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渗效果好的膨润土防水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96319发布日期:2022-01-29 12:26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渗效果好的膨润土防水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水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渗效果好的膨润土防水毯。


背景技术:

2.在现有技术中,膨润土防水毯是由高膨胀性的钠基膨润土填充在特制的复合土工布和无纺布之间,用针刺法制成的膨润土防渗垫可形成许多小的纤维空间,是膨润土颗粒不能像一个方向流动,遇水时在垫内形成均匀高密度的胶状防水层;钠基膨润土防水毯作为一种新型环保生态防渗材料,以其独特的防渗漏性能已在水利、环保、交通、铁道、民航等土木工程中得到广泛使用;垃圾填埋场的基础处理和封顶,人工湖、水库、渠道、河流、屋顶花园的防渗,地下室、地铁、隧道、地下通道等名类地下建筑物的防渗。
3.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920806453.1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膨润土防水毯,包括主体和旋转柱,所述主体的外部两侧安装有活动板,且主体靠近活动板的内部一侧连接有垫块,所述活动板靠近垫块的一侧设置有护板,所述旋转柱连接于护板的内部。上述专利存在以下不足:膨润土防水毯之间通过旋转的活动板和垫块进行间接铺设,但是这样会容易导致连接处的缝隙被污水渗透,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防渗效果好的膨润土防水毯。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防渗效果好的膨润土防水毯,包括防水毯本体和压合板,所述防水毯本体四侧外壁分别设置有配重边缘,其中一个配重边缘底部外壁设置有下压毯,另一个与下压毯相对的配重边缘底部外壁设置有上压毯和顶部外壁设置有保护毯,下压毯和上压毯相配合,压合板通过压合机构固定于下压毯和上压毯上,其中两个配重边缘顶部外壁分别开设有圆口,圆口内壁设置有连接机构,保护毯顶部外壁开设有两个卡口,连接机构卡接于卡口内部。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压合机构包括两个弧形板、两个支撑垫和凹槽,凹槽开设于压合板顶部外壁。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弧形板设置于凹槽两侧外壁,两个支撑垫分别固定于两个弧形板的末端。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凹槽内壁设置有强化筋,凹槽底部通过固定钉与下压毯和上压毯相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每个所述连接机构分别由限位软头、卡柱、圆台和限位板组成,其中卡柱分别滑动连接于圆口和卡口内部,限位软头设置于卡柱顶部外壁,圆台固定于卡柱底部外壁。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板设置于圆台底部,其中圆口为凸形
状,圆台位于圆口开口大的内部。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水毯本体由无纺布、钠基膨润土层、复合土工布和两层防护组件依次粘合连接组成。
13.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两层所述防护组件分别由耐磨层和防水层依次粘合组成。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渗效果好的膨润土防水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1.该一种防渗效果好的膨润土防水毯,通过设置有防水毯本体和压合板,防水毯本体四周设置有配重边缘,配重边缘能够防止防水毯本体被吹走,在防水毯本体铺设时,将一个防水毯本体的上压毯压在另一个防水毯本体的下压毯上,然后利用压合板进行固定,然后将保护毯固定在另一个防水毯本体上,将连接处盖住即可,能有效的压紧接缝重叠的部分。
16.2.该一种防渗效果好的膨润土防水毯,通过设置有压合机构,压合机构包括两个弧形板、两个支撑垫和凹槽,将两个弧形板分别卡在两个防水毯本体与下压毯和上压毯的拐角处,支撑垫起到保护密封的作用,然后利用固定钉进行固定即可,能够将下压毯和上压毯紧紧的连接在一起,且下压毯和上压毯的重叠处不易进水。
17.3.该一种防渗效果好的膨润土防水毯,通过设置有连接机构,连接机构分别由限位软头、卡柱、圆台和限位板组成,在使用时,将卡柱拔出,此时圆台会挤压凸形状的圆口,然后限位软头穿过卡口,起到限位,随着圆口形状恢复,使得保护毯固定在配重边缘上,防护组件由耐磨层和防水层依次粘合组成,提高防水毯本体的耐压度。
18.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渗效果好的膨润土防水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渗效果好的膨润土防水毯的防水毯本体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渗效果好的膨润土防水毯的压合板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渗效果好的膨润土防水毯的卡柱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渗效果好的膨润土防水毯的防水毯组成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防水毯本体;2-配重边缘;3-压合板;4-限位软头;5-下压毯;6-上压毯;7-卡口;8-保护毯;9-强化筋;10-弧形板;11-支撑垫;12-固定钉;13-凹槽;14-卡柱;15-圆台;16-限位板;17-无纺布;18-钠基膨润土层;19-复合土工布;20-防护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紧紧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7.实施例1:
28.一种防渗效果好的膨润土防水毯,为了防止连接处的缝隙渗水,如图1和2所示,包括防水毯本体1和压合板3,所述防水毯本体1四侧外壁分别设置有配重边缘2,其中一个配重边缘2底部外壁设置有下压毯5,另一个与下压毯5相对的配重边缘2底部外壁设置有上压毯6和顶部外壁设置有保护毯8,下压毯5和上压毯6相配合,压合板3通过压合机构固定于下压毯5和上压毯6上,其中两个配重边缘2顶部外壁分别开设有圆口,圆口内壁设置有连接机构,保护毯8顶部外壁开设有两个卡口7,连接机构卡接于卡口7内部;通过设置有防水毯本体1和压合板3,防水毯本体1四周设置有配重边缘2,配重边缘2能够防止防水毯本体1被吹走,在防水毯本体1铺设时,将一个防水毯本体1的上压毯6压在另一个防水毯本体1的下压毯5上,然后利用压合板3进行固定,然后将保护毯8固定在另一个防水毯本体1上,将连接处盖住即可,能有效的压紧接缝重叠的部分。
29.为了压紧接缝重叠的部分,如图1、2和3所示,所述压合机构包括两个弧形板10、两个支撑垫11和凹槽13,凹槽13开设于压合板3顶部外壁,两个弧形板10焊接于凹槽13两侧外壁,两个支撑垫11分别固定于两个弧形板10的末端,凹槽13内壁焊接有强化筋9,凹槽13底部通过固定钉12与下压毯5和上压毯6相连接;通过设置有压合机构,压合机构包括两个弧形板10、两个支撑垫11和凹槽13,将两个弧形板10分别卡在两个防水毯本体1与下压毯5和上压毯6的拐角处,支撑垫11起到保护密封的作用,然后利用固定钉12进行固定即可,能够将下压毯5和上压毯6紧紧的连接在一起,且下压毯5和上压毯6的重叠处不易进水。
30.工作原理:防水毯本体1四周设置有配重边缘2,配重边缘2能够防止防水毯本体1被吹走,在防水毯本体1铺设时,将一个防水毯本体1的上压毯6压在另一个防水毯本体1的下压毯5上,然后将两个弧形板10分别卡在两个防水毯本体1与下压毯5和上压毯6的拐角处,支撑垫11起到保护密封的作用,然后利用固定钉12进行固定即可,能够将下压毯5和上压毯6紧紧的连接在一起,且下压毯5和上压毯6的重叠处不易进水,然后将保护毯8固定在另一个防水毯本体1上,将连接处盖住即可,能有效的压紧接缝重叠的部分。
31.实施例2:
32.一种防渗效果好的膨润土防水毯,如图1、2、4和5所示,为了固定保护毯8,每个所述连接机构分别由限位软头4、卡柱14、圆台15和限位板16组成,其中卡柱14分别滑动连接于圆口和卡口7内部,限位软头4粘接于卡柱14顶部外壁,圆台15固定于卡柱14底部外壁,限位板16粘接于圆台15底部,其中圆口为凸形状,圆台15位于圆口开口大的内部,防水毯本体1由无纺布17、钠基膨润土层18、复合土工布19和两层防护组件20依次粘合连接组成,两层防护组件20分别由耐磨层和防水层依次粘合组成;通过设置有连接机构,连接机构分别由限位软头4、卡柱14、圆台15和限位板16组成,在使用时,将卡柱14拔出,此时圆台15会挤压凸形状的圆口,然后限位软头4穿过卡口7,起到限位,随着圆口形状恢复,使得保护毯8固定在配重边缘2上,防护组件20由耐磨层和防水层依次粘合组成,提高防水毯本体1的耐压度。
33.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将卡柱14拔出,此时圆台15会挤压凸形状的圆口,然后限位
软头4穿过卡口7,起到限位,随着圆口形状恢复,使得保护毯8固定在配重边缘2上,防护组件20由耐磨层和防水层依次粘合组成,提高防水毯本体1的耐压度。
3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