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旧下穿通道衔接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28900发布日期:2021-12-11 12:02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旧下穿通道衔接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旧下穿通道衔接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2.下穿通道新旧衔接处应设置防水措施,防止外部的水渗入通道内部。传统的防水措施在新旧下穿通道对接处采用植筋或仅在沉降缝处设置泡沫板、遇水膨胀胶条等。由于既有框架与新建砼部分的收缩率变差异、既有框架与新建框架间存在一定的伸缩和沉降差,会造成对接处的砼产生裂缝、伸缩缝间距加大、错位等问题,传统的对接防水措施无法根本解决上述问题,无法形成有效的防水措施,造成框架严重漏水,需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性能良好的下穿通道对接方案。
4.一种新旧下穿通道衔接防水结构,包括既有框架横断面和新建框架横断面。
5.所述既有框架横断面开设有环形的开槽,所述开槽内放入止水带,并灌浆固定所述止水带的底部,所述止水带的另外一端向外延伸。在所述既有框架横断面的端部钻孔,并设置延伸出的剪力杆,并灌浆固定。
6.所述新建框架横断面设有对应所述止水带的延伸段的填充槽、对应所述剪力杆的无缝钢套管。所述无缝钢套管的直径等于所述剪力杆,深度大于等于所述无缝钢套管延伸出来的长度。
7.所述既有框架横断面和新建框架横断面对接,所述止水带的延伸段伸入所述填充槽内部并灌浆固定。所述剪力杆插入所述无缝钢套管内。所述既有框架横断面和新建框架横断面对接的缝隙填充有防水材料,并灌浆固定。
8.所述新建框架横断面的内侧,预留有连通所述缝隙的灌浆管道,可以通过灌浆管道对所述缝隙、无缝钢套管进行灌浆固定。
9.通过设置预应力等多重的防水措施,能够提高对接的缝隙的防水性能。通过植入剪力杆,能够防止因新旧框架横断面间存在一定的伸缩和沉降差带来的对接处产生裂缝,进而影响防水性能。
10.优选的,所述防水材料包括最外圈的遇水膨胀胶、中部的填缝板和内圈的密封膏。
11.优选的,所述既有框架横断面的板顶和地板顶部植筋并设置钢筋网并浇筑成预应力齿块;所述新建框架横断面的板顶和地板顶部也设有预应力齿块,所述新建框架横断面的预应力齿块由齿块钢筋和框架一起板扎浇筑成型;所述既有框架横断面和新建框架横断面的预应力齿块内部设置对接的管套;所述管套内部设置精轧螺纹钢筋并张拉和压浆。
12.优选的,所述精轧螺纹钢筋位于所述既有框架横断面或新建框架横断面的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为张拉端。
13.优选的,所述既有框架横断面和新建框架横断面的顶面对接处铺设有背贴式止水
带,进一步提高顶部的防水性能。
14.优选的,所述既有框架横断面和新建框架横断面的顶面从下到上依次设有水泥砂浆找平层、防水卷材、隔离层、保护层,既能够保护既有框架横断面和新建框架横断面的对接位置,又能够提高防水性能。
15.优选的,所述保护层为细石混凝土。所述隔离层为1:5的水泥砂浆。
16.优选的,所述无缝钢套管内注有牛油脂。
17.优选的,所述既有框架横断面和新建框架横断面内部的对接面设有铺设有防水涂层,能够防止通道内的水进入对接位置的缝隙。
18.优选的,所述既有框架横断面和新建框架横断面的中部设有通道隔墙;所述既有框架横断面和新建框架横断面的通道隔墙的对接缝隙填有填缝板,两侧用嵌缝膏填充。
19.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新旧下穿通道衔接防水结构与传统的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20.通过植入剪力杆,加强新旧框架横断面的对接强度,减少对接处的砼产生裂缝、伸缩缝间距加大、错位的问题,防止对接部位的防水处理被破坏,提高防水措施的持久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21.图1是既有框架横断面的正视图;
22.图2是新建框架横断面的正视图;
23.图3是顶板对接防水措施图;
24.图4是底板对接防水措施图;
25.图5是侧墙对接防水措施图;
26.附图中的标记为:既有框架横断面1、开槽11、止水带12、剪力杆13、新建框架横断面2、填充槽21、无缝钢套管22、预应力齿块3、管套4、精轧螺纹钢筋5、遇水膨胀胶61、填缝板62、密封膏63、背贴式止水带64、保护外层65、灌浆管道7。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8.请参阅1到图5,一种新旧下穿通道衔接防水结构,包括既有框架横断面1和新建框架横断面2。
29.所述既有框架横断面1开设有环形的开槽11,所述开槽11内放入止水带12,并灌浆固定所述止水带12的底部,所述止水带12的另外一端向外延伸。在所述既有框架横断面1的端部钻孔,并设置延伸出的剪力杆13,并灌浆固定。
30.所述新建框架横断面2设有对应所述止水带12的延伸段的填充槽21、对应所述剪力杆13的无缝钢套管22。所述无缝钢套管22的直径等于所述剪力杆13,深度大于等于所述无缝钢套管22延伸出来的长度。
31.所述既有框架横断面和新建框架横断面2对接,所述止水带12的延伸段伸入所述填充槽21内部并灌浆固定,或者,也可以是在新建框架横断面2浇筑成型时,将止水带12的
延伸段一起浇筑固定。所述剪力杆13插入所述无缝钢套管22内,所述无缝钢套管22内注有牛油脂。本实施例中,所述既有框架横断面1的板顶和地板顶部植筋并设置钢筋网并浇筑成预应力齿块3;所述新建框架横断面2的板顶和地板顶部也设有预应力齿块3,所述新建框架横断面2的预应力齿块3由齿块钢筋和框架一起板扎浇筑成型;所述既有框架横断面1和新建框架横断面2的预应力齿块3内部设置对接的管套4;所述管套内部设置精轧螺纹钢筋5并张拉和压浆。具体的,所述精轧螺纹钢筋5位于所述既有框架横断面1的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位于所述新建框架横断面2为张拉端。
32.所述既有框架横断面和新建框架横断面2对接的缝隙填充有防水材料,并灌浆固定。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水材料包括最外圈的遇水膨胀胶61、中部的填缝板62和内圈的密封膏63。
33.为进一步提高顶部的防水性能,所述既有框架横断面1和新建框架横断面2的顶面对接处铺设有背贴式止水带64,且所述既有框架横断面1和新建框架横断面2的顶面设有保护外层65,所述保护外层65从下到上依次设有水泥砂浆找平层、防水卷材、隔离层、保护层,既能够保护既有框架横断面1和新建框架横断面2的对接位置,又能够提高防水性能。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层为细石混凝土。所述隔离层为1:5的水泥砂浆。
34.同时,所述既有框架横断面1和新建框架横断面2内部的对接面设有铺设有防水涂层,能够防止通道内的水进入对接位置的缝隙。
35.所述新建框架横断面2的内侧,预留有连通所述缝隙的灌浆管道7,当进行防水措施处理后,可以通过灌浆管道7对所述缝隙、无缝钢套管22进行灌浆固定。
36.本实施例通过设置预应力等多重的防水措施,能够提高对接的缝隙的防水性能。通过植入剪力杆13和精轧螺纹钢筋5,能够防止因新旧框架横断面间存在一定的伸缩和沉降差带来的对接处产生裂缝,进而影响防水性能。
37.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