.优选的,所述存水管上装设有微型泵,微型泵的吸水端连接有吸水管且吸水管插入存水管,微型泵的排水端连接有排水管。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淤泥区域旋挖灌注桩用护筒装置,将护筒本体打入淤泥区上的灌注桩施工位置,直至支撑板稳定贴附在淤泥上,通过旋挖设备取出护筒本体内的淤泥和干泥后,下抵旋杆,螺柱可穿透淤泥层,通过旋转旋杆,带动旋轴旋转,螺锥可不断下旋至泥土内,旋轴的长度设置大于淤泥厚度米,因此螺锥能够旋至淤泥下的土层中,而通过四侧的旋轴与穿管的插入配合以及支撑板的支撑,使得护筒本体更加稳定安置在淤泥内,解决了护筒存在稳定性不佳的问题。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12.图2为图1的局部剖切示意图;
13.图3为图2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4.图4为图2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护筒本体、2支撑板、3浇入管、4穿管、5旋轴、6螺锥、7连接凸、8插套、9旋杆、10存水管、11微型泵、12吸水管、13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17.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一种淤泥区域旋挖灌注桩用护筒装置,包括护筒本体1,护筒本体1的顶部边沿装设有支撑板2,支撑板2为圆环结构,护筒本体1和支撑板2为熔铸一体件,护筒本体1的上端口无缝焊接浇入管3,浇入管3为上宽下窄的锥形圆管结构,浇入管3用于向护筒本体1内浇入混凝土,支撑板2的四侧设有穿管4,支撑板2与穿管4为熔铸一体件,穿管4内滑动穿插有旋轴5且旋轴5的底部焊接有螺锥6,螺锥6为外壁设置外螺纹的且底部设置圆锥的圆柱结构,旋轴5的顶部装设有连接凸7,旋轴5和连接凸7为熔铸一体件,连接凸7上滑动套设有插套8,插套8的外壁环向均匀焊接有旋杆9,插套8可套入各个旋轴5顶部设置的连接凸7上,通过旋转旋杆9,带动旋轴5旋转,螺锥6可不断下旋至泥土内,旋轴5的长度设置大于淤泥厚度2米,因此螺锥6能够旋至淤泥下的土层中,而通过四侧的旋轴5与穿管4的插入配合,使得护筒本体1更加稳定安置在淤泥内。
18.参阅图1、图2和图4,支撑板2的内沿环向均匀装设有存水管10,存水管10用于存入灌注桩周边且汇集在淤泥顶部的水,支撑板2与存水管10为熔铸一体件,存水管10上螺丝固定有微型泵11,微型泵11的型号为hy4700,微型泵11的吸水端过盈套设有吸水管12且吸水管12插入存水管10,吸水管12的长度能够贯穿存水管10,微型泵11的排水端过盈套设有排水管13,吸水管12和排水管13的材质为软质pvc,排水管13的另一端放置在非淤泥区,当微型泵11插电运行时,通过吸水管12从存水管10内吸入水,然后通过排水管13排至非淤泥区,从而减少护筒本体1顶部边沿的水。
19.使用时,先将护筒本体1打入淤泥区上的灌注桩施工位置,直至支撑板2稳定贴附在淤泥上,通过旋挖设备取出护筒本体1内的淤泥和干泥后,下抵旋杆5,螺柱6可穿透淤泥层,通过旋转旋杆9,带动旋轴5旋转,螺锥6可不断下旋至泥土内,旋轴5的长度设置大于淤泥厚度2米,因此螺锥6能够旋至淤泥下的土层中,而通过四侧的旋轴5与穿管4的插入配合以及支撑板2的支撑,使得护筒本体1更加稳定安置在淤泥内。
20.在将淤泥区打入护筒本体1过程中,实质对淤泥产生了挤压,且淤泥顶部会汇集大量的水,由于淤泥具有一定的渗透性,水会集中渗至存水管10内,可先将存水管10内淤泥掏净,将微型泵11的电源插头连接电源插座,微型泵11运行,通过吸水管12从存水管10内吸入水,然后通过排水管13排至非淤泥区,从而减少护筒本体1顶部边沿的水。


技术特征:
1.一种淤泥区域旋挖灌注桩用护筒装置,包括护筒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筒本体(1)的顶部边沿装设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上设有穿管(4),所述穿管(4)内穿插有旋轴(5)且旋轴(5)的底部装设有螺锥(6),所述旋轴(5)的顶部装设有旋杆(9),所述支撑板(2)上装设有存水管(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淤泥区域旋挖灌注桩用护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筒本体(1)的上端口装设有浇入管(3),浇入管(3)为锥形圆管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淤泥区域旋挖灌注桩用护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轴(5)的顶部装设有连接凸(7),连接凸(7)上套设有插套(8),插套(8)上装设有旋杆(9)。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淤泥区域旋挖灌注桩用护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水管(10)上装设有微型泵(11),微型泵(11)的吸水端连接有吸水管(12)且吸水管(12)插入存水管(10),微型泵(11)的排水端连接有排水管(1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淤泥区域旋挖灌注桩用护筒装置,包括护筒本体,护筒本体的顶部边沿装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穿管,穿管内穿插有旋轴且旋轴的底部装设有螺锥,旋轴的顶部装设有旋杆,支撑板上装设有存水管。将护筒本体打入淤泥区上的灌注桩施工位置,直至支撑板稳定贴附在淤泥上,通过旋挖设备取出护筒本体内的淤泥和干泥后,下抵旋杆,螺柱可穿透淤泥层,通过旋转旋杆,带动旋轴旋转,螺锥可不断下旋至泥土内,旋轴的长度设置大于淤泥厚度米,因此螺锥能够旋至淤泥下的土层中,而通过四侧的旋轴与穿管的插入配合以及支撑板的支撑,使得护筒本体更加稳定安置在淤泥内。使得护筒本体更加稳定安置在淤泥内。使得护筒本体更加稳定安置在淤泥内。


技术研发人员:丁海泉 刘杰 张守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丁海泉
技术研发日:2021.01.06
技术公布日:2021/10/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