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室外墙后浇带超前止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59950发布日期:2021-12-12 21:45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下室外墙后浇带超前止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地下室外墙后浇带超前止水结构。


背景技术:

2.在高层建筑的地下室施工时,为防止不均匀沉降对结构造成的影响,设计在地下室外墙留置后浇带,后浇带需要在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才能浇筑封闭。由于等待高层主体结构施工完成的时间很长,地下室外墙无法完成防水和回填土施工,地下水从后浇带位置进入地下室内空间,地下室内需要长期抽水,既影响地下室的正常施工,又大幅增加抽水费用,地下室上部周边的室外场地由于地下室外侧未能完成回填也无法利用,对于一些施工场地本来就狭小的工程更是雪上加霜。我司经过长期施工经验的积累,研发出一种地下室外墙后浇带超前止水施工的做法。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供一种在地下室结构施工的同时对外墙后浇带位置进行止水封堵的地下室外墙后浇带超前止水结构。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地下室外墙后浇带超前止水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地下室外墙和后浇带预留口,所述地下室外墙在后浇带预留口的外部两侧沿着高度方向按一定间距预埋有多层的弧形墙拉结钢筋,所述弧形墙拉结钢筋外浇筑混凝土形成多层的半圆弧圈梁,所述多层半圆弧圈梁之间的空隙筑有灰砂砖形成多层的灰砂砖层,所述多层的半圆弧圈梁和多层的灰砂砖层形成半圆弧面超前止水墙;所述半圆弧面超前止水墙的内侧从内往外设有内侧找平层、内侧防水层和内侧保护层;所述半圆弧面超前止水墙的外侧以及地下室外墙的外侧从内往外设有外侧找平层、外侧防水层及外侧保护层;所述后浇带预留口和半圆弧面超前止水墙形成的半圆形空腔区域浇筑有膨胀混凝土。
6.进一步地,所述后浇带预留口两侧的地下室外墙断面内分别对应预埋有钢板止水带,所述钢板止水带竖直设置,所述钢板止水带的外端沿着地下室外墙的长度方向伸入浇带预留口。
7.进一步地,所述地下室外墙在后浇带预留口位置沿着地下室外墙的长度方向预埋有外墙钢筋。
8.进一步地,所述外侧防水层采用防水卷材制作,外侧保护层采用砖砌成墙。
9.进一步地,所述外侧防水层和外侧保护层之间还设有外侧保温层。
10.进一步地, 所述各层的弧形墙拉结钢筋间隔为500 mm
ꢀ‑
700mm, 如为600mm。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可以在地下室结构施工的同时对外墙后浇带位置进行止水封堵,同时又不影响后浇带对结构沉降的作用,止水封堵后外侧可进行回填土,既不影响地下
室的正常施工又能保证地上外部空间场地的充分利用。该做法封堵墙采用独特的半圆形灰砂砖砌筑墙做法,有效抵抗地下室外侧水平方向的水土压力,具有经济、快速、安全的特点,对工程的工期、质量效果均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后浇带预留口未封堵前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地下室外墙后浇带超前止水构造示意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后浇带预留口和半圆弧面超前止水墙形成的半圆形空腔区域浇筑有膨胀混凝土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17.如图1

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 一种地下室外墙后浇带超前止水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地下室外墙1和后浇带预留口2,地下室外墙1在后浇带预留口2的外部两侧沿着高度方向按一定间距预埋有多层的弧形墙拉结钢筋3,弧形墙拉结钢筋3外浇筑混凝土形成多层的半圆弧圈梁4,多层半圆弧圈梁4之间的空隙筑有灰砂砖形成多层的灰砂砖层5,多层的半圆弧圈梁4和多层的灰砂砖层5形成半圆弧面超前止水墙;半圆弧面超前止水墙的内侧从内往外设有内侧找平层61、内侧防水层71和内侧保护层81;所述半圆弧面超前止水墙的外侧以及地下室外墙1的外侧从内往外设有外侧找平层62、外侧防水层73及外侧保护层83;后浇带预留口2和半圆弧面超前止水墙形成的半圆形空腔区域浇筑有膨胀混凝土9。
18.本实用新型后浇带预留口2两侧的地下室外墙1断面内分别对应预埋有钢板止水带10,钢板止水带10竖直设置,钢板止水带10的外端沿着地下室外墙1的长度方向伸入浇带预留口2。地下室外墙1在后浇带预留口2位置沿着地下室外墙1的长度方向预埋有外墙钢筋11。
19.本实用新型外侧防水层73采用防水卷材制作,外侧保护层83采用砖砌成墙。外侧防水层73和外侧保护层83之间还设有外侧保温层。
20.各层的弧形墙拉结钢筋3间隔为500 mm
ꢀ‑
700mm。 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各层的弧形墙拉结钢筋3间隔为600mm。
2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地下室外墙后浇带超前止水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地下室外墙(1)和后浇带预留口(2),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室外墙(1)在后浇带预留口(2)的外部两侧沿着高度方向按一定间距预埋有多层的弧形墙拉结钢筋(3),所述弧形墙拉结钢筋(3)外浇筑混凝土形成多层的半圆弧圈梁(4),所述多层半圆弧圈梁(4)之间的空隙筑有灰砂砖形成多层的灰砂砖层(5),所述多层的半圆弧圈梁(4)和多层的灰砂砖层(5)形成半圆弧面超前止水墙;所述半圆弧面超前止水墙的内侧从内往外设有内侧找平层(61)、内侧防水层(71)和内侧保护层(81);所述半圆弧面超前止水墙的外侧以及地下室外墙(1)的外侧从内往外设有外侧找平层(62)、外侧防水层(73)及外侧保护层(83);所述后浇带预留口(2)和半圆弧面超前止水墙形成的半圆形空腔区域浇筑有膨胀混凝土(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外墙后浇带超前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浇带预留口(2)两侧的地下室外墙(1)断面内分别对应预埋有钢板止水带(10),所述钢板止水带(10)竖直设置,所述钢板止水带(10)的外端沿着地下室外墙(1)的长度方向伸入浇带预留口(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外墙后浇带超前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室外墙(1)在后浇带预留口(2)位置沿着地下室外墙(1)的长度方向预埋有外墙钢筋(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外墙后浇带超前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防水层(73)采用防水卷材制作,外侧保护层(83)采用砖砌成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外墙后浇带超前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防水层(73)和外侧保护层(83)之间还设有外侧保温层(8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外墙后浇带超前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层的弧形墙拉结钢筋(3)间隔为500 mm
ꢀ‑
700mm。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外墙后浇带超前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层的弧形墙拉结钢筋(3)间隔为600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下室外墙后浇带超前止水结构,地下室外墙在后浇带预留口的外部两侧预埋有多层的弧形墙拉结钢筋,浇筑混凝土形成多层的半圆弧圈梁,多层半圆弧圈梁之间的空隙筑有灰砂砖形成多层的灰砂砖层,多层的半圆弧圈梁和多层的灰砂砖层形成半圆弧面超前止水墙;半圆弧面超前止水墙的内侧从内往外设有内侧找平层、内侧防水层和内侧保护层;半圆弧面超前止水墙的外侧以及地下室外墙的外侧从内往外设有外侧找平层、外侧防水层及外侧保护层;半圆形空腔区域浇筑有膨胀混凝土。施工的同时对外墙后浇带位置进行止水封堵,不影响后浇带对结构沉降的作用,外侧可进行回填土,不影响地下室的正常施工又能保证地上外部空间场地的充分利用。间场地的充分利用。间场地的充分利用。


技术研发人员:谢钧 邓智文 鲁斌 李超 梁军 耿凌鹏 陈春光 杜越 陈一乔 岑伯杨 郑泽乔 罗海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29
技术公布日:2021/12/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