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96400发布日期:2021-11-06 05:02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坑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2.基坑支护体系是临时结构,安全储备较小,因此基坑带来的风险较大,同时基坑支护是为了保证地下结构的施工以及保障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
3.相关的基坑支护机构包括桩体与基坑,基坑内壁上设有用于加固处理的钢筋件,将多个钢筋件设置为圆桶状,最后向基坑内投放混凝土,混凝土凝固后与钢筋件形成一体,利用成型的钢筋件提高桩体的牢固性。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的缺陷是:基坑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各个地段土质不同,因此基坑外部受到的压力不同,进而使得不同基坑对土地的抓地能力不同,因此需要对基坑进行加固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基坑的抓地能力,以及提高支护桩的抗压能力,本技术提供一种基坑支护结构。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基坑支护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包括支护桩以及供支护桩放置的支护坑,所述支护坑的内壁上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设置在支护坑内壁上的钢筋笼与连接件;
8.所述支护坑的内壁上设有与钢筋笼连接的支撑件,所述支护坑的内壁上设置有供支撑件放置的环形槽,所述支撑件包括环形钢筋与支撑钢筋,所述环形槽的内壁上设有供支撑钢筋插入的支撑孔。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支护坑的内壁上设置有支撑组件,利用支撑组件对支护坑的内壁进行支撑加固处理,进而提高基坑的牢固性,同时采用支撑组件的设置,提高支护坑的外壁土壤抓地能力,进而减小基坑附近出现坍塌的现象;利用支撑件的设置,提高支撑桩外壁的牢固性,进而提高整体的牢固性能,同时在地面上设置的连接件,使得支护桩顶部呈阶梯状设置,利用阶梯状设置的连接件,使得连接件以支护桩为中心向外圆周侧进行抓地,进而提高支护桩顶部的稳定性与牢固性。
10.可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设置在支护坑顶部,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环体与连接块,所述连接环体以支护坑为中心设置,所述连接块均匀设置在连接环体内壁上;
11.所述连接环体设置有多个且纵向上呈阶梯状,所述支护坑的外圆周设置有供连接环体放置的外连接槽,所述外连接槽内壁上设有连通的连接凹槽,所述连接凹槽供连接块放置。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连接件设置为阶梯状,使得支护桩顶部向外周侧延伸,才地面上设置有供连接件成型外连接槽与连接凹槽,在连接凹槽与外连接槽中灌入混凝土,使得连接件成型后与支护桩形成一体,进而提高支护桩的牢固性。
13.可选的,所述连接凹槽底部上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设置有多个,所述连接孔设置有混凝土柱;
14.所述外连接槽与连接凹槽内均设有加强钢筋。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连接孔的设置,实现多层连接件上下连接,以此提高整个连接件的强度。
16.可选的,所述环形钢筋呈波纹状设置在环形槽内壁上。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环形钢筋设置为波纹状,提高环形钢筋在环形槽内接触面积,以此达到加强支护桩的抓地能力,以及提高整体支护坑内壁强度。
18.可选的,所述支撑件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支撑件均匀设置在支护坑内壁上,所述支撑件还包括设置支护坑中心轴处的支护钢柱轴。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支撑件设为多个,并采用支护钢柱轴的设置提高支护桩的抗压强度。
20.可选的,所述支护钢柱轴的底部设置有护底件,所述护底件包括竖直设置的圆锥底座,所述圆锥底座,所述支护坑的底部设有供圆锥底座放置的地坑,所述圆锥底座的中心轴方向对应支护坑的中心轴设置。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支护钢柱轴底部设置的护底件,利用圆锥底座扩大支护库坑的底部面积,进而达到防止地下水渗透的效果。
22.可选的,所述圆锥底座的侧壁上设置有供钢筋领穿设的钢筋孔。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钢筋笼通过钢筋孔与底部的圆锥底座连接,进而提高钢筋笼的稳定性。
24.可选的,所述支护坑的内壁上还设有螺旋钢筋。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旋钢筋的设置,进一步提高支护桩的牢固性。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7.1.通过在支护坑的内壁上设置有支撑组件对支护坑的内壁进行支撑加固处理,同时利用支撑件支护坑的外壁土壤抓地能力,进而减小基坑附近出现坍塌的现象;利用支撑件的设置,提高支撑桩外壁的牢固性;
28.2.将连接件设置为阶梯状,利用阶梯状的连接件提高支护桩的顶部对地面的抓地能力,进而提高整个支护桩的抗压能力,从而使得基坑附近的土地紧密性能,最终提高基坑附近土地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2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3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31.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支撑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2.附图标记说明:1、支护桩;2、支护坑;3、支撑组件;4、钢筋笼;5、连接件;6、支撑件;7、环形槽;8、环形钢筋;9、支撑钢筋;10、支撑孔;11、连接环体;12、连接块;13、外连接槽;14、连接凹槽;15、连接孔;16、混凝土柱;18、支护钢柱轴;19、护底件;20、圆锥底座;21、地坑;22、钢筋孔;23、螺旋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4.实施例:
35.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参考图1,基坑支护结构包括支护桩1与支护坑2,支护桩1设置在支护坑2内。在地面上通过设备挖出支护坑2后,向支护坑2内灌入混凝土,支护坑2内的混凝土在凝固成型后形成支护桩1。
36.参考图1和图2,支护坑2的底部设置有护底件19,护底件19包括竖直设置的圆锥底座20,支护坑2的底部设有地坑21,圆锥底座20设置在地坑21内,且圆锥底座20的底部直径大于支护坑2的底壁。同时圆锥底座20的中心轴与支护坑2的中心轴在同一竖直线上。将圆锥底座20设置在支护坑2底部,以此提高支护坑2底部牢固性,同时圆锥底座20还具有防止地下渗透的效果,达到提高支护坑2内混凝土的凝固速度,以及提高支护坑2整体强度的效果。
37.参考图2和图3,支护坑2的内壁上设置有支撑组件3,支撑组件3包括钢筋笼4与连接件5,圆锥底座20的侧壁上设置有供钢筋笼4插入的钢筋孔22,将钢筋笼4底部的钢筋插入到钢筋孔22中,进而提高钢筋笼4在支护坑2内的稳定性能。
38.连接件5包括多个阶梯状设置的连接环体11,多个连接环体11设置在支护坑2的外侧壁上。连接环体11与支护坑2同圆心设置,连接件5还包括多个设置在连接环体11内壁上的连接块12,连接环体11与连接块12通过后浇灌混凝土凝结而成。地面上设有供连接环体11成型的外连接槽13以及供连接块12成型的连接凹槽14,将多个连接环体11在竖直方向呈阶梯设置,利用多个阶梯状设置的连接环体11,提高支护桩1顶部的抓地效果,进而提高支护桩1的强度,减小出面地面塌陷的现象发生。
39.参考图2和图3,连接凹槽14底部上设有多个连接孔15,连接孔15内均设置有混凝土柱16,多个混凝土柱16设置在连接块12内,且混凝土柱16穿过底部连接环体11。外连接槽13与连接凹槽14内均设有加强钢筋,利用加强钢筋进一步提高连接环体11牢固性能。
40.参考图1和图3,支护坑2的内壁上设有支撑件6,支撑件6包括环形钢筋8与支撑钢筋9,支护坑2的内壁上设置有供支撑件6放置的环形槽7,支撑件6包括设置在环形槽7内的环形钢筋8,环形钢筋8呈波浪状设置在环形槽7内壁,利用环形设置的环形钢筋8提高支撑件6强度,达到防止基坑附近土质变形的效果。支撑件6还包括设置支护坑2中心轴处的支护钢柱轴18,利用竖直设置支护钢柱轴18,提高支护桩2的稳定性。支护坑2的内壁上还设有螺旋钢筋23,利用螺旋分布的螺旋钢筋23进一步提高基坑护壁的抗压能力。
41.环形槽7的内壁上设有供支撑钢筋9插入的支撑孔10,将支撑钢筋9插入到支撑孔10内,利用支撑钢筋9的设置,提高支护桩1整体的抓地效果,进而提高整体抗压强度,使得支护桩1附近抓地能力进一步提高。
42.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