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海绵城市的多功能雨水集蓄及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01229发布日期:2021-12-31 23:44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海绵城市的多功能雨水集蓄及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建设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应用于海绵城市的多功能雨水集蓄及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2.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3.现有的雨水集蓄装置,对水的净化相对较差,集蓄净化后的水用途较少。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集蓄的水净化效果差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对集蓄的水净化效果好的应用于海绵城市的多功能雨水集蓄及净化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应用于海绵城市的多功能雨水集蓄及净化装置,包括集雨板,与集雨板连接的收集仓,所述收集仓内设置有吸水箱和集水箱,所述吸水箱与集水箱连通,所述吸水箱内设置有吸水块和加热棒,所述集雨板包括过滤层和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与加热棒电连接。
7.集雨板与收集仓连接,集雨板将雨水收集,转移到收集仓内,集雨板上设置有过滤层和太阳能板,过滤层可对水进行过滤、净化,经过过滤后的水进入到吸水箱,被吸水箱内的吸水块吸收,吸水箱内设置的加热棒可将吸水块内吸收的水分加热,变成水蒸气,进入到集水箱内,集水箱将水蒸气进行收集,液化成水并储存,达到二次净化的作用。太阳能板可将光能转化成电能储存,太阳能板与加热棒连接提供电能,保证加热棒可正常工作,节能环保。
8.作为优选,所述集雨板为v形槽板,所述集雨板内侧面中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两侧设置太阳能板,所述安装槽截面为矩形,所述过滤层置于安装槽内。集雨板为v形,方便雨水的采集与收集,截面为矩形的安装槽设置在集雨板两斜面的内侧面中部,保证过滤层的可安装,结构简单,方便加工。
9.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槽底面设置有导水槽,所述导水槽底部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吸水箱连通。导水槽可将通过过滤层初步过滤的雨水进行收集并将水通过连接孔导流到吸水箱内,完成收集,保证收集工作的可实施,并可提高收集水的效率。
10.作为优选,所述过滤层包括丝网、砂石层和活性炭层,所述丝网、砂石层和活性炭层依次由上至下叠放。丝网可对进入集雨板内的雨水中大体积杂质进行初步过滤,砂石层对收集的雨水进行二次过滤,活性炭层可对收集的雨水进行初步净化,保证进入导水槽的
水的纯净度。
11.作为优选,所述收集仓为截面为直角梯形的腔体,所述吸水箱置于收集仓内的斜面端,所述吸水块为洗水棉砂材质制成的块体,所述吸水块内插接有加热棒。加热棒可对吸水块内的水进行加热产生水蒸气,使后续可收集到=净化效果好的水,保证收集水的纯净度。
12.作为优选,所述集水箱顶部设置有集水孔,所述集水孔下表面连接有集水板,所述集水板倾斜向下。水蒸气通过集水孔进入到集水箱内,集水板为铁质板材,水蒸气与集水板接触后液化成水,沿集水板向下流动,在集水箱内收集并储存,通过将水蒸气液化成水,保证水的纯净度,使净化效果更好。
13.作为优选,所述集水箱底部连接有导水管。导水管可外接用水装置,确保集水箱内的水可供使用。
14.作为优选,所述收集仓顶部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截面为t形,所述连接板与屋顶外沿连接。连接为t形结构,方便安装。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方便加工;净化效果好,净化后的水纯净度高;利用太阳能加热,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集雨板立体图;
18.图3是图1中a处放大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集雨板局部剖视图。
20.附图中,
21.1.集雨板、2.收集仓、10.过滤层、11.太阳能板、12.安装槽、20.吸水箱、21.收集箱、22.导水管、23.连接板、100.丝网、101.砂石层、102.活性炭层、120.导水槽、121.连接孔、200.吸水块、201.加热棒、210.集水孔、211.集水板。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23.实施例1,
24.如图1所示,一种应用于海绵城市的多功能雨水集蓄及净化装置,包括集雨板1,与集雨板1连接的收集仓2。收集仓2内设置有吸水箱20和集水箱21。吸水箱20与集水箱21连通。吸水箱20内设置有吸水块200和加热棒201。集雨板1包括过滤层10和太阳能板11。太阳能板11与加热棒201电连接。
25.如图2、4所示,集雨板1为v形槽板。集雨板1内侧面中部设置有安装槽12。安装槽12两侧设置太阳能板11,安装槽12截面为矩形。过滤层10置于安装槽12内。安装槽12底面设置有导水槽120。导水槽120底部设置有连接孔121。连接孔121与吸水箱20连通。
26.如图3所示,过滤层10包括丝网100、砂石层101和活性炭层102。丝网100、砂石层101和活性炭层102依次由上至下叠放。
27.如图1所示,收集仓2为截面为直角梯形的腔体。吸水箱20置于收集仓2内的斜面
端。吸水块200为洗水棉砂材质制成的块体。吸水块200内插接有加热棒201。集水箱21顶部设置有集水孔210。集水孔210下表面连接有集水板211。集水板211倾斜向下。集水箱21底部连接有导水管22。收集箱21顶部设置有连接板23。连接板23截面为t形。连接板23与屋顶外沿连接。
2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步骤为:该装置可安装在房屋屋檐下,当下雨时,雨水沿房檐流入到集雨板1内,水经过丝网100、砂石层101和活性炭102过滤净化后进入到导水槽120内,待水积蓄一定量后,导水槽120内的水通过连接孔121进入到吸水箱20内,吸水箱20内的吸水块200将水吸收、暂存。吸水块200内插入的加热棒201,在太阳能板11提供的电能的作用下,对加热棒201进行加热,使吸水块200内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通过集水孔210,转移到集水箱21内,接触到集水箱21内的集水板211后液化成水,沿集水板流下,在集水箱21内储存下来。集水箱21下设置的导水管22可将集水箱21内的水,转移到相关的用水设备中利用。在经过过滤网10和对吸水箱20内收集的水进行汽化

液化处理后,使净化效果更好,得到更加纯净的水。


技术特征:
1.一种应用于海绵城市的多功能雨水集蓄及净化装置,其特征是,包括集雨板(1),与集雨板(1)连接的收集仓(2),所述收集仓(2)内设置有吸水箱(20)和集水箱(21),所述吸水箱(20)与集水箱(21)连通,所述吸水箱(20)内设置有吸水块(200)和加热棒(201),所述集雨板(1)包括过滤层(10)和太阳能板(11),所述太阳能板(11)与加热棒(201)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海绵城市的多功能雨水集蓄及净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集雨板(1)为v形槽板,所述集雨板(1)内侧面中部设置有安装槽(12),所述安装槽(12)两侧设置太阳能板(11),所述安装槽(12)截面为矩形,所述过滤层(10)置于安装槽(12)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海绵城市的多功能雨水集蓄及净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安装槽(12)底面设置有导水槽(120),所述导水槽(120)底部设置有连接孔(121),所述连接孔(121)与吸水箱(20)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海绵城市的多功能雨水集蓄及净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过滤层(10)包括丝网(100)、砂石层(101)和活性炭层(102),所述丝网(100)、砂石层(101)和活性炭层(102)依次由上至下叠放。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海绵城市的多功能雨水集蓄及净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收集仓(2)为截面为直角梯形的腔体,所述吸水箱(20)置于收集仓(2)内的斜面端,所述吸水块(200)为洗水棉砂材质制成的块体,所述吸水块(200)内插接有加热棒(20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海绵城市的多功能雨水集蓄及净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集水箱(21)顶部设置有集水孔(210),所述集水孔(210)下表面连接有集水板(211),所述集水板(211)倾斜向下。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海绵城市的多功能雨水集蓄及净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集水箱(21)底部连接有导水管(22)。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海绵城市的多功能雨水集蓄及净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收集仓(2)顶部设置有连接板(23),所述连接板(23)截面为t形,所述连接板(23)与屋顶外沿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海绵城市的多功能雨水集蓄及净化装置,旨在提供了一种对集蓄的水净化效果好的应用于海绵城市的多功能雨水集蓄及净化装置。包括集雨板,与集雨板连接的收集仓,所述收集仓内设置有吸水箱和集水箱,所述吸水箱与集水箱连通,所述吸水箱内设置有吸水块和加热棒,所述集雨板包括过滤层和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与加热棒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方便加工;净化效果好,净化后的水纯净度高;利用太阳能加热,节能环保。节能环保。节能环保。


技术研发人员:盛铭 石金伟 林艳 章玉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五洲市政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09
技术公布日:2021/12/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