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装配式立柱托座横向抱箍动态调节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79318发布日期:2022-06-21 22:29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装配式立柱托座横向抱箍动态调节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主要应用于建筑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动态调节预紧力的立柱托座横向抱箍系统。


背景技术:

2.建筑工程基坑工程中包含横向、竖向临时支撑体系,竖向临时支撑体系的提高了横向临时支撑体系的安全性、稳定性,常用的横向临时支撑体系有混凝土支撑、钢支撑,与横向临时支撑体系相配套的竖向临时支撑体系为钢立柱。
3.立柱托座是横向临时支撑体系与竖向临时支撑体系连接的桥梁,通过立柱托座可将横向临时支撑体系的自重传递到钢立柱上,可调整钢立柱嵌入段与周围土体相互作用的长度,达到竖向支撑稳定性。
4.目前,立柱托座与型钢立柱间常用的固定方式为焊接、抱箍栓接,由于焊接质量受人为作用影响较大,常出现焊接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施工安全难以保证,支撑拆除时需要电弧焊、气焊等方式进行切割拆除,花费时间较长,切割后的材料有不同程度的损耗,将影响后续使用周转周期。抱箍栓接较焊接有较为明显的优势,但仍存在立柱托座从抱箍中滑落的可能。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短板,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易拆装、受力明确、结构组成简单、安全稳定、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动态施加预紧力的立柱托座横向抱箍,可有效的避免立柱托座从抱箍中滑落。
6.为实现动态施加预紧力的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立柱托座横向抱箍系统,该系统分为左、右两个具有相同结构的抱箍、橡胶垫片、高强螺栓、超薄千斤顶、压力传感器、数据采集仪。左右抱箍通过预制螺栓孔使用高强螺栓进行连接;
7.所述橡胶垫片贴合与左、右抱箍内侧,并包裹型钢立柱、立柱托座;
8.所述型钢立柱、立柱托座之间贴合橡胶垫片;
9.所述立柱托座翼缘板外侧中心处放置压力传感器,腹板沿短轴方向中部,分别在腹板两侧焊接加强肋板,实现超薄千斤顶定位及增大接触面积;
10.所述压力传感器端头放置于立柱托座翼缘板中心,尾部与数据采集仪连接。
11.综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压力传感器、数据采集仪对施工过程中立柱托座受力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借助橡胶垫片具有较高摩擦系数的特点,通过超薄千斤顶施加预紧力,使得左右抱箍、型钢立柱、立柱托座得以有效的连接,施工现场环境复杂,数据采集仪可实时监测不同工况下横向临时支撑体系纵向上的受力状态,当受力增大时可及时增大预紧力,从而提高抱箍体系的竖向承载力,可有效避免立柱托座从抱箍中滑落。另一方面,橡胶垫片为柔性材料,可避免接触面的物理磨损。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新型使用整体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图1在a-a处的剖面图。
14.图3为图1在b-b处的剖面图。
15.图中附图标记,1、左抱箍;2、右抱箍;3、橡胶垫片;4、高强螺栓;5、超薄千斤顶;6、压力传感器;7、型钢立柱;8、立柱托座;9、螺栓孔;10、加强肋板。
具体实施方式
16.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实时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17.一种装配式立柱托座横向抱箍动态调节系统包括左抱箍1、与左抱箍结构相同的右抱箍2,抱箍上设置12个螺栓孔9,螺孔直径与高强螺栓4直径相匹配,抱箍系统间通过橡胶垫片3接触并通过高强螺栓4进行连接,系统共包括两个超薄千斤顶5,分别位于型钢立柱7翼缘板外侧与抱箍系统连接中心处、立柱托座8腹板外侧中心处,并在中心处焊接加强肋版10用于实现超薄千斤顶定位及增大接触面积,在立柱托座腹板中心处布置压力传感器6用于实时监测基坑开挖各工况立柱托座受力、变形。
1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左抱箍1与右抱箍2具有相同的结构。
1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左抱箍1、右抱箍2上设有与高强螺栓4相匹配的螺栓孔9,结构简单、稳定性强。
2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立柱托座8腹板短边方向中部两侧分别焊接加强肋板10,用于压力传感器6的定位,并增大其与立柱托座的接触面积,结构简单、稳定性强。
2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2.(1)立柱托座8定位,根据支撑中心标高、托梁尺寸确定立柱托座8位置;
23.(2)超薄千斤顶5定位,根据立柱托座8位置,在型钢立柱7、立柱托座8间定位超薄千斤顶5;
24.(3)橡胶垫片3包裹,在型钢立柱7、立柱托座8接触处及外沿包裹一层橡胶垫片3;
25.(4)左抱箍1、右抱箍2预紧,在橡胶垫片3外侧安装左抱箍1和右抱箍2,并预紧高强螺栓4;
26.(5)压力传感器6定位,在立柱托座8翼缘板中心处安装压力传感器6,根据压力传感器6厚度在托梁与立柱托座8间隙处填钢板,立柱托座8与托梁间高强螺栓4连接,压力传感器6连接数据采集仪进行数据监测,根据数据采集仪(9)的实时监测数据,可通过超薄千斤顶(5)手动调节预紧力大小;
27.(6)预紧力施加,根据立柱托座8上部荷载计算得出所需预紧力大小,通过预埋的超薄千斤顶5施加相应预紧力;
28.(7)重复上述1~6步骤,待一组支撑所需立柱托座8架设完毕后,架设上部支撑;
29.(8)一组结束,移至下一组继续施工。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装配式立柱托座横向抱箍动态调节系统,该系统包括左抱箍(1),右抱箍(2),橡胶垫片(3),m10.9级或m12.9级高强螺栓(4),超薄千斤顶(5),压力传感器(6),型钢立柱(7),立柱托座(8),数据采集仪(9),所述的左抱箍、右抱箍通过高强螺栓连接,所述的橡胶垫片位于型钢立柱、立柱托座、左抱箍、右抱箍之间,所述的压力传感器位于立柱托座翼缘板外侧,所述超薄千斤顶位于型钢立柱翼缘板外侧及立柱托座外侧,用于动态施加预紧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装配式立柱托座横向抱箍动态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m10.9级或m12.9级高强螺栓(4)直径、长度与左抱箍(1)、右抱箍(2)上预制螺栓孔大小、板材厚度相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装配式立柱托座横向抱箍动态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抱箍(1)与型钢立柱(7)之间通过橡胶垫片(3)过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装配式立柱托座横向抱箍动态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抱箍(2)与立柱托座(8)之间通过橡胶垫片(3)过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装配式立柱托座横向抱箍动态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型钢立柱(7)与立柱托座(8)之间通过橡胶垫片(3)过渡。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装配式立柱托座横向抱箍动态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柱托座(8)腹板沿短轴方向中部,两侧分别焊接加强肋板,用于超薄千斤顶(5)的定位。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装配式立柱托座横向抱箍动态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力传感器(6)端部布置于立柱托座(8)翼缘板外侧轴线中部,压力传感器(6)与立柱托座(8)之间的间隙用钢板塞满,压力传感器(6)尾部与数据采集仪(9)相连用于实时监测。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装配式立柱托座横向抱箍动态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根据数据采集仪(9)的实时监测数据,可通过超薄千斤顶(5) 手动调节预紧力大小。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装配式立柱托座横向抱箍动态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抱箍(1),右抱箍(2)具有相同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装配式立柱托座横向抱箍动态调节系统,该系统在原有的型钢立柱托座连接方式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并优化,具有免焊接、易于装拆、受力变形可实时监控的特点,该系统包括托座抱箍本体(左抱箍、右抱箍)、M10.9级或M12.9级高强螺栓、橡胶垫片、型钢立柱、立柱托座、压力传感器、超薄千斤顶、数据采集仪。橡胶垫片增加了构件接触间的摩擦力,通过压力传感器和数据采集仪可实现对项目各阶段立柱托座上部总荷载的变化进行实时监测,通过千斤顶施加预紧力进行动态调节。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建筑施工领域,与现有技术相比,可装配式抱箍系统缩短了焊接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避免了焊接时人为作用影响、实时监测数据可避免事故危险的发生、更为安全可靠。更为安全可靠。更为安全可靠。


技术研发人员:谢晓东 周玉石 谢益飞 张群 周磊 武晨 张亚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城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08
技术公布日:2022/6/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