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挖灌注桩护筒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94690发布日期:2022-01-15 03:51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挖灌注桩护筒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旋挖灌注桩支护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旋挖灌注桩护筒的装置。


背景技术:

2.施工中的诸多复杂因素易造成旋挖灌注桩孔内泥土脱落,甚至填塞塌方。鉴于孔内泥土脱落塌方对旋挖灌注桩的施工有严重的不利影响,相关规范对旋挖灌注桩的施工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但是没有详细地提及孔内支护的有效工艺,很多情况下造成技术人员无所适从。随着技术手段的进步,对旋挖灌注桩孔内有效支护成为可能。


技术实现要素:

3.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旋挖灌注桩护筒的装置,本实用新型制作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安全,可操作性强,通过护壁泥浆引流孔来输送泥浆,可以使得护壁泥浆均匀的布满旋挖灌注桩孔内的四周,使其有效的对孔内四周泥土提供支护,弥补了传统的护筒不能使护壁泥浆在孔内均匀分布,同时也减少了材料成本的输出,加快旋挖灌注桩的施工进度,节约工期成本。
5.2.技术方案
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旋挖灌注桩护筒的装置,包括旋挖灌注桩护筒,所述的旋挖灌注桩护筒的表面间隔开设有护壁泥浆引流孔,护壁泥浆引流孔贯穿旋挖灌注桩护筒上下两端,护壁泥浆引流孔的端口处连接有软管,软管的输入端连接有护壁泥浆管。
8.进一步地,所述的旋挖灌注桩护筒由不锈钢板材料制成,护壁泥浆引流孔沿旋挖灌注桩护筒表面铅直方向开设。
9.进一步地,所述的软管、护壁泥浆管均选用普通塑料管。
10.进一步地,所述的旋挖灌注桩护筒由内环管和外环管组成,外环管内腔通过混凝土封闭,护壁泥浆引流孔在外环管内等距间隔设置。
11.进一步地,所述的护壁泥浆引流孔的底部设置有中通管,相邻的两组护壁泥浆引流孔通过中通管连通,中通管的管身上间隔开设有分流孔。
12.进一步地,所述的内环管的内部等距间隔设置有支撑钢管,支撑钢管的内部空腔内填充有内填混凝土,相邻的支撑钢管之间设置有支撑肋。
13.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肋相互焊接并构成菱形结构。
14.3.有益效果
15.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制作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安全,可操作性强,通过护壁泥浆引流孔来输送泥浆,可以使得护壁泥浆均匀的布满旋挖灌注桩孔内的四周,使其有效的对孔内四
周泥土提供支护,弥补了传统的护筒不能使护壁泥浆在孔内均匀分布,同时也减少了材料成本的输出,加快旋挖灌注桩的施工进度,节约工期成本,在旋挖灌注桩施工中,作业人员和检查人员能够方便快捷对旋挖灌注桩孔进行支护,及时浇筑,能够避免后期旋挖灌注桩的反复施工,确保旋挖灌注桩顺利施工,减少了后期不必要的返工处理,也减少了后期返工材料的投入,节约人工和工期从而降低建设成本,符合当代绿色施工的要求。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旋挖灌注桩护筒结构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旋挖灌注桩护筒截面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旋挖灌注桩护筒内部结构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旋挖灌注桩护筒底面结构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连接效果图。
23.图中:1、护壁泥浆管;2、软管;3、护壁泥浆引流孔;4、旋挖灌注桩护筒;41、内环管;411、支撑钢管;412、内填混凝土;413、支撑肋;42、外环管;5、中通管;51、分流孔。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25.实施例1
26.从图1-3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一种旋挖灌注桩护筒的装置,包括旋挖灌注桩护筒4,旋挖灌注桩护筒4的表面间隔开设有护壁泥浆引流孔3,护壁泥浆引流孔3贯穿旋挖灌注桩护筒4上下两端,护壁泥浆引流孔3的端口处连接有软管2,软管2的输入端连接有护壁泥浆管1。
27.旋挖灌注桩护筒4由不锈钢板材料制成,旋挖灌注桩护筒4能够方便快捷支护孔内的泥土,防止其塌方脱落,确保旋挖灌注桩的正常施工,减少返工修理,节约人工和工期从而降低建设成本,护壁泥浆引流孔3沿旋挖灌注桩护筒4表面铅直方向开设。
28.软管2、护壁泥浆管1均选用普通塑料管。
29.从图4-6可以看出,旋挖灌注桩护筒4由内环管41和外环管42组成,外环管42内腔通过混凝土封闭,护壁泥浆引流孔3在外环管42内等距间隔设置。
30.护壁泥浆引流孔3的底部设置有中通管5,相邻的两组护壁泥浆引流孔3通过中通管5连通,中通管5的管身上间隔开设有分流孔51。
31.中通管5的实际安装高度可视情况调整,当中通管5处于外环管42中部时,以中通管5为界,中通管5上部的外环管42空腔部分填充混凝土,中通管5下部的外环管42维持空腔状态。
32.内环管41的内部等距间隔设置有支撑钢管411,支撑钢管411的内部空腔内填充有内填混凝土412,相邻的支撑钢管411之间设置有支撑肋413。
33.支撑肋413相互焊接并构成菱形结构。
34.内环管41和外环管42共同支撑,内环管41通过支撑钢管411、内填混凝土412、支撑肋413产生稳定的支护支撑效果,外环管42通过护壁泥浆引流孔3、中通管5产生泥浆供给和
分流的效果。
35.本实用新型制作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安全,可操作性强,通过护壁泥浆引流孔3来输送泥浆,可以使得护壁泥浆均匀的布满旋挖灌注桩孔内的四周,使其有效的对孔内四周泥土提供支护,弥补了传统的护筒不能使护壁泥浆在孔内均匀分布,同时也减少了材料成本的输出,加快旋挖灌注桩的施工进度,节约工期成本,在旋挖灌注桩施工中,作业人员和检查人员能够方便快捷对旋挖灌注桩孔进行支护,及时浇筑,能够避免后期旋挖灌注桩的反复施工,确保旋挖灌注桩顺利施工,减少了后期不必要的返工处理,也减少了后期返工材料的投入,节约人工和工期从而降低建设成本,符合当代绿色施工的要求。
36.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旋挖灌注桩护筒的装置,包括旋挖灌注桩护筒(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挖灌注桩护筒(4)的表面间隔开设有护壁泥浆引流孔(3),护壁泥浆引流孔(3)贯穿旋挖灌注桩护筒(4)上下两端,护壁泥浆引流孔(3)的端口处连接有软管(2),软管(2)的输入端连接有护壁泥浆管(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挖灌注桩护筒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挖灌注桩护筒(4)由不锈钢板材料制成,护壁泥浆引流孔(3)沿旋挖灌注桩护筒(4)表面铅直方向开设。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挖灌注桩护筒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管(2)、护壁泥浆管(1)均选用普通塑料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挖灌注桩护筒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挖灌注桩护筒(4)由内环管(41)和外环管(42)组成,外环管(42)内腔通过混凝土封闭,护壁泥浆引流孔(3)在外环管(42)内等距间隔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旋挖灌注桩护筒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护壁泥浆引流孔(3)的底部设置有中通管(5),相邻的两组护壁泥浆引流孔(3)通过中通管(5)连通,中通管(5)的管身上间隔开设有分流孔(51)。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旋挖灌注桩护筒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环管(41)的内部等距间隔设置有支撑钢管(411),支撑钢管(411)的内部空腔内填充有内填混凝土(412),相邻的支撑钢管(411)之间设置有支撑肋(413)。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旋挖灌注桩护筒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肋(413)相互焊接并构成菱形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挖灌注桩护筒的装置,属于旋挖灌注桩支护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旋挖灌注桩护筒,所述的旋挖灌注桩护筒的表面间隔开设有护壁泥浆引流孔,护壁泥浆引流孔贯穿旋挖灌注桩护筒上下两端,护壁泥浆引流孔的端口处连接有软管,软管的输入端连接有护壁泥浆管。本实用新型制作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安全,可操作性强,通过护壁泥浆引流孔来输送泥浆,可以使得护壁泥浆均匀的布满旋挖灌注桩孔内的四周,使其有效的对孔内四周泥土提供支护,弥补了传统的护筒不能使护壁泥浆在孔内均匀分布,同时也减少了材料成本的输出,加快旋挖灌注桩的施工进度,节约工期成本。节约工期成本。节约工期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黄根 黄宝林 孙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21
技术公布日:2022/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