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泄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09971发布日期:2022-01-01 00:45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坑泄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基坑泄水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坑泄水系统。


背景技术:

2.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开挖前应根据地质水文资料,结合现场附近建筑物情况,决定开挖方案,并作好防水排水工作。开挖不深时可用放边坡的办法,使土坡稳定,其坡度大小按有关施工规定确定。开挖较深及邻近有建筑物时,可用基坑壁支护方法,喷射混凝土护壁方法,大型基坑甚至采用地下连续墙和柱列式钻孔灌注桩连锁等方法,防护外侧土层坍入,基坑降水是指在开挖基坑时,地下水位高于开挖底面,地下水会不断渗入坑内,为保证基坑能在干燥条件下施工,防止边坡失稳、基础流砂、坑底隆起、坑底管涌和地基承载力下降而做的降水工作。
3.现有技术中的基坑在泄水过程中需要在排水管底部安装过滤器,由于土中的水分含有大量的泥土,容易导致过滤器堵塞需要经常进行更换,严重影响泄水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减少过滤器堵塞而导致需要经常进行更换,严重影响泄水效率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基坑泄水系统。
5.本技术提供一种基坑泄水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基坑泄水系统,包括基坑、抽水泵和循环井,所述基坑外侧设置有排水沟,所述排水沟内部固定安装有总排水管,所述排水沟底部开设有降水井,所述降水井内壁设置有黏土层和砂石过滤层,所述黏土层位于砂石过滤层上方,所述降水井底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管,所述降水井内部中端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支撑杆,所述总排水管外壁固定安装有若干个井管,所述井管远离总排水管一端设置于过滤管内部,所述抽水泵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抽水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进水管远离抽水泵一端与总排水管固定连接,所述出水管远离抽水泵一端设置于循环井内部,所述循环井右侧固定连接有循环管和溢流管。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基坑进行泄水时,先在基坑外围挖掘出一条排水沟,在排水沟底部开设降水井,在排水沟内部安装总排水管,同时将总排水管外壁的井管放入降水井中,通过抽水泵将降水井内的抽出,当水流进入降水井内部时,先通过砂石过滤层过滤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再通过过滤管过滤细小的颗粒,最后再将水抽入井管中,大大降低了水中的杂质,同时不需要在井管底部安装过滤器,提高了工作效率,抽水泵抽出的水通过排水管进入循环井中,循环井中的水经过沉淀后,通过循环管排出,当循环井中的水位较高时,通过溢流管对水进行排放。
8.可选的,所述基坑底部设置有渗水井,所述渗水井内部固定安装有塑料盲沟,所述塑料盲沟和渗水井之间铺设有滤水卵石。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基坑使用过程中,基坑外侧泥土中的水分逐渐渗透进
入基坑底部,基坑底部的水慢慢进入渗水井中,先通过滤水卵石对渗水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水分进入塑料盲沟中,通过塑料盲沟对渗水进行收集。
10.可选的,所述渗水井内壁设置有透水土工布。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透水土工布进行水进行过滤,同时增强渗水井的抗拉强度和抗形变能力。
12.可选的,所述滤水卵石粒径为25

40mm。
13.可选的,所述溢流管远离循环井一端通往河流。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循环井内的水位较高时,通过溢流管对水流进行排泄,防止水流倒灌进基坑中。
15.可选的,所述循环管远离循环井一端通往工厂、住宅区域。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沉淀后的水流通过循环管进入工厂、住宅等区域,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17.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18.1.通过抽水泵将降水井内的水抽出,当水流进入降水井内部时,先通过砂石过滤层过滤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再通过过滤管过滤细小的颗粒,最后再将水抽入井管中,大大降低了水中的杂质,同时不需要在井管底部安装过滤器,提高了工作效率,抽水泵抽出的水通过排水管进入循环井中,循环井中的水经过沉淀后,通过循环管排出,当循环井中的水位较高时,通过溢流管对水进行排放;
19.2.在基坑使用过程中,基坑外侧泥土中的水分逐渐渗透进入基坑底部,基坑底部的水慢慢进入渗水井中,先通过滤水卵石对渗水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水分进入塑料盲沟中,通过塑料盲沟对渗水进行收集。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a的放大图。
23.附图标记说明:1、基坑;2、排水沟;3、总排水管;4、降水井;5、黏土层;6、砂石过滤层;7、过滤管;8、支撑杆、9、井管;10、抽水泵;11、进水管;12、出水管;13、循环井;14、循环管;15、溢流管;16、渗水井;17、滤水卵石;18、塑料盲沟。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5.本技术公开一种基坑泄水系统。参照图1和图2,包括基坑1、抽水泵10和循环井13,基坑1外侧设置有排水沟2,排水沟2内部固定安装有总排水管3,排水沟2底部开设有降水井4,通过降水井4对基坑1外侧的水流进行排泄,降水井4内壁设置有黏土层5和砂石过滤层6,黏土层5位于砂石过滤层6上方,降水井4底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管7,总排水管3外壁固定安装有若干个井管9,井管9远离总排水管3一端设置于过滤管7内部,当水流进入降水井4内部时,先通过砂石过滤层6过滤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再通过过滤管7过滤细小的颗粒,最后再将水抽入井管9中,大大降低了水中的杂质,同时不需要在井管9底部安装过滤器,降水井4内
部中端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支撑杆8,通过支撑杆8提高降水井4的稳定性。
26.抽水泵10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11,抽水泵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出水管12,进水管11远离抽水泵10一端与总排水管3固定连接,出水管12远离抽水泵10一端设置于循环井13内部,抽水泵10抽出的水通过排水管12进入循环井13中,循环井13右侧固定连接有循环管14和溢流管15,循环井13中的水经过沉淀后,通过循环管14排出,当循环井13中的水位较高时,通过溢流管15对水进行排放,溢流管15远离循环井13一端通往河流,循环井13内的水位较高时,通过溢流管15对水流进行排泄,防止水流倒灌进基坑1中,循环管14远离循环井13一端通往工厂、住宅等区域,沉淀后的水流通过循环管14进入工厂、住宅等区域,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27.参照图3,基坑1底部设置有渗水井16,渗水井16内壁设置有透水土工布,通过透水土工布对水进行过滤,同时增强渗水井16的抗拉强度和抗形变能力,基坑1外侧泥土中的水分逐渐渗透进入基坑1底部,基坑1底部的水慢慢进入渗水井16中,渗水井16内部固定安装有塑料盲沟18,过滤后的水分进入塑料盲沟18中,通过塑料盲沟18对渗水进行收集,塑料盲沟18和渗水井16之间铺设有滤水卵石17,滤水卵石17粒径为25

40mm,通过滤水卵石17对渗水进行过滤。
28.本技术的一种基坑泄水系统的实施原理为:
29.通过抽水泵10将降水井4内的水抽出,当水流进入降水井4内部时,先通过砂石过滤层6过滤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再通过过滤管7过滤细小的颗粒,最后再将水抽入井管9中,大大降低了水中的杂质,同时不需要在井管9底部安装过滤器,提高了工作效率,抽水泵10抽出的水通过排水管12进入循环井13中,循环井13中的水经过沉淀后,通过循环管14排出,当循环井13中的水位较高时,通过溢流管15对水进行排放。
30.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