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结构强度桥梁管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55989发布日期:2021-11-18 01:47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结构强度桥梁管桩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桩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结构强度桥梁管桩。


背景技术:

2.管桩为桥梁工程等建筑行业常用的预制构件,人们为了提高其对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通常会通过调控其成型条件和工艺以调整其特性,或者通过在其表面或内部添加特殊结构以获取特殊的效果。
3.目前,公开号为cn20866840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高结构强度桥梁管桩,它包括管桩本体、耐腐蚀层、耐酸碱层、钢筋、玻璃纤维网格布和隔音层,所述管桩本体内侧设置有耐腐蚀层,所述耐腐蚀层内侧设置有耐酸碱层,所述耐酸碱层内侧设置有玻璃纤维网格布,所述玻璃纤维网格布内侧设置有隔音层,所述管桩本体内部设置有钢筋。
4.这种管桩虽然具有较为优良的抗腐蚀性能,但是耐腐蚀层和耐酸碱层为附着在桩体表面的层结构,与桩体本身的连接力较差,在受到侧摩阻时容易发生侧滑甚至脱落。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结构强度桥梁管桩,其提高了桩身表面与涂层之间的连接能力,并提高了管桩与土层之间的侧摩阻力。
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7.一种高结构强度桥梁管桩,包括桩身,所述桩身包括若干段首尾相连的桩体、以及用于连接相邻桩体的连接组件,所述桩体的表面间隔有若干环肋,所述桩体的表面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抗腐蚀层、玻璃纤维网格布层和抱箍,所述玻璃纤维网格布层和抗腐蚀层贴合在桩体的表面上并形成对应于环肋的环状凸起,所述抱箍的内表面设置有与环状凸起相适配的卡接环槽,所述抱箍套接在抗腐蚀层的表面且卡接环槽卡接在环状凸起上。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肋的设置,相当于使得桩体的表面有了起伏,在管桩受到侧摩阻时,桩体表面除了会和抗腐蚀层和玻璃纤维网格布层产生摩擦力外,环肋凸出的侧面也会在桩身的轴向上直接阻挡抗腐蚀层和玻璃纤维网格布层发生运动。此外,抱箍套紧在环状凸起上,能够进一步地加强抗腐蚀层和玻璃纤维网格布层对桩身的压力,从而进一步提高连接能力。同时,由于在打桩或沉桩时,环状凸起将会受到较强的阻力,抱箍能够对环状凸起进行保护以降低其发生损坏而导致碎桩的风险。
9.进一步设置:所述桩体的表面沿桩体的轴向设置有纵向肋,所述纵向肋连接相邻的环肋,所述纵向肋和环肋相互配合形成凹陷。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沉桩或打桩时,环肋受到的纵向力较强,纵向肋的设置能够有效地对环肋起到支撑效果,提高桩体的耐受力。同时,纵向肋和环肋相互配合,使得桩体表面凹凸不平,提高了桩体与土层之间的侧摩阻力。
11.进一步设置:所述桩体的内部沿桩体轴向设置有预应力钢棒,所述预应力钢棒环绕桩体轴线均匀排布。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应力钢棒具有高强度韧性、低松弛性、与混凝土握裹力强等特点,能够有效提高桩体的结构强度。
13.进一步设置:所述桩体内部还设置有螺旋箍筋,所述螺旋箍筋在桩体的环向上依次连接相邻的预应力钢棒。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旋箍筋使得桩体内部的预应力钢棒相连为统一整体,显著提高构件的承载力及抗破坏能力,进而达到超越普通混凝土构件的抗震效果。
15.进一步设置: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于桩体底部的主锚筋孔、以及设置于桩体顶部以嵌入相邻桩体上主锚筋孔的连接锚筋,所述主锚筋孔和连接锚筋均环绕桩体的轴线均匀排布。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锚筋孔与连接锚筋相互配合,使得相邻的桩体之间在周向上避免发生转动且在径向上防止发生偏移。
17.进一步设置:所述桩身的底端可拆卸地安装有桩尖,所述桩尖的端部设置有用于嵌入主锚筋孔的连接钢筋。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地质特征,因此需要使用相对适合的桩尖,以避免桩尖发生破碎等。可拆卸的桩尖使得无需定制特殊的桩体,人们能够根据需要方便地对桩尖进行更换。
19.进一步设置:所述抗腐蚀层为抗硫酸盐水泥层。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抗硫酸盐水泥覆盖于桩体表面,将外界的硫酸盐水溶液等物质隔离在桩体混凝土外。
2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2.1、提高了桩身表面与涂层之间的连接能力,并提高了管桩与土层之间的侧摩阻力;
23.2、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在沉桩或打桩时不容易发生碎桩。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实施例中一种高结构强度桥梁管桩的分解示意图;
25.图2是本实施例中桩体的部分剖视图;
26.图3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27.图中,
28.1、桩身;11、桩体;111、环肋;112、玻璃纤维网格布层;113、抗腐蚀层;114、环状凸起;115、纵向肋;116、凹陷;117、螺旋箍筋;118、预应力钢棒;12、连接组件;121、主锚筋孔;122、连接锚筋;13、抱箍;131、卡接环槽;
29.2、桩尖;21、连接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一种高结构强度桥梁管桩,参考图1,包括桩身1和可拆卸地安装于桩身1底端的桩尖2,桩身1包括若干段首尾相连的桩体11、以及用于连接相邻桩体11的连接组件12。
32.参考图1和图2,桩体11为中空的圆柱状混凝土构件,其内部设置有若干沿桩体11
轴向设置的预应力钢棒118、以及连接各根预应力钢棒118的螺旋箍筋117,预应力钢棒118环绕桩体11轴线均匀排布,螺旋箍筋117在桩体11的环向上依次连接相邻的预应力钢棒118。
33.参考图2,桩体11的表面间隔设置有若干环肋111,在本实施例中环肋111的间隔为1m,宽度为5cm。参考图2和图3,桩体11的表面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抗腐蚀层113、玻璃纤维网格布层112和抱箍13,玻璃纤维网格布层112和抗腐蚀层113贴合在桩体11的表面上并形成对应于环肋111的环状凸起114。抱箍13同样为环状设置,且抱箍13的内表面设置有与环状凸起114相适配的卡接环槽131,抱箍13套接在抗腐蚀层113的表面且卡接环槽131卡接在环状凸起114上,抱箍13通过箍紧在环状凸起114上以加强抗腐蚀层113和玻璃纤维网格布层112与桩体11的连接能力。
34.参考图1和图2,桩体11的表面沿桩体11的轴向设置有若干纵向肋115,纵向肋115连接相邻的环肋111,并围绕桩体11的轴线均匀排布。纵向肋115和环肋111相互配合形成凹陷116,使得桩体11表面凹凸不平,提高了桩体11与土层之间的侧摩阻力。
35.参考图3,抗腐蚀层113为抗硫酸盐水泥层,抗硫酸盐水泥覆盖于桩体11表面,将外界的硫酸盐水溶液等物质隔离在桩体11混凝土外。
36.参考图2,连接组件12包括设置于桩体11底部的主锚筋孔121、以及设置于桩体11顶部的连接锚筋122,在本实施例中主锚筋孔121和连接锚筋122均为十个,皆与桩体11的轴线等距且环绕桩体11的轴线均匀排布,连接锚筋122能够方便地嵌入相邻桩体11上主锚筋孔121。
37.参考图1,桩身1的底端可拆卸地安装有桩尖2,桩尖2的端部设置有用于嵌入主锚筋孔121的连接钢筋21,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钢筋21为十根,与桩体11轴线的距离等于主锚筋孔121与桩体11轴线的距离,且环绕桩体11的轴线均匀排布。
38.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