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外给排水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15972发布日期:2021-11-22 18:04阅读:4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室外给排水井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给排水工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室外给排水井。


背景技术:

2.在道路施工时,为了提高城市道路的排水能力,会在道路上设置给排水井,用于将路面上的积水排出,避免在道路上出现大量的积水,从而保证道路能够正常通行。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缺陷:相关技术中的给排水井通常设置在路面的中间位置,路面上行驶的车辆会经常碾压给排水井的井盖,井盖长期承受较大的冲击之后,给排水井进口附近地面下沉,车辆在经过给排水井附近时会出现颠簸和噪声。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减小给排水井附近地面的下沉,减小车辆经过给排水井附近的颠簸和噪声,本技术提供一种室外给排水井。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室外给排水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室外给排水井,包括井体以及设置在井体顶部的井盖;所述井体的顶部设有安装槽,所述井盖可拆卸连接在安装槽的内部,所述井盖的上表面与安装槽的上表面平齐,所述井盖包括与抵接安装槽底部的支撑座以及固定连接在支撑座上的顶盖;所述支撑座与顶盖之间固定连接有缓冲垫。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座为整体井盖提供支撑,当车辆经过本技术给排水井时,缓冲垫受力变形,缓冲垫通过自身的变形来吸收冲击的能量,从而减小井盖所承受的冲击力,从而减小本技术给排水井附近地面的下沉和车辆经过时的噪声。
8.可选的,所述井盖包括与安装槽底部固定连接的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锚固在安装槽底部的连接套以及与连接套螺纹连接的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穿过顶盖、缓冲垫以及支撑座。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安装组件将井盖固定在安装槽的内部,避免井盖因为车辆经过时因地面的反作用力而弹起,使井盖能够更牢固地安装在安装槽的内部,提高本技术给排水井的安全性。
10.可选的,所述缓冲垫为橡胶垫,所述缓冲垫的内部设有吸能槽所述吸能槽的内部设有吸能弹簧。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垫本身具有一定的弹性,当橡胶垫变形时,橡胶垫可以将外界的一部分冲击转化成自身的弹力势能,从而削弱冲击,吸能槽和吸能弹簧可以提高缓冲垫的吸能缓冲效果。
12.可选的,所述缓冲垫为环状,所述顶盖、支撑座以及缓冲垫之间充有空气。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顶盖、支撑座以及缓冲垫之间形成一个气垫,当顶盖受力向下运动时,气垫与缓冲垫一起变形,气垫内部的压力升高,气垫内部底端空气从渗水孔流出,将一部分碰撞的能量转化成气流的动能,从而进一步提高缓冲垫吸能效果。
14.可选的,所述支撑座的内部设有辅助支撑组件,所述安装槽的侧面上设有定位槽,所述辅助支撑组件设置在定位槽的内部。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辅助支撑组件可以插进定位槽的内部,从而增大支撑座与安装槽的接触面积,当井盖承受来自上方的冲击时,可以降低安装槽承受的压强,从而进一步减少本技术给排水井附近地面的下沉。
16.可选的,辅助支撑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支撑座中间位置处的驱动杆以及铰接在驱动杆侧面上的辅助支撑杆;所述驱动杆向上穿过顶盖,所述支撑座的侧面上设有滑动槽,所述辅助支撑杆滑动连接在滑动槽的内部,所述辅助支撑杆的长度与驱动杆半径之和大于支撑座的半径,所述滑动槽与定位槽对应,所述滑动槽靠近驱动杆一端的槽径大于另一端的槽径。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安装本技术给排水井的井盖时,工作人员转动驱动杆,随着驱动杆的转动,驱动杆将辅助支撑杆从滑动槽的内部推出,将辅助支撑杆推进定位槽的内部,从而增加支撑座与安装槽的接触面积。
18.可选的,所述驱动杆的顶端与顶盖的上表面平齐,所述驱动杆的顶端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横截面形状为多边形。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驱动杆的顶端与顶盖的上表面平齐可以避免驱动杆的顶端损伤行驶车辆的轮胎,工作人员在转动驱动杆时,工作人员可以使用工具,将工具插进连接槽的内部,使用工具转动驱动杆。
20.可选的,所述定位槽的长度小于驱动杆的半径。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辅助支撑杆的前端抵接到定位槽的内壁时,辅助支撑杆不能在向前移动,驱动杆也不能再转动,从而提醒工作人员停止转动驱动杆。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3.1.支撑座为整体井盖提供支撑,当车辆经过本技术给排水井时,缓冲垫受力变形,缓冲垫通过自身的变形来吸收冲击的能量,从而减小井盖所承受的冲击力,从而减小本技术给排水井附近地面的下沉和车辆经过时的噪声;
24.2.使用安装组件将井盖固定在安装槽的内部,避免井盖因为车辆经过时因地面的反作用力而弹起,使井盖能够更牢固地安装在安装槽的内部,提高本技术给排水井的安全性;
25.3.辅助支撑组件可以插进定位槽的内部,从而增大支撑座与安装槽的接触面积,当井盖承受来自上方的冲击时,可以降低安装槽承受的压强,从而进一步减少本技术给排水井附近地面的下沉。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缓冲垫结构示意图。
2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支撑座结构示意图。
29.附图标记说明:1、井体;11、安装槽;12、定位槽;2、井盖;21、支撑座;211、滑动槽;22、顶盖;23、缓冲垫;231、吸能槽;232、吸能弹簧;24、安装组件;241、连接套;242、固定螺栓;25、辅助支撑组件;251、驱动杆;252、辅助支撑杆;253、连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室外给排水井。参照图1,一种室外给排水井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井体1以及安装在井体1顶部的井盖2。在井体1的顶部设有安装槽11,井盖2安装在安装槽11的内部。井盖2包括顶盖22、支撑座21以及设置在顶盖22和支撑座21之间的缓冲垫23,支撑座21抵接在安装槽11的底部,顶盖22的上表面与地面平齐,顶盖22、缓冲垫23和支撑座21通过安装组件24安装在安装槽11的内部,顶盖22、缓冲垫23以及支撑座21均粘接在一起。
32.当给排水井的上方有车辆经过时,井盖2会与车辆的的轮胎发生碰撞,井盖2在车辆重力的作用下向安装槽11的底部施加一个向下的压力。当井盖2与车辆的轮胎发生碰撞时并向下移动时,缓冲垫23会吸收一部分碰撞的能量,减小井盖2对安装槽11底部施加的压力,从而减小给排水井附近地面的下沉,减小车辆经过的噪声。
33.参照图1,安装组件24包括锚固在安装槽11底部的连接套241以及穿过井盖2的固定螺栓242,固定螺栓242与连接套241螺纹配合。在固定螺栓242与连接套241的作用下,井盖2被固定在安装槽11的内部,当有车辆经过井盖2的上方时,在固定螺栓242与连接套241的作用下,可以避免井盖2因反作用下被弹起,提高了本技术实施例给排水井的安全性。
34.参照图2,缓冲垫23的整体形状为圆环,缓冲垫23为橡胶材质,在橡胶垫的内部设有多个吸能槽231,在吸能槽231的内部放置有吸能弹簧232,吸能弹簧232的顶端抵接在吸能槽231的顶部内壁,吸能弹簧232的底端抵接在吸能槽231的底部内壁上。
35.当顶盖22受到碰撞向下运动时,缓冲垫23利用自身的弹性和吸能弹簧232的弹性将碰撞的一部分能量转化成自身的弹性势能,从而削弱碰撞,减小顶盖22向下施加的压力,从而减小了给排水井附近地面的下沉,也减小了车辆经过时的噪声。
36.参照图1和3,支撑座21的内部中空,支撑座21的内部设有辅助支撑组件25,辅助支撑组件25包括转动安装在支撑座21内部的驱动杆251以及铰接在驱动杆251侧面上的辅助支撑杆252,辅助支撑杆252设有的四根,在支撑座21的侧面开设有四个滑动槽211,滑动槽211靠近驱动杆251的一端槽径大于另一端的槽径,四根辅助支撑杆252插分别设在四个滑动槽211的内部,在安装槽11的侧壁上开设有四个定位槽12,定位槽12的位置与滑动槽211的位置对应。
37.当驱动杆251转动时,驱动杆251可以推动辅助支撑杆252从滑动槽211移动到定位槽12的内部,辅助定位杆的长度和驱动杆251的半径之和大于支撑座21的半径,当辅助支撑杆252与支撑座21的直径共线时,辅助支撑杆252的前端可以伸进定位槽12的内部。
38.定位槽12的长度略小于驱动杆251的半径,当辅助支撑杆252的前端抵接在定位槽12的内壁上时,驱动杆251就不能在被转动,从而提醒工作人员。辅助支撑杆252增加了支撑座21与安装槽11的接触面积,降低了安装槽11承受的压强,进一步减小了安装槽11的变形,进一步减少给排水井顶部地面的下沉。
39.驱动杆251穿过支撑座21的顶部和顶盖22的顶部,驱动杆251的顶端与顶盖22的上表面平齐,在驱动杆251的顶端开设有连接槽253,连接槽253的横截面形状为正六边形。工作人员在转动驱动杆251时,将工具卡接在连接槽253的内部,可以更加方便省力。
40.参照图1和3,在顶盖22和支撑座21上开设有多个渗水孔,路面上积水可以从渗水
孔流到给排水井的内部。在缓冲垫23中间位置、顶盖22以及支撑座21之间充有空气,在缓冲垫23中间位置、顶盖22以及支撑座21之间形成一个气垫,当顶盖22受力向下运动时,气垫内部的压力生高,当气垫内部的空气从渗水孔流出,将一部分碰撞产生的能量转化成气流的动能,进一步削弱碰撞。
41.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室外给排水井的实施原理为:安装组件24将井盖2固定在安装槽11的底部,避免井盖2在反作用力的作用下弹起,提高了本技术实施例给排水井的安全性。缓冲垫23以及缓冲垫23内部的吸能弹簧232依靠自身的弹性吸收车辆经过时产生碰撞的能量,从而削弱碰撞,减小冲击力,辅助支撑组件25可以提高支撑座21与安装槽11的接触面积,减小安装槽11的承受的压强,减小给排水井顶部地面的下沉。
42.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