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锚桩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84273发布日期:2022-03-09 11:45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锚桩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锚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锚桩组件。


背景技术:

2.在电力安全工作中,临时拉线是配电线路施工作业及其重要的一个环节,而锚桩又是临时拉线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锚桩作为临时拉线与地面直接连接的纽带,是临时拉线承力的关键点。
3.目前,一般来说,配电作业施工现场使用三角锚桩进行临时拉线,其由一根第三锚栓和两根辅桩、棕绳等组成。具体使用时,由三根锚桩打入土里,再用棕绳将三根锚桩反复缠绕连接,最后用两根木棒分别插进绳索内将绳索绞紧。
4.理论上来说,上述三角锚桩能够很好的起到稳固作用,但是,仍然存在施工人员未按要求设置锚桩等不规范问题。
5.通过调查分析了解到,主要原因是临时拉线三角锚桩设置费时费力、施工人员不易操作所致。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解决上述至少一项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锚桩组件,能够有效较少锚桩的安装时间,并且使施工人员安装锚桩更加轻松,同时满足锚桩受力要求。
7.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8.一种锚桩组件,包括:
9.第一锚栓;
10.第二锚栓,所述第二锚栓和第一锚栓通过拉绳连接;
11.第三锚栓;以及
12.紧线机构,所述紧线机构的一端与拉绳的中部连接,另一端与第三锚栓连接;
13.其中,在锚桩组件的稳定使用状态,所述第一锚栓、第二锚栓和第三锚栓分别远离拉绳和紧线机构的连接点倾斜15
°
~30
°

14.所述第一锚栓、第二锚栓和第三锚栓组成三角锚桩组件,以三角形结构稳定临时拉线;在该组件中,第一锚栓和第二锚栓通过拉绳连接,由于拉绳能够形变,因此,利用紧线机构的一端连接拉绳的中部,使其变形,再使紧线机构的另一端连接第三锚栓,并用紧线机构拉紧拉绳,从而实现锚桩组件之间的三角稳定性,由此在满足锚桩受力要求的情况下,使施工人员更加轻松的安装锚桩,很好的减少施工人员的安装时间;由于所述第一锚栓、第二锚栓和第三锚栓在具体安装时,具有反向倾斜的角度,因此能够更好的实现稳定的临时拉线。
15.优选的,所述紧线机构包括:
16.固定金具,所述固定金具与第三锚栓连接;以及
17.双钩紧线器,所述双钩紧线器的一端与固定金具连接,另一端与拉绳的中部连接。
18.所述固定金具的设置能够很好的实现双钩紧线器的稳定连接,使得双钩紧线器拉紧拉绳时,稳定的固定连接于第三锚栓,以确保锚桩组件的受力稳定性。
19.优选的,所述固定金具包括:
20.夹具,所述夹具设置于第三锚栓;以及
21.u形环,所述u形环的开口端与夹具连接,所述u形环的闭口端与双钩紧线器连接。
22.所述夹具能够很好的安装于第三锚栓;而u形环的设置能够为双钩紧线器的其中一个钩部提供方便快捷的安装结构,从而使施工人员实现方便的安装。
23.优选的,所述第三锚栓包括:
24.立桩,所述立桩的一端具有钉部;以及
25.锚栓挡环,所述锚栓挡环设置于立桩远离钉部的一端;
26.其中,所述固定金具与锚栓挡环连接。
27.所述立桩的一端用于固定其位置,之后,使固定金具在锚栓挡环上固定即可,由此以该结构使施工人员不需要进行额外的找位、定位,从而简化施工人员的具体操作流程。
28.优选的,所述夹具包括:
29.第一夹体,所述第一夹体的其中一端设有第一连接点,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接点;以及
30.第二夹体,所述第二夹体的其中一端设有第三连接点,另一端设有第四连接点;
31.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点通过固定件连接,第二连接点和第四连接点通过u形环连接。
32.所述第一夹体和第二夹体能够利用固定件实现在第三锚桩上的稳定连接,从而使u形环能够稳定的设置于第三锚桩上,以此满足安装需求,以此在保持稳定的连接关系的基础上,使双钩紧线器稳定的连接在u形环上,确保双钩紧线器的紧线作用。
33.优选的,还包括:
34.第一抱箍,所述第一抱箍设置于第一锚栓,用于限制拉绳的一端脱离第一锚栓;以及
35.第二抱箍,所述第二抱箍设置于第二锚栓,用于限制拉绳的另一端脱离第二锚栓。
36.所述第一抱箍和第二抱箍的设置能够避免拉绳的两端滑动,从而稳定临时拉线。
37.优选的,所述抱箍包括:
38.第一箍体;以及
39.第二箍体,所述第二箍体的一端与第一箍体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箍体的另一端与第一箍体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
40.所述第一箍体和第二箍体之间能够实现转动连接,因此,将抱箍安装至第三锚栓时,非常的方便。
41.优选的,所述拉绳的两端设有套口;两个套口分别套接于第一锚栓和第二锚栓。
42.两个套口的设置能够方便工作人员连接第一锚栓和第二锚栓,在拉扯拉绳时,拉绳本身的摩擦力能够使拉绳稳定的连接第一锚栓和第二锚栓,从而在确保锚桩组件稳定性的基础上,避免施工人员现场花费时间进行绕线。
43.优选的,在锚桩组件的稳定使用状态,所述第一锚栓和第三锚栓之间的连线长度等于第二锚栓和第三锚栓之间的连线长度。
44.由于所述第一锚栓和第三锚栓之间的连线长度等于第二锚栓和第三锚栓之间的连线长度,因此,实际上锚桩组件在安装时,在平行空间内,呈等腰三角形,由此给予锚桩组件稳定的受力平衡。
45.优选的,在锚桩组件的稳定使用状态,所述拉绳和紧线机构的连接点处形成的三个角的角度为120
°

46.由于所述拉绳和紧线机构的连接点处形成的三个角的角度为120
°
,因此,实际上所述第一锚栓、第二锚栓和第三锚栓在平行空间内,呈等边三角形,从而进一步实现对锚桩组件的稳定受力。
47.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很好的提高施工人员的安装效率,并且保证锚桩组件的临时接线稳定性;在此基础上,避免锚桩组件设置不规范的问题;此外,本实用新型能够以稳定的等腰三角形结构,确保组件连接稳定性,并可以等边三角形结构进一步保证锚桩组件的受力强度。
附图说明
4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图;
4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拉绳的示意图;
5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双钩拉线器的示意图;
51.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抱箍的连接示意图;
52.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三锚栓的示意图;
53.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u形环和夹具的连接示意图。
54.图中:1-第一锚栓;2-第二锚栓;3-第三锚栓;31-立桩;32-钉部;33-锚栓挡环;4-拉绳;41-套口;5-双钩紧线器;6-固定金具;61-夹具;611-第一夹体;6111-第一连接点;6112-第二连接点;6113-第五连接点;612-第二夹体;6121-第三连接点;6122-第四连接点;6123-第六连接点;62-u形环;7-第一抱箍;71-第一箍体;72-第二箍体;8-第二抱箍。
具体实施方式
55.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56.如图1~图5所示,一种锚桩组件,包括第一锚栓1、第二锚栓2和第三锚栓3;所述第二锚栓2和第一锚栓1通过拉绳4连接;所述紧线机构的一端与拉绳4的中部连接,另一端与第三锚栓3连接;在锚桩组件的稳定使用状态,所述第一锚栓1、第二锚栓2和第三锚栓3分别远离拉绳4和紧线机构的连接点倾斜15
°
~30
°

5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拉绳4为钢绳,选择14mm的镀锌钢绳,其具有较大的强度,并且具有合适的柔性,以此确保本身不会产生断线外,还能够满足锚桩组件的受力强度要求。此外,对于老式锚桩组件来说,木棒绞紧棕绳所用力较大,易发生木棒脱手反弹造成人身伤害,安全系数不高,且棕绳易被磨损或腐蚀,因此,钢绳确保了更好的安全性。
58.此外,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锚栓1、第二锚栓2和第三锚栓3各具有1.5m的长度,其需要打入地面1m,确保受力时,不会出现起桩的问题。在具体使用时,拉绳4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锚栓1和第二锚栓2的下端,由此利用良好的摩擦力已经锚栓的长度,避免拉绳4脱离
第一锚栓1和/或第二锚栓2。
59.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第一锚栓1、第二锚栓2和第三锚栓3之间呈等边三角形,因此,所述第一锚栓1、第二锚栓2和第三锚栓3分别远离该等边三角形的中点倾斜钉入地面,在本实施例中,倾斜角度为30
°
,由此进一步提高锚桩组件的稳定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有15
°
、20
°
、25
°
等不同倾斜角度。
60.为了更好的使用本实施例,所述紧线机构包括固定金具6和双钩紧线器5;所述固定金具6与第三锚栓3连接;所述双钩紧线器5的一端与固定金具6连接,另一端与拉绳4的中部连接。
61.在本实施例中,不需要安排有经验的施工人员进行操作,直接用双钩紧线器5收紧拉绳4即可,无需有经验的施工人员进行操作,并且,所述双钩紧线器5采用杠杆原理实现拉绳4收紧,无需花费较大力气,因此,不仅省时,而且省力。此外,双钩紧线器5卡扣带保险装置,不会脱落,不会反弹,安全系数高。
62.为了更好的使用本实施例,所述固定金具6包括夹具61和u形环62;所述夹具61设置于第三锚栓3;所述u形环62的开口端与抱箍连接,所述u形环62的闭口端与双钩紧线器5连接。
63.所述夹具61能够对第三锚栓3实现合抱,因此对于连接稳定性来说,相对于老式锚栓组件更加优良。而u形环62的闭口端能够使双钩紧线器5的其中一个挂钩稳定的实现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抱箍的合抱直径可以调节,从而满足不同直径第三锚栓3的连接。
64.为了更好的使用本实施例,所述第三锚栓3包括立桩31和锚栓挡环33;所述立桩31的一端具有钉部32;所述锚栓挡环33设置于立桩31远离钉部32的一端;所述固定金具6与锚栓挡环33连接。
6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锚栓3的一端通过钉部32钉入地面之下;相同的,所述第一锚栓1和第二锚栓2同样具有各自的钉部32,通过各自的顶部实现锚桩组件的位置固定。
66.所述锚栓挡环33能够为固定金具6的位置进行定位,在具体安装时,夹具61抱合在锚栓挡环33内即可;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锚栓挡环33为相对于第三锚栓3内凹的圆环,由此,通过该结构能够很好的对夹具61实现限位。
67.为了更好的使用本实施例,所述夹具61包括第一夹体611和第二夹体612;所述第一夹体611的其中一端设有第一连接点6111,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接点6112;所述第二夹体612的其中一端设有第三连接点6121,另一端设有第四连接点6122;所述第一连接点6111和第二连接点6112通过固定件连接,第二连接点6112和第四连接点6122通过u形环62连接。
68.所述第一夹体611和第二夹体612卡合在第三锚桩上,利用固定件连接第一连接点6111和第二连接点6112,并以u形环62连接第二连接点6112和第四连接点6122,从而实现夹具61的设置;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体611还具有第五连接点6113,所述第二夹体612具有第六连接点6123;而所述第五连接点6113位于第一连接点6111和第二连接点6112之间,所述第六连接点6123位于第三连接点6121和第四连接点6122之间,由此再利用一个固定件连接第五连接点6113和第六连接点6123,此时,第三桩柱位于第一连接点6111和第五连接点6113之间,同时位于第三连接点6121和第六连接点6123之间。上述固定件为螺栓。
69.为了更好的使用本实施例,还包括第一抱箍7和第二抱箍8;所述第一抱箍7设置于
第一锚栓1,用于限制拉绳4的一端脱离第一锚栓1;所述第二抱箍8设置于第二锚栓2,用于限制拉绳4的另一端脱离第二锚栓2。上述任意一个抱箍包括第一箍体71和第二箍体72;所述第二箍体72的一端与第一箍体71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箍体72的另一端与第一箍体71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
70.所述第一箍体71和第二箍体72之间能够通过转动连接实现抱箍的打开和关闭,从而方便施工人员进行操作。
71.为了更好的使用本实施例,所述拉绳4的两端设有套口41;两个套口41分别套接于第一锚栓1和第二锚栓2。
72.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套口41分别套接于第一锚栓1和第二锚栓2后,利用对应两者之间的摩擦力,即可实现稳定的连接;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锚栓1和第二锚栓2远离其对应钉部32的一端设有环形凹槽,此时,套口41连接在环形凹槽内即可,从而更好的实现拉绳4的定位限位。
73.为了更好的使用本实施例,在锚桩组件的稳定使用状态,所述第一锚栓1和第三锚栓3之间的连线长度等于第二锚栓2和第三锚栓3之间的连线长度;所述拉绳4和紧线机构的连接点处形成的三个角的角度为120
°

74.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锚栓1、第二锚栓2和第三锚栓3均钉入地面后,其中任意两个锚栓之间的连线长度,等于另外任意两个锚栓之间的连线长度;令,第一锚栓1和第二锚栓2之间的连线长度为a,第二锚栓2和第三锚栓3之间的连线长度为b,第一锚栓1和第三锚栓3之间的连线长度为c,由此可知,a=b=c。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连线位置,均位于相应锚栓的顶端。
75.由此,在临时拉线后,拉绳4所受作用力可沿双钩紧线器5所在直线的方向产生合力,从而保证锚桩组件的受力稳定。
76.由此,利用本实施例进行临时拉线,相比于老式锚桩,每个锚栓的设置能够节约近3分钟,由此,每个锚桩组件节约近9分钟,在每年300余个作业点位的基础上,累计节约3200余分钟。由此,本实施例减轻了施工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在设置锚桩组件的过程中,还可避免发生因锚栓反弹导致人身伤害的风险,大大提高了制作过程中的安全系数和锚桩的可靠性。
77.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