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混凝土预制板桩组合坝

文档序号:28283791发布日期:2021-12-31 21:53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筋混凝土预制板桩组合坝

1.本实用新型涉及桩基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预制板状组合坝。


背景技术:

2.渠、塘、江、河、湖、海等水域堤岸因长期浸泡、冲刷常发生塌陷,堆积堵塞水流通道或抬高淤床,不仅水流不畅,而且污染水质,同时,清理也十分困难。为了避免水流冲刷堤岸,因此会在堤岸的饮水处设置组合堤坝,从而防止水流对堤岸的冲刷。
3.现有技术中的组合堤坝,包括顺坝和垂直于顺坝的垂直坝,然后在堤坝板间缝隙填充止水带进行密封,最后再利用水泥浆固缝联结,从而形成一体件。但是由于止水带主要采用天然橡胶掺加其他填充料混合而成,但是不便于使用在有机溶剂中,由于水流中的液体的种类不定,因此,该组合堤坝在长期使用后,水流中有机溶剂直接侵蚀止水带,从而影响止水带的密封性能,进而导致相邻的两块堤坝板分裂,影响组合堤坝的整体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4.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组合堤坝在长期使用后,容易出现相邻两块堤坝板分裂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预制板状组合坝。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筋混凝土预制板状组合坝,包括:顺向板桩,沿堤岸的延伸方向设置,所述顺向板桩包括多个顺向板体,每个所述顺向板体的两端部设有凹陷部,且两个所述凹陷部位于所述顺向板体的相对侧;相邻的两个所述顺向板体的凹陷部拼接成用于容纳灌浆料的容纳空间;横向板桩,与所述顺向板桩呈夹角设置。
6.可选的,所述顺向板体包括主体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于所述主体部的两端,且位于所述主体部的中线两侧;所述凹陷部设于所述连接部上。
7.可选的,所述凹陷部的截面呈锥形,所述容纳空间的截面呈菱形。
8.可选的,所述横向板桩与所述顺向板桩的夹角为95
°‑
120
°

9.可选的,所述横向板桩包括多个沿所述顺向板桩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横向板体。
10.可选的,所述横向板桩与所述顺向板桩通过连接机构进行固定。
11.可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孔,设于所述顺向板桩和横向板桩上;连接件,贯穿所述顺向板桩和横向板桩,以连接所述顺向板桩和横向板桩。
12.可选的,所述连接孔位于所述凹陷部的两侧,且贯穿所述连接部。
13.可选的,所述顺向板桩内部预埋有加强结构。
1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5.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板状组合坝,包括:顺向板桩,沿堤岸的延伸方向设置,所述顺向板桩包括多个顺向板体,每个所述顺向板体的两端部设有凹陷部,且两个所述凹陷部位于所述顺向板体的相对侧;相邻的两个所述顺向板体的凹陷部拼接成用于容纳灌浆料的容纳空间;横向板桩,与所述顺向板桩呈夹角设置。
16.通过将顺向板桩沿着堤岸的延伸方向设置,发挥护岸和防冲作用,从而有效对堤岸进行保护,避免水流冲刷堤岸。由于堤岸的长度较长,因此,利用多个顺向板体共同组合成顺向板桩,通过在每个顺向板体上设置凹陷部,使得相邻的两个顺向板体连接时,两个每个顺向板体上的凹陷部对接,共同拼接成一个容纳空间;顺向板桩与横向板桩均为混凝土预制件,采用定型模具进行预制,节省了预制费,同时也减小了沉桩难度。顺向板桩与横向板桩在现场可以直接进行拼接安装,然后在浇筑灌浆料,从而将两个顺向板体连接成一体件,以此方式连接的多个顺向板体,直至满足顺向板桩的长度要求,即可以更好的保护堤岸。通过混凝土的浇筑,从而可以更好的连接的相邻的两个顺向板体。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在相邻的两块堤坝板之间设置止水带,有效的降低了长期使用后,相邻的两个顺向板体连接后出现分裂的可能,也提高了顺向板桩的密封性能。同时,在顺向板桩上还设有横向板桩,并且横向板桩与顺向板桩呈夹角设置,该夹角可以提高促淤效果。
17.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板状组合坝,所述连接孔位于所述凹陷部的两侧,且贯穿所述连接部;从而便于连接件的贯穿,并且对连接部上具有凹陷部处,薄弱的位置进行加强固定,从而保证相邻两个顺向板体连接后的连接强度。
18.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板状组合坝,在所述顺向板桩内部预埋有加强结构;从而提高了顺向板桩的整体强度,避免顺向板桩长期使用后的强度降低。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板状组合坝的主视图;
21.图2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板状组合坝的俯视图;
22.图3为装载单元的侧视图;
23.图4为顺向板体的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顺向板体具有加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5.图6为两块顺向板体拼接的结构示意图;
26.图7为两块顺向板体拼接后的侧视图;
27.图8为横向板桩的结构示意图。
[0028]1‑
顺向板桩;11

顺向板体;12

主体部;13

连接部;14

凹陷部; 2

横向板桩;3

连接孔;4

加强结构;5

堤岸;6

河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0]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
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1]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32]
请参阅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钢筋混凝土预制板桩组合坝,包括顺向板桩1,沿堤岸5的延伸方向设置,所述顺向板桩1包括多个顺向板体11,每个所述顺向板体11的两端部设有凹陷部14,且两个所述凹陷部14位于所述顺向板体11的相对侧;相邻的两个所述顺向板体11的凹陷部14拼接成用于容纳灌浆料的容纳空间;横向板桩2,与所述顺向板桩1呈夹角设置。
[0033]
通过将顺向板桩1沿着堤岸5的延伸方向设置,发挥护岸和防冲作用,从而有效对堤岸5进行保护,避免水流冲刷堤岸5。由于堤岸 5的长度较长,因此,利用多个顺向板体11共同组合成顺向板桩1,通过在每个顺向板体11上设置凹陷部14,使得相邻的两个顺向板体11连接时,两个每个顺向板体11上的凹陷部14对接,共同拼接成一个容纳空间;顺向板桩1与横向板桩2均为混凝土预制件,采用定型模具进行预制,节省了预制费,同时也减小了沉桩难度。顺向板桩1 与横向板桩2在现场可以直接进行拼接安装,然后在浇筑灌浆料,从而将两个顺向板体11连接成一体件,以此方式连接的多个顺向板体 11,直至满足顺向板桩1的长度要求,即可以更好的保护堤岸5。在本实施例中,灌浆料为混凝土;通过混凝土的浇筑,从而可以更好的连接的相邻的两个顺向板体11,同时,由于顺向板体11和灌浆料均为混凝土,因此,连接后的顺向板桩1保证了整体性,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在相邻的两块堤坝板之间设置止水带,有效的降低了长期使用后,相邻的两个顺向板体11连接后出现分裂的可能,也提高了顺向板桩1的密封性能。同时,在顺向板桩1上还设有横向板桩2,并且横向板桩2与顺向板桩1呈夹角设置,该夹角可以提高促淤效果。其中,顺向板体11的设置长度和个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置。
[0034]
请参阅图4至图6所示,所述顺向板体11包括主体部12和连接部13,所述连接部13设于所述主体部12的两端,且位于所述主体部 12的中线两侧,即顺向板体11呈z字型;其中,所述凹陷部14设于所述连接部13上;具体地,所述凹陷部14的截面呈锥形,并且,所述容纳空间的截面呈菱形,从而可以增加了相邻两个顺向板体11 的连接强度,同时也便于在该连接部13上设置连接孔3,且不需要在延长连接部13的长度。顺向板体11受沉桩手段限制,顺向板体11 的宽度不能过大,对于一般沙质河床情况而言,顺向板体11的宽度宜小于2m。在本实施例中,顺向板桩1的宽度为1.5m。
[0035]
请参阅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横向板桩2与所述顺向板桩1的夹角为95
°‑
120
°
。该夹角可以提高促淤效果。
[0036]
请参阅图3所示,所述横向板桩2包括多个沿所述顺向板桩1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横向板体。顺向板桩1的设置需要超过堤岸5的高度,从而更好的保护堤岸5。横向板体的在
河道6内的长度超过顺向板体11的长度,从而有效的阻挡河道6内的漂浮物,从而提高促淤效果。同时,还可以在横向板体的距离水面三米的位置处放置漂浮警示物,从而起到了警示的作用。为了让横向板桩2既具有减缓溜势作用,又尽可能少影响输沙效率,横向板桩2相对于顺向板体11多深入河道6三米,使得横向板桩2的基础更加稳定,且产生变流促淤作用,又少影响输沙效率。
[0037]
请参阅图7所示,更进一步地,所述横向板桩2与所述顺向板桩 1通过连接机构进行固定;具体地,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孔3,具有多个,均设于所述顺向板桩1和横向板桩2上,然后利用连接件 (图中未示出)贯穿所述顺向板桩1和横向板桩2,以连接所述顺向板桩1和横向板桩2,使得顺向板桩1和横向板桩2连接成一体件;同时,连接件还贯穿两个相邻的顺向板体11,使得在对容纳空间浇筑灌浆料之间,先利用连接件进行预定位,从而保证两个相邻的顺向板体11的准确连接,避免两个相邻的顺向板体11的连接处出现缝隙。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为螺栓。
[0038]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孔3位于所述凹陷部14的两侧,且贯穿所述连接部13;从而便于连接件的贯穿,并且对连接部13上具有凹陷部14处,薄弱的位置进行加强固定,从而保证相邻两个顺向板体11连接后的连接强度。
[0039]
同时,在所述顺向板桩1内部预埋有加强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加强结构为钢筋,从而提高了顺向板桩1的整体强度,避免顺向板桩 1长期使用后的强度降低。
[0040]
在进行现场施工时,首先将第一根顺向板体11打桩至河道6内,然后第二根顺向板体11打桩至河道6内,且两个相邻的顺向板体11 的凹陷部14相对应,拼接成容纳空间;在迎水面的中线,打入一根相同的横向板体,依次每隔4.5m,打入一根相同的横向板体,用以增强工程的稳定性,且在迎流面产生变流促淤作用。然后将连接件插入至顺向板体11和横向板体的连接孔3内,在对容纳空间内浇筑灌浆料,从而将顺向板体11和横向板桩2连接成一体件。
[0041]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