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连续墙与底板之间的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22559发布日期:2021-12-11 11:26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地下连续墙与底板之间的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地下室底板防水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地下连续墙与底板之间的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2.近年来,地铁发展趋势较猛,根据地铁单位及基坑周边变形要求,地铁侧一般采用地下连续墙作为主要的围护结构。靠近地铁较近的位置通常会设置临时隔断的地下连续墙,地下连续墙与底板之间的防水问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3.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底板后浇带与地下连续墙的接缝处不严密导致底板漏水的问题。
4.因此,希望提供一种地下连续墙与底板之间的防水结构,其能够防止底板后浇带与地下连续墙的接缝处漏水,从而解决底板漏水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连续墙与底板之间的防水结构,其能够防止底板后浇带与地下连续墙的接缝处漏水,从而解决底板漏水的问题,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6.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连续墙与底板之间的防水结构,其设计巧妙,结构简洁,制造简便,成本低,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7.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下连续墙与底板之间的防水结构,包括地下连续墙、底板和底板后浇带,所述底板和所述底板后浇带均水平设置,所述地下连续墙竖向设置并沿前后方向设置且位于所述底板的右边,所述底板后浇带的左端设置在所述底板下,所述底板后浇带的右端抵靠所述地下连续墙的左侧面,其特点是,所述的地下连续墙与底板之间的防水结构还包括地连墙上预埋杆、地连墙下预埋杆、后浇带上预埋杆、后浇带下预埋杆、上连接件、下连接件、第一预埋板、第二预埋板和止水条,其中:
8.所述地连墙上预埋杆和所述地连墙下预埋杆均预埋在所述地下连续墙中并均沿左右方向设置且上下相互间隔设置,所述后浇带上预埋杆和所述后浇带下预埋杆均沿所述左右方向设置且上下相互间隔设置,所述后浇带上预埋杆和所述地连墙上预埋杆沿所述左右方向成一直线设置,所述后浇带下预埋杆和所述地连墙下预埋杆沿所述左右方向成一直线设置,所述后浇带上预埋杆的左端和所述后浇带下预埋杆的左端均预埋在所述底板后浇带中,所述后浇带上预埋杆的右端和所述后浇带下预埋杆的右端均依次穿设所述的底板后浇带的右端和所述的地下连续墙的左侧面并分别通过所述上连接件和所述下连接件连接所述地连墙上预埋杆和所述地连墙下预埋杆;
9.所述第一预埋板预埋在所述上连接件和所述下连接件之间并沿所述前后方向设置且竖向设置,所述第二预埋板预埋在所述的地下连续墙的左侧面中并沿所述前后方向设置且竖向设置,所述第二预埋板的右侧面抵靠所述第一预埋板的左侧面,所述第二预埋板
的左侧面裸露在所述的地下连续墙的左侧面外并抵靠所述的底板后浇带的右端,所述止水条沿所述前后设置在所述的底板后浇带的右端中并位于所述后浇带上预埋杆和所述后浇带下预埋杆之间,所述止水条的右侧面裸露在所述的底板后浇带的右端外并抵靠所述的第二预埋板的左侧面。
10.较佳地,所述地连墙上预埋杆、所述地连墙下预埋杆、所述后浇带上预埋杆和所述后浇带下预埋杆均为预埋钢筋。
11.较佳地,所述上连接件和所述下连接件均为直螺纹接驳器。
12.较佳地,所述第一预埋板是剪力槽挤塑板。
13.较佳地,所述第二预埋板是剪力槽纤维板。
14.较佳地,所述止水条是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
15.较佳地,所述止水条的数目为2条,2条所述止水条上下相互间隔设置。
16.较佳地,所述的第二预埋板的右侧面的中部抵靠所述的第一预埋板的左侧面,所述的第二预埋板的左侧面的中部抵靠所述的底板后浇带的右端,所述的止水条的右侧面抵靠所述的第二预埋板的左侧面的中部。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在于:
18.1、本实用新型的地下连续墙与底板之间的防水结构的后浇带上下预埋杆的左端均预埋在底板后浇带中,右端均依次穿设底板后浇带的右端和地下连续墙的左侧面并分别通过上下连接件连接地连墙上下预埋杆,第一预埋板预埋在上下连接件之间并沿前后方向设置且竖向设置,第二预埋板预埋在地下连续墙的左侧面中并沿前后方向设置且竖向设置,其右侧面抵靠第一预埋板的左侧面,其左侧面裸露在地下连续墙的左侧面外并抵靠底板后浇带的右端,止水条沿前后设置在底板后浇带的右端中并位于后浇带上下预埋杆之间,其右侧面裸露在底板后浇带的右端外并抵靠第二预埋板的左侧面,因此,其能够防止底板后浇带与地下连续墙的接缝处漏水,从而解决底板漏水的问题,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19.2、本实用新型的地下连续墙与底板之间的防水结构的后浇带上下预埋杆的左端均预埋在底板后浇带中,右端均依次穿设底板后浇带的右端和地下连续墙的左侧面并分别通过上下连接件连接地连墙上下预埋杆,第一预埋板预埋在上下连接件之间并沿前后方向设置且竖向设置,第二预埋板预埋在地下连续墙的左侧面中并沿前后方向设置且竖向设置,其右侧面抵靠第一预埋板的左侧面,其左侧面裸露在地下连续墙的左侧面外并抵靠底板后浇带的右端,止水条沿前后设置在底板后浇带的右端中并位于后浇带上下预埋杆之间,其右侧面裸露在底板后浇带的右端外并抵靠第二预埋板的左侧面,因此,其设计巧妙,结构简洁,制造简便,成本低,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20.本实用新型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和附图得以充分体现,并可通过实用新型内容中特地指出的手段、装置和它们的组合得以实现。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地下连续墙与底板之间的防水结构的一具体实施例的主视透视示意图。
22.图2是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3.(符号说明)
24.1地下连续墙;2底板;3底板后浇带;4地连墙上预埋杆;5地连墙下预埋杆;6后浇带上预埋杆;7后浇带下预埋杆;8上连接件;9下连接件;10第一预埋板;11第二预埋板;12止水条。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7.请参见图1~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地下连续墙与底板之间的防水结构包括地下连续墙1、底板2、底板后浇带3、地连墙上预埋杆4、地连墙下预埋杆5、后浇带上预埋杆6、后浇带下预埋杆7、上连接件8、下连接件9、第一预埋板10、第二预埋板11和止水条12,其中:
28.所述底板2和所述底板后浇带3均水平设置,所述地下连续墙1竖向设置并沿前后方向设置且位于所述底板2的右边,所述底板后浇带3的左端设置在所述底板2下,所述底板后浇带3的右端抵靠所述地下连续墙1的左侧面;
29.所述地连墙上预埋杆4和所述地连墙下预埋杆5均预埋在所述地下连续墙1中并均沿左右方向设置且上下相互间隔设置,所述后浇带上预埋杆6和所述后浇带下预埋杆7均沿所述左右方向设置且上下相互间隔设置,所述后浇带上预埋杆6和所述地连墙上预埋杆4沿所述左右方向成一直线设置,所述后浇带下预埋杆7和所述地连墙下预埋杆5沿所述左右方向成一直线设置,所述后浇带上预埋杆6的左端和所述后浇带下预埋杆7的左端均预埋在所述底板后浇带3中,所述后浇带上预埋杆6的右端和所述后浇带下预埋杆7的右端均依次穿设所述的底板后浇带3的右端和所述的地下连续墙1的左侧面并分别通过所述上连接件8和所述下连接件9连接所述地连墙上预埋杆4和所述地连墙下预埋杆5;
30.所述第一预埋板10预埋在所述上连接件8和所述下连接件9之间并沿所述前后方向设置且竖向设置,所述第二预埋板11预埋在所述的地下连续墙1的左侧面中并沿所述前后方向设置且竖向设置,所述第二预埋板11的右侧面抵靠所述第一预埋板10的左侧面,所述第二预埋板11的左侧面裸露在所述的地下连续墙1的左侧面外并抵靠所述的底板后浇带3的右端,所述止水条12沿所述前后设置在所述的底板后浇带3的右端中并位于所述后浇带上预埋杆6和所述后浇带下预埋杆7之间,所述止水条12的右侧面裸露在所述的底板后浇带3的右端外并抵靠所述的第二预埋板11的左侧面。
31.所述地连墙上预埋杆4、所述地连墙下预埋杆5、所述后浇带上预埋杆6和所述后浇带下预埋杆7可以是任何合适的预埋杆,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地连墙上预埋杆4、所述地连墙下预埋杆5、所述后浇带上预埋杆6和所述后浇带下预埋杆7均为预埋钢筋。
32.所述上连接件8和所述下连接件9可以是任何合适的连接件,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上连接件8和所述下连接件9均为直螺纹接驳器。
33.所述第一预埋板10可以是任何合适的板件,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
述第一预埋板10是剪力槽挤塑板。
34.所述第二预埋板11可以是任何合适的板件,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预埋板11是剪力槽纤维板。
35.所述止水条12可以是任何合适的止水条,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止水条12是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
36.所述止水条12的数目可以根据需要确定,请参见图1~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止水条12的数目为2条,2条所述止水条12上下相互间隔设置。
37.所述第二预埋板11的右侧面抵靠所述第一预埋板10的左侧面可以是所述第二预埋板11的右侧面的任何合适的位置抵靠所述第一预埋板10的左侧面,所述第二预埋板11的左侧面抵靠所述的底板后浇带3的右端可以是所述第二预埋板11的左侧面的任何合适的位置抵靠所述的底板后浇带3的右端,所述止水条12的右侧面抵靠所述的第二预埋板11的左侧面可以抵靠所述的第二预埋板11的左侧面的任何合适的位置,请参见图1~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预埋板11的右侧面的中部抵靠所述的第一预埋板10的左侧面,所述的第二预埋板11的左侧面的中部抵靠所述的底板后浇带3的右端,所述的止水条12的右侧面抵靠所述的第二预埋板11的左侧面的中部。
38.施工时,在地连墙施工过程中,在地下连续墙1的与底板后浇带3连接的位置,设置地连墙上预埋杆4和地连墙下预埋杆5,与底板后浇带3中的后浇带上预埋杆6的右端和后浇带下预埋杆7的右端分别通过上连接件8和下连接件9进行连接,在上连接件8和下连接件9之间设置第一预埋板10,在底板后浇带3的右端中设置止水条12,在第一预埋板10的左侧设置第二预埋板11,第二预埋板11的左侧面抵靠底板后浇带3的右端和止水条12的右侧面,然后混凝土浇筑地下连续墙1。
39.因此,采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预埋板和第二预埋板,增大后续混凝土浇筑接触面积,通过设置止水条,确保底板后浇带和地下连续墙的接缝处不渗漏。本实用新型在地铁侧设置临时隔断的地下连续墙施工过程中可以很好地解决底板后浇带与地连墙接缝处不严密导致底板漏水的问题。
40.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地下连续墙与底板之间的防水结构能够防止底板后浇带与地下连续墙的接缝处漏水,从而解决底板漏水的问题,设计巧妙,结构简洁,制造简便,成本低,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41.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的予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予以展示和说明,在不背离所述原理下,实施方式可作任意修改。所以,本实用新型包括了基于权利要求精神及权利要求范围的所有变形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