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反向抽排水泵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73874发布日期:2021-11-18 12:12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正反向抽排水泵站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给排水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正反向抽排水泵站。


背景技术:

2.为保障洪涝灾害频发地区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很多城市建设了排涝泵站。当发生洪水时,通过排涝泵站内设置的水泵将水由内河涌排至外河涌,最终流入大海。
3.而由于城市人口集中、环境污染等原因,内河涌水质往往较差,需要从外河涌引入水质相对较好的水进入内河涌,并提高内河涌的水动力,加强水体流动性,改善内河涌的水环境现状。
4.为满足上述两种不同水流的抽排要求,泵站需具备正反向抽排水功能。现有的正反向抽排水泵站通常采用双向潜水贯流泵进行抽排,通过改变电动机的转动方向,从而实现水泵的正反向抽水。当发生洪水时,双向潜水贯流泵电机正转,水泵将内河涌的洪水排至外河涌;当需要从外河涌引入水质相对较好的水进入内河涌时,双向潜水贯流泵电机反转,水泵将外河涌的水抽至内河涌。
5.目前,采用双向潜水贯流泵的正反向抽排水泵站存在以下缺点:
6.1)水泵配套电机为潜水电机,由于电机置于流道中,对电机的防水性能要求高,防水等级需达到ip68及以上,电机设备的价格相对较高。
7.2)潜水电机故障时,需排空流道内存水,并将水泵与电机整体吊出,检修工作量较大;此外,由于对检修的要求较高,潜水电机须返厂进行维修,检修时间长、成本高。
8.3)双向潜水贯流泵为机泵一体结构,水流在机泵与泵体外壳之间的空间通过,电机位于流道内部会产生一定的局部水力损失,因此水泵装置的效率相对较低、水泵运行耗电量较大、运行费用高。


技术实现要素:

9.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检修维护的正反向抽排水泵站。
10.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正反向抽排水泵站,包括泵房电机层,还包括分别与内河涌和外河涌连通的第一流道、以及分别与内河涌和外河涌连通的第二流道;
11.所述第一流道中设置有与内河涌相对应的第一进水阀门以及与外河涌相对应的第二进水阀门,所述第二流道中设置有与外河涌相对应的第一出水阀门以及与内河涌相对应的第二出水阀门;
12.所述第一流道中还设置有处于第一进水阀门与第二进水阀门之间的立式轴流泵,所述立式轴流泵的出水端与第二流道连通且该连通部位处于第一出水阀门与第二出水阀门之间;
13.所述泵房电机层处于立式轴流泵的上侧,泵房电机层中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与
立式轴流泵传动连接。
14.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进水阀门、第二进水阀门、第一出水阀门和第二出水阀门均为闸板阀。
15.进一步的是,所述立式轴流泵的出水端通过水泵出水管与第二流道连通。
16.进一步的是,所述电机通过联轴器与立式轴流泵传动连接。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正反向抽排水泵站正向排水时,打开第一进水阀门和第一出水阀门并关闭第二进水阀门和第二出水阀门,即可通过立式轴流泵将水流从内河涌排至外河涌,实现泵站向外河涌的排涝功能;该正反向抽排水泵站反向排水时,打开第二进水阀门和第二出水阀门并关闭第一进水阀门和第一出水阀门,即可通过立式轴流泵将水流从外河涌抽至内河涌,实现泵站向内河涌的补水功能;由于采用立式轴流泵进行抽排,且电机安装在立式轴流泵上侧的泵房电机层中,因此对电机的防水性能要求不高,防水等级需达到ip54即可,设备造价更低,且便于后期检修维护,运维费用较低;电机故障时只需将电机与立式轴流泵连接处拆开,无需排空流道内存水,现场运维人员即可完成电机常规故障的修理工作,免去了潜水电机返厂维修导致的时间浪费及高额费用;另外,因为电机未占用流道,使得立式轴流泵的运行效率相对更高,可进一步节省泵站的运行费用,并增加了泵站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正向排水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反向排水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21.图中标记为:内河涌10、外河涌20、第一流道30、第一进水阀门31、第二进水阀门32、第二流道40、第一出水阀门41、第二出水阀门42、立式轴流泵50、水泵出水管51;
22.图2和图3中箭头方向表示水流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4.如图1所示,正反向抽排水泵站,包括泵房电机层,还包括分别与内河涌10和外河涌20连通的第一流道30、以及分别与内河涌10和外河涌20连通的第二流道40;
25.所述第一流道30中设置有与内河涌10相对应的第一进水阀门31以及与外河涌20相对应的第二进水阀门32,所述第二流道40中设置有与外河涌20相对应的第一出水阀门41以及与内河涌10相对应的第二出水阀门42;
26.所述第一流道30中还设置有处于第一进水阀门31与第二进水阀门32之间的立式轴流泵50,所述立式轴流泵50的出水端与第二流道40连通且该连通部位处于第一出水阀门41与第二出水阀门42之间;
27.所述泵房电机层处于立式轴流泵50的上侧,泵房电机层中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与立式轴流泵50传动连接。
28.该正反向抽排水泵站一般建设在内河涌10与外河涌20之间;结合图2所示,当需要将水流从内河涌10排至外河涌20时,如发生洪涝灾害时,通过打开第一进水阀门31和第一
出水阀门41并关闭第二进水阀门32和第二出水阀门42,即可使得内河涌10水流流入第一流道30中,再通过立式轴流泵50将流入第一流道30的水抽排至第二流道40中,最后从第二流道40流至外河涌20中;结合图3所示,当需要将水流从外河涌20抽至内河涌10时,如需要改善内河涌10的水环境现状时,通过打开第二进水阀门32和第二出水阀门42并关闭第一进水阀门31和第一出水阀门41,即可使得外河涌20水流流入第一流道30中,再通过立式轴流泵50将流入第一流道30的水抽排至第二流道40中,最后从第二流道40流至内河涌10中。
29.其中,第一流道30和第二流道40均为连通内河涌10和外河涌20的水流通道,其可以为多种形式,例如:水渠、管道等;第一流道30和第二流道40的结构也可以为多种,例如:“一”字形直线结构、“w”形蜿蜒结构、“s”形蜿蜒结构等等;第一流道30为该正反向抽排水泵站进水流道,其中设置的第一进水阀门31用于控制内河涌10的水流进入,其中设置的第二进水阀门32用于控制外河涌20的水流进入;第二流道40为该正反向抽排水泵站出水流道,其中设置的第一出水阀门41用于控制第二流道40中水流流出至外河涌20,其中设置的第二出水阀门42用于控制第二流道40中水流流出至内河涌10。第一进水阀门31、第二进水阀门32、第一出水阀门41和第二出水阀门42可以为多种,优选为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成本较低、利于大流量水流控制的闸板阀,或是闸门和启闭机组成的流道开闭闸阀结构。
30.立式轴流泵50是叶轮浸没在水下,通过旋转叶轮叶片对液体产生的作用力使液体沿轴向方向输送的设备;立式轴流泵50驱使叶轮旋转转轴为立式轴,便于与立式轴流泵50上侧泵房电机层中的电机传动连接;电机是用于驱使立式轴流泵50工作的驱动设备。由于采用的是立式轴流泵50进行抽排,且是将电机安装在立式轴流泵50上侧的泵房电机层中,因此该正反向抽排水泵站对电机的防水性能要求不高,防水等级需达到ip54即可,设备造价更低,且便于后期检修维护。电机发生故障时只需将电机与立式轴流泵50的连接处拆开,无需排空第一流道30和第二流道40内的存水,现场运维人员即可完成电机常规故障的修理工作,免去了潜水电机返厂维修导致的时间浪费及高额费用;另外,因为电机未占用流道,使得立式轴流泵50的运行效率相对更高,可进一步节省泵站的运行费用,并增加了泵站的可靠性。
31.具体的,为了便于将立式轴流泵50的出水端与第二流道40连通,再如图1所示,立式轴流泵50的出水端一般通过水泵出水管51与第二流道40连通。
32.为了便于电机与立式轴流泵50传动连接,电机一般通过联轴器与立式轴流泵50传动连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