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兼做泄水闸闸墩的电站厂房边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70625发布日期:2022-03-23 10:27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兼做泄水闸闸墩的电站厂房边墙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是一种兼做泄水闸闸墩的电站厂房边墙结构。


背景技术:

2.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枢纽建筑物一般包括挡水坝、泄水闸、电站厂房等。在平原丘陵地区,由于河道一般较为宽阔、落差不大,枢纽建筑物垂直河岸依次布置,且泄水闸坝段常与电站厂房坝段相邻。通常情况下,泄水闸和电站厂房为相对独立的两个建筑物,在两者相接处,设置泄水闸边墩(即靠边的闸墩)和厂房边墙(即靠边的墙体),边墩和边墙之间设置永久缝,两者各自承担水压力等荷载。
3.但是,当河道宽度相对受限且其它建筑物(如灌溉引水、泄水、船闸等)的宽度不能进一步缩减时,仍采用传统设计理念分别布置泄水闸边墩和电站厂房边墙就会占用较大的河道宽度,有时甚至需要加大两侧山体的开挖高度,增加开挖支护工程量,使工程投资显著增加。
4.因此,研发一种将泄水闸边墩和电站厂房边墙合二为一,满足电站厂房内水轮发电机组对结构稳定的要求、并承担由牛腿支座传递而来的较大弧形闸门推力的兼做泄水闸闸墩的电站厂房边墙结构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兼做泄水闸闸墩的电站厂房边墙结构。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兼做泄水闸闸墩的电站厂房边墙结构,包括边墙,所述边墙一侧为泄水闸侧、另一侧为电站厂房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水闸侧由上游到下游依次设置有泄水孔平板闸门槽和弧形闸门槽;
7.所述电站厂房侧由上游到下游依次设置有电站进水口拦污栅门槽、电站进水口平板闸门槽和电站尾水平板闸门槽;
8.所述电站厂房侧与厂房内横墙连接。
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泄水闸侧还设置有弧形闸门支座;所述弧形闸门支座位于弧形闸门槽下游侧,且处于弧形闸门槽的圆心处;所述弧形闸门槽和弧形闸门支座之间的边墙内有多层扇形钢筋。
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多层扇形钢筋立面上在弧形闸门支座和弧形闸门槽形成的扇面内沿径向均匀分布,在左右岸方向上呈多层布置;且其不能穿过第一错缝和第二错缝。
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厂房内横墙由电站厂房侧的上游到下游依次包括进口挡水胸墙、厂房上游横墙、主副厂房隔墙和下游横边墙;
12.所述进口挡水胸墙位于进水口拦污栅门槽和电站进水口平板闸门槽之间;
13.所述主副厂房隔墙为连续墙体,也可简化为多根立柱。
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下游横边墙加厚。
1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泄水孔平板闸门槽和电站进水口平板闸门槽错开布置。
1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错缝和第二错缝均为锯齿型结构,且根据结构需要可在垂直方向断开在上下游方向平移一定距离后接续布置,其内可穿过除扇形筋外的其它构造钢筋;所述第一错缝位于弧形闸门槽上游,第二错缝位于弧形闸门支座下游。
17.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8.1)本实用新型利用厂房边墙兼做泄水闸的边墩,缩短了枢纽的总长度,减小了两岸边坡开挖高度,减少了两岸边坡开挖高度,减少了开挖支护工程量,节省工程投资。
19.2)本实用新型对下游横边墙进行加长加厚,以抵抗弧形闸门支座传递过来的荷载。
20.3)本实用新型在边墙布置有多层扇形钢筋,以抵抗弧形闸门支座施加荷载产生的拉应力。
21.4)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错缝和第二错缝均为锯齿型结构,以产生较大的咬合力,除扇形钢筋外的其它构造钢筋可以从第一错缝和第二错缝中穿过。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24.其中,1-边墙,11-泄水闸侧,12-电站厂房侧,13-扇形钢筋,141-第一错缝,142-第二错缝,21-泄水孔平板闸门槽,22-弧形闸门槽,23-弧形闸门支座,31-电站进水口拦污栅门槽,32-电站进水口平板闸门槽,33-电站尾水平板闸门槽,4-厂房内横墙,41-进口挡水胸墙,42-厂房上游横墙,43-主副厂房隔墙,44-下游横边墙。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仅作举例而已。同时通过说明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26.参阅附图可知:一种兼做泄水闸闸墩的电站厂房边墙结构,包括边墙1,所述边墙1一侧为泄水闸侧11、另一侧为电站厂房侧12,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水闸侧11由上游到下游依次设置有泄水孔平板闸门槽21和弧形闸门槽22;
27.所述电站厂房侧12由上游到下游依次设置有电站进水口拦污栅门槽31、电站进水口平板闸门槽32和电站尾水平板闸门槽33;
28.所述电站厂房侧12与厂房内横墙4连接。
29.所述泄水闸侧11还设置有弧形闸门支座23;所述弧形闸门支座23位于弧形闸门槽22下游侧,且处于弧形闸门槽22的圆心处;所述弧形闸门槽22和弧形闸门支座23之间的边墙1内有多层扇形钢筋13;如图2所示,多层扇形钢筋13在立面上呈扇形分布,其圆心在弧形闸门支座23中心(支铰布置于此处)附近,覆盖范围为弧形闸门全关挡水时拉应力集中的范围内;多层扇形钢筋13在图1中布置了三层,实际中不作限制。
30.所述多层扇形钢筋13立面上在弧形闸门支座23和弧形闸门槽22形成的扇面内沿
径向均匀分布,在左右岸方向上呈多层布置;且其不能穿过第一错缝141和第二错缝142。
31.所述厂房内横墙4由电站厂房侧12的上游到下游依次包括进口挡水胸墙41、厂房上游横墙42、主副厂房隔墙43和下游横边墙44;
32.所述进口挡水胸墙41位于进水口拦污栅门槽31和电站进水口平板闸门槽32之间;
33.所述主副厂房隔墙43为连续墙体,也可简化为多根立柱。
34.所述下游横边墙44加厚,以抵抗弧形闸门支座23传递过来的荷载。
35.所述泄水孔平板闸门槽21和电站进水口平板闸门槽32错开布置。
36.所述第一错缝141和第二错缝142均为锯齿型结构,且根据结构需要可在垂直方向断开在上下游方向平移一定距离后接续布置,其内可穿过除扇形筋外的其它构造钢筋;所述第一错缝141位于弧形闸门槽22上游,第二错缝142位于弧形闸门支座23下游;为了防止厂房大体积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需对边墙1进行分缝分块浇筑,分缝常采用错缝的锯齿状型式(第一错缝141和第二错缝142),以产生较大的咬合力,除多层扇形钢筋13外的其它构造钢筋可以从第一错缝141和第二错缝142中穿过;第一错缝141和第二错缝142的结构型式为“交错咬合”型,贯穿整个边墙1。
37.将第一错缝141和第二错缝142在竖直方向上断开、沿水平方向错开布置,以更好的避开多层扇形钢筋13。
38.实际使用中,本实用新型的施工方法与传统电站厂房边墙的施工基本相同;除了需要额外布设弧形闸门支座23和扇形钢筋13外,无其它额外工序。
39.其它未说明的部分均属于现有技术。


技术特征:
1.一种兼做泄水闸闸墩的电站厂房边墙结构,包括边墙(1),所述边墙(1)一侧为泄水闸侧(11)、另一侧为电站厂房侧(12),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水闸侧(11)由上游到下游依次设置有泄水孔平板闸门槽(21)和弧形闸门槽(22);所述电站厂房侧(12)由上游到下游依次设置有电站进水口拦污栅门槽(31)、电站进水口平板闸门槽(32)和电站尾水平板闸门槽(33);所述电站厂房侧(12)与厂房内横墙(4)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兼做泄水闸闸墩的电站厂房边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水闸侧(11)还设置有弧形闸门支座(23);所述弧形闸门支座(23)位于弧形闸门槽(22)下游侧,且处于弧形闸门槽(22)的圆心处;所述弧形闸门槽(22)和弧形闸门支座(23)之间的边墙(1)内有多层扇形钢筋(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兼做泄水闸闸墩的电站厂房边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扇形钢筋(13)立面上在弧形闸门支座(23)和弧形闸门槽(22)形成的扇面内沿径向均匀分布,在左右岸方向上呈多层布置;且其不能穿过第一错缝(141)和第二错缝(14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兼做泄水闸闸墩的电站厂房边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厂房内横墙(4)由电站厂房侧(12)的上游到下游依次包括进口挡水胸墙(41)、厂房上游横墙(42)、主副厂房隔墙(43)和下游横边墙(44);所述进口挡水胸墙(41)位于进水口拦污栅门槽(31)和电站进水口平板闸门槽(32)之间;所述主副厂房隔墙(43)为连续墙体,也可简化为多根立柱。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兼做泄水闸闸墩的电站厂房边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游横边墙(44)加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兼做泄水闸闸墩的电站厂房边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水孔平板闸门槽(21)和电站进水口平板闸门槽(32)错开布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兼做泄水闸闸墩的电站厂房边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错缝(141)和第二错缝(142)均为锯齿型结构,且根据结构需要可在垂直方向断开在上下游方向平移一定距离后接续布置,其内可穿过除扇形筋外的其它构造钢筋;所述第一错缝(141)位于弧形闸门槽(22)上游,第二错缝(142)位于弧形闸门支座(23)下游。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兼做泄水闸闸墩的电站厂房边墙结构,涉及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它包括边墙,边墙一侧为泄水闸侧、另一侧为电站厂房侧,泄水闸侧由上游到下游依次设置有泄水孔平板闸门槽和弧形闸门槽;电站厂房侧由上游到下游依次设置有电站进水口拦污栅门槽、电站进水口平板闸门槽和电站尾水平板闸门槽。本实用新型利用厂房边墙兼做泄水闸的边墩,缩短了枢纽的总长度,减小了两岸边坡开挖高度,减少了两岸边坡开挖高度,减少了开挖支护工程量,节省工程投资。节省工程投资。节省工程投资。


技术研发人员:肖浩波 黄红飞 黄元 徐年丰 董宗师 李国勇 陈捷平 陈玉婷 罗进红 林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02
技术公布日:2022/3/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