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87292发布日期:2022-04-02 10:59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护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


背景技术:

2.生态护坡,是综合工程力学、土壤学、生态学和植物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对斜坡或边坡进行支护,形成由植物或工程和植物组成的综合护坡系统的护坡技术;开挖边坡形成以后,通过种植植物,利用植物与岩、土体的相互作用对边坡表层进行防护、加固,使之既能满足对边坡表层稳定的要求,又能恢复被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的护坡方式,是一种有效的护坡、固坡手段;
3.现有的水利工程生态护坡支撑结构,通常采用种植、铺砌和搭建等措施,在斜坡上种植植物,现有的水利工程生态护坡支撑结构容易直接受到河水的冲刷,在雨水或者河水的冲刷下,由于锁土效果差,且易造成水土流失,导致所栽植的护坡植株死亡,同时失去了对于土体防护效果;因此,需对上述问题进行改进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实用性不佳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包括护坡主体和设于护坡主体斜坡面上部的安装框板,所述护坡主体的斜坡面底部为阶梯状结构;所述护坡主体的斜坡面上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底端开设有倾斜向下的排水孔道;
6.所述安装框板顶面均匀开设有若干安装口,所述安装口内均固接有栽植盒,所述栽植盒的顶部均设有u型板状的防冲排水板;所述安装框板顶面的一端设有一对倾斜设置的抗扰板,所述抗扰板的底部等距开设有若干用于水体排除的排水口;
7.所述栽植盒内设有反滤层,所述栽植盒的底部下端均开设有透水口,所述透水口内设有透水棉块。
8.优选地,所述反滤层包括设于栽植盒底部内的粗滤石和铺设于粗滤石上部的中粗滤石,且所述中粗滤石的上部缝隙内参杂有细滤石,所述细滤石上部铺设有种植土壤。
9.优选地,所述透水棉块的上部为大密度的透水棉层,所述透水棉块的下部为小密度的透水棉层。
10.优选地,所述排水孔道内设有一层抗侵蚀涂层,所述排水孔道顶部一侧内壁上设有一对稳流斜板,且所述稳流斜板的悬空端向下倾斜。
11.优选地,所述栽植盒的顶部开口内设有一层土工布,所述防冲排水板的一侧板体下部开设有溢流口。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防冲排水板和抗扰板的配合,避免水体对护坡植株产生较大的冲刷力;通过土工布的设置,一是便于提高
种植土壤的抗冲刷效果,二是便于提高种植土壤的保湿效果,避免种植土壤受阳光直射出现开裂的情况,进而能够有效提高护坡植株的存活率,有效提高了土壤的防流失效果。
附图说明
13.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主视结构剖视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安装框板与栽植盒结构剖视图。
16.图中序号:1、护坡主体;2、安装框板;3、栽植盒;4、防冲排水板;5、抗扰板;6、排水孔道;7、反滤层;8、稳流斜板;9、透水棉块;10、土工布。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18.实施例:参见图1-2,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包括护坡主体1和设于护坡主体1斜坡面上部的安装框板2,护坡主体1的斜坡面底部为阶梯状结构;护坡主体1的斜坡面上部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底端开设有倾斜向下的排水孔道6;安装框板2顶面均匀开设有若干安装口,安装口内均固接有栽植盒3,栽植盒3的顶部均设有u型板状的防冲排水板4;安装框板2顶面的一端设有一对倾斜设置的抗扰板5,抗扰板5的底部等距开设有若干用于水体排除的排水口;栽植盒3内设有反滤层7,栽植盒3的底部下端均开设有透水口,透水口内设有透水棉块;通过防冲排水板4和抗扰板5的配合,避免水体对护坡植株产生较大的冲刷力;通过土工布10的设置,一是便于提高种植土壤的抗冲刷效果,二是便于提高种植土壤的保湿效果,避免种植土壤受阳光直射出现开裂的情况,进而能够有效提高护坡植株的存活率;通过栽植盒3内的反滤层7,便于使盒体内多余的水体在通过透水口进入排水孔道6之前,对水体的中的土壤颗粒进行滞留;避免土壤跟随水体进入排水孔道6内;提高了土壤的防流失效果。
19.在本实用新型中,反滤层7包括设于栽植盒3底部内的粗滤石和铺设于粗滤石上部的中粗滤石,且中粗滤石的上部缝隙内参杂有细滤石,细滤石上部铺设有种植土壤,便于降低土体的流失量。
20.在本实用新型中,透水棉块9的上部为大密度的透水棉层,透水棉块9的下部为小密度的透水棉层;通过栽植盒3内的反滤层7与透水棉层9,便于使盒体内多余的水体在通过透水口进入排水孔道6之前,对水体的中的土壤颗粒进行滞留;避免土壤跟随水体进入排水孔道6内;提高了土壤的防流失效果。
21.在本实用新型中,排水孔道6内设有一层抗侵蚀涂层,排水孔道6顶部一侧内壁上设有一对稳流斜板8,且稳流斜板8的悬空端向下倾斜,避免水体从排水孔道6内对栽植盒3的底部产生冲刷。
22.在本实用新型中,栽植盒3的顶部开口内设有一层土工布10,防冲排水板4的一侧
板体下部开设有溢流口;通过土工布10的设置,一是便于提高种植土壤的抗冲刷效果,二是便于提高种植土壤的保湿效果,避免种植土壤受阳光直射出现开裂的情况,进而能够有效提高护坡植株的存活率。
23.工作原理:在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首先将带有栽植盒3的安装框板2固定在护坡主体1的斜坡面上,并使栽植盒3进入安装槽内,然后将反滤层7依次装入栽植盒3内,并将种植土壤铺设在反滤层7的顶部,然后将土工布10盖设在植土壤的顶部,然后在栽植护坡植株时,在土工布10的中部开出栽植口,即可对护坡植株进行栽植;在水体对护坡植株产生冲刷时,通过抗扰板5便于对水体进行初步阻流,对水体的冲刷力进行降低;通过栽植盒3顶部的防冲排水板4,便于对浸入栽植盒3内的水体起到二次阻流减速的作用,避免水体对护坡植株产生较大的冲刷力;
24.在水体回流时,通过栽植盒3顶部的防冲排水板4,避免水体在回流时将盒体内的土壤夹带走,通过在种植土壤的顶部设置土工布10,一是提高种植土壤的抗冲刷效果,二是提高种植土壤的保湿效果,避免种植土壤受阳光直射出现开裂的情况,进而能够有效提高护坡植株的存活率;通过栽植盒3内的反滤层7,便于使盒体内多余的水体在通过透水口进入排水孔道6之前,对水体的中的土壤颗粒进行滞留;避免土壤跟随水体进入排水孔道6内;提高了土壤的防流失效果。
2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