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表井以及供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41186发布日期:2022-02-16 17:00阅读:812来源:国知局
水表井以及供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供水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表井以及供水系统。


背景技术:

2.水表井是供水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核心部件;传统的砖砌水表井在工期上很难与管道施工同步进行;第一方面,施工过程中会产生使用场地大、剩余残砖、水泥垃圾处理困难等环境问题;第二方面,砖砌水表井要先于管道施工,会造成水表井定位不准确,损耗增大;第三方面,传统水表井上覆需要砂浆封面,维护时也需要重新使用砂浆封面,维护时间长,工作量大。
3.因此亟需一种水表井以及供水系统在一定程度上以解决现有技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表井以及供水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5.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水表井,包括井体和容纳积水箱;
6.所述井体设置在所述容纳积水箱的上方;
7.所述容纳积水箱的内侧底壁上间隔设置有支架且所述支架沿第一方向延伸,相邻所述支架之间开设有溢流孔;
8.所述容纳积水箱的侧壁上贯通设置有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所述第一水管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水管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9.所述第一水管上设置有水表。
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井体朝向所述容纳积水箱设置有第一外翻边沿,所述容纳积水箱朝向所述井体设置有第二外翻边沿;
11.所述第一外翻边沿与所述第二外翻边沿相对并通过连接件连接以形成防沉浮加强筋结构。
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为连接法兰。
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溢流孔的直径设置在200mm-40mm之间。
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容纳积水箱的高度设置在5-8cm之间。
1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渗水容纳箱;所述渗水容纳箱设置在所述容纳积水箱的底部;
16.所述容纳积水箱内的积水通过所述溢流孔能够导通至所述渗水容纳箱内。
1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一端与所述溢流孔连接,且另一端设置于所述渗水容纳箱内。
1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渗水容纳箱的高设置在5-10cm之间。
1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井体和容纳积水箱均采用树脂材料制成。
20.本技术还提供一种供水系统,包括上的水表井。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2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水表井,包括井体和容纳积水箱;
23.所述井体设置在所述容纳积水箱的上方;
24.所述容纳积水箱的内侧底壁上间隔设置有支架且所述支架沿第一方向延伸,相邻所述支架之间开设有溢流孔;
25.所述容纳积水箱的侧壁上贯通设置有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所述第一水管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水管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26.所述第一水管上设置有水表。
27.在实际的安装时,只需要将位于容纳积水箱内的第二水管与地下蓄水管道连接即可,接完第二水管和地下的蓄水管道后,在将井体连接至容纳积水箱上即可,这样第一方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剩余残砖、水泥垃圾;第二方面,水表井定位准确,损耗大大降低。
28.本技术还提供一种供水系统,包括上述的水表井;基于上述对水表井的分析可知,供水系统第一方面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剩余残砖、水泥垃圾;第二方面,定位准确,损耗大大降低。
附图说明
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一种水表井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一种水表井中的井体的结构示意图;
3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一种水表井中的容纳积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33.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二种水表井中的井体的爆炸图。
34.附图标记:100-井体;101-容纳积水箱;102-支架;103-第一方向;104-溢流孔;105-第一水管;106-第二水管;107-第二方向;108-水表;109-井盖组件;110-第一加强筋;111-第二加强筋;112-第三加强筋;113-第一外翻边沿;114-第二外翻边沿。
具体实施方式
35.提供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帮助读者获得对这里所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全面理解。然而,在理解本技术的公开内容之后,这里所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各种改变、修改及等同物将是显而易见的。例如,这里所描述的操作的顺序仅仅是示例,其并不限于这里所阐述的顺序,而是除了必须以特定顺序发生的操作之外,可做出在理解本技术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是显而易见的改变。此外,为了提高清楚性和简洁性,可省略本领域中已知的特征的描述。
36.这里所描述的特征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应被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所描述的示例。更确切地说,已经提供了这里所描述的示例仅用于示出在理解本技术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是显而易见的实现这里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诸多可行方式中的一些方式。
37.在整个说明书中,当元件(诸如,层、区域或基板)被描述为“在”另一元件“上”、“连接到”另一元件、“结合到”另一元件、“在”另一元件“之上”或“覆盖”另一元件时,其可直接“在”另一元件“上”、“连接到”另一元件、“结合到”另一元件、“在”另一元件“之上”或“覆盖”另一元件,或者可存在介于它们之间的一个或更多个其他元件。相比之下,当元件被描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直接结合到”另一元件、“直接在”另一元件“之上”或“直接覆盖”另一元件时,可不存在介于它们之间的其他元件。
38.如在此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所列出的相关项中的任何一项和任何两项或更多项的任何组合。
39.尽管可在这里使用诸如“第一”、“第二”和“第三”的术语来描述各个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但是这些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不受这些术语所限制。更确切地说,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与另一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相区分。因此,在不脱离示例的教导的情况下,这里所描述的示例中所称的第一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也可被称为第二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
40.为了易于描述,在这里可使用诸如“在
……
之上”、“上部”、“在
……
之下”和“下部”的空间关系术语,以描述如附图所示的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的关系。这样的空间关系术语意图除了包含在附图中所描绘的方位之外,还包含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装置被翻转,则被描述为相对于另一元件位于“之上”或“上部”的元件随后将相对于另一元件位于“之下”或“下部”。因此,术语“在
……
之上”根据装置的空间方位而包括“在
……
之上”和“在
……
之下”两种方位。所述装置还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例如,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将对在这里使用的空间关系术语做出相应的解释。
41.在此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各种示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明,否则单数的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的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和“具有”列举存在的所陈述的特征、数量、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数量、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42.由于制造技术和/或公差,可出现附图中所示的形状的变化。因此,这里所描述的示例不限于附图中所示的特定形状,而是包括在制造期间出现的形状上的改变。
43.这里所描述的示例的特征可按照在理解本技术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是显而易见的各种方式进行组合。此外,尽管这里所描述的示例具有各种各样的构造,但是如在理解本技术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显而易见的,其他构造是可能的。
44.实施例一
45.结合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水表井,包括井体100和容纳积水箱101;所述井体100设置在所述容纳积水箱101的上方;在该实施例中,集合图2所示,所述井体100的形状不做具体限定,可以是方形也可以是圆形,所述井体100采用树脂材料制成,具体地,本发明树脂纤维复合水表井制作工艺制成的产品密度大、整体强度高及均匀、耐腐蚀、重量轻、防水能力优良、不打磨外观整齐平整、颜色均匀一致、不打磨不产生粉尘异味污染完全符合环境保护法。
46.当井体100为方形时,可以采用片状的组合方式,也就是说在运输过程中,运输的是具有片状结构的侧板,当运输至施工地点时,将片状结构的侧板组装起来,以形成方形的井体100。
47.进一步地,所述井体100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加强筋110,利用第一加强筋110提高井体100的牢固性,提高其使用寿命。
48.在该实施例中,考虑到现有的水井表其只包括一个井盖,井盖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结构制成,重量较重,难以打开,造成使用者查看水表示数困难。为克服此缺点,在所述井体100的端口处设置有井盖组件109;所述井盖组件(这部分没有示意图示出,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包括井盖,所述井盖包括相对设置的水表井大盖、水表井小盖,所述水表井大盖上有窗口;所述水表井小盖移动以遮蔽或者敞开所述窗口;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使得所述水表井小盖发生移动,所述驱动结构包括传动轮以及控制所述传动轮转动的电机,所述电机可令所述传动轮正转或者反转。
49.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轮包括互相连接的主动链轮和链条。
5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在该实施例中,考虑到现有的水井表其保温性能比较差,为克服此缺点,所述水表井还括安装件和密封件;
51.所述安装件包括设为中空设置的壳体结构(此壳体结构的尺寸略大于所述容纳积水箱的尺寸),且用于容纳所述容纳积水箱;
52.所述密封件设为中空设置的壳体结构,包括连接部、支撑部和井肩;所述连接部能够与所述安装件的顶部相连;所述井肩位置设有圆形收口,能够容纳所述井盖;所述支撑部能够连接所述连接部和所述井肩,使密封件形成一体式结构。
53.具体地,所述井肩圆形收口位置设置有圆形台阶槽,所述圆形台阶槽位置设置有井盖。
54.在该实施例中,结合图3所示,所述容纳积水箱101的内侧底壁上间隔设置有支架102且所述支架102沿第一方向103延伸,这里面的第一方向103可以理解为容纳积水箱101的宽度方向;在这里,利用支架102提高容纳积水箱101侧壁之间的强度且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当将容纳积水箱101放置于地下时,利用支架102能够支撑周围碎石或土的挤压。
55.其中,所述容纳积水箱101的高度设置在5-8cm之间,优选地,所述容纳积水箱101的高度设置在7cm之间。
56.其中,相邻所述支架102之间开设有溢流孔104;当容纳积水箱101就要有存水时,积水能够从位于容纳箱底壁的溢流孔104流出。
57.具体地,所述溢流孔104的直径设置在200mm-40mm之间。
58.优选地,所述溢流孔104的直径为300mm。
59.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容纳积水箱101的侧壁上贯通设置有第一水管105和第二水管106,所述第一水管105沿第二方向107延伸,这里面的第二方向107可以理解为容纳积水箱101的长度方向,即第一方向103与第二方向107是垂直关系。
60.其中,所述第二水管106用于连通管地下水,所述第一水管105用于导通地下水,且在第一水管105上设置有水表108,利用水表108检测地下的水位。
61.值得注意的是,一旦第一水管105或是第二水管106出现漏水的问题,水可以通过溢流孔104导通至地下,不会对水表108造成危害。
62.综上,在实际的安装时,只需要将位于容纳积水箱101内的第二水管106与地下蓄水管道连接即可,接完第二水管106和地下的蓄水管道后,在将井体100连接至容纳积水箱101上即可,这样第一方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剩余残砖、水泥垃圾;第二
方面,水表108井定位准确,损耗大大降低。
63.在该实施例中,实际上水表井是安装在地下的,考虑到地下土以及碎石对水表井具有一定的侧压力和下压力,为防止此侧压力和下压力对水表井挤压;在所述井体100朝向所述容纳积水箱101设置有第一外翻边沿113,所述容纳积水箱101朝向所述井体100设置有第二外翻边沿114;在第一外翻边沿113上设置有第二加强筋111,在第二外翻边沿114上设置有第三加强筋112。在将井体100与容纳积水箱101连接在一起时,首先将所述第一外翻边沿113与所述第二外翻边沿114对齐;然后将第二加强筋111和第三加强筋112对齐,最后利用连接件将井体100与容纳积水箱101连接在一起,并形成防沉浮加强筋结构,此防沉浮加强筋结构用于抵抗地下土以及碎石给予水表井的下压力和侧压力。
64.具体地,所述连接件为连接法兰。
65.在该实施例中,所述水表井还包括渗水容纳箱和导流管;所述渗水容纳箱设置在所述容纳积水箱的底部;所述导流管的一端与所述溢流孔104连接,且另一端设置于所述渗水容纳箱内;所述容纳积水箱101内的积水通过所述溢流孔104能够导通至所述渗水容纳箱内。
66.具体地,还包括导流管,在该实施例中,所述渗水容纳箱的高设置在5-10cm之间。
67.优选地,所述渗水容纳箱的盖度设置为8cm。
68.在该实施例中,对于水井表的外形不做具体限定,结合图1所示,提供一种类整体结构的水井表;结合图4所示,提供了一种类圆柱体的结构;进一步地,结合图4所示,在生产水表井时,可以将其做成片状结构,然后在进行拼装;具体地,将容纳积水箱沿其圆周方向做成四等份片状结构,将井体沿其轴线方向做成上下结构,在将上下结构的井体沿其圆周方向做成四等份结构;最后按照顺序依次拼接即可,方便操作,实用性强。
69.实施例二
70.本技术还提供一种供水系统,包括上述的水表井;基于上述对水表井的分析可知,供水系统第一方面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剩余残砖、水泥垃圾;第二方面,定位准确,损耗大大降低。
7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