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拼装式雨污分流立交检查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01375发布日期:2022-01-15 04:57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拼装式雨污分流立交检查井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管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拼装式雨污分流立交检查井。


背景技术:

2.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推进,市政设施的建设也需进一步的完善,伴随着每年发生的"城市看海"现象的越来越严重,实现雨污分流将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从而减少了污水处理的成本,减少了"城市看海"的可能。然而,在对城市改造雨污分流项目施工中常常会遇到污水管与雨水管正交的现象,由于污水沉淀比较严重,需要在此处建立污水检查井以保证污水管道的通畅。现有技术中污水检查井的建立都是根据排水管廊埋入地下的深度以及其规格现场砌筑,施工难度大,工作周期长,而且强度不高,长时间使用容易损坏。
3.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拼装式雨污分流立交检查井。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拼装式雨污分流立交检查井,解决了现有的设备需要现场砌筑的问题。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拼装式雨污分流立交检查井,包括垫高管、雨水管以及污水管,所述垫高管设于雨水管上方,且垫高管底部开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螺纹,并且垫高管与雨水管螺纹连接,所述雨水管设于垫高管底部,且雨水管侧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污水管固定连接于雨水管底部。
7.进一步的,所述垫高管包括上管壁、观察窗、连接块、上爬梯以及井口架,所述上管壁为圆环结构,且上管壁侧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观察窗设于上管壁侧表面开设的通孔内部,且观察窗与上管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于上管壁顶部,且连接块侧表面开设有螺纹,所述上爬梯设于上管壁内表面,且上爬梯两端与上管壁固定连接,所述井口架设于上管壁顶部,且井口架与上管壁转动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雨水管包括下管壁、上侧管、主旋盖以及下爬梯,所述下管壁设于上管壁底部,且下管壁上下两端开设有通孔,下管壁与上管壁螺纹连接,所述上侧管固定连接于下管壁两端,所述主旋盖设于下管壁底部,且主旋盖与下管壁螺纹连接,所述下爬梯设于下管壁内部,且下爬梯两端与下管壁固定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污水管包括封管、下侧管以及副封盖,所述封管固定连接于下管壁底部,且封管侧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下侧管穿插封管上开设的通孔,且下侧管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副封盖设于下侧管顶部开设的通孔内部,且副封盖与下侧管螺纹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垫高管包括若干组上管壁以及与其相连接的组件。
11.进一步的,所述上管壁内部分别设有若干组上爬梯,所述下管壁内部分别设有若干组下爬梯。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3.1、该实用新型,通过垫高管、雨水管以及污水管的相互作用,使得设备在使用时,其整体可提前预制好,将其拆分并运输至施工现场,便可直接使用,而无需现场砌筑,且整体高度可根据需要,自行调节垫高管部分的数量,以适应不同高度的井深,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设备的便利性以及适用性。
14.2、该实用新型,通过垫高管、雨水管以及污水管的相互作用,使得设备在使用时,其雨水管部分设于污水管上侧,且两者之间设有旋盖以保持隔绝,使得设备在使用时,当其中任意一组管道发生破裂时,不易影响另一组管道的正常使用,且设备内部设有上爬梯以及下爬梯便于维护,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视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18.图中:1、垫高管;2、雨水管;3、污水管;4、上管壁;5、观察窗;6、连接块;7、上爬梯;8、井口架;9、下管壁;10、上侧管;11、主旋盖;12、下爬梯;13、封管;14、下侧管;15、副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参看图1-3:一种拼装式雨污分流立交检查井,包括垫高管1、雨水管2以及污水管3,垫高管1设于雨水管2上方,且垫高管1底部开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螺纹,并且垫高管1与雨水管2螺纹连接,雨水管2设于垫高管1底部,且雨水管2侧表面开设有通孔,污水管3固定连接于雨水管2底部。
21.其中,垫高管1包括上管壁4、观察窗5、连接块6、上爬梯7以及井口架8,上管壁4为圆环结构,且上管壁4侧表面开设有凹槽,观察窗5设于上管壁4侧表面开设的通孔内部,且观察窗5与上管壁4固定连接,连接块6固定连接于上管壁4顶部,且连接块6侧表面开设有螺纹,上爬梯7设于上管壁4内表面,且上爬梯7两端与上管壁4固定连接,井口架8设于上管壁4顶部,且井口架8与上管壁4转动连接,垫高管1包括若干组上管壁4以及与其相连接的组件。
22.其中,雨水管2包括下管壁9、上侧管10、主旋盖11以及下爬梯12,下管壁9设于上管壁4底部,且下管壁9上下两端开设有通孔,下管壁9与上管壁4螺纹连接,上侧管10固定连接于下管壁9两端,主旋盖11设于下管壁9底部,且主旋盖11与下管壁9螺纹连接,下爬梯12设于下管壁9内部,且下爬梯12两端与下管壁9固定连接。
23.其中,污水管3包括封管13、下侧管14以及副封盖15,封管13固定连接于下管壁9底部,且封管13侧表面开设有通孔,下侧管14穿插封管13上开设的通孔,且下侧管14顶部开设有通孔,副封盖15设于下侧管14顶部开设的通孔内部,且副封盖15与下侧管14螺纹连接,上管壁4内部分别设有若干组上爬梯7,下管壁9内部分别设有若干组下爬梯12。
2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垫高管1、雨水管2以及污水管3的相互作用,使得设备在使用时,其整体可提前预制好后,将其拆分并运输至施工现场,便可直接使用,而无需现场砌筑,且整体高度可根据需要,自行调节垫高管1部分的数量,以适应不同高度的井深,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设备的便利性以及适用性,且设备在使用时,其雨水管2部分设于污水管3上侧,且两者之间设有旋盖以保持隔绝,使得设备在使用时,当其中任意一组管道发生破裂时,不易影响另一组管道的正常使用,且设备内部设有上爬梯7以及下爬梯12便于维护,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
25.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拼装式雨污分流立交检查井,包括垫高管(1)、雨水管(2)以及污水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垫高管(1)设于雨水管(2)上方,且垫高管(1)底部开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螺纹,并且垫高管(1)与雨水管(2)螺纹连接,所述雨水管(2)设于垫高管(1)底部,且雨水管(2)侧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污水管(3)固定连接于雨水管(2)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拼装式雨污分流立交检查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垫高管(1)包括上管壁(4)、观察窗(5)、连接块(6)、上爬梯(7)以及井口架(8),所述上管壁(4)为圆环结构,且上管壁(4)侧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观察窗(5)设于上管壁(4)侧表面开设的通孔内部,且观察窗(5)与上管壁(4)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6)固定连接于上管壁(4)顶部,且连接块(6)侧表面开设有螺纹,所述上爬梯(7)设于上管壁(4)内表面,且上爬梯(7)两端与上管壁(4)固定连接,所述井口架(8)设于上管壁(4)顶部,且井口架(8)与上管壁(4)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拼装式雨污分流立交检查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管(2)包括下管壁(9)、上侧管(10)、主旋盖(11)以及下爬梯(12),所述下管壁(9)设于上管壁(4)底部,且下管壁(9)上下两端开设有通孔,下管壁(9)与上管壁(4)螺纹连接,所述上侧管(10)固定连接于下管壁(9)两端,所述主旋盖(11)设于下管壁(9)底部,且主旋盖(11)与下管壁(9)螺纹连接,所述下爬梯(12)设于下管壁(9)内部,且下爬梯(12)两端与下管壁(9)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拼装式雨污分流立交检查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管(3)包括封管(13)、下侧管(14)以及副封盖(15),所述封管(13)固定连接于下管壁(9)底部,且封管(13)侧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下侧管(14)穿插封管(13)上开设的通孔,且下侧管(14)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副封盖(15)设于下侧管(14)顶部开设的通孔内部,且副封盖(15)与下侧管(14)螺纹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拼装式雨污分流立交检查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垫高管(1)包括若干组上管壁(4)以及与其相连接的组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拼装式雨污分流立交检查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管壁(4)内部分别设有若干组上爬梯(7),所述下管壁(9)内部分别设有若干组下爬梯(1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管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拼装式雨污分流立交检查井,包括垫高管、雨水管以及污水管,所述垫高管设于雨水管上方,且垫高管底部开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螺纹,并且垫高管与雨水管螺纹连接,所述雨水管设于垫高管底部,且雨水管侧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污水管固定连接于雨水管底部,该实用新型,通过垫高管、雨水管以及污水管的相互作用,使得设备在使用时,其雨水管部分设于污水管上侧,且两者之间设有旋盖以保持隔绝,使得设备在使用时,当其中任意一组管道发生破裂时,不易影响另一组管道的正常使用,且设备内部设有上爬梯以及下爬梯便于维护,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设备的安全性。设备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伯镇 王春妹 宫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伯镇
技术研发日:2021.04.12
技术公布日:2022/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