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14764发布日期:2022-03-02 06:28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


背景技术:

2.我国水土流失现象日益严重,为了防治水土流失,常用的措施是在河道边修筑水利护坡,水利护坡可以起到保持水土、防洪的作用。
3.但是,目前市面上传统的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无法对河道水位进行直观显示,尤其是遇到雨季,河水的上涨速度过快,通过人工观察河水的深度过程太慢,人工需要先记录在将信息传递出去,无法做出及时有效的防汛措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包括生态护坡,所述生态护坡的内部设置有导水管,所述生态护坡的一端端口处设置有环形固定块,所述环形固定块的顶部固定穿插安装有定位套筒,所述定位套筒上滑动安装有浮杆,所述浮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浮块,所述浮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竖杆,所述竖杆外壁的下侧固定安装有指针,所述生态护坡的顶部以导水管为中心固定安装有对称的分布的第一检测杆,一个所述第一检测杆的外壁上设置有刻度线,两个所述第一检测杆的顶端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报警开关,所述生态护坡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监测箱,所述监测箱内部安装有信号处理器。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生态护坡顶部的边侧铰接有若干个挡板,所述挡板的顶部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外壁上套设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滑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定位块,所述生态护坡的顶部开设有与定位块数量、位置相对应的定位槽。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水管一端的内壁上开设有螺纹槽,且环形固定块通过其外表面上开设的螺纹与螺纹槽螺纹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第一检测杆的顶端均开设有滑槽,所述安装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监测杆。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浮杆的外壁上开设有对称分布的限位槽,所述定位套筒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对称分布的限位块。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块的一侧开设有与限位杆相适配的滑孔,且滑块通过其一侧开设的滑孔与限位杆滑动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实用通过生态护坡、导水管、监测箱、第一检测杆、报警开关、安装板、活动板、
定位套筒、竖杆、指针、环形固定块、浮杆和浮块的配合使用,水位在持续上涨,活动板会持续上升,最终与报警开关进行接触,报警开关会控制监测箱内部的信号处理器开启,信号处理器会直接将信号传输至防汛指挥室,此时的水位已达到警戒位置,防汛指挥室,得到此信号后,迅速组织人员,前往河道随时针对水位的深度,做出防汛应急措施,这种针对汛情的方式,信息传递速度快,便于防汛人员迅速做出应急处理。
14.2、本实用通过第二监测杆、滑槽、把手、滑块、定位块、限位杆、固定槽、挡板和定位槽的配合使用,挡板为生态护坡上现有的防汛结构,可在短时间内,迅速将生态护坡的高度加高,相比较通过人工搬运沙袋进行加固,此种方法更加直接有效,通过挡板加固完成后,时刻观察指针所指水位深度,对水位进行实时把控。
附图说明
15.图1为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中定位套筒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的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的图2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中:生态护坡1、导水管2、监测箱3、第一检测杆4、第二监测杆5、滑槽6、报警开关7、安装板8、活动板9、定位套筒10、竖杆11、指针12、环形固定块13、浮杆14、限位槽15、螺纹槽16、限位块17、把手18、滑块19、定位块20、限位杆21、固定槽22、挡板23、定位槽24、浮块25。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包括生态护坡1,生态护坡1的内部设置有导水管2,且生态护坡1的一端位于生态护坡1顶部的上方,生态护坡1的另一端位于生态护坡1的一侧,生态护坡1的一端端口处设置有环形固定块13,环形固定块13的顶部固定穿插安装有定位套筒10,定位套筒10上滑动安装有浮杆14,浮杆14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浮块25,浮杆14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活动板9,活动板9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竖杆11,竖杆11外壁的下侧固定安装有指针12,生态护坡1的顶部以导水管2为中心固定安装有对称的分布的第一检测杆4,一个第一检测杆4的外壁上设置有刻度线,两个第一检测杆4的顶端设置有安装板8,安装板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报警开关7,生态护坡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监测箱3,监测箱3内部安装有信号处理器。
23.参照图1和图4,本技术中,生态护坡1顶部的边侧铰接有若干个挡板23,挡板23的顶部开设有固定槽22,固定槽2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杆21,限位杆21的外壁上套设有滑块19,且滑块19与固定槽22滑动连接,滑块1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把手18,滑块19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定位块20,生态护坡1的顶部开设有与定位块20数量、位置相对应的定位槽24,且定
位槽24与定位块20卡接。
24.参照图5,本技术中,导水管2一端的内壁上开设有螺纹槽16,且环形固定块13通过其外表面上开设的螺纹与螺纹槽16螺纹连接,当水位的高度已经超过导水管2位于生态护坡1顶部上方的端口,此时已经无法进行有效的水位监测,可将环形固定块13从导水管2上拧下,直接对浮杆14进行拆卸,防止水位过高,对监测结构造成损坏。
25.参照图2和图5,本技术中,两个第一检测杆4的顶端均开设有滑槽6,安装板8底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监测杆5,且第二监测杆5与滑槽6滑动连接。
26.参照图2和图3,本技术中,浮杆14的外壁上开设有对称分布的限位槽15,定位套筒10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对称分布的限位块17,且限位块17与限位槽15滑动连接,确保浮杆14与定位套筒10之间只会发生竖向的移动,浮杆14在限位块17与限位槽15的限位下,不会发生转动,对水位的深度进行更加准确的读取。
27.参照图4,本技术中,滑块19的一侧开设有与限位杆21相适配的滑孔,且滑块19通过其一侧开设的滑孔与限位杆21滑动连接,报警开关7与监测箱3内部的信号处理器均通过导线与电源电性连接,且报警开关7与监测箱3内部的信号处理器电性连接。
2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29.参照图1~5,使用时,当遇到雨季,河内的水位,已经超过导水管2位于河道内的端口上方,河水会从进入导水管2的内部,带动浮块25上浮,浮块25的上浮带动浮杆14在定位套筒10上向上滑动,浮杆14的移动带动活动板9进行移动,活动板9的移动带动竖杆11进行移动,竖杆11的移动带动指针12进行移动,指针12所指左侧第一检测杆4外壁上的刻度,就代表此时河内水位的深度,如果水位在持续上涨,活动板9会持续上升,最终与报警开关7进行接触,报警开关7会控制监测箱3内部的信号处理器开启,信号处理器会直接将信号传输至防汛指挥室,此时的水位已达到警戒位置,防汛指挥室,得到此信号后,迅速组织人员,前往河道随时针对水位的深度,做出防汛应急措施,这种针对汛情的方式,信息传递速度快,便于防汛人员迅速做出应急处理。
30.参照图1~5,使用时,防汛人员到达现场后,可通过第一检测杆4直观观测水位的深度,如果水位超过警戒线后,任在持续上涨,此时活动板9会将安装板8向上顶起,安装板8会带动第二监测杆5在滑槽6上进行滑动,防汛人员需要在短时间内对生态护坡1进行增高,确保水位,不会漫过生态护坡1造成溃堤的现象,此时组织人员,迅速将生态护坡1边侧的挡板23拉起,直接通过工具挂住把手18,通过滑块19与限位杆21的配合,直接带动挡板23翻转,使挡板23转动至与生态护坡1顶部垂直的状态,然后通过把手18带动滑块19在限位杆21的外壁上向下滑动,滑块19的移动带动定位块20进行移动,使定位块20卡入定位槽24的内部,对挡板23的位置进行定位,因挡板23为生态护坡1上现有的防汛结构,可在短时间内,迅速将生态护坡1的高度加高,相比较通过人工搬运沙袋进行加固,此种方法更加直接有效,通过挡板23加固完成后,时刻观察指针12所指水位深度,对水位进行实时把控。
31.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