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生态护坡砌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64963发布日期:2021-11-25 09:49阅读:87来源:国知局
组合式生态护坡砌块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砌块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组合式生态护坡砌块。


背景技术:

2.目前,河道的护坡一般采用水泥砌块平铺的方式,将河道斜坡覆盖起来,虽然能起到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但这种护坡阻碍了水与土的交流,影响河道的自净能力。部分生态护坡虽然能够具有一定的植物生长孔隙,但施工完成后,水流从上而下冲刷,水土保持效果较差,植物根系难以稳定,达不到理想的生态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生态护坡的水土保持效果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组合式生态护坡砌块。
4.一种组合式生态护坡砌块,包括:
5.第一砌块,所述第一砌块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壁和第二壁,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之间形成有多个第一连接壁,所述第一连接壁与所述第一壁相垂直,所述第一壁、所述第二壁和多个所述第一连接壁共同围合形成至少一个第一植生孔,所述第二壁沿厚度方向向外延伸形成有第一凸起部;
6.第二砌块,所述第二砌块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三壁和第四壁,所述第三壁和所述第四壁之间形成有多个第二连接壁,所述第二连接壁与所述第三壁相垂直,所述第三壁、所述第四壁和多个所述第二连接壁共同围合形成至少一个第二植生孔,所述第二连接壁沿厚度方向向外延伸形成有第二凸起部;
7.其中,所述第一凸起部与所述第二植生孔相适配,所述第二凸起部与所述第一植生孔相适配。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四壁远离所述第三壁一侧的表面为波浪形结构。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壁远离所述第一壁一侧的表面向外延伸形成有多个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第二壁相垂直。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壁向外延伸形成有三个所述支撑部,三个所述支撑部等距排列。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之间形成有三个所述第一连接壁,所述第一壁、所述第二壁和三个所述第一连接壁共同围合形成两个所述第一植生孔。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壁和所述第四壁之间形成有三个所述第二连接壁,所述第三壁、所述第四壁和三个所述第二连接壁共同围合形成两个所述第二植生孔。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壁还包括一输送孔,所述输送孔贯穿所述第一壁的内表面和外表面,所述输送孔用于设置软管,所述软管用于向所述第一壁的内侧输送营养液。
14.上述组合式生态护坡砌块,包括:第一砌块,所述第一砌块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壁
和第二壁,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之间形成有多个第一连接壁,所述第一连接壁与所述第一壁相垂直,所述第一壁、所述第二壁和多个所述第一连接壁共同围合形成至少一个第一植生孔,所述第二壁沿厚度方向向外延伸形成有第一凸起部;第二砌块,所述第二砌块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三壁和第四壁,所述第三壁和所述第四壁之间形成有多个第二连接壁,所述第二连接壁与所述第三壁相垂直,所述第三壁、所述第四壁和多个所述第二连接壁共同围合形成至少一个第二植生孔,所述第二连接壁沿厚度方向向外延伸形成有第二凸起部;其中,所述第一凸起部与所述第二植生孔相适配,所述第二凸起部与所述第一植生孔相适配。通过设置相适配的所述第一凸起部与所述第二植生孔,以及相适配的所述第二凸起部与所述第一植生孔,可以形成易操作且稳固连接的生态挡墙,第一植生孔与第二植生孔中可以填充土壤等基质,从而种植植物以提高水土保持效果。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为一实施例的第一砌块的主视示意图;
17.图2为图1实施例的第一砌块的俯视示意图;
18.图3为图1实施例的第一砌块的仰视示意图;
19.图4为图1实施例的第一砌块的左视示意图;
20.图5为图1实施例的第一砌块的立体示意图;
21.图6为一实施例的第二砌块的主视示意图;
22.图7为图6实施例的第二砌块的俯视示意图;
23.图8为图6实施例的第二砌块的仰视示意图;
24.图9为图6实施例的第二砌块的左视示意图;
25.图10为图6实施例的第二砌块的立体示意图;
26.图11为图1实施例的第一砌块的俯视示意图的又一实施例;
27.图12为图1实施例的第一砌块的仰视示意图的又一实施例。
28.元件标号说明:
29.第一壁:11;第二壁:12;第一连接壁:13;第一植生孔:14;第一凸起部:15;支撑部:16;17:输送孔;第三壁:21;第四壁:22;第二连接壁:23;第二植生孔:24;第二凸起部:25。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实施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实施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实施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31.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实施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
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实施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32.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法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制。
33.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至少一个,例如一个,两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生态护坡砌块,组合式生态护坡砌块包括第一砌块和第二砌块。
35.图1为一实施例的第一砌块的主视示意图,图2为图1实施例的第一砌块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图1实施例的第一砌块的仰视示意图,图4为图1实施例的第一砌块的左视示意图,图5为图1实施例的第一砌块的立体示意图。结合参考图1至图5,所述第一砌块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壁11和第二壁12,所述第一壁11和所述第二壁12之间形成有多个第一连接壁13,所述第一连接壁13与所述第一壁11相垂直,所述第一壁11、所述第二壁12和多个所述第一连接壁13共同围合形成至少一个第一植生孔14,所述第二壁12沿厚度方向向外延伸形成有第一凸起部15;
36.图6为一实施例的第二砌块的主视示意图,图7为图6实施例的第二砌块的俯视示意图,图8为图6实施例的第二砌块的仰视示意图,图9为图6实施例的第二砌块的左视示意图,图10为图6实施例的第二砌块的立体示意图。结合参考图6至图10,所述第二砌块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三壁21和第四壁22,所述第三壁21和所述第四壁22之间形成有多个第二连接壁23,所述第二连接壁23与所述第三壁21相垂直,所述第三壁21、所述第四壁22和多个所述第二连接壁23共同围合形成至少一个第二植生孔24,所述第二连接壁23沿厚度方向向外延伸形成有第二凸起部25;其中,所述第一凸起部15与所述第二植生孔24相适配,所述第二凸起部25与所述第一植生孔14相适配。
37.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相配合的所述第一凸起部15与所述第二植生孔24,以及相适配的所述第二凸起部25与所述第一植生孔14,可以形成易操作且稳固连接的生态挡墙,第一砌块与第二砌块上下交错垒砌施工后,所形成相通的生态空间可以填充泥土及植被,使形成植物根系网络,稳固坡面;或者常水位以下填充碎石为鱼类生长繁殖提供栖息空间,保护河岸的生态环境,形成较为美观的景观生态效果,同时也可起到水土保持的作用,从而种植植物以提高水土保持效果。
3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四壁22远离所述第三壁21一侧的表面为波浪形结构。
3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壁12远离所述第一壁11一侧的表面向外延伸形成有多个支撑部16,所述支撑部16与所述第二壁12相垂直。
4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壁12向外延伸形成有三个所述支撑部16,三个所
述支撑部16等距排列。
4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壁11和所述第二壁12之间形成有三个所述第一连接壁13,所述第一壁11、所述第二壁12和三个所述第一连接壁13共同围合形成两个所述第一植生孔14。
4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壁21和所述第四壁22之间形成有三个所述第二连接壁23,所述第三壁21、所述第四壁22和三个所述第二连接壁23共同围合形成两个所述第二植生孔24。
4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11和图12,所述第一壁11还包括一输送孔17,所述输送孔17贯穿所述第一壁11的内表面和外表面,所述输送孔用于设置软管,所述软管用于向所述第一壁11的内侧输送营养液。
44.继续参考图11和图12,当在植生孔14中填充泥土等基质时,为了更科学的种植植物或饲养鱼类,可以通过输送孔17向植生孔14中输送植物或鱼类需要的营养液。砌块为了除了其本身起到的护坡作用之外,可以结合科学种植或科学养殖进行设计,而输送孔17则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特殊设计的,考虑到砌块被不同的施工场地的限制,输送孔17可以位于砌块的不同位置,只要能起到向植生孔14输送营养液的目的即可。
45.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46.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实施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实施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实施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