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边坡支护施工的预应力锚索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68308发布日期:2022-03-16 14:46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边坡支护施工的预应力锚索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边坡支护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边坡支护施工的预应力锚索组件。


背景技术:

2.锚索是指在吊桥中在边孔将主缆进行锚固时,要将主缆分为许多股钢束分别锚于锚锭内,这些钢束便称之为锚索。锚索是通过外端固定于坡面,另一端锚固在滑动面以内的稳定岩体中穿过边坡滑动面的预应力钢绞线,直接在滑面上产生抗滑阻力,增大抗滑摩擦阻力,使结构面处于压紧状态,以提高边坡岩体的整体性,从而从根本上改善岩体的力学性能,有效地控制岩体的位移,促使其稳定,达到整治顺层、滑坡及危岩、危石的目的。
3.在进行建筑施工或者桥面施工时,坡面可能会发生松动甚至滑坡的情况,需要在建筑施工前对边坡的进行加固,以便造成严重后果,因此,我们需要一种用于边坡支护施工的预应力锚索组件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边坡支护施工的预应力锚索组件,通过第二导向板、第二铰钢线的设置能够提高主钻孔内第一导向板和第一铰钢线的牢固性能,使整个锚索机构更加的牢固,提高坡面的牢固程度,通过设置的插杆、连接杆、挡板和环板等结构,能够使第一导向板固定在主钻孔底部,对第一导向板进行固定,并且在导向管往主钻孔内注入混凝土后,导向管很方便的就能够与第一导向板分离,避免在分离的过程中发生第一导向板晃动的情况,避免导致第一铰钢线松动,防止第一铰钢线在混凝土内弯折,提高了第一锚索机构结构强度。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边坡支护施工的预应力锚索组件,包括第一锚索组件和第二锚索组件;
6.所述第一锚索组件由第一导向板、环形阵列于第一导向板上的第一铰钢线、位于第一铰钢线之间的连接杆、设置于连接杆上的挡板、位于第一导向板轴线上的导向管、位于导向管底端的环板和环形阵列于第一导向板底部的插杆构成,所述连接杆插设于环板;
7.所述第二锚索组件由第二导向板和环形阵列于第二导向板上的第二铰钢线构成。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铰钢线上均套设有第一网套,所述第一网套上套设有有第二网套。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向管远离第一导向板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垫板和第二垫板,所述第一垫板、第二垫板分别开设有与第一铰钢线、第二铰钢线相对应的通孔。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铰钢线设置有三个,所述连接杆设置有三个。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导向板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第
二导向板环形阵列于第一导向板的外侧,每个所述第二导向板均设置有三个第二铰钢线。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插杆底部设置成圆锥形结构,所述插杆杆体上均设置有喇叭状挡土环。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4.1、通过第二导向板、第二铰钢线的设置能够提高主钻孔内第一导向板和第一铰钢线的牢固性能,使整个锚索机构更加的牢固,提高坡面的牢固程度,通过设置的插杆、连接杆、挡板和环板等结构,能够使第一导向板固定在主钻孔底部,对第一导向板进行固定,并且在导向管往主钻孔内注入混凝土后,导向管很方便的就能够与第一导向板分离,避免在分离的过程中发生第一导向板晃动的情况,避免导致第一铰钢线松动,防止第一铰钢线在混凝土内弯折,提高了第一锚索机构结构强度;
15.2、将第一网套分别套在第一铰钢线上,接着将第二网套套在第一网套外部,接着将第一导向板和第一铰钢线通过相应机械置入主钻孔内并进行混凝土浇灌作业,通过混凝土与第一网套和第二网套之间的配合,提高了混凝土与第一铰钢线之间连接的强度,进一步提高了锚索组件的强度。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处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b处结构示意图。
21.其中:1、第一导向板;2、第一铰钢线;3、连接杆;4、挡板;5、导向管;6、环板;7、插杆;8、第二导向板;9、第二铰钢线;10、第一网套; 11、第二网套;12、第一垫板;13、第二垫板。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23.实施例:
24.如图1-5所示,一种用于边坡支护施工的预应力锚索组件,包括第一锚索组件和第二锚索组件;
25.第一锚索组件由第一导向板1、环形阵列于第一导向板1上的第一铰钢线 2、位于第一铰钢线2之间的连接杆3、设置于连接杆3上的挡板4、位于第一导向板1轴线上的导向管5、位于导向管5底端的环板6和环形阵列于第一导向板1底部的插杆7构成,连接杆3插设于环板6;
26.第二锚索组件由第二导向板8和环形阵列于第二导向板8上的第二铰钢线9构成;
27.使用钻孔设备在坡面上进行打孔,所打孔包括一个主钻孔和环形阵列于主钻孔外部辅助钻孔,接着对钻孔进行洗孔作业,接着机械设备通过导向管5 将第一导向板1输送至主钻孔底部,将插杆7插入到孔底内面内,通过导向管5将混凝土输送至主钻孔第一导向板1处,混凝土灌输完毕后,机械设备带动导向管5从主钻孔内拔出,连接杆3与环板6相互分离,接着将第二导向板8和第二铰钢线9安装进辅助钻孔内,再通过机械设备将混凝土注入辅助钻孔内,待钻孔内的混凝土进行凝固,通过第二导向板8、第二铰钢线9的设置能够提高主钻孔内第一导向板1和第一铰钢线2的牢固性能,使整个锚索机构更加的牢固,提高坡面的牢固程度,通过设置的插杆7、连接杆3、挡板4和环板6等结构,能够使第一导向板1固定在主钻孔底部,对第一导向板1进行固定,并且在导向管5往主钻孔内注入混凝土后,导向管5很方便的就能够与第一导向板1分离,避免在分离的过程中发生第一导向板1晃动的情况,避免导致第一铰钢线2松动,防止第一铰钢线2在混凝土内弯折,提高了第一锚索机构结构强度。
28.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铰钢线2上均套设有第一网套10,第一网套10上套设有有第二网套11;
29.将第一网套10分别套在第一铰钢线2上,接着将第二网套11套在第一网套10外部,接着将第一导向板1和第一铰钢线2通过相应机械置入主钻孔内并进行混凝土浇灌作业,通过混凝土与第一网套10和第二网套11之间的配合,提高了混凝土与第一铰钢线2之间连接的强度,进一步提高了锚索组件的强度。
30.在其他实施例中,导向管5远离第一导向板1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垫板12和第二垫板13,第一垫板12、第二垫板13分别开设有与第一铰钢线2、第二铰钢线9相对应的通孔;第一垫板12和第二垫板13能够避免与雨水灌入钻孔内,损坏锚索组件。
31.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铰钢线2设置有三个,连接杆3设置有三个;每个连接杆3到两侧第一铰钢线2之间的距离相等,使导向管5带动第一导向板1移动的过程中,尽量减小第一铰钢线2对第一导向板1移动的影响。
32.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导向板8设置有四个,四个第二导向板8环形阵列于第一导向板1的外侧,每个第二导向板8均设置有三个第二铰钢线9;使主钻孔内的锚索机构更加的牢固。
33.在其他实施例中,插杆7底部设置成圆锥形结构,插杆7杆体上均设置有喇叭状挡土环;能够提高插杆7插入主钻孔底部的结实程度。
34.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5.有必要进行说明的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用电部件,如动力组元、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等均与外部控制器连接,所述的外部控制器为现有技术,本技术技术方案未对其进行改进,因而不需要公开外部控制器的具体型号、电路结构等,不影响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完整性。
3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