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堤堤脚潮间带的植被生态固土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02984发布日期:2022-07-19 22:26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海堤堤脚潮间带的植被生态固土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滨海海岸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堤堤脚潮间带的植被生态固土结构。


背景技术:

2.海堤堤脚潮间带是指大潮期的最高潮位和大潮期的最低潮位间的海岸或海岸滩涂,即从海水涨至最高时所淹没的地方开始延伸至潮水退到最低时露出水面的区域海岸,是界于高潮线与低潮线之间的海水涨落地带。根据潮汐活动的规律,潮汐带可分为高潮区、中潮区和低潮区,其中,高潮区位于潮间带的最上部,上界为大潮高潮线,下界是小潮高潮线,其被海水淹没的时间很短,只有在大潮时才被海水淹没;中潮区占了潮间带的大部分,上界为小潮高潮线,下界是小潮低潮线,是典型的的潮间带地区;低潮区的上界为小潮低潮线,下界是大潮低潮线,其大部分时间浸在水里,只有在大潮落潮时短时间露出水面。
3.为了防风消浪、稳固堤岸、构建滨海绿色景观,近年来,我国东南沿海兴起堤脚潮间带造林的热潮,在堤脚潮间带造林实践中,红树植物是最适合的种植对象。然而,在堤脚潮间带迎风浪面,由于风浪侵蚀和底泥条件不良等原因,会存在植物苗难以固定的问题,并且即便植物苗能够固定,也会因生存环境波动剧烈而难以成活。
4.现有技术中主要通过沙袋围堰、回填种植土、竹竿固定植物苗等方法解决风浪对滨海海岸造林实施地造成的泥沙流动和苗木稳定问题。但这些方法的抗风浪能力较弱,对风浪或潮力较大的中、高潮区海岸尚不足以保障植物苗木的定植和生长,最终会导致植物苗木的存活率低,且对水土流失的影响较大,不能有效减少基质流失。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海堤堤脚潮间带的植被生态固土结构,解决了现有海堤堤脚潮间带种植苗木存活率低、潮间带种植基质流失严重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7.提供一种海堤堤脚潮间带的植被生态固土结构,包括抗冲固土结构、外江围挡结构、锚固限位结构和回填土层,所述抗冲固土结构和所述回填土层均靠近堤壁设置,且位于堤岸边线和堤脚地面线之间,所述抗冲固土结构铺设在所述回填土层的上方,且所述抗冲固土结构和所述回填土层通过所述锚固限定结构锚定连接,所述外江围挡结构远离堤壁临海设置且垂直所述抗冲固土结构和所述回填土层,所述外江围挡结构、堤脚地面线、堤壁和堤岸边线组成的外围结构将所述抗冲固土结构和所述回填土层包围。
8.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外江围挡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反滤土工布、反滤土工格栅和紧密并排的若干支护桩,所述反滤土工布靠近所述抗冲固土结构设置,若干所述支护桩临海设置。
9.优选的,所述支护桩为松木桩或预应力混凝土离心仿木桩,所述支护桩的直径为
100~200mm。
10.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锚固限位结构包括锚定连接所述抗冲固土结构和所述回填土层的u型锚钉、以及将植物固定在抗冲固土结构和所述回填土层上的植物固定桩。
11.优选的,所述u型锚钉为钢、不锈钢或镀锌钢u型锚钉,所述u型锚钉的直径为6~8mm,长度不小于100cm。
12.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抗冲固土结构为抗冲固土生态加筋保护垫,包括由上至下依次铺设的三维植被网、加筋网和固土网,所述固土网紧嵌于所述回填土层中,并与所述回填土层形成整体结构。
13.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抗冲固土生态加筋保护垫为抗腐蚀保护垫,包括若干单块生态保护垫,若干所述单块生态保护垫之间搭接设置。
14.优选的,每个所述单块生态保护垫的尺寸为5m*20m,所述单块生态保护垫之间的搭接位置和非搭接位置均采用u型锚钉锚定连接,所述搭接位置的u型锚钉的间距为0.5m*0.5m,所述非搭接位置的u型锚钉的间距为1m*1m。
15.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三维植被网为聚乙烯网、高密度聚乙烯网、聚丙烯网、钢塑网或经编涤纶网,厚度不小于10mm;
16.所述加筋网为聚丙烯网、低碳钢网或pvc包塑网,厚度不小于3mm;
17.所述固土网为聚丙烯长丝无纺布,厚度不小于2mm。
18.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回填土层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回填种植土层和回填黏土层,所述固土网紧嵌于所述回填种植土层中,所述种植土层的厚度不小于35cm。
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20.本实用新型的海堤堤脚潮间带的植被生态固土结构,由外江围挡结构、堤脚地面线、堤壁和堤岸边线组成的外围结构将抗冲固土结构和回填土层包围,当植物种植在抗冲固土结构处后,即便外江潮汐潮涨潮落,上部水流紊动,也可在抗冲固土结构下方形成静水区域,防止种植基质受到风浪的淘刷而流失,可以很好的为植物提供营养保障;再结合植物很好的抓土能力,能够对回填土层起到限位固定的作用,从而达到固土限位、防止水土流失的目的。
附图说明
21.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
22.图1为实施例中的海堤堤脚潮间带的植被生态固土结构的剖面图。
23.图2为实施例中的海堤堤脚潮间带的植被生态固土结构的俯视图。
24.附图标记:堤岸边线11,堤脚地面线12,堤壁13,抗冲固土结构2,三维植被网21,加筋网22,固土网23,植物24,搭接位置25,外江围挡结构3,支护桩31,反滤土工格栅32,反滤土工布33,u型锚钉41,植物固定桩42,回填土层5,回填种植土层51,回填黏土层52。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
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26.本实施例的一种海堤堤脚潮间带的植被生态固土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抗冲固土结构2、外江围挡结构3、锚固限位结构和回填土层5,抗冲固土结构2和回填土层5均靠近堤壁13设置,且位于堤岸边线11和堤脚地面线12之间,抗冲固土结构2铺设在回填土层5的上方,且抗冲固土结构2和回填土层5通过锚固限定结构锚定连接,外江围挡结构3远离堤壁13临海设置且垂直抗冲固土结构2和回填土层5,外江围挡结构3、堤脚地面线12、堤壁13和堤岸边线11组成的外围结构将抗冲固土结构2和回填土层5包围。由于外江围挡结构3、堤脚地面线12、堤壁13和堤岸边线11组成的外围结构将抗冲固土结构2和回填土层5包围,当植物24种植在抗冲固土结构2处时,即便外江潮汐潮涨潮落,上部水流紊动,也可在包围圈内的抗冲固土结构2和回填土层5处形成静水区域,防止种植基质受到风浪的淘刷而流失,可以很好的为植物24提供营养保障;再结合植物24很好的抓土能力,能够对回填土层5起到限位固定的作用,从而达到固土限位、防止水土流失的目的。
27.如图1和图2所示,外江围挡结构3包括依次设置的反滤土工布33、反滤土工格栅32和紧密并排的若干支护桩31,反滤土工布33靠近抗冲固土结构2设置,若干支护桩31临海设置。若干支护桩31紧密并排设置为挡土墙结构,能够防止水流对堤脚潮间带内回填土层5的冲刷;再配合反滤土工布33和反滤土工格栅32的连锁锚固,能够防止土体从支护桩31之间的缝隙流失,进一步提高防止水土流失的效果。
28.本实施例中,支护桩31为松木桩或预应力混凝土离心仿木桩,支护桩31的直径优选100~200mm。支护桩31采用打桩机进行施工,支护桩31确保外形直顺且光圆,支护桩31的底端可以被制作成长30cm的尖头,以更加方便打入持力层中。
29.如图1和图2所示,抗冲固土结构2为抗冲固土生态加筋保护垫,包括由上至下依次铺设的三维植被网21、加筋网22和固土网23,回填土层5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回填种植土层51和回填黏土层52,固土网23紧嵌于回填种植土层51中,并与回填种植土层51形成整体结构。锚固限位结构包括u型锚钉41和植物固定桩42,u型锚钉41将抗冲固土结构2和回填土层5锚定连接,形成稳固结构;抗冲固土生态加筋保护垫使用专业打孔器打孔后,通过植物固定桩42将幼小植物24固定种植在抗冲固土结构2和回填种植土层51上,植物24的根系包覆在植物固定桩42的下半段,当植物24根系发达之后,可以通过根系的锚固作用对回填土层进行防护、加固,并可以减小雨水、风浪等冲刷造成的水土流失。
30.本实施例中,抗冲固土生态加筋保护垫内需预留一定的空间便于植物24根系的生长、并给予海岸动物足够的栖息空间。
31.本实施例中,抗冲固土生态加筋保护垫为抗腐蚀保护垫,需保证在氯度值大于20的海水中使用两年以上。
32.如图2所示,抗冲固土生态加筋保护垫包括若干单块生态保护垫,若干单块生态保护垫之间搭接设置,每个单块生态保护垫的尺寸为5m*20m,单块生态保护垫之间的搭接位置25和非搭接位置均采用u型锚钉41锚定连接,搭接位置25的u型锚钉41的间距为0.5m*0.5m,非搭接位置的u型锚钉41的间距为1m*1m。抗冲固土结构2的施工方法为将单块生态保护垫运送到指定位置,利用人工或机械进行摊铺,并设置单块生态保护垫之间的搭接距离为10cm。
33.具体的,本实施例的维植被网21为聚乙烯网、高密度聚乙烯网、聚丙烯网、钢塑网或经编涤纶网,厚度不小于10mm;加筋网22为聚丙烯网、低碳钢网或pvc包塑网,厚度不小于3mm;固土网23为聚丙烯长丝无纺布,厚度不小于2mm。本实施中,u型锚钉41为钢、不锈钢或镀锌钢u型锚钉41,u型锚钉41的直径为6~8mm,长度不小于100cm。
34.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