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湖底防渗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40213发布日期:2021-11-10 02:51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一种人工湖底防渗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人工湖防渗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人工湖底防渗结构。


背景技术:

2.人工湖是人们有计划、有目的挖掘出来的一种湖泊,是非自然环境下产生的。城市景观湖,通常是在市区、近郊建设的人工湖泊,用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市民生活品质,具有独特的生态、景观、休闲、健康功能;水库通常是在山沟或河流的峡口处建造拦河坝形成的人工湖泊,具有灌溉、发电、防洪、供水和养鱼等功能。较为知名的人工湖是千岛湖,位于浙江淳安境内,又叫新安江水库,在正常水位情况下,面积约580平方千米,蓄水量可达178亿立方,是我国最大的人工湖。
3.人工湖泊的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结合国内外已有人工湖泊建设的经验,要建设成一个环境优美、稳定安全的人工湖,湖底防渗措施是需要重点解决的一个问题,尤其是城市人工湖泊,湖底渗漏不仅会造成水量损失,也损坏周边居民建筑基础,酿成不可估计的后果,带来不良社会影响。
4.人工湖采用的防渗技术决定了工程的投资规模,施工过程中的进度和工程的施工复杂程度。传统人工湖底防渗采用粘土夯实,但是大中城市粘土难寻,从别处运送成本也过高;另一种防渗方法为混凝土墙壁防渗,但是其工程量过大、造价高、而且水泥易被流水冲刷,渗漏防渗效果差等,不适用于人工湖防渗要求。近年来,将土工膜用于人工湖防渗的方法是较为常用的一种方法,但是这种方法一般先夯实土层,再上面覆盖保护土砂层,再往上施工土工膜,然后施工水泥砂浆,最后铺设砂砾或者鹅卵石,这种方法施工工艺复杂,施工工期长、且土石开挖较深,土工膜对基础面的平整度要求高,遇上凸起尖锐的砂石会导致土工膜破损,失去防渗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5.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人工湖底防渗结构,其造价低、防渗效果好、施工效率高、工期短、使用寿命长、运行费用低、生态功能好,可以完全满足人工湖防渗需要。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7.一种人工湖底防渗结构,包括支撑层和防渗层,该支撑层位于人工湖底表面,该防渗层位于该支撑层上方,且该防渗层是聚脲、聚氨酯和有机硅中的一种;该支撑层为堆石混凝土和浆砌石中的一种。
8.进一步的,所述防渗层上设有砂石层和/或种植层。
9.进一步的,所述砂石层为卵石,所述种植层为砂土。
10.进一步的,所述种植层位于所述砂石层上方。
11.进一步的,所述防渗层是聚脲弹性体;所述支撑层厚度为30~80cm,所述防渗层的厚度为1~3mm。
12.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层和所述防渗层之间设有若干交替分布的加强支撑层和加强防渗层。
13.进一步的,所述加强支撑层为堆石混凝土或浆砌石中的一种,所述加强防渗层为聚脲弹性体。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人工湖底防渗结构,其造价低、防渗效果好、施工效率高、工期短、使用寿命长、运行费用低、生态功能好,可以完全满足人工湖防渗需要,一方面可以减少人工湖水量损失,保障周围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另外一方面可以满足绿色城市快速建设发展的需要。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人工湖底防渗结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人工湖底防渗结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人工湖底防渗结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人工湖底防渗结构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是本实用新型人工湖底防渗结构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2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人工湖底防渗结构,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包括支撑层1和防渗层2,该支撑层1位于人工湖底3表面,该防渗层2位于该支撑层1上方,且该防渗层2为聚脲、聚氨酯或有机硅。该支撑层1为堆石混凝土,利用自密实混凝土在石块之间的缝隙填充凝固后形成,或者该支撑层1为浆砌石,在堆石体上浇筑浆液形成。优选的,该防渗层2为聚脲弹性体,聚脲弹性体是一种材料,含有异氰酸酯组分和氨基聚醚组分,二者经过高压高温喷涂专用设备,进行喷涂施工,则形成一种弹性体膜,即为聚脲弹性体。另外,优选的,该支撑层1厚度为30~80cm,该防渗层2的厚度为1~3mm。
22.如图2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人工湖底防渗结构的实施例2,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该防渗层2上设有砂石层4,该砂石层4为鹅卵石。
23.如图3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人工湖底防渗结构的实施例3,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防渗层2上设有种植层5,该种植层5为砂土。
24.如图4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人工湖底防渗结构的实施例4,其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该砂石层4上方设有种植层5,该种植层5为砂土。
25.如图5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人工湖底防渗结构的实施例5,其与实施例1

4的区别在于(未显示砂石层4和种植层5),该支撑层1和该防渗层2之间设有若干交替分布的加强支撑层11和加强防渗层21。各加强支撑层11和加强防渗层21可以为现有技术中的支撑层结构及防渗层结构,然而,优选的,该加强支撑层11与支撑层1相同,为堆石混凝土或浆砌石,该加强防渗层21与防渗层2相同,均为聚脲弹性体。
26.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人工湖底防渗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27.(1)土方开挖:利用挖掘机辅以推土机等进行土石开挖,形成人工湖;
28.(2)支撑层施工:在人工湖开挖后的底部土体上,堆积石块,形成堆石体,然后在堆
石体上浇筑自密实混凝土,直至自密实混凝土自由流动填充该堆石体的石块之间的空隙,形成堆石混凝土支撑层;
29.或在堆石体上浇筑浆液,形成浆砌石支撑层;
30.(3)防渗层施工:待自密实混凝土凝固后,在该支撑层上涂刷防渗层底漆,以聚脲为材料,进行防渗层喷涂施工,形成防渗层;
31.(4)砂石层和/或种植层施工:在防渗层上铺设用于人工湖底植被种植的砂石层和/或种植层,该砂石层以鹅卵石为原料,该种植层以普通砂土为原料;如果既有砂石层和种植层,则种植层位于砂石层上方。
32.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和步骤(3)之间,还有步骤(2

3)加强支撑层和加强防渗层施工,各加强支撑层11和加强防渗层21可以为现有技术中的支撑层结构及防渗层结构,然而,优选的,该加强支撑层11的施工与支撑层1相同,均为自密实混凝土自由流动填充该堆石体的石块之间的空隙形成,该加强防渗层21与防渗层2相同,均为聚脲喷涂施工形成。
33.本实用新型人工湖底防渗结构,通过在石块体上浇筑自密实混凝土,施工聚脲弹性体防渗层,铺设鹅卵石,可以提高人工湖底的施工速度及生态效果,环境友好性高,易于控制工艺成本,减少渗水损失成本及管理成本。
34.上述实施例仅示例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还有许多方面可以在不违背总体思想的前提下进行改进,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