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边坡新型生态抗滑防护体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67380发布日期:2022-01-26 21:42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边坡新型生态抗滑防护体系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边坡新型生态抗滑防护体系。


背景技术:

2.挡土墙是用来支撑天然边坡、挖方边坡或人工填土边坡的构造物,以保持土体的稳定性,在公路工程中,它广泛用于路堤或路堑边坡、隧道洞口,桥梁两端及河流岸边等,按挡土墙的位置可分为路肩墙、路堤墙、路堑墙等类型,按挡土墙的结构特点可分为:重力式挡土墙、锚定板式挡土墙、锚杆挡土墙、钢筋混凝土悬臂式挡土墙、抉壁式挡土墙,以及加筋土挡土墙等常见形式。
3.但不管是哪种类型的挡土墙都只满足边坡抗滑防护的功能,却没有生态绿化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边坡新型生态抗滑防护体系,可实现边坡防护与绿化功能一体化,满足边坡防护功能的同时也满足生态绿化需求。
5.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边坡新型生态抗滑防护体系,沿着边坡设置有挡土墙,所述挡土墙的外侧呈阶梯式,挡土墙的每层台阶水平表面设置有坡面花槽,在挡土墙的顶部设置有坡顶花槽,挡土墙的底部设置有坡脚花槽,且坡顶花槽、坡面花槽的围沿均与挡土墙一体设置,挡土墙的每层台阶均设置有泄水孔,用于将边坡内的水、坡顶花槽、坡面花槽内的积水排出。
6.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坡脚花槽、坡面花槽和坡顶花槽均从下往上依次铺设有15~20cm厚度的卵石层、土工布、15~20cm厚度的根植土层,坡脚花槽底层铺设的卵石层兼具排水功能,卵石层可以保证在花槽底部存储一定的水量用于供给根植土层植株根须的水分需求,保证植株根须有足够的深度生长,坡脚花槽底层铺设的卵石层兼具排水功能可以节省建造排水沟时的施工时间成本。
7.进一步优选为,在挡土墙上,对应每个坡脚花槽、坡面花槽和坡顶花槽均设置有与各自的花槽对应的泄水孔,使得泄水孔的水先满足花槽浇灌,多余的水再排到花槽外,避免雨季导致花槽积蓄大量水分,植株根系因为长时间泡在水里因缺氧而枯萎的事情发生。
8.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坡脚花槽、坡面花槽、坡顶花槽均种植有花草藤灌结合的植株,植株的高低错落搭配得当,灌木种植时可以选择交错排列,使整个边坡绿植高低交错,也可以选择阵列分布排列,使边坡绿植整齐划一,藤蔓植物的攀爬延伸可以增加绿化面积,填补边坡没有绿植的地方,使整个边坡都充满了生机的绿意。
9.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坡面花槽槽内净空0.5m*0.5m,挡土墙的每层台阶共用一个坡面花槽,节省施工成本,坡面花槽与挡土墙的左右边缘、前侧边缘的距离均为0.2m,避免坡面花槽两端的卵石层和根植土层泄漏。
10.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挡土墙采用混凝土分层浇筑,且除去底层和顶层其余台阶的
宽和高保持一致,高度不小于1m,宽度不低于0.7m。
11.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泄水孔内高外低,方便排出边坡内和花槽内多余的积水,泄水孔呈阵列排布于挡土墙上,防止因为泄水孔过少导致无法及时排除花槽积蓄水分,从而导致植株根系缺氧窒息。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3.(1)挡土墙呈阶梯式,稳定性强,防护能力高。
14.(2)在挡土墙的台阶水平表面布置花槽进行生态绿化,坡顶和坡脚都设置有花槽,共同构成绿化层,使整个边坡充满生机绿意。
15.(3)设置泄水孔防止雨水影响挡土墙与边坡交接处的地质结构,及时排出边坡内部的积水,防止出现挡土墙内部垮塌情况,影响挡土墙的防护效果,也防止花槽植株因水分过多枯萎,影响边坡绿化效果。
16.综上所述,本体系在满足边坡抗滑防护需求的同时又满足生态绿化的需求,具有可操作性强、功能一体化等特点,是一种有效实用的边坡新型生态抗滑防护体系。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示意图。
18.图2为图1的侧面示意图。
19.图3为图1的侧面示意图(去除绿植后)。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1.根据图1—图3所示,一种边坡新型生态抗滑防护体系,沿着边坡设置有挡土墙2,挡土墙2的外侧呈阶梯式。
22.挡土墙2采用混凝土分层浇筑,形成直立重力式挡土墙,对边坡进行有效抗滑防护,且除去底层和顶层其余台阶的宽和高保持一致,高度不小于1m,宽度不低于0.7m。
23.挡土墙2的每层台阶水平表面设置有坡面花槽3,在挡土墙2的顶部设置有坡顶花槽4,挡土墙2的底部设置有坡脚花槽1,且坡顶花槽4、坡面花槽3的围沿均与挡土墙2一体设置,挡土墙2的每层台阶均设置有泄水孔21,用于将边坡内的水、坡顶花槽4、坡面花槽3内的积水排出,泄水孔21内高外低,呈阵列排布于挡土墙2上。
24.坡脚花槽1、坡面花槽3和坡顶花槽4均从下往上依次铺设有优选为15~20cm厚度的卵石层51、土工布52、优选为15~20cm厚度的根植土层53,卵石层51积蓄雨水为根植土层53的植株生长提供足够的水分。
25.当卵石层51积蓄的水分超过卵石层51顶端时将通过泄水孔21将多余的水排出。
26.坡脚花槽1底层铺设的卵石层51兼具排水功能,从坡面花槽排出的水顺着阶梯流入坡脚花槽内,通过卵石层流出。
27.在挡土墙2上,对应每个坡脚花槽1、坡面花槽3和坡顶花槽4均设置有与各自的花槽对应的泄水孔21,使得泄水孔21的水先满足花槽浇灌,多余的水再排到花槽外。
28.坡面花槽3槽内净空优选为0.5m*0.5m,挡土墙2的每层台阶共用一个坡面花槽3,坡面花槽3与挡土墙2的左右边缘、前侧边缘的距离均优选为0.2m。
29.坡脚花槽1、坡面花槽3、坡顶花槽4均种植有花草藤灌结合的植株。
30.边坡新型生态抗滑防护体系搭建完成后,往坡脚花槽1、坡面花槽3和坡顶花槽4里种植优选用常青藤、三角梅、迎春等,灌木种植时可以选择交错排列,使整个边坡绿植高低交错,也可以选择阵列分布排列,使边坡绿植整齐划一。
31.植株生长茂盛后,坡脚花槽1、坡面花槽3和坡顶花槽4内的植株共同在边坡上形成一层植株交错丰富的绿化层,完成对边坡抗滑防护的同时完成边坡的生态绿化。


技术特征:
1.一种边坡新型生态抗滑防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沿着边坡设置有挡土墙(2),所述挡土墙(2)的外侧呈阶梯式,挡土墙(2)的每层台阶水平表面设置有坡面花槽(3),在挡土墙(2)的顶部设置有坡顶花槽(4),挡土墙(2)的底部设置有坡脚花槽(1),且坡顶花槽(4)、坡面花槽(3)的围沿均与挡土墙(2)一体设置,挡土墙(2)的每层台阶均设置有泄水孔(21),用于将边坡内的水、坡顶花槽(4)、坡面花槽(3)内的积水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坡新型生态抗滑防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坡脚花槽(1)、坡面花槽(3)和坡顶花槽(4)均从下往上依次铺设有15~20cm厚度的卵石层(51)、土工布(52)、15~20cm厚度的根植土层(53),坡脚花槽(1)底层铺设的卵石层(51)兼具排水功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边坡新型生态抗滑防护体系,其特征在于:在挡土墙(2)上,对应每个坡脚花槽(1)、坡面花槽(3)和坡顶花槽(4)均设置有与各自的花槽对应的泄水孔(21),使得泄水孔(21)的水先满足花槽浇灌,多余的水再排到花槽外。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坡新型生态抗滑防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坡脚花槽(1)、坡面花槽(3)、坡顶花槽(4)均种植有花草藤灌结合的植株。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边坡新型生态抗滑防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坡面花槽(3)槽内净空0.5m*0.5m,挡土墙(2)的每层台阶共用一个坡面花槽(3),坡面花槽(3)与挡土墙(2)的左右边缘、前侧边缘的距离均为0.2m。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边坡新型生态抗滑防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土墙(2)采用混凝土分层浇筑,且除去底层和顶层其余台阶的宽和高保持一致,高度不小于1m,宽度不低于0.7m。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边坡新型生态抗滑防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水孔(21)内高外低,呈阵列排布于挡土墙(2)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边坡新型生态抗滑防护体系,沿着边坡设置有挡土墙,所述挡土墙的外侧呈阶梯式,挡土墙的每层台阶水平表面设置有坡面花槽,在挡土墙的顶部设置有坡顶花槽,挡土墙的底部设置有坡脚花槽,且坡顶花槽、坡面花槽的围沿均与挡土墙一体设置,挡土墙的每层台阶均设置有泄水孔,用于将边坡内的水、坡顶花槽、坡面花槽内的积水排出。本系统满足边坡抗滑防护需求的同时又满足生态绿化的需求,具有可操作性强、功能一体化等特点,是一种有效实用的边坡防护结构。有效实用的边坡防护结构。有效实用的边坡防护结构。


技术研发人员:汪金才 蒋先念 蒲磊 彭开林 陈卫 邹先锋 张凯强 罗锐 刘威 周大立 蒲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8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院)
技术研发日:2021.07.06
技术公布日:2022/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