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井封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81206发布日期:2022-04-09 08:44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降水井封井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地下室水压较大处的降水井封井装置。


背景技术:

2.地下室底板降水井封堵时,如果遇到地下室水压较大时(地下室水位较高或者按先后顺序封堵时后封堵降水井内水压均会存在)极易失败。传统降水井封堵:地下室底板结构施工设置设有法兰环的钢管,待主体结构施工完成满足封井条件,选择水位较低的非雨水天气进行封井。首先用水泵将降水井内的水位降至井底并快速将水泵从井内提出;然后浇筑速凝混凝土至底板底平并一边用小型振动棒振捣;再待首次浇筑的混凝土终凝后二次浇筑与底板同标号的混凝土;最后用圆形铁板将预先设置的钢管焊封即可。然而在地下室降水井内水压较大时(水位较高、或者最后封堵的几个集水井均会存在这种情况),所浇筑的速凝混凝土还未来得及凝固就出现冲孔,直接导致这种传统降水井封堵失败,现有的降水井设备通常封井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降水井封井装置。
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降水井封井装置,包括钢管、环形止水钢板、封堵板、支撑杆、导管和木楔;所述钢管下端插设于降水井内并与降水井固定连接,所述钢管位于所述降水井上方的地下室底板挖空处,其外部为地下室底板环绕,所述环形止水钢板套设在所述钢管的中部,且位于地下室底板内;所述支撑杆一端弯卷形成挂钩,其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封堵板上侧,所述支撑杆至少设有两根,并对称设置在所述封堵板上,所述挂钩朝外;所述钢管根数与所述支撑杆根数相匹配;所述封堵板开设有将其上下侧贯穿的通孔,所述导管一端固定在所述封堵板上并与所述通孔连通,所述木楔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导管的另一端将其封合;所述封堵板放置在降水井内,所述挂钩悬挂在所述钢管的上沿;封井时,所述钢管以内的空间浇筑添加有微膨胀剂的砼,其上部设置有将其密封的顶板。
5.钢管与支撑杆的挂钩,可将本装置固定在降水井上;通孔与导管的配合设计,可通过外接水泵将降水井内的水抽走;木楔封合导管,避免水返流或其它物体进入;添加有微膨胀剂的砼,可使降水井内封井更严密。
6.所述封堵板为采用厚度为10mm的圆形钢板,其直径比降水井口径小1cm,所述通孔位于所述封堵板的中心。封堵板的直径比降水井口径小1cm,可保证封堵板能顺利通过降水井口。
7.所述支撑杆为钢筋,所述支撑杆一端弯折形成垂直的安装部,其另一端弯卷形成所述挂钩,所述挂钩与所述支撑杆成锐角夹角;所述安装部与所述挂钩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杆的一组对侧面,所述安装部朝内,所述挂钩朝外而悬挂在所述钢管的上沿。支撑杆为钢
筋,具有较大的刚性和强度,使本装置更为牢固。安装部的设置,可与封堵板具有较大的连接面积,稳固性高。
8.构成所述支撑杆的整条钢筋的长度为2m,直径为12mm,弯折后,所述安装部长度为60mm,所述挂钩的长度为100mm。
9.所述支撑杆设有四根,四根所述支撑杆分别形成两组,每组支撑杆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封堵板的一对侧边,以所述封堵板中心为圆心,相邻所述支撑杆之间互相垂直设置。
10.所述通孔的直径为20mm,所述导管为采用直径为20mm的镀锌薄壁电线管,所述导管端头焊接于所述封堵板通孔处。
11.所述顶板为止水钢板,其厚度为10mm,所述顶板与所述钢管之间焊缝为连续满焊。
12.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方便,用料少,可直接采用建筑废料二次利用,节能环保,造价低;封井操作简单、施工可靠,能够保证降水井的成功封堵,有效解决封井时地下水压较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切除过长钢筋、导管并用木楔堵塞导管时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二次浇筑砼后上封顶板时的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支撑杆安装在封堵板上的俯视图;
18.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支撑杆安装在封堵板上的侧视图。
19.图中附图标记含义:1、环形止水钢板;2、封堵板;21、通孔;3、支撑杆;31、挂钩;32、安装部;4、导管;5、顶板;6、降水井;7、地下室底板; 71、板底;72、板顶;8、速凝砼;9、砼;10、钢管;11、木楔。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21.实施例
22.参阅图1至图6,为一种降水井封井装置,包括钢管10、环形止水钢板1、封堵板2、支撑杆3、导管4和木楔11;钢管10下端插设于降水井6内并与降水井6固定连接,钢管10位于降水井6上方的地下室底板7挖空处,其外部为地下室底板7环绕,环形止水钢板1套设在钢管10的中部,且位于地下室底板 7内;支撑杆3一端弯卷形成挂钩31,其另一端固定在封堵板2上侧,支撑杆3 至少设有两根,并对称设置在封堵板2上,挂钩31朝外;钢管10根数与支撑杆3根数相匹配;封堵板2开设有将其上下侧贯穿的通孔21,导管4一端固定在封堵板2上并与通孔21连通,木楔11可拆卸地安装在导管4的另一端将其封合;封堵板2放置在降水井6内,挂钩31悬挂在钢管10的上沿;封井时,钢管10以内的空间浇筑添加有微膨胀剂的砼9,其上部设置有将其密封的顶板 5。本实施例中,降水井6是位于地下室底板7下方,本装置在安装时,需要将降水井6上方的地下室底板7挖空,从而将钢管10插设于降水井6内,并安装其他结构部件。环形止水钢板1安装前,需将地下室底板7对应位置挖掉,安装到位后再将物料回填至平整。
23.钢管10与支撑杆3的挂钩31,可将本装置固定在降水井6上;通孔21与导管4的配合设计,可通过外接水泵将降水井6内的水抽走;木楔11封合导管 4,避免水返流或其它物体进入;添加有微膨胀剂的砼9,可使降水井6内封井更严密。
24.封堵板2为采用厚度为10mm的圆形钢板,其直径比降水井6口径小1cm,通孔21位于封堵板2的中心。封堵板2的直径比降水井6口径小1cm,可保证封堵板2能顺利通过降水井6口。
25.支撑杆3为钢筋,支撑杆3一端弯折形成垂直的安装部32,其另一端弯卷形成挂钩31,挂钩31与支撑杆3成锐角夹角;安装部32与挂钩31分别位于支撑杆3的一组对侧面,安装部32朝内,挂钩31朝外而悬挂在钢管10的上沿。支撑杆3为钢筋,具有较大的刚性和强度,使本装置更为牢固。安装部32的设置,可与封堵板2具有较大的连接面积,稳固性高。
26.构成支撑杆3的整条钢筋的长度为2m,直径为12mm,弯折后,安装部32 长度为60mm,挂钩31的长度为100mm。通常整条钢筋的长度为以地下室结构底板厚度加一米为宜。
27.支撑杆3设有四根,四根支撑杆3分别形成两组,每组支撑杆3分别对称设置在封堵板2的一对侧边,以封堵板2中心为圆心,相邻支撑杆3之间互相垂直设置。
28.通孔21的直径为20mm,导管4为采用直径为20mm的镀锌薄壁电线管,导管4端头焊接于封堵板2通孔21处。
29.顶板5为止水钢板,其厚度为10mm,顶板5与钢管10之间焊缝为连续满焊。
30.本实施例用于地下室底板7降水井6的封堵,地下室底板7包括板顶72和板底71,降水井6为水泥井管,位于板底71以下,井口露出在板底71之上,本实施例中,降水井6口高于板底50mm,环形止水钢板1下端深入板底71以下 150mm。封井时,板底71以下的降水井6浇铸速凝砼8,板底71以上、顶板5 以下的空间二次浇筑砼9(砼9的强度与地下室底板7相同)。
31.一种降水井6封井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2.步骤一:降水井6抽水,放置本装置进入降水井6中,利用外置水泵及软管与导管4连接,进行抽水工作;
33.步骤二:浇铸速凝砼8,切除支撑杆3过长的钢筋、导管4用木楔11堵塞;
34.步骤三:二次浇筑砼9,后上封顶板5,顶板5与环形止水钢板1连续满焊。
35.使用本装置时,需要注意:
36.1)降水井6封堵前抽水应操作迅速,避免水位上升过快。
37.2)速凝混凝土(速凝砼8)浇筑时应振捣密实,以免形成混凝土孔隙。
38.3)用木楔11堵塞导管4应在速凝混凝土终凝后进行。
39.4)导管4可以在中间部位设置法兰环。
40.5)导管4堵塞后可检查降水井6是否还有渗水现象,可用堵漏王、注浆等方法处理。
41.6)二次浇筑混凝土应添加微膨胀剂,并及时焊缝顶板5。
42.7)焊缝顶板5焊缝应饱满可靠,顶板5面比板顶72结构低50mm即可。
43.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